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狮已醒 ------ 卢沟桥遐思

曾祥裕 原创 | 2015-07-07 21:05 | 收藏 | 投票

小编:今天是七月七日,此时我想到历史上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当今,作为二次世界战争战败国的日本“好了伤疤忘了疼”, 重新对军事力量产生迷恋,不断制造麻烦。南海上空战云密布。我们要警钟长鸣,不可轻敌。

为纪念七七事变奋起抗日的中华好儿女这段历史,特发此文。

 

 

                         中国雄狮已醒

------ 卢沟桥遐思

 

曾祥裕(赣南杨公风水培训中心,QQ421184777)

 

中国雄狮已醒 ------ 卢沟桥遐思

 

到了北京,有时间要去卢沟桥看看,不仅是因为“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而是它见证过“卢沟桥事变”或称“ 七·七事变”,更在于它是近代中华民族英勇抵御外敌入侵的象征地。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化,七十八年前的那战火销烟挥之不去,至今还笼罩在南海钓鱼岛上空 。所以, 来到此地,重温历史,对当下中国人有警醒意义。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距广安门10公里,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29年(1189年),建成于金章宗明昌3年(1192年)。早在700年前,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介绍到欧洲而闻名于世,当年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进入北京的。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中国雄狮已醒 ------ 卢沟桥遐思

 

当我漫步在这座沐浴过血风腥雨的名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我抚摸那形态各异的石狮,栩栩如生,不得不惊叹古人真是能工巧匠。

中国雄狮已醒 ------ 卢沟桥遐思

 

由此我想到中国人的“狮 ”情结这个话题。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习近平说,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中国人对狮子情有独钟。在我们赣南上犹营前有个著名的民俗“九狮拜象” 其演变过程经历了两三百年。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进行表演。

 

中国雄狮已醒 ------ 卢沟桥遐思

 

狮是百兽之王,是威武,雄壮,强盛的象征,九狮象征九州。 象,谐音"祥",能预兆灵瑞,是兽中的“德高望重”者;“象”又可指天象,古书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因而“象”又象征上天,象征大自然;象与佛教又相关联,佛教又称象教,拜“象”即是拜天,拜佛。在春节期间表演,蕴涵歌功颂德,迎春接福,九州同庆,万象更新之深意。

 

我在上犹考察风水时,就看到在陡水湖开阔的三江口,通往营前的水口处有两座几乎相连着的山,耸立在湖左岸的叫狮山,右岸的叫象山,人们称它们为“狮象把水口”。这个由雄狮与猛象把守的峡谷,古代称为“擒龙峡谷”。意思是哪怕蛟龙由此经过,也要束手就擒。当地有一首民谣描写这一景观:“二王争三江,河水中间淌,铁扇拦江口,(狮象)双兽把水关”,狮象两山镇住水口,好比大将军当关。相传清朝的官军由上犹乘船前往营前镇压何阿四的农民起义军时,至“狮象把水口”处,狮山忽然吼声震天,象岭更是鼻伸万丈……带兵的将领当即吓得浑身发抖,惊呼:“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这是出真龙天子的地方呀!我们从这里进去,送死而已……”

 

风水有喝形之说,取类比象。我每到一处为东家选地时,稍有阅历的老乡就津津有味地指点这山那砂说像麒麟、凤凰、狮子……。 这种喝形取象,意在让人们直观感受峦头形势。“幸形神之毕聚,品格出乎万千。”这么好的风水环境,巧象呈祥,声价必高,自然让人起恭敬心 。

 

为何中国人崇拜狮子呢?

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在中国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石狮子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直到现代,许多建筑物大门前,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

狮子,在动物学中属哺乳纲猫科。其雄性体形矫健,头大脸阔,戏耍有髦毛,姿态甚是威猛。它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是说远在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送来罕见的礼品:狮子和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

 

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长。”

狮子在中国交了如此好运,也得益于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灯下录》云: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以后就把佛家说法音声震动世界、群兽慑服称之为“狮子吼”。

 

在我国佛教圣地一台山的许多寺庙,都供奉着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像。传说这位专司人间联盟智慧的文殊菩萨是骑着狮子首先来到五台山显灵说法的,五台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萨说法的道场。

狮子有了这等的威严,在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胄坟宅前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但当时只限于在陵墓坟宅前摆放,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慑,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

 

用石狮子摆在大门前有何作用呢?

 

民间流传有四说:

 

其一,避邪纳吉。古人认为石狮子是可以驱魔避邪,所以最早用来镇守陵墓。这种人们心目中的灵兽,也被称作“避邪”。在人们的民俗生活中,石狮子不仅用来守卫大门,还有在乡间路口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有同样的功能,用以镇宅、避邪、禁压不祥和保护村寨的平安。所以,用石狮子来把大门可以避凶纳吉,抵御那些妖魔鬼怪之类带给人们的侵害,表现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

其二,预卜洪灾。在民俗传说中,说狮子有预卜灾害的功能。说如遇有洪水泛滥或陆地沉没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这是征兆灾害就要来临了,人们可以采取应急避难。在这里石狮子俨然成了灾难的预言家。

其三,彰显权贵。古代在宫殿、王府、衙署、宅邸多用石狮子守门,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如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河畔的两对威风凛凛的守卫皇城大门的石狮子就体现了皇权至尊、威震八方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

 

其四,艺术装饰。石狮子还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这次我在北京卢沟桥步行至东端, 看到两只大石狮威风凛凛地镇守栏杆,至于卢沟桥石望柱柱头上雕着这么多石狮,则是一个谜,所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俗语。

狮子也是画家笔下钟爱的动物。著名画家徐悲鸿1934年,他画了一幅《新生命活跃起来》,画的下部是劲松、山石,山石上跃起一只雄狮,目光直视前方,分明是呼唤沉睡中的祖国腾跃而起,一吼震天下。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画了《侧目》和《群狮图》等,前者在主要画面上画一头威武的狮子,侧目而视一条小小的毒蛇;后者画了三头大狮和两只小狮,或怒目而立,或侧身而吼。他是以狮子比喻祖国和人民,浴血奋战,一定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曾被人喻为睡狮,一旦这头睡狮醒来,则会令世界震惊,此言不虚。中国和中国人民已经早早地醒过来了,并且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再也不会任人宰割了。

中国雄狮已醒 ------ 卢沟桥遐思

 

当我步入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伫立在馆门前的那尊体量重达18吨的庞大醒狮,让我看后热血沸腾,它 全身毛发紧竖,仰天长啸,仿佛永远在卢沟桥畔发出一声声雷鸣般的呐喊:国耻不可忘!中华儿女活在当下要时刻警醒着,仇华势力蠢蠢欲动, 振兴中华, 匹夫有责……

赣南杨公风水培训网决定:2015年8月15日在美丽的风水名城赣州举办杨公风水弟子学习班,学习全过程由知名风水师曾祥裕总负责,

敬请易友关注招生信息,踊跃报名。

中国雄狮已醒 ------ 卢沟桥遐思

个人简介
自小深得祖传风水和中医薰陶,中医养生与杨公风水集于一身,与著名风水学者程建军结为学友,具有丰富的风水布局和中医内科经验,为帮助众人趋吉避凶不辞辛苦,奔波在祖国各地,希望用一技之长为促进人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服务!
每日关注 更多
曾祥裕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