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诗情画意:诗书画大家陆俨少作品

顾绍骅 原创 | 2015-08-01 12:33 | 收藏 | 投票

 

开宗立派、诗意盎然、陆家山水!真是涤荡心胸,让人神清气爽!

【编者按】陆俨少艺术主张:“窃以为学画而不读书,完全缺少营养,流于贫瘠,而且意境不高,匪特不能撰文题画,见其寒俭已也。”陆俨少生前有句名言:“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作画,诗书画三者统一,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画家。”笔者认为陆先生的作品做到了“诗情画意”。陆俨少诗书画“三绝”俱佳,与黄宾虹、李可染齐名,并称“当代三位杰出的山水画大师”。

陆俨少向来把传统文人画“天然去雕饰”视为创作的最高准则,但这种天然去雕饰,绝非一般文人墨客的笔墨游戏。他的画以高超扎实的笔墨技艺为根基,以胸有丘壑的博大情怀为视界,以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为基点。南北二宗,各有千秋,扬此抑彼,偏向一端,未免自设藩篱,自裹其足,而不能兼收并蓄,左右逢源,实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陆俨少先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学贯南北,无一偏废,取精用宏,加以融汇。南北宗的用笔,是绝不相同的,要置于一炉加以冶炼,必须胆识过人。特点是加强南北呼应,即令南宗不过柔,北宗不过刚,趋向中性,形成一种崭新的面貌。他的画实从生活中来,但又不仅仅是自然生活中的形象,而是一种对象化了的概括与提炼。他的画无做作的成分,却有经营的学问;无自怜自营的自缚,却充满着勃勃生机,他的山水画是从传统的山水画向现代迈进中,富有强烈时代感的艺术,达到了山水艺术境界的新的升华。陆先生作画一般喜欢一支笔到底,不似他人往往视所需随时换笔。他的画法,强调的是尽笔之功能表现物象,在这种情况下,一支笔要当作几支笔来用,要随时能调节笔触的大小粗细。在长期的此种用笔环境训练中,使其获得了心手两忘,心手合一的自由。他行笔时结合指颤变速注墨,或疾或缓,不让铺毫中辍.或提或按,注意杀笔入纸。不管风吹草动,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始终最有效、最清醒、最自如地把握笔毫与纸面的接触角度。这种角度只能因物随机控制,对其自如运用虽需后天勤勉努力,也需先天素质可造。它几乎无规律可循,不能刻意追求,某种意义上是纯凭感觉行事。在生宣上最难把握的两种用笔,一种是淌笔(笔中含水饱和),一种是渴笔(笔中含水极少),淌笔因含水多,触纸即化,稍有不慎,顿成墨猪;渴笔因含水少,艰涩难行,力大毫散,力小痕无。但是淌笔与渴笔,正成强烈比照,功效显著,不擅此道,必落下乘。陆先生对二者的处理方法是把握控笔之“度”,淌笔水多,宜疾宜轻,做到疾中毫铺,轻中力到,能疾能轻,方能控制注水,从而制约笔痕涨缩,达到预期目的。渴笔水少,宜缓宜转,做到缓中墨注,转中锋聚,能缓能转,便可燥中得润,从而体现枯笔情韵,完善表现功能。渴笔比淌笔的把握难度大,而且在现今的生宣上表现难度也大,因其难,所以对用笔技巧要求更高更严,陆先生的指颤法很大程度上便是在此种环境制的中应运而生的,频频指颤与不时转笔相结合,使渴笔点、线燥中有润,毛中见圆,解决了在生宣上充分体现渴笔优势的技术难题。他的山水画中独创了两种新技法,一是“留白”,即以水墨留出白痕,用来表现云雾、泉水、山径和浪花。二是“墨块”。即留白要以墨色反衬,以浓墨积点成块。他还擅长用长线条描水勾云和水纹,且勾云是以较细的拖笔中锋画云的阳面,以较淡而毛的环曲线条勾云的阴面。另外,他画石每每空勾无皴,只用一根起伏变化的线条表现山石结构,往往起笔墨迹厚重,直到墨色淡干飞白,才蘸第二次。他的画,无论从何种角度审视,都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陆俨少的山水画,常给人一种清新隽永、古拙奇峭的感觉。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自有一种郁勃之气回荡其间,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看均有一番别具一格且引人入胜的景象。尤其是那独创的风貌,神奇的笔墨,灵变的意韵,散发着文人气息的高品位的艺术,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感。

参照国画大师陆俨少的“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论定演变,产生中国画的评价标准:国学思想、诗情画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占四层,中国书法占三层,中国画技法占三层。

 中国画评价标准(图表):

1 顾绍骅览古观今 倡导《中国画评价标准》

开宗立派、陆家山水!

陆俨少

(1909年-1993年),现代画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1926年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1927年考入无锡美专学习,同年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次年师从冯超然学画,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起兼课于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

2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巫峡云涛 立轴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168万元,2008年12月北京荣宝)

款识:巫峡云涛。予乃曾经险水者,巨澜急湍,喷射回旋。轻舟撞击其间,不容咫尺。两岸绝壁,云雾往来,隐现异时。辛酉八月,陆俨少。

诗书画三位一体是中国传统文人的身份识别符码,诗书画三绝也就成为评定文人画的标准。陆俨少以其丰厚的学识、修养和造诣,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成为现代唯一被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定位的中国最后一个文人画大家。

3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杜陵诗意 立轴 设色纸本 1990年作 (500万元,2008年12月上海荣宝)

题识: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杜陵诗意,庚午夏日八二叟陆俨少写于深圳。钤印:陆俨少、宛若、晚晴轩、宛若八十岁以后、富贵入江山

陆俨少作画就如同这行云流水,由浓转淡,由小及大,气韵贯通。笔墨所致,峭壁森立,古树攀岩而生,群山绵延,水云接天。起笔并无山川大势,然先生心中自有章法,虚实变换,刚柔并济,终成澎湃之势。顺势一叶扁舟,用笔细润,丰若蚕茧。如此美妙的景致,是陆俨少坚实生活游历的提炼。

 

