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青的“知识社会”

仲昭川 原创 | 2016-02-04 10:02 | 收藏 | 投票

 互联网时代,没有不可能,只有不可思议。

在我刚出版的《互联网博弈》中,有个章节,叫“另造一个社会”。

而我近日真碰到一个这样的人,正在建造一个知识社会。

他叫林永青。

 

林永青要创立一个生态化的网络平台,使大众能在互联网上做知识交易。

与教育业不同,此平台上,知识不是产品,而是服务。知识人才是产品。

妙的是,知识人作为产品,不仅没有成本,还能无限增值,并独享收益。

这个基于网络世界的知识社会,既能跟现实世界融合,也能随身携带,颠覆了我们对“知识”和“社会”的认知。

基于互联网的知识社会,林永青是倡导者,也是开拓者。

 

这是一场超级博弈。

互联网将知识变得免费,人类传播知识的行为,正在被机器取代。

然而,一切互联网都是人联网,人是主体和源头。人的智慧互动,机器代替不了。

当今之人,怎样才能卖知识赚钱?

显然,出版业和传媒业都已晕厥。

 

尤其中国的出版业,唯一的赚钱方式,就是制造信息不对称,靠文明落差活命。

明明是俺村的事儿,出版社非要跑到美国,去找一本纽约人写的书,再求人翻译过来,然后一通狂卖。

这是反智的行为,也是无奈的。庸众有这个需求。

庸众需要假知识来安抚无知的恐慌,作为谈资挂在嘴上,还能赚面子。

纽约的书,解决不了俺村的问题,却总能被人推荐到各个必读书目中。

我的互联网三部曲问世,祭出原创思想。再看各路大仙,竟集体失语。

此前,我只见处处人云亦云、不知所云,绝不会想到真知识如此威猛。

 

知识何为真假? 

互联网的本质,是关系。跟你有关系为真,跟你没关系为假。

互联网的用处,是发生关系。真知识来自每个唯一的大脑,是灵性体现,它不以史上人名和书名为目录,都是鲜活的,可随时跟需求者直接发生关系。

能在网上搜到的知识,只能叫公共知识,不鲜活。

真知识是土特产。虽土,却是特产。具备唯一性。

无数唯一的灵性,聚在一个平台,就是个大生态。

 

任何社会,都由业态和生态组成,相生相克、互为阴阳。

业态,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有成本,因为要生产。

生态,就是万物生长靠太阳。物以类聚,自由组合。无成本,因为能生发。

互联网的威力,在于靠生态颠覆业态。回归自然。

迄今为止,互联网生态对知识商品化并无建树。在线教育都是业态。

人们探索的商业模式,都是根据需求细分的。这是典型的业态思维。

商业模式并非我们想的那么重要,它只是始作俑者对多数人的算计。生态的繁衍,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能做的,只是设计一套基于人性的玩法。

生态的自生效益,超出任何人为的预想。正如淘宝和微信。

知识的需求包罗万象,来自社会各色人等,完全基于生态。

知识服务作为不出行的自由工作,将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

 

几千年来,实现工作自由是人类梦想。我始终在倡导的Ework,就是网民在线就业。很多人都在建立网上工作平台,我也有过亲身实践。

04年我创办中国联合网盟,搞的是货币化社区,把网友之间的读与写、教与学、问与答都变成知识交易。

当时的制约有两方面:一是政策、支付、交互等小气候,二是免费娱乐、付费游戏等大气候。最后导致卖家多、买家少,无法形成现金流。

这块业务在06年就停了,转为网络营销,知识人帮企业客户去做在线答疑,不离本行。

但这已不是自由交易,而是高成本的业态管理,很不好玩。

 

如今有了智能手机,通过Ework在网上赚钱吃饭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每个知识人都随时在线,能满足个体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咨询需求,收费就有了可能。

