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以重任的孔子学院如何再出发

郎咸平 原创 | 2016-07-04 09:55 | 收藏 | 投票

  编者按5月26日,微信公众号“今闻解读”发表题为《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的文章,随后孔子学院总部发表声明,称此新闻纯属捏造,目前美国109所孔子学院全部运行正常,没有一所关闭。不论消息真假,孔子学院确实在一些国家受到质疑,除了意识形态因素,孔子学院自身的运作模式也值得反思。对此,郎咸平教授在《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一书中做了精彩分析。

  中国的文化人一受伤,就会到老祖宗那里寻找资源,结果发现孔子是我们共同维系的一个纽带、一个标识、一个招牌。

  其实世界各地都在推它们自己的“孔子学院”,像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文化协会,法国的语文学院。大家都在推,但是你看我们的形象,就是一个作揖行礼的老者,实际上西方人是看不懂你这个动作的。但是你看歌德学院在中国推广德国形象的时候,它用的是歌德一个什么形象?手里拿一个手机,而且还是智能手机,膝盖上放了一个笔记本电脑,然后旁边是一些经典古籍。这么一个歌德,就是一个数码化的歌德,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形象语言。拿我们和别人一比,这里边存在巨大的反差。但有意思的是,其实现在德国大学里的很多教授和学者是特别讨厌用手机的。德国的教授,尤其那些哲学的、社会学的教授,他们会认为用手机是一种耻辱,是对他们的人格,包括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侮辱。但是在推广他们的文化、推广他们的语言的时候,还是用到了流行语言。

  而现在学者们对于孔子学院的评论是,它仅仅还处在教汉语和太极拳的阶段。如果中国文化有“术”跟“道”的区分的话,那就是迄今为止,孔子学院还停留在教“术”这个技术层面上。汤一介就直接评论说,对于全球开花的孔子学院,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教语言,而文化教得太少。而且这些“术”,包括太极拳、汉语,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就不太明白怎么输出和解读我们自己的观念,《孔子》这部电影对中国人都没法传递这套思想。而孔子学院则是在对外输出的时候也很失败。你觉得,在美国能有多少人知道孔子呢?你想想看,如果美国要在中国建立“苏格拉底学院”或者“林肯学院”,能做过新东方吗?最简单的例子,你去看看雅思考试,这个背后的机构就是英国大使馆下设的英国文化协会,可是他们有自己去开办什么“英国学院”吗?没有!反而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环球、雅思这类中国本土的英语培训机构。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09年12月,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有成效是吧?可是你知道真实的处境吗?

  首先是成本,新华社报道说,每个孔子学院的成本就是10万美元。换句话说,不算在中学里开办的孔子课堂,仅仅是孔子学院的成本就有2 800多万美元。在财政部网站中标公告中的“网络孔子学院网站”,中标金额则高达3 520万美元。

  但是平心而论,要是真能提升中国形象,促进中外交流,这钱花得也算值了。可是现在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处境却非常尴尬。孔子学院主要就是在三个地方——东南亚、欧洲,还有北美。东南亚把这个当成了孔教,北美当成了情报机构,欧洲就完全没当回事儿。

  东南亚一些国家对孔子学院存在着警惕和防备的心态。2008年,在越南国内就河内大学要不要建孔子学院引起了公开的大规模辩论。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孔子学院在当地被视作“孔教”,而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对外来宗教组织的建设和传播非常谨慎。后来虽然越南大学也达成了办学意向书,可是越南教育部就是不同意,直到2009年,越南大学校长阮春旺当上越南教育部高管这事儿才定下来。孔子学院在印尼的处境更糟糕。为什么呢?因为印尼是伊斯兰文化非常浓厚的国家。就算是万隆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作为排名靠前的私立大学也在教育部的严令禁止下,不得不停止挂牌。而玛琅国立大学作为印尼教育部直属大学,更是不肯挂牌。最后只能找个民间的雅加达汉语教学中心来挂牌。

  2008年,加拿大各大报纸均转载了一则“惊人”的消息——“中国利用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笼络人心”。据加拿大新闻社报道,2008年5月底披露的一份加拿大保安情报局的解密报告称:“中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目的就是施展‘软功’,争取全世界的民心。”加保安情报局负责人贾德甚至还承认,他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监控中国方面的活动。

  在欧洲人看来呢?“孔子学院”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校舍、没有教师的“三无学院”。所谓“没有法律保证”是指“孔子学院”没有国家间条约或协议的保证。所有的“孔子学院”都只是在人家已有的单位挂块牌子,无一例外。“汉办”总是使用“挂牌”这个词,倒也恰当。我们本来要抄袭德国“歌德学院”的模式,可是歌德学院共有3 000多个员工,而“孔子学院”可以说一个教师也没有。“孔子学院”的实质性工作是:中国大学的对外汉语院系向国外有汉语教学的地方派汉语教师或专家,这些教师或专家在那里从事教学、教材、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现在,中国设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校有几百所,它们都与国外院校(院系)有校际交流关系。只要双方达成协议,中国的学校随时可以派教师出国教学。这个工作,中国已经做了几十年了。以往出国教书,只要带上必要的资料就行了,现在则可能还得扛块“孔子学院”的牌子。

  现在我们知道,所谓的“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方面的校际交流根本没有区别。不对,我差点儿忘了,“孔子学院”和校际交流有一个重大区别:在校际交流中,中国派教师,洋人往往要付工资的;“孔子学院”是我们付给洋人钱——毕竟人家挂了我们的牌子!

  ——摘自《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经东方出版社授权发布

个人简介
1956年出生于台湾,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曾执教于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郎教授曾担任…
每日关注 更多
郎咸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