稼轩词意对题册 (1300万元,2012年12月北京保利)此画写“辛稼轩词意”,辛弃疾的词或苍茫悲凉,或质朴烂漫,与陆俨少心境有共鸣之处,故常出现在其笔端。在20世纪40年代,画家即曾作过多帧《辛稼轩词意图》,但多以传统之法为之,风格较为淡雅。此册风格多样,或以浅绛,或以水墨,章法巧妙出新,笔墨放达,色彩鲜明,不拘一格,既契合词意,又以独特的表达方式赋予辛弃疾词以新的生命。

5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杜甫诗意百开册页 (6930万元,2004年北京瀚海春拍)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页》创作于1959年夏天。当时为纪念杜甫诞辰1250周年,陆俨少拟作杜甫诗意图40开。画坛泰斗吴湖帆建议创作100开。古今画史山水册页未有100开者。唐寅、新罗山人曾作百开巨册,皆人物、山水、花鸟合集,一册之中,全是山水,而融各家各派,面目独具,非大家不能胜任

6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古贤诗意图册

7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柳陆双美图卷 手卷 设色纸本 1975年作

这是陆俨少先生"人书俱老"之时的一幅可以永久传世的人物、山水画卷。《云山赴集图》为其始画人物之作。这是中国文人画家常有的一种精神追求,即将自己所喜欢的山水画下来,放在居室之中,由于年龄大的关系,不能远游,而可以"卧游"。正是出于这个目的,陆先生才画下了这幅旷世名作,即是对山水风景的追忆,又能将柳宗元千古传诵的名作画下来,真可谓"双璧成美",是陆氏山水画作中绝无仅有的作品。

8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峡江云水图 手卷 设色纸本

《峡江云水图》笔墨厚实而灵透,笔笔顺势而生,没有定稿,用墨则由浓入淡,同时又随浓随淡,一气呵成,画面前景高峙厚重,雄奇朴茂,大巧若拙。远景星星点点的帆影时隐时现,虚实结合,苍茫幽远,甚为精妙。作品气势爽利,浑沦而突出,繁简轻重,浓淡干湿,极富变化之能。陆俨少颇负盛誉的山水画,与他独创的技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积墨”法,二是“留白”法,在此作品中都有体现。尤其是水的线条非常有“生命”,特别具有装饰美感,使得画面产生强烈的动势、神韵和节奏感。从陆氏他画山水,总是以一管中号狼毫一画到底,那一笔之间的变化,笔与笔之间的变化,浓淡、黑白、疏密、虚实互相之间的变幻,全凭灵性生发,微微拨动笔杆,写出的线条具有顿挫转折,波磔相生,极具质量感和厚重感。由小到大,由简转繁,出奇制胜,笔到意随,格调高古,苍润分明,具有行云流水、超凡脱俗的精神灵性。

9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云山赴集图 手卷 设色纸本 1987年作款识:予自弱冠从师,专习国画山水,于人物一道略不留意。解放初期,国画失去市场,为生计所迫改画连环画,制作人物于山水画中,不无裨补。盖自唐宋画家,山水人物类能兼擅当行出色,固亦分内事也。此卷时作时辍,穷一月之力,得人一百一十二人,马猪禽鱼若干,卷长三十余尺,描写云山面貌,人物自水陆两路奔赴目的地,拟西园雅集之意,书画琴奕为适意遂志,亦知非时所尚,联作此人物山水之练习,藏于家以自娱云尔,丁卯四月,陆俨少并记于晚情轩

 

云山赴集图 手卷 1987年作

 

杜陵诗意 立轴 设色纸本款识: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写杜陵诗意。 钤印:陆俨少(白文)陆俨少对笔墨的认识及掌握十分透彻,虽然笔墨是一般传统中国画家都能掌握的先决技法,但没有创意的国画家很难在传统笔墨基础上推陈出新。由於陆俨少的深厚功力,其令人叹为观止的笔墨魅力不是一般的国画家所可企及。陆俨少早年随冯超然学画,他的山水由“四王”正统派入手,后上溯宋元诸家。但他对画史上的大名家,也不是一味盲目崇拜,而是择优而取。这幅画从整体面貌上来看具有非常明显的早期风格,缜密细致,娟秀雅致。山石先用线条勾出,然后稍微皴擦,便用石绿淡淡渲染,简淡清雅。几株修竹全用墨笔点写而出,俯仰变化,显示出作者非凡笔墨功力来。山崖之上,古树造型盘弩遒劲,枝干扭结,盘根错节,不拘一格,风姿潇洒。古木掩映中露出阁楼一角,绿瓦丹柱,恰如仙境。此时云水的画法已经别具一格了,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风貌。画面的整体风格是严谨婉约的,不似后期作品那样老辣浑厚。从这幅作品中可以领略“陆氏山水”初期用笔的严谨与缜密,其中的委婉与细腻也同样给人美的享受!

12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幽山坐隐 镜心 1944年作

款识:向见陈老莲有此法。嗣游重庆南泉,山石荦确遂如旧历,可知古人必有所本。甲申俨少并记。钤印:俨少(朱文)、我能屈曲自世间(朱文)

《幽山坐隐》(尺寸29×31.5cm),尺幅不到一平尺,取法郭熙、董源、巨然,设色古意盎然,笔调工整,法度严谨,而画上的书法似隶非隶,独具一格

13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洞庭莫釐峰 纸本设色 手卷 1951年作款识:予友叶子藜青以明路文贞公撰书《唐内侍张承业传》并《澹归上人书》、《路公别传》合成一卷藏于家。盖君旧居在震泽之东洞庭山,去法海坞不数百武,其上则莫釐峰,而路公马鬣实在坞中。此皆童时游钓之地,而壮岁以还,有志四方,日以桑梓为念。既得路公卷,山中文献斯为仅有。缅怀乡哲,因属予写法海坞图,又以具区三万六千顷莫釐缥缈二峰,隔水相望,请援赵魏国故事,继写消夏湾一角,合成东西两洞庭湖记。予曩岁两至其处,烟波云岫,瞬息变幻。笔墨无灵,曾何足以尽之,甚愧。藜青之请两图既成,爱书其后。辛卯三月,陆俨少并记。钤印:陆 俨少 骫骳楼引首:洞庭莫釐峰。程十发题。

14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江山览胜 纸本设色 立轴 1955年作

款识:江山胜览,写似海粟仁丈指正。乙未冬月,陆俨少。钤印:陆俨少印1955年所作《江山胜览》,这件青绿山水古意盎然,山、树、水画法深得宋元之妙,是罕见的画家早期精品。

