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胡跃琼老师赠李砚宗《心经》

李砚宗 原创 | 2016-09-02 15:45 | 收藏 | 投票

来源:李砚宗书画网
作者:李砚宗(泓法居士)


今天,收到从云南个旧寄来的快递,书信是未曾谋面的老朋友书法家胡跃琼老师三幅墨宝,《心经》是其中的一幅!自心属佛门以来,《心经》便是我每每必修课。


为何要抄写《心经》?
《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据《佛弟子网》所述,常诵《心经》有以下三大好处。
好处一,增长大智慧,福报,能去除贪、嗔、痴。小学生至大学生常诵增长记忆力,学业、事业、婚姻顺利、心想事成,功德无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字,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摄尽了释遵二十二年般若谈的精华,即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实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
一个人常常行衰运,必定心神恍惚,《心经》可以摄住一个人的心神,转而行好运。《心经》是正极灵能的经文,可以将不吉阴邪的东西驱去。念诵“般若心经”可以使人行运,甚至致富,其原因可以从消极及积极两方面来分析:从消极一方先谈。《心经》可以使你行运,致富。最直接地,是能令你“心中富有”。无论你家财千万,还是贫无立锥,都必须追求心中富有,一个人心中富有,才真正拥有快乐。在佛教的角度而言,一个人能拥有心中富有,开心快乐,也就是“佛”了。
好处二,《心经》的宇宙观,能令你通过背诵,慢慢感染到宇宙就是我,我便是宇宙的智慧,万物皆在我的宇宙之内,世界的财宝,皆在我的口袋之中,自己去不去拿来用,决于自己而已。因为自己追求心中富有,是精神世界的满足,因此,有没有钱并不是最最重要的事。心中富有就是一切了。
这是背诵《心经》,其中一些行者所领略到的道理。但另一些行者,却有较积极的领悟。
一个人开始修炼《心经》之后,会有一种胸襟开阔的思想。所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一个人能容人容物,才可以做大事业。这种容人观,乃来自心经的修持。因为一个人心胸一开,必然会有一种博爱的精神,一定人缘好。就算自己不想做大生意,也会被环境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大!因为每个职员都乐意为这个人打工,每一间公司都觉得与你合作最快乐。自然发旺致富,享受名成利就得福气。因此,一修《心经》之后,人的世界观就会改变。运气也自然会变。
好处三,《心经》可以帮你相当大的忙,你可以三遍心经二十一遍心咒(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反复的求观世音菩萨帮你达成你心中的好的愿望! 一般而言,观世音菩萨绝对会闻声救苦,帮你达成你的善愿。
何为贪、嗔、痴?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一)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二)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三)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清静智慧心 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最早出自香港警匪片,是香港警匪片的经典台词,原意指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了某些败坏道德或违反法律的事情,那些具有贪、嗔、痴三毒的人迟早有一天会受法律的制裁或受害人的加倍奉还。
 

个人简介
李砚宗(艺名),男,1964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省肃宁县人,先后在武警故宫中队、班主任杂志、民主与法制杂志、中国经营报、外经贸部广告公司、最高法院报社任职;中国法学会会员,法律论文若干篇,著法院业务用书二册;宋朝宰…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