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心意之风,吹啊吹!

王志成 原创 | 2016-08-13 08:24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贾纳卡国王说道:

  2.23哦,在我无限的海洋中,心意的风刮起的时候,不同世界的波浪即刻就产生了。

  2.24在我无限的海洋中,随着那心意之风的平息,宇宙之舟以及不幸的还有个体灵魂这个商人也一同摧毁平息了。

  2.25多么奇妙啊!在我无限的海洋中,根据他们的本性,个体自我的波浪升起了,他们彼此碰撞,玩耍。一段时间后,他们消失了。

  这三节经文彼此连结。

  第23节谈论心意之风刮起就产生世界。

  第24节谈论心意之风平息世界就中止。

  第25节谈论个体自我在世界中的状态。

  关于第23节,我们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即这心意之风为什么会刮起的?如果不刮起,就不会产生世界。这个问题在《至上瑜伽》中也一样遇到。圣人瓦希斯塔给罗摩的回答是,这仅仅是无限意识自身的一个梦。一切的存在无非是梵。心意之风刮起,就如无限的梵偶尔做了个梦。梦中出现的一切都是没有本质的。所以,心意之风的刮起是非常偶然的,没有什么。然而,正是这个偶然,成了我们关注的中心,问题的核心。这个偶然正是无知(无明)的发生所导致的。对于这个无知如何产生的,瓦希斯塔对罗摩说的,“不要问‘这无知是如何产生的’,而是要问‘我如何摆脱无知’”

  另外,也可以进一步说梵本性如此,梵包含无限的潜能,心意之风的刮起,是梵自身的游戏,没有理由。从这里出发,世界不断出现,不断消失,属于自然现象。追究是没有特别结果的。所以,作为个体的核心就不是在探究心意之风最初如何刮起,而在于如何安止平息我们的心意。

  从当下的人来说,其实我们还很难理解心意究竟如何发生。我们或许可以有多重解释的理论,但这个问题似乎不是最重要的了,跟随佛陀的实用主义原则,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最实在。在历史上对为什么的问题有多种神话性的探索,当代探究的主要不是为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办的问题。我们需要甘愿处于不知道为什么的状态,却关心怎么办。这样的态度之转变对一些人是一个打击。然而,却只能如此。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最终需要被消解。

  所以,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往往就停止于至上自我、纯粹意识、梵本身如此,心意是梵本身,是梵的力量之展示。瓦希斯塔指出,“‘所有这一切(宇宙的创造、一切的现象之发生)如何从独一的无限意识中产生’这样的问题是不成熟的、幼稚的。”

  第24节则谈到了世界的停止。如果我们的心意停止了波动,世界就停止。例如我们在深眠中一切现象中止,经验不到世界的存在。一旦醒来,心意之风再次刮起。

  《瑜伽经》(1:2)云,瑜伽是对心意波动的控制。人如猴子,如野马,难以控制。心意的稳定,就是世界的稳定,心意的中止就是世界的中止。通过瑜伽,我们控制我们的心意,达到一种平静的状态。要让世界中止,只有心意停止波动。对于一个具体的个体来说,有束缚,有解脱,解脱是目标。对于一个生命而言,完成一场游戏,解脱可以说是游戏的终结。对于参与了游戏的众生来说,不知道生死多少回,轮回多少次,但当自我知识升起,游戏就要结束。其他众生继续无尽的游戏,但有一天自我知识在他们那里升起,他们的游戏也一样结束。如果有人还要来世,那么游戏还没有结束。这个茫茫宇宙,一切随心意之风刮起而生。作为个体化的众生有不知道起源的开始,也有结束。这个结束是可以知道的。对于无限的众生,我们几乎不可能知道何时终结。我们谈的终结只是一种哲学性讨论,并不是具体的结束时间。哲学和神话中谈到宇宙的结束,甚至提供了时间表,这很了不起,但我们只能说这是一种说法,并不真的知道是否如此。所以,对个体来说,心意中的平息意味着完成游戏。但只要习性还在,游戏就还没有完全结束。

  第25节中谈了作为个体自我的命运,那就是在茫茫的心意之海里彼此碰撞,玩耍。过了一个时候,他们就会中止。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上述的说法是不够完整的。心意之风刮起是个体的心意之风还是整体性的心意之风?个体性的心意之风比较容易理解,但贾纳卡在这里不会局限于个体性的心意之风,而是整体性的心意之风。因为在心意的海洋里,个体受制于整体。例如他说到随着心意之风平息,宇宙之舟和个体灵魂这个商人也一同摧毁平息了。这就意味这这个心意之风的平息是整体性的,个体灵魂要受制于这个整体性的心意之风。

  贾纳卡听了导师八曲的教导之后,用25节经文表达了自己的领悟。那就是:唯一真实的是至上自我,你就是至上自我,宇宙的一切都是叠置在至上自我之上的,没有本质。作为个体灵魂和心意之风相伴,心意之风刮起,个体灵魂作为受限制的至上意识就升起,心意之风平息,个体灵魂就消失。个体灵魂就是被局限的至上意识,一旦明白,自我知识升起,个体灵魂就回归至上自我。

个人简介
浙大教授博导。倡导第二轴心文明。探讨和传播个体与全球灵性。
每日关注 更多
王志成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