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要保持对无用事理的兴趣

汪丁丁 原创 | 2016-06-13 12:23 | 收藏 | 投票

  婴儿出生,对诸如“食物”这样的有用之物和诸如“母亲”这样的有用之人保持兴趣,这是生物求自保的本能。年岁渐长,人们依旧对有用的事物或事务保持兴趣,并对“理”采取“庸俗实用主义”态度,有用即真理。无用的事与理,他们不愿关注,因为无用嘛。可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事理多么不确定呀。今天被视为无用的事或理,也许明天就是用来救命的呢!面对极端的不确定未来,自恃有理性的人,多么渺小!

  凭良心做事的人,一辈子老老实实,不太可能暴富,或许对那些富起来的朋友们并无嫉妒之心,甚至也无羡慕之心。因为,例如,根据我在数学系读书时班里同学们相信的关于“良心”的原理,一个人的幸福总量是常数。我写文章试图论证这一原理,但尚未成功。假如这一原理成立,那么,我在那篇文章里表示,我当然愿意早年吃苦而晚年享福。由奢入简,极难,极苦。符合经济学原理也符合行为经济学原理,给定损益的增量不变,由损失而生的痛苦感,大约是由收益而来的幸福感的三倍。据此,我不妨认为,早年吃苦而晚年享福的人,若让他早年享福而晚年吃苦,他这一辈子的幸福感大约下降三分之二。

  所以,我不羡慕我那些暴富的朋友们。当然,我知道他们有另一套说词。例如,侥幸,在转型期社会,暴富的人很难没有“原罪”。只要不是“为富不仁”,当可于衣食无忧之后“立地成佛”。我讲解过我的“生活世界三维框架”,在那里,每一个人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径,通常由物质生活维度(追求财富逐物而不返)转入社会生活维度(更加关注深层情感交往)再转入精神生活维度(自足而较少外求)。困难在于,物质生活的维度,本质就是“逐物而不返”。现代财富的集聚通常依靠规模经济效益,而不能仅靠一些卓越的观念。从卓越观念到财富集聚,中介是企业,即一群人,为追逐财富而形成的组织,通常有科层,位于顶层的人更容易集聚财富而位于底层的人预期有机会上升到更高层级。企业家才能稀缺,故而,我很少观察到顶层那些集聚了足够财富的人突然出走(企业家私奔),留下位置给较低层级的组织成员而且预期他们可以继续集聚财富。企业家“私奔”通常意味着企业破产或倒闭。所以,我在课堂上,我记得是偶然提及,说了这样一句话:最新翻译出版的《维特根斯坦传》副标题是“天才之为责任”(或“天才的责任”),你们要思考的是“企业家之为责任”。

  背负着许多雇员的身家性命,既然不能私奔,企业家要另觅途径转入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这些具体的途径,我毫无所知,只能保持沉默。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最近三十多年在中国转型期社会先富起来的朋友们遇到的或许最令人困惑的问题是子女教育问题,即通常所言的“富二代”问题,最近《财新周刊》披露的“家族办公室”在亚洲各国遇到的问题,实质还是财富问题。难怪耶稣说富人要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难怪维特根斯坦思之再三,将自己继承的巨额财富送给继承了同样巨额财富的姐姐(因为暴富可有灭顶之灾)。

  维特根斯坦远离财富,为了思考无用的事理。企业家呢?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