树在成语中

党双忍 原创 | 2015-07-16 11:40 | 收藏 | 投票

  树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高等植物,也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树全方位进入了人的精神世界,并成为重要的文化元素。围绕着树产业、树景观、树生态,发生了许多精彩纷呈的人文故事。这些人文故事,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当其约定成俗,定格为词组或短句时,形成了与树有关的成语。成语是汉字语言特有现象,有固定的出处和内涵,并将人文故事与哲学情怀合二为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富有启迪。历史文献和现实生活语境中,反复使用成语,进而强化了成语故事的文化记忆。在成语故事中,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农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农业化时期,人们从林地中开垦出耕地,将采集转化为栽培。《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民耒耜为食。”这是成语“刀耕火耨”的出处。刀耕火耨,也称刀耕火种。宋代许观《东斋记事·刀耕火种》有较为详细记述:“每欲布种时,则先代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于其间,如是所收必倍,盖史书所言刀耕火种也。”以现在眼光看,这种伐去树,焚烧草,以肥田的“刀耕火耨”是一种粗放的农业技术,而在一千多年前“梁、汉之间”,没有化学肥料,加之人口稀少,火烧草木,以灰肥田,不失为聪明之举。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过度使用这种技术所带来的问题。《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猎,偷取多兽,后必无兽。”将森林树木烧毁,一次性得到的野兽多,而后因森林树木消失,生态系统崩溃,动物失去了家园,狩猎失去了载体。《淮南子·主术训》进一步指出:“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即是成语“焚林而猎”、“竭泽而渔”的出处。

  如今,人们面临许多生态问题,大多与贪图眼前、不顾长远的“焚林而猎”、“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这种生产方式,直接导致“童山濯濯”,亦称“濯濯童山”。在秦汉以前,“童”是指因获罪而被剃发刺目的男孩子。濯濯是光秃秃的样子,很像是“和尚头”。“濯濯童山”的意思是说,光秃秃的山上没有草木,像被剃了发的男孩子一样。后来,“濯濯童山”也常成为人秃顶的诙谐说法。这个成语见《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在孟子眼里,山上的有用之才,已被砍伐一空。后来的人不知道这一点,还以为山上本来就没有有用之才。可见,局部的过度砍伐至迟在战国时代已经存在,且非常严重。今天,中国西部许多地方俨然“濯濯童山”,其实并非过去如此,历来如此。生态是文明的支撑,发展的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旧五代史·唐书·张延朗传》记述:“若使罄山采木,竭泽求渔,则地官之教化不行,国本之伤残益甚,取怨黔首,是黩皇风。”这是成语“罄山采木”的出处。意思是说,“磬山采木”的后果很严重,直接危及社会风化,危及国之根本。至此,先人的智慧,令我们肃然起敬,也为我们曾经干过“磬山采木”的蠢事而懊悔!

  在《庄子·人世间》中有这样的记述:“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这是成语“山木自寇”的出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用山上的树木制作了斧头手柄,反过来再砍伐山上的树木。油膏引燃了火焰,反过来将自我烧尽。桂子可以食用,人们折枝采摘。生漆可用,漆树遭割皮。庄子的论述向来充满了辩证思维,成语“山木自寇”向人们表达了深刻哲学思想,即人们只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遭其害;无用、无为,必有其福。《庄子·山木》中写道:“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这是成语“直木先伐”的出处。后来,人们多用“直木先伐”来比喻才华出众的人会遭到迫害。庄子试图告诫人们,如果不想遭致“外人”加害,就要谙熟“有为”与“无为”的关系,就要学会装傻守拙,才不外露。我理解,这不是消极的人生观,而恰恰是积极的人生观。庄子无非是想让“直木”存活时间久一些,“甘井”服务时间长一些,让正人君子免遭其害得长久。

  “草衣木食”也许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许是一种人生态度。元代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写道:“你这出家人,无过草衣木食,干受辛苦,有什么受用快活处。”这是成语“草衣木食”的出处。意思是过着“以树为食,编草为衣”的清苦生活。元代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也写道:“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世俗之中,大多数人不是喜欢“草衣木食”,而是喜欢“锦衣玉食”。也许,追求“锦衣玉食”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然而,抱持“草衣木食”生活态度,追求“草衣木食”生活方式,也大有人在。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记述:介子推“乃负其母奔绵(山)上,结庐于深谷之中,草衣木食,将终其身焉。”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赢得了后世尊敬。晋文公将绵山改称介山,并设庙祭祀。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传统的“寒食节”,就是为纪念介子推而立。历代诗家文人吟咏缅怀介子推,宋代黄庭坚在《清明》中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

