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在世之界·第一章 现象,3哲学的历史·下

郭松合 原创 | 2016-01-19 12:34 | 收藏 | 投票

 ——哲学建构与知识论走向

 

   二·的哲学

   “空的哲学”就是哲学的精神空间属性。在个体精神中,哲学的空间属性比来自哲学史的观念要稳定,一位哲学家对世界的基本感知能力几乎一生不变;但在群体观念中,哲学史带给人们的集体记忆比出自某个哲学家的思想要稳定得多。哲学栖居于精神空间和游走于时间序列的不同特点往往会给政治家以错觉,政治意识形态往往会认为,无论以任何方式对任何“史”的不尊重几乎等同于“历史虚无主义”。

   再加上科学因素的介入,这令哲学语境中的“精神空间”非常费解。物理科学对时空本质的理解是“时空不分”的。但在物理科学的视野之外,尤其在哲学、美学、艺术、宗教之间,时间和空间又各具表现或存在形式。比如音乐是时间形式,但乐谱或唱片中的信息就是空间存在形式;再比如绘画雕塑是空间形式,但创造它们的过程或欣赏它们的形式就必须经历时序的咀嚼;甚至“上帝创世”是一个时间过程,而“上帝与我们同在”又是空间属性的;其实哲学也是这样,通过哲学史了解以往的哲学借世界观去观察世界的过程,这是历时性的,而“哲学精神与哲学家思我同在”其实是“空间”属性的。摆脱科学角度,去往哲学、美学、艺术和宗教中,时空观念到底是可分还是不可分的,要从理解上克服这样的感觉错乱,就必须对哲学语境中的“精神空间”属性有个了解。

   在以往,无论是不是在严格意义上讨论哲学问题,我们都自觉不自觉地会把诸如“精神、意识、心理、空间”这些词汇组合起来说明一个事实,一个挺主观的事实:我们的“精神世界”似乎是有“空间”属性的。也就是这个不确定的事实,导致我们在使用这些组合词汇时都把“空间”当形容词使用了。计算机技术昌兴以来,我们晓得了电脑硬盘的空间属性是可以量化计算的,于是计算机“内存”容量的大小可以不是名词但一定是量词,说明从电脑“内存”在物理量上实有其事,而人脑“内存”却不能获得世界的承认。相比与电脑“内存”,如果从物理逻辑出发去说明人类的“精神空间”实有其事往往是不合理的。因为,从物理学科角度我们无法对人类的“精神空间”进行物理量的把握。

   但换一种角度,如果我们的哲学观有所改变,承认哲学就是哲学,哲学不能有意无意地被科学定义,哲学跟科学根本不处在一个可计量的层面,用物理观念阐释不了“精神空间”就不难理解了。哲学有自己的精神把握形式。哲学的本质就在于其精神空间属性,哲学就是在人们对世界的空间结构进行成熟把握之际对自身的精神空间的拓展,处于把握之前的世界叫客观世界,被哲学把握之后的世界观实际上属于“价值世界”,它是“精神空间”的存在。在“价值世界”中,世界观和价值体系是统一的、合璧的,而其在哲学语境中的存在论本质是“空间结构精神化”《在世之界》的“三个要件”是撑起“空间结构精神化”的主要结构骨干脉络。哲学地盘里的“空间结构精神化”对美学、艺术和宗教具有基础支撑价值(对科学思想具有提挈价值),它们的本质都是基础于“空间结构精神化”之上的。这透出一种消息,《在世之界》的描述结构本身就在为以往的任何一种旧哲学提供着统一的空间描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科学、哲学、美学、艺术、宗教各有自己的位格,但这些位格都是意识形态的存在,本质上是“空间结构精神化”,已经不是物理宇宙和物理意义上的时空结构了

   这意味着,当哲学从科学语境中娩出之后,哲学之为哲学是需要对自家地盘进行自定义的,这将由《在世之界》的“价值属性”来决定,哲学拒绝来自科学或宗教为自己命名“空的哲学”即在定义哲学的精神空间属性,对于哲学观,简称哲学的“精神空间结构”属性;对于人自身的精神需要,简称“空间结构的精神化”