15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峒关蒲雪 立轴 设色纸本 丙申(1956年)作 (212.8万元,2007年12月上海朵云轩)

没骨山水相传为五世纪初南北朝时期,张僧繇所创立的一种山水画技法,直接以青绿、赭、白诸色,堆染成山石云水树木。唐代的杨升最擅长此法,可他自己也没想到,他创绘的《峒关蒲雪》,竟成了十几个世纪后还能启迪后世的旷世名作。明朝董其昌,近人吴湖帆、张大千都认真摹绘过《峒关蒲雪》。1956年正是陆俨少踌躇满志、笔锋正劲的时候,他以劲健的笔触,参以宋元的格调,将《峒关蒲雪》画得灿烂缤纷。大家风范,在此图中已显露端倪。

16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会友图 设色纸本 镜片 1957年作 (425.6万元,2010年11月西泠秋拍)《会友图》作于1957年元旦,其时上海中国画院成立不久,陆俨少经吴湖帆、刘海粟等人的力邀推荐,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第一批画师。“国画院是国画最高学习和研究机构,在其中我可以提高水平,作出贡献。”(《陆俨少自述》)元旦画院举行成立之后的第一次联欢,全体画师及相关人员一起欢聚,“节目中有互换礼物一项”(画中跋语),此画就是陆俨少的联欢礼物,而抽中这幅作品的是篆刻大家陈巨来。

17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雁山靈峰圖 設色紙本

款識:此完全寫實,于藝術加工時應有所改動,略加變形。中間擬間以雲氣;為色彩絢麗起見,其林木改為秋景紅黃色;石色亦可稍為迎合時目,不作一律之墨赭。後面遠山,用石綠畫,此是畫中主題部分。擬用國畫構圖,前面畫上雙筍峰冠雲峰,旁邊再畫白雲蓭紫竹林,也畫上入山道路果盒橋等。採用國畫透視,內容可以鬥富。為寫靈峰高聳,用直幅畫。儼少。鈐印:儼少

18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19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女真人生活图 镜框 纸本设色 1958年作

这是一件大型的历史画创作,在陆俨少作品中是极少见的,此作品作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五八年之间。一九五一年陆俨少在上海连环画研究班结业,被分配到同康书局任绘画员。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五年之间共绘制十余幅连环画,对画家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磨练。当时一切文艺都是为政治服务,倡导集体创作,故当时署款陆俨少、孙祖白画。三十二年后,一九九○年陆俨少重见此图,详述创作经过。孙祖白亦即孙祖勃(1919-1978),吴湖帆学生,精鉴别,熟稔画史、画论。为此幅画作搜集金朝建国前女真人先生习性、衣着、社会阶级等史料。而由陆俨少执笔完成。岂料一九五八年陆俨少被打入右派,即画中所指"政治之厄,打入另册",经历三十年沧桑重见此画,孙氏已殁,人事已非,百感交集,那种激动可想而知,亦如远行客返家,重见离别多年儿女,多么真切感人。女真族,是满族的祖先,世居吉林和黑龙江一带,此作宏大的场面,山峦林木,江流平川,两百余人物、牲畜,真是集山水人物、动物、建筑于一图的巨制,可以看出尚不到天命之年的陆俨少,他全面绘画技能和卓越的创作技能。

20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归樵图 1959年作归樵画是陆俨少的一幅较早作品,画于1959年,时年50岁,1999年他再次见到时重新题款,并署有“晚晴轩”,这是他最为看好的一件早年作品。他早期的作品呈缜密娟丽、神韵流动之感,此图较多地留有古人的笔意,尤其是唐寅、王蒙的遗风,但从画水的方法看,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是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

21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归樵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59年作题识:此予旧作,困厄之中,虽不署款。忽忽三十年矣,今日重览,因记。己巳四月,八一叟陆俨少并书。 钤印:俨少、宛若、晚晴轩、骫骳楼本幅无题款,由画家于1989年补题,并谓乃三十年前旧作,即1959年所写。又谓“困厄之中”,意指他当时被打成“右派”,时值敏感,作画题款亦有不便。陆俨少在创作于1959年的另一幅《归樵图》的题跋中记述了他对于这段经历的感受:“己亥为1959年,当时予蹉跌未复,故不署款,仅书甘为虞。今日重览,往事历历,真如一梦,因聊记于上。己亥迄今已三十年,此三十年中世事翻复,靡所不有,而老夫经历坎坷,兀然尚在,重览旧作,不胜怅惘。”不过当时虽云政治待遇上不如意,他却置诸度外,反潜心创作,写下两百多帧课徒山水画稿,亦可谓“文穷而后工”之举。本幅写于是时,采甚少选用的绢作画,写空林无人待樵归之景,笔墨苍劲,气韵生动,虽逢逆境仍无寒促之感,属画家抒发情性寄意之作。

22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雁蕩勝概圖 設色紙本 立軸款識:雁蕩勝概圖。雁蕩以山水雄奇稱於世,而自古異峰疊嶂,奔流峭壁長埋於雲霧晦冥之中。人也荒於政,貨也棄於地。石田磽瘠,編戶蕭疏,可資以生理者亦希矣。惟今社會主義偉大建設,人奮其力,地盡其利。於是天開日朗,百廢俱舉,人事之興盛與夫山水之雄奇相得益彰。予遊其地觀感無極,爰寫圖以記之。文慶同志屬正,陸儼少於海上就新居。鈐印:陸印 儼少 穆如館制

23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代耕小组 设色纸本 1952年作 (170.5万元,2007年7月西泠)陆俨少作这类画的时间很短暂,大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就基本停止了。因此,这类作品在陆俨少整个创作中为数不多,画得像《代耕小组》这么精、保存得这么好的作品则更为罕见。