  如果让大家在“草衣木食”与“锦衣玉食”之间进行选择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锦衣玉食”。如果不让大家选择“锦衣玉食”的生活,非让大家过“草衣木食”的生活,其后果必然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秦始皇自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让老百姓过“草衣木食”的生活。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这是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出处。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斩木揭竿”, 摇动山岳,如“拔树撼山”。明代《哪吒三变》第四折写道:“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后世以“拔树撼山”来形容“威势之大”。清代夏敬渠《野叟曝言》:“据你说来,则木已成舟,实难挽回了?”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中注定如此了。”如此,“木已成舟”,定局定势无法改变,也就不要强求。

  人们理想中的社会,一定是包容的社会、和谐的社会。这样的理念,来自包容与和谐的大自然。在夏日里,树木繁盛,“青枝绿叶”。“青枝绿叶”成语出自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此谓“支叶扶疏”。出自《后汉书·延笃传》:“草木之生,始于萌芽,终于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缛,末虽繁蔚,致诸根也。”后来,此成语多用来比喻兴旺发展之势头,有时也用来比喻分析事理慢条斯理,详明缜密。树木枝叶茂密,碧绿青翠,称之“停僮葱翠”。最早见之于晋代潘岳《射雉赋》:“尔乃搫场拄翳,停僮葱翠。”树高冠大,直冲云霄,遮云挡日,此即“干云蔽日”。语出《后汉书·丁鸿传》:“夫坏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於葱青。”葱青是淡淡的青绿色,亦指初生的植物。树木茂密遮挡阳光,可谓“浓荫蔽天”,或“浓翠蔽日”。山势险峻,树木繁茂,则是“突兀森郁”。唐代卢照邻《<南阳公集>序》:“逶迤绰约,如玉女之千娇;突兀峥嵘,似灵龟之孤朴。”宋代文莹《玉壶清话》卷二:“秦亭之西北夕阳镇产巨材,森郁绵亘不知其极。”叶圣陶《记金华的双龙洞》:“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其实,用“突兀森郁”来形容秦岭林区也恰如其分。在烟雨中,树木格外肥腴润泽,此即“雨膏烟腻”。语出宋代柳永《剔银灯》:“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赞树木之美,如同美玉一般,常用“瑶林琼树”。语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冰清高洁,披挂冰雪的树,即是“玉树琼枝”。唐代李煜《破阵子》:“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琼是美玉,这里转指白色冰挂美如玉。每当正月十五,树上挂满灯笼,在雪地中喜见“火树银花”。出自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这些成语,大多表面上是在言说树木之美,内在里是说人的外在形体与内在心智之美。

  树木世界,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珍稀的树木花草,称之“奇树异草”,或“异木奇花”。不同根的树木,其枝干连生一起,即“连理之木”。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语出《晋书·元帝记》:“一角之兽,连理之木。”树木与石头为伴,即是“木石为徒”,多指文人寄情山水,不问世事。出自《新唐书·柳宗元传》:“用是更乐暗默,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然而,人的思想感情丰富,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青草树木。这倒是“人非木石”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出自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纵然如此,也有不少人心如树木石头,毫无情感欲念,彻底放下,即是“心如木石”。出自《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

  古老的树木,枝繁叶茂,高入云天,是谓“古木参天”。语出唐代杜甫《古柏行》:“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大凡巨木,要么是原始演化过程中形成,要么是文化圣地、风景名胜区的“擎天柱”。台湾阿里山主峰神木车站附近有“神木群”,其中一棵“最神”,树高52米,树围23米。据介绍,“神木”生于周公摄政时代,故称“周公桧”,树龄2300多年。站在巨树下,对大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黄帝陵“轩辕柏”,有“世界柏树之父”的称誉,仰望遒劲枝干支撑的千年古柏依然生机勃勃,令人心生敬畏。能做房屋大梁,进而支撑起整座房架的木材,人称“栋梁之才”。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栋梁之才自然是大材,有大用之材。与栋梁之才对应的,自然是无大用之才。麻栎、橡树,也称柞树,是天生的散材。成语“樗栎散材”或“樗栎庸材”(樗chū,臭椿树),出自《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不愧是伟大的哲学家,这段论述流光溢彩。联系到前面所说“直木先伐”,以及当今森林生态系统的实际状况,在其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不是“古柏巨木”,“参天大树”,也不是“栋梁之才”,而是几乎所有人都看不上眼的“樗栎庸材”。

  一般人难有庄子的思想境界,大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0世纪伟人毛泽东在《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中写道:“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当年,觉得这话说得特别有道理。现在,觉得似乎欠缺了些什么?树木是森林最基本成员,但健全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有树木还有与树木伴生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只有树木,没有与树木伴生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只能算作树林,而不是森林。仅仅栽植了树,即就是规模很大,也不宜急匆匆宣布成为“森林”。看见一棵树,是树;看见一片树,最多是片林,不是“森林”。当然,久而久之,树林、片林也可进化为森林。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之中,《汉书·枚乘传》:“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千古名言。其实,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两句,也应该是被人们牢记的名言。要说全了,便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会向相反方面转化。如“无”与“有”相互转化,“小”与“大”相互转化“静”与“躁”相互转化,“祸”与“福”相互转化,等等。“转化”不是“骤然的”,而是“逐渐的”,经过量的积累渐渐引发性质变化。

