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不公就是你想用新鲜空气权换我的生存权

张宏波 原创 | 2016-10-17 09:30 | 收藏 | 投票

张宏波:社会不公就是你想用新鲜空气权换我的生存权

作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中天华溥首席专家 张宏波

1.进入初冬的北京突然间转暖了起来,不出所料,讨厌的雾霾在这种天气里如约而至。更不出所料的是,朋友圈里的小资朋友们又开始叽叽歪歪起来,不是要逃离雾霾,就是哀叹自己红颜薄命,怎么就赶上了这么个坏时候和坏社会,啥时咱也像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利坚的人民一样能够呼吸出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惬意。

雾霾对人民健康的影响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在前央视主持人柴静花大力气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轩然大波之后,公众对于雾霾对健康的影响已经提高到了畏之如虎的高度。于是上到知识分子下到下里巴人,几乎都从舆论上对政府从根本上治理雾霾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从而使治理雾霾已经成为某些城市领导——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重要任务。

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北京雾霾治理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据目测估计,2016年北京雾霾天数已经大大低于之前两年,北京市民看到蓝天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几乎每到天特别蓝、或者雾霾特别重的时候,朋友圈都会不出所料的晒出自己的心情,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北京治霾成果的肯定与批评。

2.但是我们多数人忽略的是,恰恰就在北京人享受越来越多蓝天的同时,临近的河北人民也在不断的承受着由于治理雾霾而导致的致富之路断绝、失业、收入水平下降等不可忽视的压力。北京城市的蓝天是依赖对河北地区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来实现的,而这些企业恰恰是许多河北人勤劳致富、养家糊口的唯一依赖。

城里人说,为了挣钱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为了GDP政绩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钱没了可以再挣,但是健康没了、生命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想这只是城里人的一面之词,对于那些身处三四线城市的工人们来说、对那些抛家舍业只身来到城里、在深山矿区打工的农民工来说,能够每月拿到一笔稳定的收入寄回家里,就是对他们生命的最大保障。如果没有了这笔稳定的工资,他们就会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生病了就不敢去医院医治,只能在家等死,就不能送孩子去上学,因为他们没有钱支付这些开支,这只是因为当地仅有的一两家企业为了北京的蓝天被关闭了,而在这些企业某得一份工作也许是当地人最奢侈的愿望,为了我们的新鲜空气权,他们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权利。

3.有人说,为什么不能关闭了污染企业去进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从而既能保证就业又不污染环境。河北人们听了北京人的话准保会啐他一脸吐沫:孙子才不愿意在写字楼里工作、孙子才不愿意穿西装打领带坐在空调屋里摆弄摆弄键盘就实现财源滚滚。产业升级那也是一步步来的,北京这才摆脱了重工业的格局几年,把一些污染企业搬迁到了远离北京的河北地区。对于没有经过工业化洗礼的三四线城市而言,要想做到产业升级谈何容易,既没有产业环境、又没有相关人才,即便建设起相关的高大上金融文化产业,对于大多数学历不高、缺乏的经验的基层工人来讲,又如何能够进入,到最后终究要被淘汰。

产业的升级换代应该是逐步展开的,无论从国际上还是国内都是如此,特别是对于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工业化的长期洗礼,直接进入到高大上的服务业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某些地方具有先天的资源,比如旅游文化资源,否则必须要遵循步步为营的方针。

还有的理论认为污染严重企业即使不关停,也要通过有效的技术来降低污染,但是对于许多小煤矿、小炼钢、小水泥来讲,在产业环境如此恶劣、利润如此之薄的情况下再投入资金降低污染,无疑会把他们推入死路,就等于宣判企业的关闭,而他们背后则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吃喝拉撒与生活水平。

4.记得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改革时,许多国有企业的工人被强迫下岗,在情况最严重的东北老工业区,许多下岗工人由于失去了工作,就失去了生活中唯一的收入来源,那些令人闻之泣血的故事至今催人泪下。其中一个故事是夫妻两人都被同时下岗,生活无着,在大年除夕的晚上,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吃肉饺子,妻子用最后的钱买了白菜、肉与一包老鼠药,一家人在吃完最后的年夜饭后同时离开人世,这种故事在民间流传的不止一件两件,至今想来令人唏嘘。而据最近一年左右的统计,在河北省由于治理雾霾,已经造成多家中重度污染生产型企业关门倒闭,在给河北本省GDP带来巨大损失的背后,还不知道有多少产业工人的生活受到影响,这还不包含那些因此丢掉工作的进城农民工不得不返回乡下,继续自己原来的贫困生活。

我想,在能否吃上饱饭、能够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供养全家生活,对比能够多呼吸新鲜空气这一问题上,河北人与北京人的想法一定不是一致的,但是恰恰因为北京人掌握了话语权,能够更多的通过舆论影响政策,我们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才最终战胜了他们的生存权,而这也是社会中一种隐性的不公平现象。我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要求治理雾霾,我只想说的是,我们所处的天空并不是北京所独有的,北京人的要求如果被无所顾忌的满足,那么其他地方——比如河北,的权利就将受到损害。

记得前一段时间看到一则报道:河北一对残疾老汉凭借自己的力量在荒山河滩上种树万余棵,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赞扬,但是在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的舆论绑架下,这对残疾老人并没能通过种树来实现改善自己生活水平的初衷,其实在最初本来说好自己种的树自己可以全权处理的。一对残疾老人用仅有的两只眼睛、两条腿种下了万余棵参天大树,保护了北京城里那些坐在写字楼里的白领们不受沙尘暴的困扰,我们是否在内心深处曾经有过哪怕一点点愧疚。而就在当下,我们不断在微博微信中喊出我要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其实也在不断的重复着上面让我们愧疚的故事。

 

个人简介
中天华溥首席专家,著名管理咨询专家,组织变革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属建筑施工与房地产企业特邀战略、集团管控培训讲师,南开大学战略与集团管控兼职讲师,《企业软实力》杂志专栏作者。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宏波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