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而亲和的熊彼特

赵峰 原创 | 2016-06-12 15:38 | 收藏 | 投票

 灵动而亲和的熊彼特

   

201662日一二节,8307教室。

今天是第一课堂第八小组讲习熊彼特经济学。

这些年对学习小组讲习熊彼特,我一直都抱有希望,这种希望很少落空。我本人对熊彼特有着一种特别的敬仰和同情的态度,我欣赏、接受和认同他的很多观点,而且他的《经济分析史》对我的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学习小组不认真准备这部分内容,表现出懈怠和应付,我会特别失望。还好,这些年的小组大作业,精彩经常出现在这部分。

我对第八小组的工作,一开始就比较放心。主讲的邓同学,是这个学期我课堂上最专心认真的学生之一。她一直坐在第一排的中间位置,从来不缺席,从来不迟到。上课的时候,总是认认真真听讲,专心致志记笔记;从来不东张西望,从来不交头接耳。有一段时间这个课堂的风气有些松懈,我有些泄气。总是那些一直专注投入的同学给我信心,给我鼓励;邓同学是其中之一,还有跟她坐在一起的小丁。一个学期十几周,每周四节课,每节课五十分钟,邓同学和小丁几乎都是专注而投入的。只有很少那么一两次看起来有些分心,估计是课业太重,休息不好的缘故。课间和课后问我问题最多的也是邓同学。说实在话,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候老师也不一定愿意回答。一种情况是问题可能很简单,但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处在不同频道,这样的鸡同鸭讲,费尽口舌也解决不了问题;更多的情况是,学生只是有些疑惑,这种疑惑还没有酝酿成真正的问题,这样老师的回答可能成为无的放矢。邓同学提出的问题,总是与我上课的讲过的内容有关,或者是用上课讲过的东西去解释一些相关的问题。回答她的那些问题,其实只是对我所讲过的那些东西作个扩展,这是老师很愿意做的事情。

最初给他们指导大作业的时候,我给他们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比如中心思想,大致框架,需要掌握的材料,需要阅读的书籍,等等。在后来的讨论中发现,他们大体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了。对学习小组的这个工作,本来我希望给他们尽量多的自主性,只要抓住主题,抓住核心观念,就可以自由发挥。我希望他们的讲习真正能够体现研究的性质,能够体现一些创新,至少对我的教材有些拓展。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这些,我认为所谓“研究型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可是,有些情况会让人泄气。比如,有的小组既没有好好研究教材,更没有踏实阅读原著,一开始就百度,到最后还是百度。这样的研究,其实只是复制粘贴一大堆无用而且很多错误的资料。我一再说,不要太过依赖百度百科,写那些东西的人,很多水平还不如你们,但还是有很多同学只会通过百度来获取材料。对自己所要讲授的内容,没有认识也没有体会,做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什么价值。有时候,学生不努力,就只能要求老师更加努力。我有时候看那些明显应付差事的作业,气得肚子疼。听学生讲习,有时候感觉很好,甚至是享受,但有时候会很难受,很别扭。是不是阅读过原著,是不是深入研究相关课题,听几句话就能作出判断。第八小组的同学们,应该是读过《经济发展理论》的,至少读过一部分《经济分析史》,读过一部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和《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他们还重点阅读过金指基的《熊彼特经济学》,我一开始就建议他们参考这本书来构建他们讲习的体系。