24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山水人物册 设色纸本 1964年作1964年,正是创作《山水人物册》的那一年,陆俨少所在的上海中国画院组织艺术家们数次去皖南写生,经由浙江桐庐至白沙新安江,辗转至芜湖、歙县、屯溪,遂上黄山。陆俨少在深入农村山寨的写生活动中,亲眼目睹了人们“筑堤拦流、利用河滩移土造田、改造环境、战胜自然,发展生产的一派新气象”。(《陆俨少自述》)受其感染的启发以及由此产生的创作冲动,正是产生这本册页的契机。他以富有主旋律气息的色彩、构图和笔墨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粪船运肥、农夫采樵、清晨拾粪、放牛暮归、赤脚医生、渔人撒网、电力灌溉、甚至村干部从县里开会归来等山村生活与建设场景尽收册中。除了劳动场面,画面中亦不乏用点缀的方法,添加了电线杆、汽车、盘山公路、自行车等新元素。

25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丰收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69年作

《丰收图》描写劳动中的人民,一片笑语欢声,摘果、抬果、运果一系列的劳动通力协作,硕果累累的金秋美景跃然纸上,欢快之情溢于言表。霜风染红了洞庭的枫叶,吹熟了山下的桔林,正如陆抑非题“嫩含宿露淡含煙,畫出秋風豐樂年。”艺术家也不甘示弱,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美景,红色题材成为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画中近景红叶层林尽染,中景船桅热闹繁忙,远景烟波浩渺,山上的果树结满了果实,预示着新中国的希望。画家采用层层积染的方法,色彩饱和明快;景物安排错落有致,画面清新爽利。用小写意的笔法描绘出洞庭湖畔的丰收景象。另外,画家选取不完整的树木作为主体,显然是为了拉深观者的思想空间,也使得画面不过于空泛。粗枝茂叶之间,隐现出农村的新景象。用墨浑厚酣畅,设色艳丽,冷暖对比协调,不落俗。是一件陆老难得的特定历史时期的表现现实生活的佳作。

26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松溪群鹤 镜心 设色纸本

此幅山水是陆俨少众多作品中少有的几幅青绿山水。窄长条幅,用平远青绿法,取意宋人赵大年。图中溪流曲叠,丛松苍翠,群鸥飞翔,野趣盎然。笔墨自然老道,松灵中见苍遒,敷色清新沉着,大有古风。笔墨样式、性格与六十年代中陆俨少先生完全吻合,无丝毫差别。虽无一款一印,然图中笔笔皆标志着陆先生的款印。画家采用小写意的笔法,模仿元人三段式构图模式,近景采用侧锋折带皴,淡墨勾勒山体,石绿晕染,几笔重墨表示坡底,再以赭石色润之,笔墨极为简单,却浓淡干湿相宜,画面色彩清新爽利。坡陀上生出几株杂树,身姿婆娑,挺拔舒展。用枯笔勾画树干,花青罩染,使色与墨融为一体。中景一片空白,烟波浩淼的水面上,群鸟竞相飞舞,增添了画面恬淡幽静的趣味。远景矮山以淡墨带出。整个画面显得秀润清雅,平实简约。加上画家采用干湿笔皴擦,浓淡色点染的技巧,一幅幽淡天真的意境应运而生,极得古人的神韵。此图画家虽然采用传统的技法,并没有落入俗套。而是选择诗意化的画面,烘托出素净、沉着的氛围。也显现出陆俨少先生扎实的绘画功底。

27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清梦吟巢 镜心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款识:湖帆仁丈属画清梦吟巢图,此乃之初稿也,并呈指正望有以教之。庚子冬月陆俨少。钤印:就新居(朱文)、俨少(白文)、枰楼(白文)此幅作品具有陆俨少早期设色山水的风格,连绵的山石坡岸伸入左侧微波初泛,蒲草绵延的浩淼大水之中,进近处山石俱以荷叶皴为之,并用浓墨点苔,远处山峦坡岸则以柔美隽永的长线条为之。左侧湖水以长线条做弯曲之状,水波微兴,浩淼生姿,弥漫广远直接天际处迷茫远山。整幅画下笔委婉,笔性尤近於恽南田与唐寅,在略带图案装饰的工致表现中,略略透露出些微写意的意味。陆俨少曾学与吴湖帆,但是陆俨少很强调训练运腕打圈,用笔不论刚直还是婉转都强调动势。陆俨少在《学画微言》中曾说:“当我年轻的时候,吴湖帆先生的山水画名重一时,他的画明丽婉约,是一种词境,尤其设色有独到之处……我自知禀赋刚健木强,是诗境而不是词境,尤其近乎杜甫沉郁的作风,和吴湖帆的设色山水各异其趣,禀性不近,学他终不能胜过他。同能不如独诣,我就注意线条,淡设色,不用重色,以免掩盖线条的墨痕,化婀娜为刚健。……”。从此幅作品中也是有很好体现的。

28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慈元庙风景 镜心 1961年作 (44.8万元,2010年7月西泠)

释文:慈元庙,世称国母殿,在崖门北,再北则奇石,宋陆秀夫负帝昺殉国处也。殿有陈白沙碑记,近加缮葺,堂宇一新。隔江则古兜山,昔为盗匪窟穴,闻其名而令人色变者。今则民生乐事,户不夜闭。怀古览今,情不能已,爰为记之。一九六一年十一月,陆俨少。钤印:俨少嘉定古欢阁

《慈元庙风景》是“陆氏山水”风貌初步形成时期精心之作,显示出陆俨少绘画风格由“缜密娟秀,灵气外露”往 “浑厚老辣”过渡时期的种种特征。画面布局,在传统中国画构图的基础上,吸收运用西方绘画的透视技法,视野开阔深远,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大片的留白,形成水天相接的平远气势。远处两点船帆,更显画面纵深。在画面右侧空白处题款,使得画面不至于太过疏旷。干笔与湿笔相交错,墨色运用极富韵味,巧妙勾勒出清新的湖光山色。山石皴擦和渲染相结合的技法,突出山石主体苍茫。林木屋舍,或用线描再敷以颜色,或纯用墨之枯湿浓淡,造成苍翠生动,虚实相生的局面。设色清雅,正所谓“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整幅水光山色,蜿蜒屈曲,林木蓊郁,虚实相生,使人超然于物外。画面的布局、笔墨无不体现着先生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匠心独造。

