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是遭鄙视不知耻

徐贲 原创 | 2016-05-05 14:19 | 收藏 | 投票

  接连读到两则关于中国人因“丢脸”行为而遭人鄙视的消息。第一则是一些中国游客在泰国一酒店自助餐厅用盘子“铲虾”,且带走多盘,被讥讽“没吃过虾吗”。第二则是一个中国游客团在越南一家餐厅拍摄的短片,长约20多秒,只见一名女服务员捧着一大碟荔枝,准备逐一派给在场的游客,不料一走过来就被众人包围,个个都伸手抓碟中荔枝。有网友评论说,“犹如看到一班饥民”,“让人以为大饥荒重现”。据报道,自助餐厅里用盘子铲虾的食客辩解道,他们之所以铲虾,是因为其他菜太少。有网评说,“丢钱又丢脸,将来看看自己的形象,太失格,无地自容啊!”

  为什么这些人在“抢食”之时,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丢脸”的感觉呢?放在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中看,这类事情也许折射出一种人们日常思维的新常态:丢脸事小,吃亏事大。为了不吃亏,就得拼命抢,既不择手段,也不要脸面。不只是在抢食时如此,在抢任何东西的时候都是如此——抢地位、抢权力、抢职位、抢名利、抢各种大大小小的眼前利益和实惠。久而久之,上上下下便形成了一种不要脸的“抢文化”。

  人在这样的“抢文化”中,虽然内心的荣辱观尽失,但对外来的表扬和批评却是斤斤计较。一方面,对批评过分敏感,不光在意,而且记恨,总是以阴谋论来看待批评,对批评者耿耿于怀,视如仇寇。另一方面,对别人的鄙视却是十分麻木,不仅没有感觉,而且就算感觉到了,也毫不在乎,摆出一副“你能拿我怎么样”的刁蛮架势,或者就是找种种自我辩护的理由,反倒显得像是理由十足的受害者。

  鄙视是一种对“不要脸”的情绪性反应,美国著名心理学和人类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把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六种:愤怒、厌恶、害怕、快乐、悲伤和诧异,基本情绪可以组合形成多种其他情绪。鄙视就是厌恶和愤怒的结合。鄙视是一种道德上的负面评价,如果谁的行为有道德或人格的缺失,就会遭到别人的鄙视。但是,一起抢食或分享“抢文化”的人们是不会相互鄙视的,他们会把“抢”当作一种正常的行为,不会对之有道德反感,如果有,也只是因为别人抢到了,而自己没有抢到。

  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休谟指出,鄙视包含着鄙视者与被鄙视者之间的优劣比较。鄙视一个人,就是觉得自己不屑与他为伍,不想成为他那种人。因为别人抢到了,自己没有抢到而生气,那不是鄙视,而是妒嫉恨。鄙视与厌恶不同,厌恶只是觉得某个行为讨厌,但鄙视则是根本看不起行为者本人。对用盘子“铲虾”的中国食客,泰国人不只是觉得他们“吃相难看”,而是觉得他们素质低下,不知羞耻。对抢荔枝的游客,评论者也是将他们鄙视为人穷志短的“饥民”或“灾民”。

  美国法学教授威廉·米勒(William Ian Miller)在《剖析厌恶》(The Anatomy of Disgust, 1997)一书中,把鄙视分为两种:“对上鄙视”(upward contempt)和“对下鄙视”(downward contempt)。把抢食者视为“饥民”或“灾民”,看不清他们的“穷相”,这是一种“对下鄙视”。泰国和越南的经济不如中国,那里的老百姓不如中国游客“有钱”,但他们鄙视这些“有钱人”,这可以说是一种“对上鄙视”。对上鄙视是一种比对下鄙视更严重的道德指责。

  对上鄙视是下位者从心底里瞧不起上位者,它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它经常是在下者不便或不能说出来的,由于混合着长期积累的愤怒和厌恶,所以一旦说出来,经常言辞激烈、尖酸刻薄,特别显得愤世嫉俗。《曹刿论战》中,对那些身居高位、俸禄丰厚,但眼光短浅的权贵,表述鄙视的说法是“食肉者鄙”。如今,对那些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表述鄙视的说法是“瞧这帮当官的”。对上鄙视经常伴随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和等着看笑话的期待。每次有某某贪官被调查或惩处,老百姓都会拍手称快,不是因为相信从此就能除恶扬善,而是因为这种鄙视又一次得到了证实。

  威廉·米勒指出,对上鄙视特别能显示普通人对政治人物的态度。他们有自己的道德界限,政治人物身上常见的欺诈伪善、无信无义、出尔反尔、残忍暴力,在他们眼里都是道德垃圾。美国作家米娜·安屈姆(Minna Antrim)说,“在奉承和赞美之间,流淌着鄙视之河。”

个人简介
徐贲,曾任教于苏州大学外文系,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1992)、Disenchanted Democracy(1999)、《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1996)、《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