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魔乱舞,如何正信?

楼宇烈 原创 | 2016-04-11 10:5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要想办法让正气能够压过邪气

  有同学说现在是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分辨?其实每个时代都是群魔乱舞的,有佛就会有魔嘛,这是分不开的,没有魔也就不叫神了,这一定是会并存的东西。

  汉代的哲学家董仲舒讲过这样的话,凡物必有合。什么东西都是这样,甚至是两个对立的东西在一起才会诞生这样一个事物,有上必有下,有内必有外,有前必有后,有阴必有阳。

  中国人用很简单的话将世界事物的根本特性给解释出来了,那就是对立统一,万事万物,都是无法独自成立的,所以世界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如果恶消失了,善也就无从谈起了,因为只有在对比中才能发现这是善,那是恶。

  我们常常想把坏的事情都搞掉,但是事实是搞不掉的,我们只能够想办法,让他们达到平衡,而这个平衡也不是各自百分之五十,也不是完全让邪气消失,而是要想办法让正气能够压过邪气,让大家都能够信奉正气,那么邪气的市场就小了,社会就会以正气为主了。

  我们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好的现象,大家都觉得看不下去,甚至会觉得我好心去做些好事情,但是却落不到好报,那干脆好事我也不做了,如果人人都这样想的话,那就麻烦了,没有人去做好事,正气就越来越下降了,邪气反而得到了上升。

  所以佛教也经常讲这样的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这个善很小,我不做也没关系,不要因为这个恶很小,我做也没什么大不了。人为代价来保护“自我”,很自私。

  大道至简复杂的不一定是真理

  有些东西不是越来越复杂,到“道”的层次,高的层次反而应该是简单的,大道至简嘛,啰里啰嗦复杂得要命,反而不是真理。

  现在人的本事总是觉得复杂是好的,比如说学者的本事是化简为繁,有多少人能做到深入浅出呢?有多少人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的归纳出来,让大家听明白,能够去操作,能够去实践呢?

  不要去埋怨那些歪门邪道的群魔,而应该埋怨我们自己,过去就有一句话叫,和尚不作怪,没有人来拜。我要在这里作着怪,大家可能都要跪下来磕头了。

  我讲得普普通通,大家就觉得挺平常的,没什么特别。不作怪没人拜,那我们能责怪作怪的人吗?他作怪是因为我们喜欢他作怪,我们现在的关键不是去打击所谓邪门的东西,而是要提升我们自己的认知程度、认识程度,要有分辨能力。

  我也在很多佛学院,跟很多出家人说,希望可以以正知正见来引导信徒,希望我们的信众都可以进入一个正信正修,不要去邪信邪修。

  其实很多道理都很简单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间,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总是要去相信一些生活之外的东西,当然这也不奇怪,就是因为人的那种好奇心,或者求新求变,总是不满意我们传统的东西,认为那是守旧的,就要求新,但是新到后来,或许将我们自己都给忘掉了。

  佛教不怕不信就怕迷信

  我们看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纪,创建佛教的时候,他本身也是个异端,因为是针对当时印度占据主导地位的婆罗门教提出来的,当时的印度有九十六个外道,佛教修行当中的“八正道”很多都是针对外道而言的,所以永远都是在这样一种对立的状态中间才能够发展。

  也就是刚刚讲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邪门的方法永远比你更多,所以我们才要努力,抑止魔焰,让正气可以高扬,所以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一直都在正邪之间、善恶之间胶着发展,有邪教,并不奇怪。

  但要追求正知正见,就要我们不断的去努力,去坚信那些正确的理论。

  法舫是中国近代的高僧太虚大师的弟子,他曾经讲过,佛教在六个方面的关系要搞清楚,其中一个是:认识第一,信仰第二。

  我们今天往往是颠倒的,变成了信仰第一,认识第二,所以就出现了盲目的信仰。认识第一是首先要认识到这样一种文化,这样一种宗教,而不是盲目的去信仰。禅宗也提倡的是正信,提倡是一种理性的信仰。

  禅宗的祖师们经常讲,佛教,不怕不信,就怕迷信。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禅宗的祖师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禅宗提倡我们要悟,但怎么才能悟?我们就是在疑问中去求真理,去寻求答案。

  就好像《中庸》中所说的,我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信仰的问题上面也是这样,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了解,也要不断的提问?还要慎思,要缜密的思考,然后要明辨,哪个是真相,哪个是假象。

  佛陀当年也是这样,原来盲目的修,苦行了很多年,悟了吗?没有悟。反而苦行到了自己生命都处于危险的时候了,于是他接受了牧羊女的羊奶,恢复了体力,再到树下去认真的思考。然后才悟到了四谛,悟到了苦集灭道。

  佛法最基本的道理:苦集灭道

  开始认识到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个苦的过程,这是他在生活实践中体悟到的,肉体上面的,生老病死,情感上面的,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所以说一个生命是八苦缠绕的。

  苦的根源在哪里?也就是身口意三业,三业的集聚才造成了生命的痛苦,所以佛陀悟到了第一个苦,第二个是集。然后再从三业分析哪个是最根本的,结果发现意业是最根本的,所谓意就是我们的心,贪嗔痴三心造成了我们生命中的八苦。

  然后再思考,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也就是寂灭,涅槃的这样一种人生状态。所谓寂灭也就是了脱生死,超越轮回。

  其实我们今天很多人学佛还是在轮回里,总是想着我下辈子如何如何,没有超越,佛教追求的不是通过轮回来改变自己的生命状态,而是从根本上超越这个生死。所以是寂灭的,也就是涅槃的。

  那么怎么才能了脱生死,超越轮回,达到这样一种寂灭的状态呢?就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从而在实践中完成修行,这就是佛陀提出来的道。

  苦集灭道,苦是现实中的事情,造成现实的苦是因为集,三业的结集,也可以说是因为我们现实世界中的因果关系,然后我们要超越它,追求灭的这样一种境界,通过修正,通过对世界的,智慧的认识,也就是道。

  佛陀是通过理性的思考才建立起这样的一套信仰的,他教导我们的信众也是这样的,也要不断的去思考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并不是去期待着某一种力量,或者期待着佛陀来救助大家的。

  其实很简单,照着做就好了,没有必要求这个,求那个,求这个神通,求那个长生不死,那都是没有净化自己的心灵才造成的。

  这些佛菩萨都是佛法的一种精神,一种道理的体现,我们学佛学菩萨,我们就是要我们能按照佛菩萨那样去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这就是正信。

个人简介
浙江省嵊县(今嵊州)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 (1985年 9月起);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12月起);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12月起)等。…
每日关注 更多
楼宇烈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