移动互联网使Ework不再限于个体在线谋生,而成为一套社会神经系统,自动调配个体间的需求和供给,进入全面节约的生态模式。

跟业态下的市场经济不同,Ework是即时反应、精准到达、针对满足、可追溯、可反馈、省略交易谈判、大众帮助大众。

滴滴打车和Uber,都是基于出行服务的Ework

同样,一键叫餐等各种召唤式服务,对应着越来越多的实时需求。

而林永青做的,是基于知识服务的Ework生态平台。

中国哲学的生态观,都讲阴阳五行。阴阳,就是买家和卖家。五行,应该是五个基点。

建立生态的基点,就是创世纪。

根据我此前的实践和研究,在线知识交易,也有五个基点。

 

基点一:知识的界定。

知识是什么?知识从哪儿来?知识到哪儿去?这是卖家价值基点。

对于学者,知识从书本里读来,再写到书本里去。增值空间有限。 

对于智者,知识从天地间来,到天地间去。支撑个体、造福群体。

知识都在互联网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免费获取。

智慧超出了语言,说出来就错。只能通过灵性感悟。

生物智能,是知识和智慧的自然融合。灵性的算法建模,是无限次的、随机的、零成本的、根据需求任意切换的。它基于人,而不是机器。

只有生物智能,才是可交易的知识。从读书的人那里来、到不读书的人那里去,从有经验的人那里来、到没经验的人那里去,从专业中来、到业余中去。芸芸众生,各得其所。

这就有了知识交易的驱动力,它来自全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之力。

在传统业态环境下,知识人成为明星才能赚钱。最流行的有两种。

一种是说大书。易中天、罗振宇、高晓松玩的就是这个。到头来,却都是粉丝经济。赚钱的是偶像,而不是粉丝。

一种是跳大神。不谈未来就会死。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凯文凯利,国内的科技巫师更多。这些人远不如俺村的老王,自小练功打坐,钻研易经和奇门遁甲,人家才会掐算。 

说到底,明星赚钱不是大生意。是娱乐表演,不是知识服务。

绝大多数知识人,并没有成为明星的能力,而他们正是主体。

左派右派、毛粉美分、大师大神、学者记者,也有真知识,都把时间和精力奉献在网上。明知会被淹没、不赚一分钱,为能混个意见领袖,也拼了。

更何况,还有很多按时上班的专业人士,始终渴望服务于更多雇主。

出名是少数人的事,赚钱吃饭是所有人的事。这是天大的商业空间。

用不着凯文凯利这些巫师掐算什么趋势和未来。这些机会就在眼下。

 

基点二:知识人的授信。

真知识的信用,是卖家正确的基点。

知识交易平台,首先要提供正确。自动授信是前提。

微信基于电话簿,淘宝基于支付宝。都是自动授信。

比特币的授信,基于区块链,每人都是一个节点,彼此的数据记录互相印证,瞬间自动授信。 

产权、版权这些概念,是传统业态的授信方式,并不属于互联网生态。

知识人的资质认证,基于系统自动生成的长老制。人人皆为长老,无须系统外任何背书。

自动授信,还能避免高手来了还要升级。否则就会像腾讯自媒体一样,很难进得去,想体面地赚钱活命,纯属做梦。

做这些自媒体平台的人,都有宏图大志,可惜,都没找到让真知识赚钱的玩法。

生态中的生命力,来自无数个体。

知识平台对知识人的原始授信,是生发点。

目前的电商,都基于有形产品。而知识服务没有物流,瞬间到达,更接近电商的本义。

在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四个层面,都能通过授信,重塑知识人的创收形象。 

数据和信息服务依赖于数据库,能一对多复制。然而,数据分析和信息甄别,最终还是依赖人对人的服务。 

知识和智慧的悬赏机制,肯定行不通。那是多对一的打擂,是没有系统授信的无奈之举,对知识人不公平。

生态,就是无数的一对一,衍生无穷的价值链,离不开自动授信。

 