29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崖南晚泊 立轴 设色纸本 1961年作

款识:崖南晚泊。一九六一年十二月陆俨少岭海写生。余年五十三游岭南而作此图,越十四年,今年六十七更题其上,以贻天衡印人。俨少并记,时乙卯九月下旬。钤印:俨少(白文)、宛若印信(朱文)、就新(白文)《崖南晚泊》是陆俨少五十三岁时游览过的岭南景色。陆俨少生性内向淡泊,不爱张扬,洁白的宣纸便是他倾诉情感的地方。六十年代初,虽然摘掉了右派的帽子,但心中依然存有阴影,友人相邀,互相扶持,同去岭南写生,使画家的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放松。“文革”末期,事过境迁,然而往昔情景犹历历在目,铺纸吮毫,挥洒心中意气。画中水岸沙洲,几株苍松枝干横斜,遒劲有姿,刮擦皴染,注重树干力度的刻画,这也是陆俨少山水画作中的特色。几艘晚归的渔船三五停泊在水面上,几户人家掩映于树丛之中,远处苍山如黛,笼罩在薄薄的夜雾中,笔墨中水分含量很大,既有米氏云山的浑沦氤氲,又暗藏山石骨力,最后信笔勾勒出远山,绵延不绝,层次尽出。这一阶段陆俨少虽然在艺术创作上并不自由,多为私下与友人交流遣兴,但画面的诗意和艺术气质却是极高的,更具有感染观者的内涵。

30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山水册页 册页(十二开) 1962年作12开山水精品为陆俨少鼎盛时期的精品之作。画面表现出诗人般浪漫的胸襟,画中的“江南景色”、“黄山云海”、“巫峡云雨”、“蜀山夜色”等,表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东风浩荡”、“幽篁松石”等不同题材,反映出不同地域的生活气象和大自然的美妙景色,作者了了几笔,道出了一派江南春晓,春色盎然的美好风光。又以山石奇异,古树参差错落、竹篁幽然飘逸。融合成一幅又一幅美妙自然的仙境。松峰并肩耸立,远山横侧相连,云海一望无际,描写了黄山奇观胜境。而峡江的水,巴蜀的山,更是山势飞动,水流激湍,笔墨方润健拔,枯湿浑穆,妙不可言。

31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永定北门谯楼 设色纸本 镜片 1965年作 (224万元,2010年11月西泠秋拍)此幅《永定北门谯楼》作于1965年,距闽西写生已经八、九年,“比将十载,追忆前尘,犹为激动”(画中跋语)。陆俨少乃真文人,情发于中而喜于色,因为绘此画时他的右派帽子已经被摘去四年,笔墨里又溢出了开心,所绘借助高远的构图表现闽西老区的无限风景,红树蜿蜒纵深,既为风景醒目,更寓象征意义,没有好心情是画不出这样的山水的。然而过了六个月,“文革”就开始了,陆俨少的“旧账”又被重提,他遭遇了比“反右”时更大的打击,命运又一次将他的人生推到了谷底。高低起伏,上下错落,这在自然界是美丽风景,而于人生则谓坎坷命运……画上长题是对闽西写生的回忆,因为绘于“文革”之前,所以笔墨含情,图文并茂。可惜上款被人挖去。

32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宋人诗意册 设色纸本 册页(二十开) 1972年作 (2464万元,2009年11月)

《宋人诗意册》为陆俨少63岁旺年所作,构图、笔法、色墨处理各具面貌,通贯全册的是细致的笔触里带着一股浓郁的抒情意味。范成大不是杨万里,即使两家诗境有所相同,陆俨少也是以不同笔法加以区别。这是一位谦逊一生的艺术家,总说自己不会做诗,其实他最善解古人诗意,无非不做或者少做而已。他变而能化,是因为有学养的支持。

33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溪山卧游图 设色纸本 手卷 1973年作 (436.8万元,2010年7月西泠)

《溪山卧游图》山水手卷创作于1973年,此卷是陆俨少绘赠中国美院教授吴静山的,原为九开册页,其中八开山水,一开书法,吴静山1990年将其装裱成手卷,形式舒展自如,自题引首并题签。八开山水,描绘陆俨少当年蜀川之游,一开书法则为自题跋文,述说作此山水缘由。画、书、文皆入妙境。1962年秋,吴静山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为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和导师陆俨少所赏识,而此幅溪山卧游图也是陆俨少精心之作,将之赠予吴静山,足见二人师生情谊甚笃。

34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桐庐小景 镜心 水墨纸本 1974年作1974(甲寅)年,陆俨少有机会回到了浙江桐庐,从画面款记中可以得知陆俨少的先祖为浙江桐庐人,其祖先因为家贫而迁徙至江苏嘉定南翔镇做生意,从此定居於此。这种家世的变迁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极为相似的,但人们追溯时,由於环境和地位的不同,其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此时的陆俨少还处在严密的管制之下,没有作画的自由,只能是在暗地里偷画。面对自己的老家,自己先祖曾经生活过的地,画家心中的感触是巨大,他只能用一支不自由的画笔来描绘,他伤感、颓然,然而心中那团希望之火依然燃烧,画中没有施加色彩的渲染,全用墨来表现,山丘疏林,屋舍船只,尽为墨色点染勾画而成,仿佛是梦幻中那个让人魂牵梦绕而又难以亲近的家园。画家心中的惆怅和愁绪在画中表现的一览无余!墨色的运用除了让人感叹画家高超的笔墨技法之外,更深的是使人感悟到了那份哀婉凄美、如诗如梦的乡愁。

35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新安揽胜图 手卷 设色纸本

这件《新安江图卷》鸿篇巨制是陆俨少先生七十年代极为重要的代表作品。以手卷的形式将新安江一带的山水风貌铺陈开来,画面起首即密林重迭,幽壑森杳,烟岚变幻游历于密树陡崖之间,加之流泉数迭,回环往复,或奔流直泻破空而来,或蜿蜒缠绵,萦回往复。近处三两行人,流连于山景之中,望之益觉幽密深邃。随即以平远之法过渡为江天寥廓景致。纵横千里、收放自如。期间三五茅舍傍江幽居,茂林秀竹掩映其中,片帆远挂,林泉幽想灿然纸上。陆翁以云水独步画坛,此作云水兼备更显奇妙,云是弧形带圆,水是弧形带扁;云之势氤氲翁勃,曲然而生,线条故简;水则潆洄曲折,或奔或咽,线条故繁。加之水是平面,云是立体,水流潆洄,用笔繁细;云色混茫,用笔粗简;故云水相植,厘然判别,云水神物,既不相混淆,又映带呼应,相映成趣。无怪乎启功先生要题诗赞曰:“蜀江碧水蜀山青,谁识行人险备径,昨日抱图归伏枕,居然彻夜听涛声。”谢稚柳先生则称誉:“唐宋之际,画水高手,史不足书,即唐宋高手,亦不足为我俨少敌也。”全局苍润严谨、神完气足,旷世珍品、极为难得。

