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砚宗中国传统山水说

李砚宗 转载自 文化交流艺术馆文化传承 | 2017-10-15 18:29 | 收藏 | 投票

 李砚宗中国传统山水说

 

 一、中国传统山水的十大构成关系

    1、笔墨

    笔墨是中国传统山水以文载道的表现手段,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这一点好多人或不知,或不会用,会用了又没有文化的关怀。文化的缺失是笔墨无法得以理解、无法得以传承的“硬伤”。什么是笔墨呢?清人刘熙载有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书者,心画也。若不懂笔墨,何谈以文载道,中国传统山水又有何内涵之说?

    2、气韵

     “气韵生动”不只是南齐谢赫的六法之一,大凡中国之艺术,中国之文学、武术、医学,都离不开“气韵”。“气韵生动”亦不只是一个文学概念,它已然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理念。所以说,中国传统山水是人文的,是科学。五代荆浩提出笔有四势曰:筋、气、骨、肉。而“气韵”来于笔墨,笔墨来于学养、来于人格、来于作者感时悯天的浪漫情怀。所以有“人格不高,画格难求其高”之说。

    3、气势

     “势”是一种画面关系,更是一种修为,没有“势”就不会有“气韵生动”。“势”有两种:一是画面结构之势(造险);二是笔墨运动之势(气韵生动)。中国传统山水是鲜活的、“形而上”的,“势”是扑面而来的第一印象,或险绝、或敦厚、或野逸、或俊秀,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皆是一种圆融的开合关系,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4、境

    中国传统山水之境,远非自然之景或西画之景。若画家不明事理,误入景区,越描越像,越像越描,离中国画的本真意义越来越远。殊不知“境生于象外”、“境由心造”之理。石涛有“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的警句,画家当深悟。

    5、写

     “写”是中国传统山水最为本真的母体语言。“写”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从于心,为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二是游于艺,是“技进乎道”的诠释,讲求点线的形质,努力做到“高韵、深情、坚质、浩气”,将一己的才情、学养、修为,通过“写”传移到笔墨中去。

    6、散

    散与紧是相对应的对比关系,只有散画面才会松,松则虚,虚则纳物,纳物则丰富而隽永。现在的中国画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普及性的“大写意”,胡涂乱抹,自欺欺人;二是做作之风,求大、求满、求全、求实,不是求艺,而是在比工夫,比谁下的力气大,不知也不会顾及中国画的真谛——体“道”。

    7、玄虚

    什么是道?老子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种惚兮恍兮的神秘,正是中国传统山水愈藏愈深的精神境界。郑板桥“难得糊涂”亦正是画面玄虚的地方。

    8、形

     “形”是中国传统山水独有的物象塑造方法,远不是西画之“型”,所以,画得越精细,描摹得越像,离中国传统山水本真的意义就越远。“形而上者”,谓指精神层面的物象关系,是源于自然而升华于心中的“意象”,并不以实际物象关系为准绳,而是以符合心、眼、手的需求为标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也”。

    9、写意

     “写意”是一个文学概念,从来就不是一个画种。中国传统山水之所以引用“写意”一词,概因其言简意赅,以少少许胜许许多之意。“简”是简约,而不是简单。简是“以一治万”,繁是“以万治一”。石涛“一画”之说即是大写意最好的诠释。意笔、工笔、白描、重彩,都可以写意,同样都要讲究笔法,讲究墨法,讲究形而上的美学意蕴。胡涂乱抹可称其为简笔画,却不是写意。

    10、空白

    空白是中国传统山水特有的心理空间,亦是画面呼吸的必然所在。没有了空白,中国传统山水就缺失了玄妙的想象空间;没有了空白,中国传统山水的“气”和“势”将不复存在。空白是中国传统山水人文的想象空间。

    二、中国传统山水的品评标准

    中国传统山水的品评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尺或度量单位,它是鲜活的、发展的、既客观又主观的。中国传统山水的品评必须站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美学平台上去俯视,才会认知、赏析、品评。