基点三:交易的筹码。

随时随地获取知识服务,是买家方便的基点。

所有互联网平台,提供的都是方便。用户粘度、活跃度、流量等等,都从方便中来。 

互联网是陌生人社会,用真金白银购买知识服务,一旦超出零钱心理界限,就会舍不得。

知识消费的满足,不可度量,更无法预知。

最终只能双方对赌,免费筹码是交易工具。

筹码,当然由平台预支。这不是货币发行,而是众筹。

任何生态,都缘于众筹,这是互联网的初始模式,也是终极模式。

入场之初,人人都获得足够筹码,供求游戏就能立即开玩。在生态中,各种玩法都会自动衍生。基于人性的游戏,都有生发之力。

知识人以赚取筹码为目的。筹码的兑现,涉及股权众筹。急于拿到现金,贱卖股权即可。愿意延期兑现,就可以赌投资人进场、赌平台上市,获取超额收益。

 

基点四:搜索的维度。

自动促成供需连接、提高交易频率,是互联网平台商业的基点。

林永青的目标,是让知识人都成为价值家。价值总是有价格的。

只要知识人的价签出现在搜索结果,知识人就有可能成为商品。

买家和卖家,属于一生二的阴阳。三生万物,取决于二生三的方式。比如,陈列方式、竞价方式、成交方式等等,都要依赖搜索。

物理世界是四维的,意识世界是万维的。知识及其需求,都来自意识。搜索条件不同,知识人的价签就不同,就有了无限增加交易的可能。

于是,林永青想到了多维搜索,满足不同认知维度里的用户。

意识决定物质,维度决定成败,搜索决定一切。没有任何官僚的土壤,才是生态。

知识交易平台要做的,也是大数据,不过,是开源的。

长老制也是开源的,有升降、进出,有点像网络游戏。

简单化、游戏化,就是好玩法。互联网思维的一字决,就是“玩”。 

挑玩家,靠搜索。

 

基点五:生态的进化。

生态中鱼龙混杂,需要平衡,这是生态运行的基点。

生态中的玩法,是大家一起玩,没有各种多余成本。 

尤其没有道德成本。星云来了,玩不过成千上万的假星云。王朔来了,玩不过无数假王朔。

生态平衡,比任何道德都高尚。

教与学、读与写、问与答的世界里,无数人互为阴阳,彼此转换。唯有道心,支撑玩法。

道分阴阳,无善无恶。原创的、抄袭的,专业的、业余的,有用的、没用的,都可以来。

生态是上帝模式,大家都有口饭吃,多少不同而已。

大众服务于大众,是互联网生态的独门绝技,天然具备颠覆能力。正如淘宝的点击者和被点击者,微信的发布者和浏览者,都来自大众,蕴含无限生产力。

无限的需求,只能依托于无限的供给。只有生态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传统业态中,一切靠强者制定规矩,只有适者生存,必然导致逆淘汰。劣胜优汰,不可能进化。达尔文弱肉强食的鬼话,是政治学说,与生态无关。互联网生态中,人人皆为适者。

没有平衡,生态就会恶化。淘宝把生意做假了,微信把人玩傻了,不可逆。

生态进化,是自然律,遵循着各取所需、自动节约、正向淘汰、整体发展。

 

相比动物世界,人类一直生活在知识社会。可悲的是,知识人越来越不如生意人有尊严,所有学者都在唯经济学家马首是瞻。

在传统业态中,经济学家一直在倡导知识经济。可惜,经济学家的本专业是“不经济”,永远在帮富人研究如何浪费。只有传统农民在践行节约,他们的时空是生态的。

人类的知识社会,能否变成生态的呢?

林永青虔心地承担了这个使命,也找到了解决方案。

家传的哲学渊源、跨国的商业履历,都使他想的更深、做的更细。

围绕知识做自由交易,是社会的生态治理,也是人类的觉醒之举。

正可谓:时势造林永青,林永青也造时势。

期待林永青。期待知识社会。

个人简介
中国互联网教父级元老,94年就开始在中国推广互联网,拍摄了《internet改变世界》、《怎么使用因特网》等系列专题片,在全国电视台轮播。后在巴黎修完了mba和部分博士课程。回国后,创办中国联合网盟,为品牌企业提供全网覆盖的…
每日关注 更多
仲昭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