36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青城晓霭 纸本设色 立轴 1975年作 款识:青城晓霭,老杜称不唾青城地者。予至其处,满眼泼翠,诚纤尘无所入矣。其后则赵公山,峰峦层叠,上接霄汉,白云往来,才及腰背。璞生印人正,俨少画记蜀游所见。钤印:陆印 俨少 就新 岁值乙卯

37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九華山圖 设色纸本 1975年作《九華山圖》是陸儼少描寫杜牧詩意的一幅絕妙佳作。杜牧也是陸儼少非常喜歡的一位唐代詩人,文學史上有“大杜小杜”之謂,大杜即杜甫,小杜就是杜牧。然而大杜和小杜不一樣,大杜身世坎坷,作詩沉鬱頓挫,小杜世宦之后,性格風流瀟灑,作詩也多風流旖旎。但是他的詩歌理論又非常正統,他曾經闡述自己的作詩態度是:“某苦心為詩,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於中間。既無其才,徒有其奇。篇成在紙,多自焚之。”儘管杜牧所說與其所作的詩歌時有矛盾,但是他反對作詩奇麗艷浮則是千真萬確。陸儼少與杜牧有相類的文藝觀,這是他喜歡杜牧的原因所在。

38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黄洋界哨口 镜心 设色纸本 1977年作

陆俨少擅长以一种山水崇拜的大哲情怀描绘大山大水,因此赋形设色用笔往往尽其所能,无所计较,画面中异峰叠嶂、峭壁流泉,云水缭绕,使人殊觉山川之美。《黄洋界哨口》咫尺之间写云山万里,设色瑰丽富奇,使人一见有惊叹之美,是他“放手作长壁巨障”的典型作品,这是陆俨少遗作中的精品。

39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万里山河图 1978年作 (1600万元,2006年5月)《万里山河图》整幅巨作高231厘米,长670厘米,约140余平方尺,采用了传统的小青绿画法,从画幅的整体来看,气势恢宏,雍容而华丽;鸟瞰之势,长空万里;气贯长虹,连绵不绝;笔墨细腻而沉着痛快、灵气横溢而清新。

40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嘉陵高秋 立轴 设色纸本在山水画创作中,陆老一直主张画中必有一处为重中之重,即画面主题之所在。他认为一幅山水画的创作即是由主题生发而形成的。“画有主题,切忌散漫零碎,平均对待,样样有一点,而却没有一个主要之点。”《嘉陵高秋图》就是陆老对画面主题把握最为成功的代表作品。画面一改“陆氏山水”之磅礴气势,而采用一种轻松恬静的笔法,借以表现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氛围。画家既强调画面笔墨结构气势的组合,又不舍弃笔墨的铺陈性,而在笔墨的铺陈之中力求精练,使之更符合於画面结构组合的要求。画家使用浓重干枯的线条勾勒山体,淡墨皴擦,晕染出山体的阴阳向背。向阳处罩染一层淡淡的赭石色,更显山体浑厚峭拔的本色。远山刻画简约精练,辅以墨色晕染,突显秋日平淡天真之态。近山树木婀娜多姿、苍翠峥嵘,远处树木的刻画更趋符号化、精练化。浓重的墨点与鲜艳的色点交相晖映,好一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优美画面。山上一缕清泉倾斜而下,而江面却风平浪静,毫无一丝涟漪,几叶扁舟顺流而下。一切都融合在浓浓的秋意之中。此图可谓是动、静、柔、刚、工、写的相映互补,既有突出的气势,又有丰富的审美内涵。

41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黄山云松 立轴 设色纸本 1978年作款识:黄山云松之图。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陆俨少写於汤山。 钤印:俨少(白文)、宛若(朱文)、穆如馆(朱文)这张创作於1978年的《黄山云松》,先用水墨画出,後着淡彩,展卷拜读,让人觉得满纸墨气淋漓,清新可人。画面章法结构简单明了,但整体气势却没有减弱。整幅画的笔墨框架以浓墨为主,先以浓墨立住骨架,然後由浓入淡,使浓墨和淡墨相互渗化,当然浓墨不会全部被淡墨所渗化掉,以此来形成不同的层次。由於画面上的设色较轻,画面的表现力就全部依靠浓、淡墨,线条的粗细交错变化组成形象,用这些笔墨、线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云烟缥缈、意境幽远的佳境。这张作品构图平实简约,笔墨剔透松灵,意境幽淡天,可以窥见大师由绚烂走向平淡天真的历程。

42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南山之麓 立轴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款识:南山之麓,居家绿坡,高下参差,别有可观者,遂为作。一九七八年十月,陆俨少于金陵之汤山。印鉴:俨少(白文)、宛若(朱文)、心虚手实(白文)。陆先生在山水画中独创了两种新技法,一是“留白”,二是“墨块”。所谓“留白”就是以水墨留出白痕,这种白痕在陆先生的作品种多数用来表现云雾,也可以被看成泉水、山径和浪花。此幅画作具有陆先生典型画作的特点,用色为墨色和赭石色,少许淡花青,也为陆先生画作的基本用色。用细笔勾勒云山烟雾,用墨渲染山石树木,笔笔精到,透露出一种灵动之气,不为是陆俨少的一幅精品之作。

43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春江不老图· 行书七言联 1978年作 (4140万元,2011年11月中国嘉德)

陆俨少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师中最用力读书的,有“三分画画,七分读书”一说。他的画上追唐宋,有庄严典雅之气象,又力逮元人笔意,呈松茂苍远之气息。他于水的结构、以及水之于画面整体的机构方面下力尤多,所以,在别的山水画家那儿逸笔草草或干脆留白的水流于水面,在他的笔下则是浓墨重彩、仔细为之,因此,他笔下的水是画的主体,也是精神的支柱,也是境界的张力,也是艺术共鸣的不绝回声。这件《春江不老》中堂正是其画水力作。嶙峋之山体斜插着,流动的云气奔涌着,虬枝老干劲松盘卧着,而不老不冻不息的大江从山中、树下、云气里穿过、流过、呼啸而过,它是生命之源,也是艺术之源,也是美与力量之源。应该说,这件作品代表了陆俨少艺术的典型成就,那就是从高古走向高远。