    南齐谢赫有“六法”之说:

    1、气韵生动(略)

    2、骨法用笔(略)

    3、应物象形(略)

    4、随类赋彩(略)

    5、经营位置(略)

    6、传移模写(略)

    古人评画有:逸品、神品、妙品、能品以及上品、中品、下品三品之说。

    黄宾虹解释:综神、妙、能之长,善诗、书、画之美,情思淡宕,不以绚烂为工;卷轴纷披,尽脱纵横习气;甚至潦草而成,形貌有失;解人难索,世俗见訾,有真精神,是为逸品。

穷笔墨之微奥,博古通今,师法古人,兼师造物,不仅貌似,而尽变化,继古人坠绝之绪,挽时俗颓败之习,是为神品。

    画有初观之令人惊叹其技能之精工,谛视之而无天趣者,为下品;视见佳,久视亦不觉其可厌,是为中品;初见不甚佳,或正不见佳,谛视而其佳处为人所不能到,且与人以不易知,引画事之重要在用笔,此为上品。

    三、中国传统山水的学习

    1、选择一个好老师。(江西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傅廷煦是李砚宗的传统书画老师)

    2、选择一家或一派范画进行细致深入的学习研究,熟练之后,再学其他。(入手需高,可选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传统书画范本,尤其是清代四王书画)

    临摹步骤:

    读画:悉心地去观察、揣摩、解读范本整体的气韵及细部语言的结构形态。

    小局部临摹,以解析笔墨为主;

    大局部临摹,以笔墨、结构练习为主;

    整体临摹,以气韵、置陈布势练习为主。

    意临:大致相同,可随己意删减、增加、搬迁。

    背临:不见范本,凭记忆点写。

    四、中国传统山水要写生

    为什么要写生,一是熟悉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二是寻找语言,搜集素材;三是通过对现实景物的描绘,体会临摹传统的状物方法。其后,结合自己对物象的不同感受,创造出不同于前人、不同于他人的作品,是为真写生。也可以将设定影像用相机拍摄下来,打印出墨稿效果,慢慢体会。

    1、局部写生

    2、结构写生

    3、整体写生

    4、意象写生

    五、中国传统山水的创作

    中国传统山水的创作是一种不可重复的有生命意味的艺术劳动。

    1、创作前的准备工作:沐浴,焚香,净心。

    2、选题(有感而发);

    3、构思(纸张、形式、语言、技法、尺寸);

    4、草图(可以意想至梦境一番,一幅山水便成竹在胸了);

    5、移稿(将已经成熟的意象勾画在画材上);

    6、创作(将以己的才情、学养以及对美的认识全身心地倾注画面);

    7、收拾(大胆落笔尚需悉心收拾);

    8、题款、钤印(李砚宗书画题款均是自己题写,印章均是自己亲自篆刻)。

    六、中国传统山水的诗意风格

    以张实居山水诗词为背景,既有中国传统山水的精髓,又有以描绘祖国的壮美山河为画面主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水墨淋漓、潇洒飞动的艺术风格。

    古人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国传统山水不但要有正确的方法,还要有寄情山水、执著探寻画理的精神,有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和平和的心态,有养浩然之气的追求,这样才能在掌握基础技法和规律以后达到心手统一、收放自如的艺术境界,创作出有思想、有意境的山水画作品。

    七、中国传统山水用印

    1、同形印;

    2、上阴下阳;

    3、隔一个印距;

    4、相同刀法所刻;

    5、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

    6、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

 

个人简介
李砚宗(艺名),男,1964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省肃宁县人,先后在武警故宫中队、班主任杂志、民主与法制杂志、中国经营报、外经贸部广告公司、最高法院报社任职;中国法学会会员,法律论文若干篇,著法院业务用书二册;宋朝宰…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