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梨开花白花花

张峻嫣 原创 | 2016-11-28 09:28 | 收藏 | 投票

作者:张瑞生 图片/冯山云画

    今年四月下旬,在观瞻冯山云家庭艺术展时,住在我同学薛延成位于西沟的家里。早晨我们两再次登上凤凰山。其实去年我曾来过一次。人的感知世界非常复杂的。同一件事情、同一个地方、同一种景物,昨天和今天常会产生相去甚远的思绪。时过境未迁。可是今年我又有了新的感知。
    今年四月份,延安天气还不太热,许多花尚未开放。可是当我登山到半山腰时,看见对面山里,一种白花花的树木几乎覆盖了整个山峦。起初我们两还颇有疑惑,搞不清楚是那种树木开出如此绚丽的花朵。以为那是槐花。可是近处的槐树并没有开花。 
当快要走近森林火情观测点时,才知道对面那漫山遍野的白花是我们陕北常见的杜梨树。我们见到的这棵杜梨树非常高大,主杆直径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上面的两根主枝干也是很粗壮的。整个树高大约在十米左右。上面的白花挂满枝头。其实这种树遍布陕北。在过去农村用材林中,杜梨树被排在柏木、土槐、椿树之后,位居第四。在过去陕北人丧葬观念里,死者的子孙是根据自己经济实力选择棺木。当然条件好的,自然是柏木,以此类推,最差的也得要用一口杜梨棺材。由于陕北自然条件恶劣,过去绝大部分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因而他们身后只能得到杜梨木棺材。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杜梨木虽然位居老四,但它能结出果实。每当秋天,人们上树去采摘那又酸又甜的果实。它的颗粒虽然小,但是却异常繁多。特别是灾荒年间,更成为贫苦农民充饥补充。其实杜梨树还有别的用材林所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它的木质特别坚硬。用它来做案板,不会被刀划下痕迹进而造成表面不平整。在家具和建筑中,但凡出力的地方,一般都会用杜梨木。更让其他几位仁兄望尘莫及的是,杜梨树还可以作为母本,嫁接出老梨树。至少过去在延川一代,许多村庄的梨特别好吃,原因是先辈们经过日积月累,挑选最好的杜梨树,嫁接成功后,精心作务。当然现在这种老品种树木已经不多见了。原因是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外来品种逐渐垄断市场。本地梨由于自身某些缺陷,在吸收外地品种优点后,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它的优点是非常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环境,因而颇受消费者青睐。我不是果树专家,自然无法讲出许多内行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陕北的树木和陕北的人民一样,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他们都能顽强滴生活下去。即使外来物种,也会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正当我胡思思乱想时,我们看见路旁有些鲜花,在晨露的洗礼下,娇翠欲滴。我本人对于花卉没有啥研究,便问通行的老同学薛延成,此花叫啥名字。结果他和我一样,也是个门外汉。这时来了一位中年人,虽然和我们一样,叫不出名字,但满脸自豪地告诉我们说,这是刚刚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他还说,凤凰山上近几年,几乎年年都会有外地树木花卉栽植在此地,并且成活率极高。听口音他是地地道道的延安市的人。从他的谈话中得知,几乎他每天都来此地,熟知这里的一草一木,并且对这里的管理措施给予极高的评价。我相信他说的不是假话。因为一件事情可以证明。这里的榆树上的榆钱缀满枝头,却没有一人去采摘。当时市场上已经有人买这类野生食品。同样的时间段内,在西安环城公园,电视上曾经曝光有人折断树枝,采摘洋槐花。我倒不是有意贬低西安人。无论哪里,违反公共秩序和社会良知的,毕竟是少数。对于这部人如何教育和管理的具体措施,我并不知晓,难以说出个啥来。
    除了欣赏这些外来花卉外,我更看到在一些陡峭的土崖上,更有一些本地的小草。他们虽然只有很细的主茎,几乎和一条缝衣服的棉线一样粗细,在晨风中随风摆动。它们的高度只有几寸,可是照样开出鲜艳的小花朵。这时,你是应该赞美大自然的神工鬼斧,还是应该赞赏这些无名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在我看来,我们更应该面对这些无名的小草。它们的生存环境如此恶劣,但总是展示着生命的光彩。有句歌词说,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名的小草。就是这样的小草,它们仍然为大自然增加氧气,增加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在过去农耕时代,这些小草又是家畜的良好饲料。遗憾的是,即使像我们这些当地人,除过一些专家外,并没有认识到这些在穷山陡崖生存的植物,有多大意义。看到它们,不由让人想起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普通农民。他们就像这些小草一样,活着不嫌多,死了不觉得少。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对社会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就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在战争年代,他们支持了革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将共产党的 首脑机关由延安推向北京,筑起了共和国的大厦;在和平年代,每当国家遇到困难,所有的苦难大部分由他们承受。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是牺牲了他们的利益。建国数十年了,他们的命运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但是他们从来都是默默承受这一切不公正待遇。国家富强后,他们享受到任何一点恩惠,总是对国家念念不忘,时时记着党和政府的恩典。
    像我这类的小人物,无论思绪如何繁杂,与社会与国家都没有实质意义。知道自己绝对不是范仲淹所提倡的那类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更没有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于是便抛开所有思绪,信步来到凤凰山的文昌阁。原来只是来观景消遣。站在这里,确实有一览众山小的心旷神怡的感觉。在这里远眺,你会觉得原来高耸入云的延安标志性古建筑宝塔,略显低矮,即使清凉山上的万佛洞,也难以与其比肩。这里不仅气势宏伟,更重要的是,让人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说到文化,这里有一处高大建筑,名曰文昌阁。这个建筑的底座和四周,全都雕刻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历代文人的著名诗词。遗憾的是手机拍照后,因为手机发生故障而全部丢失。不过当时还派上用场。在参观完冯山云家庭艺术展后,许多名人要人在留言簿上落下墨宝。像我这类无名老朽,无论题写什么,都是对纸张的浪费。可是,山云出于礼貌,非得让我也写上几个字。出于无奈,只好滥竽充数。可当时在在大厅广众之处,竟然才思枯竭。我的一贯原则是,凡写在纸上的东西,起码要有自己的特色。可是经过搜肠刮肚,仍然无从下笔。负责留言簿的同志显得有点不耐烦。借上厕所的工夫,我突然想起毛主席为凤凰山的一句诗词:登上到顶我为峰,凤凰山上定乾坤。想到这里,我的灵感来了。是啊,老人家不是说过吗,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主要的是我们拥有灿烂的文化。于是我立即回到留言簿,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数千年华夏文化定乾坤,三代人家庭艺术登山峰。冯山云他们祖孙三代举办家庭艺术展,正是现代文化的结晶和缩影。在场的部分朋友都认为我的留言不错。其实我知道人家那是对我的鼓励。山云的大儿媳妇说,叔叔留言很认真,费了好大劲。我笑着说,老了头脑反应慢了,正想过去一部电影里面一句台词说的,人老了,铉定不准了。当我完成了这一任务后,自己长舒了一口气从内心感谢凤凰山管理处所修建的文昌阁。
    后来我联想到某些地方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其中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管理单位没有利用文化道德教化大家,单纯的树立些警示牌或者要罚款之类的警告。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能提高国民素质。如果将这种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功能推而广之,相信一定会有所改观。

个人简介
国学大师、中国姓名专家、国际风水名师。专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堪舆学》及《姓名文化》五十余年。服务热线:15191173058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