44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雁荡云烟 镜心 设色纸本 1979年作这幅是陆俨少晚期艺术风格比较成熟时的作品,用笔、用墨都显得非常老辣浑厚,很难再找到缜密娟秀的影子了,山石崖壁用刮铁皴,但没有孤立地去皴擦,而是渲染、点苔相结合,这就是陆俨少画作中的优势所在。边皴擦,边渲染,使得墨色、笔意自然浑化相结合,没有丝毫的刻露和古板,却十分耐人寻味。正是由於陆俨少这种奇特的山水技法,使得简单的墨色中蕴涵了万千气象,色中有墨,墨中有色,墨色相融,任其在纸上渗化生发,产生出丰富的层次来。这时的创作境界已经是天真自然,物我两忘了。从这张作品中让人感到的永远是清新、隽永、动感,没有拘泥的传统的技法中,而是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充满了勃勃生机。

45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高江急峡 立轴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此画作於1979年,应是陆俨少艺术风格成熟期的佳作,画中先用斧劈皴画出山石,结构方硬,笔意老辣苍厚。几椽古木,横涂竖抹,掩仰生姿,枝干外露是陆俨少山水画中的一个特点,之所以这样画他是有根据的,就是夜晚当光束照射树木时,最为突出的应该是枝干,这样来表现树木就使画面的整体感强,更能显现树木枝干的遒劲之美。千年老藤缠绕在古木上,状若蟒蛇,辗转环绕,连绵不绝,可以看出画家是以篆、隶笔法入画的,但又含蓄蕴藉,不露锋芒。山崖稍稍勾画皴擦,与古木之间形成了一片苍茫迷离的云气,深不可测。画家通过这一系列的铺垫之笔,最後才在画的左上角点明主题:一片湍急的水流,一条小船艰难的行驶在急流险滩上。画面中虽然对水的描绘着墨不多,但恰是这点睛之笔令画面的意境全出,引人产生无限联想,峡江的急、险之状叫人称奇。难怪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写诗称赞说:“龙蛇走处接烟云,睥睨王侯五百年!”

46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雁荡飞瀑 立轴 设色纸本 1980年作陆严少先生山水,随手落墨,处处生发,八面成景,如是帧云起幽壑,云障陡峰,笔致方中有圆。涩而不枯,润泽有氤氲之气,气韵殊佳。

47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雁荡雄姿 镜心 设色纸本 癸亥(1983年)作 (425.6万元,2007年5月中国嘉德国际

48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烟江迭嶂图 手卷 1981年作题识:烟江叠嶂图。昔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东坡为赋诗,遂大行於世。记予巴蜀东归,江行数千里,其间景物有类东坡所咏者,因每效颦,以似黄胄同志博笑。一九八一年十一月,陆俨少写於京师。钤印:陆氏、俨少、嘉定、就新居、穆如馆

引首:天外流霞。江东十翼范曾。庚辰。钤印:范曾印信、十翼、庚辰

49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元吉诗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85年作款识: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元结诗意。乙丑七月,陆俨少画。印鉴:宛若(朱)、俨少(白)、晚晴轩(朱)、七十七岁值牛年(白)被誉为“当代中国画坛卓然翘首的文人画家”的陆俨少,在通过对于各种笔墨技法的探讨之后,终于在自己的作品中突破性的进入了新的表现层次:勾云、勾水、大块留白、墨块等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技法是其独特风格的成功创举。读陆俨少的这幅《元吉诗意图》给人一种清新隽永、古拙奇峭的感觉,层峦之间郁勃之气回荡其间,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看均有一番别具一格且引人入胜的景象。

50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云树苍茫图 手卷 设色纸本 1985年作款识:山川缅邈,云树苍苍,峰转路回,溪曲折。泉清而土肥厚,使览者意欲身入其处,遂有诛茅卜居之愿,画至此乃可贵耳。予旧居渐西之上柏山中,有田宅草树之美,每念夙昔,辄增眷恋,写成小卷,用以寄意。乙丑十二月,陆俨少并记于西子湖上晚晴轩。印鉴:俨少(白文)、宛若(朱文)、嘉定(朱文)、晚晴轩(朱文)、七十七岁值牛年(白文)

51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赤城山景图 立轴 1986年作题识:赤城山在天台朝北,六里石道皆赤状如云。露孙兴公游天台赋,称赤城霞起而建标者是也。丙寅(1986年)七月回想之十年前天台之游因写其意陆俨少并记。钤印:俨少(白)、宛若(朱)、穆如

52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西天目山 立轴 1986年作

题识:西天目山以林木郁茂,特异他山,倒挂莲花,危石嵚奇,掩映于松杉楠桧之间,当夏暑小坐其处,日光下漏,衣袂皆绿……丙寅春日,陆俨少并记于晚晴轩。钤印:陆俨少(白)、宛若(朱)、嘉定(朱)、晚晴轩(朱)

53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秋冷云迟 镜心 设色纸本 1987年作此幅作品是陆俨少79岁所做,属於作者後期雄健粗犷风格。画中以繁密的笔墨来构成大块面来突显描绘主体的特点,而这种大块面往往就是用点形成的墨块,其笔墨显得老辣而醒目,气势显得爽快,利索而又突出,画中勾画山石树木轮廓的浓墨重笔,结构态势构成极其精审,在作者的落实笔墨生发开合的过程中,几乎把画面结构的大小方面都审度周全,山峦和丛树都有意识的层层积叠以取其势,峥嵘崔巍的风峰峦都朝着一个方向倾斜,从而形成了一股雄浑的气势。同时所画云气也从整体气势的需要出发,其环绕半山之云当为陆俨少独创留白之法,一条条,一排排,於积墨之中,白线回环,推拉有姿,相互呼应,於蜿蜒屈曲尽得自然之趣。运笔飞动流畅,望之离合顾盼,产生阴阳互动参差映带的效应,真正体现了作者所提倡并遵从的“笔无虚设,各尽其用”的宗旨,同时作者重墨法的写意特征与其曾追求表现过的工细装饰特点的结合映衬,使其画面中既有表现强烈的写意山峦,又有富於装饰的工细云水,这正是陆俨少写意个性的突出强调。