  这似乎在提示人们,不可忽视“一枝一节”,也即不要忽视细小部分。明代莫是龙《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事物相互转化,忽视枝节,怕是难以避免“枝末生根”,或“节外生枝”。“节外生枝”亦作“节上生枝”,即枝节外又生出杈枝,比喻问题旁出,事外复生事端。朱熹《答胡季随书》:“伯寿下一见字,已是有病,季随又更节上生枝,更不复以纯熟自期。”节外生枝固然不好,枝条粗大更是麻烦。《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从这里派生出“末大必折”和“尾大不掉”两个成语。末是树的末梢。意思是说,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暗喻下属权重,必将危及上级。这里似乎是在提醒上级,也似乎是在提醒下级,只有“格守本分”,才不致“招惹祸端”。如此,切不可“粗枝大叶”。朱熹《朱子语类》第78卷:“《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枝节对应着根节,树根尚未扎深扎实扎牢,称之“根柢未深”。《三国志·吴志·钟离牧传》云:“当及其根柢未深而扑取之。”树之根干交结,关系盘曲复杂,即是“盘根错节”或是“根株结盘”。晋带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时至秋冬,草木凋零枯萎,稀稀落落,是“草木萧疏”也。语出《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树木尚凋落,人岂能不老?此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世说新语》:“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凋零的枯叶,掉落树木根部,此即“落叶归根”。明代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树木枯干,火后冷灰,即是“槁木死灰”或“朽木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枯死而腐朽的树木,即“枯株朽木”或“形如槁木”。宋代陈亮《又癸卯秋书》:“如亮已为枯株朽木,与一世并无所关涉,惟于秘书,不敢不致其区区耳。”遭受挫折而枯萎的树木,一旦重新获得生机即是“枯木发荣”,或“枯木再生”,抑或“枯枝再春”。出自宋代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这实际是在说“巴结人”的好听话。在生病的树木旁边,也有很多茂盛的树木,即是“病树前头万木春”。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人之所以从自然界脱颖而出,是因为人的智慧。当然,在聪明的人群中也有笨人,比如“守株待兔”的那位。《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还有 “拔苗助长”的那位。《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在人之外,其他物种也是进化的结果,也不全是闷怂笨种。鸟儿轻盈,占尽了“机灵”。鸟会选择合适自己的树木栖息,谚语“良禽择木而栖”。《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孔子因卫国政治腐败,得不到重用决定离开。当时,卫国当权者孔文子准备出征,想听听孔子意见,孔于说只懂得礼仪,不懂得打仗。并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后世渐成“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说法。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是“择木而处”。汉代崔瑗《东观箴》:“是以明哲先识,择木而处,夏终殷挚,周聃晋黍,或笑或泣,抱籍遁走。”鸟儿飞离深谷,迁徙至高大树木上去,即“乔迁之喜”。《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人各有志,鸟也各有所好。有些鸟栖息于茂盛的树木,有些鸟栖息于干枯的树木,此即“集苑集枯”。《国语·晋语二》:“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7岁时即开始练习书法,他十分刻苦,常在水池边习字,池水都被墨汁染黑了。他33岁时写出了《兰亭集序》,37岁时写出了《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这是成语“入木三分”的来历。人们常用“入木三分”来讲书法修养“笔力之深”,也转指学术修养“学力之深”。实事求是的说,与树有关的成语很多,本人学养不深,将与树有关的成语完整呈现在一篇之中,自然是“功力不济”。特别需要指出,与文化名树有关的汉语成语林林总总,洋洋大观。桃树、李树、梅树、杏树、梨树、枣树、桂树、桑树、茶树、梓树、楸树、椿树、槐树、榆树、杨树、柳树、枫树、松树、柏树等等,皆是常见树,也是中国文化名树,与其相关的成语汗牛充栋,比比皆是,尽可信手拈来。比如,桃李争艳,桃溪柳曲,桃李满天下。青梅竹马,望梅止渴,梅开二度。杏园春色,桃羞杏让,红杏出墙,杏雨梨云。梨花带雨,让枣推梨,梨园弟子,灾梨祸枣。吴刚伐桂,蟾宫折桂,金桂飘香。造福桑梓,桑榆之间,萱花椿树,椿庭萱室。指桑骂槐,蚂蚁缘槐,三槐九棘。水性杨花,枯杨生华。柳暗花明,桃红柳绿。枫叶似火。餐松啖柏,苍松翠柏,鹤发松姿,鹤骨松筋,乔松之寿,松柏之寿,松柏之志等等,不胜牧举。容我将其在树文化各篇中再一一呈现。

党双忍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党双忍,生态文化学者、经济学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曾任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先后在省农业厅,宝鸡市委、市政府任职。出版《秦岭简史》《中国秦岭》《林政之变》《中国树…
每日关注 更多
党双忍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