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峰:央视春晚容不下美猴王?

卢永峰 原创 | 2016-01-28 09:08 | 收藏 | 投票

  【环球时报报道】1月26日,六小龄童个人微博放出一张装扮好的“孙悟空”造型,发文“已化好妆准备录制”。据悉,六小龄童将会亮相央视春节戏曲晚会《金猴迎春》。

  消息一出,有网友认为六小龄童亮相央视一套春晚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并纷纷在网络上抱不平:“猴年没有孙悟空对得起猴子猴孙吗?”,“就算六小龄童在台上啥也不干,只是耍两下棒子,我也乐意看。”还有网友表示:“零点敲钟时,六小龄童喊一句‘俺老孙来也’,我就能泪奔。”

  27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六小龄童,他表示尚未接到央视春晚的邀请,但看到了大家在微博下的留言,“看得非常感动”,希望能通过《环球时报》转达对此事的看法。“不上央视春晚没有可惜不可惜,我也会在北京卫视、山东卫视、辽宁卫视等平台与大家见面,如果春晚需要我,我也义不容辞。不管任何平台,都应该做到让老百姓满意。”

  每年春晚,央视都会针对当年的生肖准备一些有特色的节目,近两年更是推出了生肖吉祥物。2016年是猴年,也是1986年版《西游记》播出30周年的日子。因此,在央视春晚建组的时候就有消息称唐僧师徒有望聚首猴年春晚。

  卢永峰认为,春晚已经办了三十多年了,人们就像守着年夜饭一样,几乎年年守着它,但也年年骂着它。一方面大家的胃口不一样,胃口大涨了;另一方面是央视春晚的模式几乎就是老一套,没有很大的革新,也没有很深的内涵。

  就拿此次六小龄童事件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应该说,《西游记》是中国的四大名著,其经典难以撼动,既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平,又体现了一种精神的传承,尤其是“孙悟空”敢于蔑视权贵,唐僧师徒追求理想等等。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无论男女老少,《西游记》恐怕都是久看不厌,而且也是各大电视台播放最多的一部电视剧。

  为什么?当然不只是神话好看,更在于其艺术内涵和反映的精神追求,既让人奋进,也让人思考。

  卢永峰认为,当前中国需要张扬传统文化,而不能一味效仿、复制西方文化,需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更要尊重真正的艺术家。我们的失误与悲哀,恰恰就是学人家的东西没有学好,而自己的好东西又都丢了。正如六小龄童对《环球时报》所表示的:“所以有人说中国老百姓只喜欢国外的东西,不喜欢传统文化,不喜欢戏曲,不喜欢猴戏,那是说不通的。”

  作为一台已具备民俗功能的春晚,应该考虑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要大胆创新,比如今年就要在《西游记》方面进行创意,让海内外观众更多了解这部经典名著,并从中体味戏曲文化的魅力;二是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改革创新,不要总是三十多年了,还是老一套的,即使歌舞、小品等等形式难以改变,也要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尤其是除了一味的歌功颂德之外,还得要有所反思;三是在艺术明星的选择上,要尽量减少这些年来的一些老面孔,应增加更多的新面孔。不仅要请当前红得发紫的明星,更要请那些默默无闻的艺术家。“红”不代表有艺术水平,而低调往往才能发掘出更多内涵,找到更多的亮点。

  在卢永峰看来,春晚也已露出“老态龙钟”之象,有的也可说是形成了既得利益,改革之艰难由此可见。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文艺要前行,央视春晚也得好好动一动了。如果实在自己不想动,那么就考虑打破垄断吧,让市场来决定。

个人简介
中国整合营销高峰论坛主席|索象营销策划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一点素心,三分侠气|期待与你互动。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