熊彼特经济学深刻而精湛,熊彼特的人生曲折而精彩。我相信,读过熊彼特传记,了解熊彼特的人生和思想,没有人会不赞赏他的。读过熊彼特著作和传记的邓同学对熊彼特也应该有着崇敬和爱戴的心理,这从她的讲演中可以看出来。因为时间的关系,讲熊彼特的生平不能花太多时间,但邓同学向大家呈现的熊彼特的人生不仅是一个思想家的人生,也是一个亲和的老师的人生。我一直相信,一个人的思想和他的人生是有着某种相关性的,熊彼特灵动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他丰富而曲折的人生经历的体现。熊彼特与历史上任何别的经济学家都不同,他的思想不仅独特,而且奇妙。比如他的创新理论,他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等等。创新意味着对循环流转的偏离;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企业家的创新动力来自建立独立王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创新带来利润,由于模仿和普及,宏观经济会走向繁荣进而走向衰退;在本质上资本主义是创新驱动的社会,随着企业家创新功能的消失,资本主义必然毁灭;企业家是创新的承担者和完成者,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个阶级;企业家是无法继承的……这些给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在主流经济学中是看不到的。熊彼特的理论,虽然抽象,却给人结合实际的感觉;但当你将它联系实践的时候,却可能发现它是超越现实的。邓同学的讲习也体现着灵动性。她不是那样生硬地照搬理论,那样牵强地罗列条条框框,而是以创新为核心,将自己所理解的熊彼特理论的各个方面有机串联起来。在讲述理论的过程,尽量用大家可以接受的例子来辅助解释。比如,她讲迂回生产理论时,使用了那个渔夫和渔网的故事。这样生动的讲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对内容的熟悉,邓同学基本上是脱稿讲述的,只是偶尔看一下稿子。这让我联想到熊彼特的讲课风格。成熟时期的熊彼特老师,就是这样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讲课的。据说他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带讲稿,也不翻阅教材。备课阶段,他已经将整个要讲授的内容记在脑子里,担心忘记的内容,就记在一张张小纸条上。熊彼特的课程很受欢迎,不仅因为他的理论修养,还因为他活泼的教风,幽默的个性。其实熊彼特一开始不是这样受学生欢迎。熊彼特最初在奥地利一家二流的大学任教,他对学生要求很高,也很严格。比如给学生布置难度极大的阅读任务,考试题目也很难。熊彼特的要求超出了学生的可接受的程度,引起学生的不满,再加上自视甚高的他对当时某位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的指责,更引起对该经济学家怀有尊重之情的学生的反感,于是在奥地利历史上,第一爆发了学生反对任课老师的罢课活动。熊彼特从此事中得到了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熊彼特认识到,作为老师,其工作的性质不是炫耀自己的学识,也不是手把手牵着学生走。教师工作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门让学生看到这门学科的奥妙和精彩,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种奥妙,自主领会这种精彩。他有个学生,后来就写过一本叫做《开门》的书,介绍了作为老师的熊彼特的风采。邓同学虽然只是个羞怯的小女生,但她努力将自己所认知的熊彼特及其思想推介给大家,她的态度诚恳而真实,自信而谦和。我以为这也是成熟时期的熊彼特老师的风格。

第八小组准备的内容,后半部分由李同学来讲,主要涉及创新与经济周期,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熊彼特经济学的现代性。李同学讲的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尤其是纯模式与四阶段模式以及三种周期理论,都紧紧围绕着创新展开,逻辑清楚,层次分明。后来讲创新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候,可能因为理解不透,讲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李同学整个的讲习还是顺畅的。

这次讲习确实提起了大家的兴趣。熊彼特是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又是一个有趣的人。而且他的思想本身新颖而独特,这可能是大家对他感兴趣的原因。随后的点评中,同学们针对内容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我的评价总的来说的肯定的。这次讲习虽然谈不上很精彩,但还是比较出色的。课件制作不错,文字精炼,对比清楚;内容选择适当,能够体现熊彼特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讲习者态度认真诚恳,台风落落大方,语言表述流畅,思路清楚明了。讲习者对自己讲习的内容能够理解,并且能尽量将其表达出来;其他同学通过听讲获得了一些新的知识,至少是对熊彼特及其经济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说,这次讲习达到了锻炼主讲同学的目的,更达到了给大家介绍熊彼特经济学的目的。她们的讲习中有几个亮点,一个是对熊彼特思想渊源的介绍,其中包括迂回生产的例子;二是对创新与循环流转的关系的分析;三是对企业家理论的介绍,包括企业家的性质,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与利润;四是对经济周期理论的介绍。在这些部分,她们对思想的把握是准确的,对理论的解释是清楚的。最后我补充了几个问题:循环流转与创新的关系;企业家与利润的不同解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关联;如何从创新入手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来还想讲点熊彼特的故事的,比如他的三个梦想,他的婚姻,他的个人宗教,他的夫人与他的《经济分析史》,他与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他与萨缪尔森,等等。但下课时间已经到了。

 

201663日星期五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