54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西塞白鹭 立轴 水墨纸本 1987年作此图创作於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是先生雄健老辣风格成熟期。可以看出画家非常善於用繁密的笔墨来构成大块面以突显主题。山体刻画使用老辣醒目的笔墨,气势爽利浑沦;水面的刻画却又清新雅致,三只白鹭姿态轻盈。岸边林木青翠婆娑。画家把多种笔法、墨法与自己的气质、风格相融通。灵动,但不张扬;沉着,但不强悍;工细中亦见写意的剽悍,劲秀中透露着放浪和野逸。看似信手捻来之笔,却显示陆俨少先生驾驭笔墨的天资与能力。墨与笔互为体用:笔靠墨发,墨随笔生,求其流动、酣畅、饱满之感。先生审时度势,因意造景,融画法、笔墨、情致与整体风格的为一体。深得古人的词意,可见其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底。足可堪称为晚期“陆氏山水”中的精品。

55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枫桥夜泊 立轴 设色纸本 1988年作此幅作品当属陆俨少晚期雄健画风的代表。陆俨少对古典诗词有很深的研究,经常以古人诗词为主题来创作,此图取唐人张继《枫桥夜泊》之意,以饱含水分的重墨勾画出山石轮廓,并用繁密的点形成的大块面来突出主题,其笔墨显得老辣而醒目,气势显得爽快,浑沦而突出。远处山峦之上的树木全以笔墨铺陈带过,显得更趋於符号化与精练化。陆俨少这种符号化又很精练化的笔墨,在其画面的空间结构的组合之中,最注重突出的就是气势了,而这种势首要求是以笔墨构成的虚实对比来突出画面的主题,在这幅作品中前景之水以细碎的短线条来表现其波澜生姿之势,後处之云以留白处理,并以其来映衬山体之实。这种主体用重墨,外围用空白的方式也正是陆俨少的突出之处,这种在风格上更注意强调画面大疏大密的结构气势组合方式,与他原来不十分注重结构组合变化的大面积铺陈已经显得有很大的不同,从而更加体现了陆俨少後期作品充实又空灵,空灵中包含充实的雄健画风。

56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清江帆影 立轴 设色纸本 1990年作《清江帆影》作於1990年,此时的陆俨少虽然已经是八十二岁高,但依旧笔耕不辍,出版了自己的精品画集,并不断探索追求以期在艺术上有新的突破。画中虽然“陆氏云山”的风格依然存在,但明显感受到整体气韵的平和与恬淡,不再追求气势上险要奇峻,而更像一曲舒缓的田园诗。饱含水分的湿笔画出山石,然後让色和墨自然的渗化,显得苍润可爱,掩映於树木草丛中的几栋房屋,稍加淡赭石色渲染,温馨而富有人情味。云水的画法十分简淡,略微用线条勾勒皴擦,描绘出江水澄澈如练,碧空如洗的感觉来。画面采用了平远的构图方法,不做过多的张扬,一切都那么从容大度,游刃有余。这张陆俨少的晚期佳作,没有了繁密绚烂的刻画,它更凝结了更多的是画家一生的笔墨修养,弥足珍贵。

57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杜陵詩意圖 设色纸本 1991年作

這幅《杜陵詩意圖》與他的許多直幅構圖的山水作品不一樣,沒有險峻的山峰,而是截取一段江水以平遠構圖營造既深且闊的畫境,其目的正是為了準確體現詩意和承載杜甫的歸家之念。陸儼少以其最擅長的勾水法作精心描繪,在濃墨勾勒的礁石的襯托下,水天蒼茫,風景廣遠,左岸一隊縴夫背牽馱船,逆流而上,極目遠處,更有人形雁陳款款南飛,正所謂“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這是杜甫的詩眼,也是陸儼少此畫看似平淡實為着力的地方。何謂“百丈”?舊時四川人背縴,因岸邊多石,縴索易折,故將竹劈成六瓣,用麻繩連貫作成篾纜,是名百丈。陸儼少作古人詩意圖,態度嚴謹,如此佳作,出自晚年,尤可珍貴。

58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云山访友 镜心 设色纸本 1992年作款识:壬申十月,八五老人,陆俨少画。 钤印:陆俨少(白文)、宛若(朱文)、晚晴轩(朱文)这幅作品创作於1992年,时值陆俨少八十五高寿。此时陆俨少做画更加注重画面整体的气势和神韵,追求笔墨的精神而不屑於笔墨面貌之变化。尽量做到笔墨的简率突出,从而使画面的韵味十足。此图画家就是采用近乎於抽象的笔墨,大面积铺设,笔姿潇洒而灵动,墨色湿润而沉稳,加以映衬呼应的留白,加深画面的层次感、空间感。悠闲自得的行人为画面平添几分幽静恬淡的情趣。这种连续成片的铺陈性运笔,可使画家的笔下携带情感,随着运笔速度的变化,笔端便很自然地流露出笔姿风情。

59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山水册页 設色紙本(十三開)

60 陆俨少的诗情画意作品

古今人物山水册 册页 (十二开) 设色绢本 (825万元,2005年9月上海崇源)

陆俨少最称妙笔的是他画的云水、山川,若同时在一幅画中出现,则更显奇妙。由于表现的手法不同,云是弧形带圆,水是弧形带扁;云势氤氲,曲然而生,线条简练;水则潆洄曲折,或奔或咽,线条故繁。加之水是平面,云是立体,水流潆洄,用笔繁细;云色混茫,用笔粗简;故云水相植,厘然判别,云水神物,既不相混淆,又映带呼应,相映成趣。这些绝妙的云水画法,形成了他画面极富生气的动态之势,使他的画面整个儿地鲜活起来,使他的画作具有一种特殊审美意念上的动态之美,实为古今历代画家中之少有也。谢稚柳先生则称赞他:“唐宋之际,画水高手,史不足书,即唐宋高手,亦不足为我俨少敌也。”

顾绍骅于2015-07-10

个人简介
顾绍骅、男 、(社会兼职:砚池书画社社长、湖北省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国画研究会中国书画导师、“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兰亭书画院副院长、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顾绍骅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