   在我们将人的这种精神需要当做认识对象之后,其本质就是“空间结构精神化”。哲学,以及任何一种旧哲学都不过是表述和讨论“空间结构精神化”的学术探索形式。哲学能够是其所是,其根据是依赖“世界”如何存在而存在的,而直面《在世之界》就是直接满足人的拓宽精神空间的需要,是直接让世界的“空间结构精神化”展开自身。于是,在纯客观宇宙的基础之上,我们知道了哲学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是靠互证来成立。一方面,言说“世界是什么”需要哲学的话语自律在场;另一方面,规定“哲学是什么”(即应该如何定义哲学的本质)又需要《在世之界》的在场才能验明正身。而“空间结构精神化”就是打开哲学观和世界观二者之神秘编码的一把钥匙。

    朴素说,“空间结构精神化”并不陌生,一位工程师离开了他的工地,大脑里时时存有关于工地的全盘映像,表现为一种“放不下”的“心境”,这就是一种物理空间转化为“精神空间”的生命状态,这就是“空间结构精神化”。这个比喻在说明哲学本质在经验层的表现。

   或曰,这根本就不是比喻,而是哲学本质在生命状态中存活着的现象本身。在中国文化的集体记忆中,与“空间结构精神化”本质相一致的词汇有很多,比如,境界、胸怀、胸襟、视野、识度、气度、深度、高度、广度、真际、天地……词组上有“识大体、顾大局、最高境界、境界升华、人格境界、道德境界”等等等等,都属于哲学的“空间结构精神化”本质。在诗歌中,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唐诗中比较典型的“空间结构精神化”,是诗人之“精神空间结构”的自我拓展行为,宋诗中以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为最。推而广之,古代的禅诗在“精神空间”的拓展特征上也最典型。中国文化的基本范畴如“道”如“天人合一”在哲学上尤为典型,在“空间结构精神化”上也最本位。在这个理解框架里,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部在“空间结构精神化”的意义上后来者对古先人的超越史

   只是到了近两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对科学革命及其计量方法的本能依赖,致使人类以物理空间的实际拓展对精神想象空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挤占。尤其是上世纪的中国文化,在现世层的物理自由扩展后,我们的精神想象空间逐渐萎缩了。诗歌与文学遭遇物理计量的空间逼仄,被迫逼入了“圈圈里面画圈圈”的精神死局中,文学和哲学的精神识度随着物化威逼越来越萎缩,越发没出息了。这给我们一种感觉,中国文化从元词汇层面上早就在运用语言信息本身作为观念形式来把握精神的空间结构了。或者说,这个本质是千古不变的,现代哲学满足我们的,仍也旧是如何将物理外空间通过精神视野的扩容转换为精神内空间。现代哲学实际上是被当做观念尺度蠡测精神体量的。

   简要归纳之,哲学可以将物理外空间转换为精神内空间,或感性的文学艺术精神,或科学的理性方法。显然,这种测量性质根本不同于运用物理量对物理世界的测量功用,而是基础于“在世”价值之上,是对属人世界的价值拓展量度进行精神把握的。可以说,以往的任何一种旧哲学,举凡能称得上哲学的精神文化资源,都是“空间结构精神化”的哲学把握形式,成熟的哲学史之所以有一定价值,也是在于它承载了人们对“空间结构精神化”的历时把握经验。究其根底,无论东西哲学,其本质都是彻彻底底的对“空间结构精神化”的学术探索形式。只不过,西方哲学在把哲学“当观念尺度来测量精神”上走得更远。但现在是回头的时候。《在世之界》要侦辑人类对哲学若即若离的整体原因,需要整体明白人类对于自身精神的深度依赖究竟是为什么。那么,对于哲学承载“空间结构精神化”的使命而言,人类的这个需要其落脚点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在首篇,也就是在《世界是什么·上》一篇中提示过,人是宇宙中唯一自证到需要居高瞭望前路走向的畜生。人当然不是畜生,人摆脱畜生的唯一条件就是通过“空间结构精神化”来把握居高瞭望前路走向的哲学形式,以扩容自身的精神“内存”,长智慧。如果将其落脚点再深一层,问题就转换为“站这么高,看这么远,究竟有啥用”?前一篇(《哲学的解蔽》)提到,从“形而上之道”包含“形而下之器”这一精神体量看,最高价值跟最低价值之间具有对应性和普世性。也就是说,哲学承载“空间结构精神化”的把握形式,是为了揭示最高境界跟最低境界的观念对应性和价值普世性,以及揭示它们之间的精神机理。再找一个熟悉的词汇来注解,是为“识大体,顾大局”寻求价值统一原理的。以往我们对哲学的依赖主要指望哲学史来出具可靠的价值判断系统,实际上所有的价值体系内部都有一个“价值大体和实践大局”的上下对应性,形而上层面体现为价值观体系,形而下层面体现为价值版块。任何一种管理体系的建立,都以找到这个上下对应性才能产生内部的精神凝聚力,找不到这个上下对应性,任何一种管理战略都不得要领。

