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供养祠堂 体魄回归厚土
——丧葬改革实施方案
周易达
一、总纲
通过修建祠堂,并改革传统祠堂的功能,保留老百姓的传统习俗,灵魂供养祠堂享受香火,体魄(尸体)深埋厚土不留坟头,从而实现了人死后不再占用土地的理想。即增加殡仪堂、超度堂、纪念堂、自然堂和敬灵堂,殡仪堂和超度堂允许老百姓实施他们祖先留下的丧葬习俗,比如:停尸、入殓、掩盖、超度、发丧、出殡等习俗;纪念堂是建立一个公共网站,记载和查阅逝者的出生、传记和死亡的记录。自然堂是举行一个灵魂和体魄分离的方式,灵魂归灵牌供养在敬灵堂,体魄入棺椁深埋厚土不留坟头,敬灵堂里按五音供奉五大总牌位,即宫、商、角、徵、羽。这五大牌位又按五音所属的方位排列,宫为土居中,商为金居西,角为木居东,徵为火居南,羽为水居北,而每一个百家姓氏属于并只属于一个音,这样每一个姓氏都毫无例外的受到五音的统领,对于有坟头的已故亡灵,可通过招魂习俗将其灵魂招回到灵牌,灵牌供养在敬灵堂,一年后烧化归入所属的五音总牌位,移去坟头复耕;对于新亡灵,通过自然堂的灵魂和体魄的分离仪式,得到新亡灵的灵牌,供养在敬灵堂,三年满后烧化归入所属的五音总牌位。这样,在供桌上永远只有三年内移入的灵牌,从而实现了用有限的空间,供奉无限的亡灵的理想。
二、方位和布局
三、做工作
思想想通了,习俗和观念就改变了。而且,要想消灭一种习俗,必须用更先进的习俗来替代。所以,这个办法难在开头,开头工作做好了,起到羊群效应,必然没有阻力。做这个工作的要点是抓住核心和方法。
核心:灵魂不灭理论。
方法:根据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想法。
既然老百姓认为灵魂不灭,那么,灵魂住所就应该改善,所以,修建祠堂比修建坟墓要好得多,这是其一。其二,修建坟墓占地面积大,花费资金多,无论怎么花费,只管一冢坟墓,而且永无止境,这样,用有限的土地存放无限的亡灵,绝对不是办法!相反,通过丧葬文化改革,修建祠堂,一次投资占地,永远不再增加亡灵占地,实现了用有限的空间,存放无限的亡灵,从根本上解决了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四、选址
在百姓看来,风水不好,向口不对,是对子孙的根本危害,所以,只选择老百姓认可的好风水,才会得到老百姓的根本拥护,事实上,风水也不是什么绝对的封建迷信,就是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感官上感觉不错就可以了。
核心:风水理论。
方法:百姓公认,先生定向。
五、建造
有了前面的工作,就可以建造了。可根据周围附近人口数量和场地宽窄,确定房屋规模。但最小不宜小于4米跨度,最大不宜超过6米跨度,即20米x20米到30米x30米之间就可以了。至于辅助设施,视情形增减。
总之,通过这种丧葬改革,实现了死人不再占用土地,活人纪念先人的场所,可以说是活着以人为本,死后以魂为本。
附:各堂对联
大祠堂大门
上联:体魄入厚土回归自然功在千秋
下联:灵魂居华堂护佑子孙福泽万代
横批:魂归故里
超度堂
上联:超拔亡灵上天堂
下联:修业众生往净土
横批:远离六道
殡仪堂
上联:陇上犹留芳迹
下联:堂前共仰遗容
横批:天人同悲
自然堂
上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下联: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横批:道法自然
纪念堂
上联: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
下联:圣贤有教修身可以齐家。
横批:海纳百川
敬灵堂
火葬笑土葬浪费土地,实乃五十步笑百步
五音纳百姓讲究科学,真正以有限纳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