   目前的世界,是一个多元价值的春秋战国时代。多元价值将虚假不真的“大一统”价值打破,将承载“大一统”精神的世界观解构融化进实践状态,把价值选择权交给了个体和团体,释放了生命的自由度,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很好。但《在世之界》及其“价值世界”将揭示到,生命的自由度是一种充分的创意自由的释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充分的创意自由的发展,其充分程度是在最高境界和最低境界之间完成一个张力结构,是在同一个价值版块中必须展开的创意张力。生命自由度的释放不是漫无边际的放羊,而是“识大体,顾大局”在相应版块中的精神凝聚和价值体现。这意味着,虚假不真的“大一统”价值被打破后呈现为多元价值的实践解构态,然后,又将是新一轮的各个价值版块之间博弈或大洗牌。洗牌阶段的完成,是历史对生命的自由度新组合,是历史对生产力发展的新组合的最优选择。

   在最新的历史选择中,最高境界跟最低境界的上下对应性和价值普世性基本不变,之间的精神机理不变;就是管理板块对“识大体,顾大局”价值认同要求不变。在哲学上,体现为人类对哲学的依赖不变,对其承载“空间结构精神化”的使命不变。用一句千真万确的废话概括之,就是辩证法的变化性不变。这充分说明,哲学的精神空间属性,在体量上是扩展变化着的,《在世之界》处于纯客观宇宙中,世界自身也存在时空位移现象,但只有“三个要件”对“空间结构精神化”内在支撑功能是不变的。也许,这也能揭穿旧哲学形而上学的某种虚妄,同时也揭示了旧哲学对古典形而上学横加批判的盲目性。

   当然,“空间结构精神化”的凸显过程要到第二章才能展开。本节任务,只是揭示《在世之界》在扩容为新哲学的时候,需要对人类的“精神空间”属性给予一个哲学肯定,要肯定人类对哲学的依赖实际上是对“空间结构精神化”的依赖。比较我们对哲学史的历时性依赖,作为哲学家,当然对“空间结构精神化”的依赖更加本质,因为这令哲学更像是哲学了。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空的哲学”毕竟是人类精神空间的静态属性,是纯粹的精神运动形式,是哲学“解释世界”的文本模型,“空的哲学”终究要被时代的创意裁缝所解构所剪碎,做成适应于时代的哲理衣裳,吊成各种口感的“心灵鸡汤”。再新的哲学形态都要回到被生活解构的实践态,回到时间中,回到历时性的鲜活状态。于是,看哲学与做哲学的转化关系亦即哲学的现身隐身规律。在哲学实际展开的三个层次中,由“民意隐身层”到“文本现身层”,最后再回到“社会实践层”是哲学生命的三个年龄段。也就是从前解构状态的无序历时性,到“空间结构化”“精神秩序”属性,到最后,重新回到有序的实践历时性之中,实际上是一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辩证否定过程。那么,回到历时性的鲜活态的哲学是什么样子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在《哲学的出路·观念位格》一节已经描述过了。

   那么,将哲学自身的种种条件聚焦到一点,哲学建构只有在走向边廓明晰外貌完整的时候才具有可能。换句话说,可以被简明结构完态把握的哲学实际上是具有知识论特征的,反之则没有。最后,具有知识论特征的哲学才可以启蒙时代。

个人简介
国画家,思想者。从东方哲学的进路关切传统艺术(情感管理)、传统产业(企业管理)、传统文化(精神管理)等领域背后的统一性,并把这个统一性当成了自己的学术研究课题,目前,对传统文化和价值理性的互联网化产生了理论上的…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松合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