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民众如何获得“美好生活”?

王红领 转载自 凤凰网 | 2017-10-19 09:38 | 收藏 | 投票

                                                   任君

 

将以往集中于行政、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扩展到更多范畴,彻底克服当下机制体制中存在的诸多痼疾,释放民间社会的活力,激发创造力。

 

党的十九大10月18日在京开幕。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美好生活”,例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美好生活”当然令人向往,多少年来,这一直是无数市井细民的殷切期待。让每一个人的生活更加合理,让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发挥,让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这本身就是动力的来源,也是终极目标。

报告中表述的“美好生活”,一方面表现为民众当下已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一种“已然”。也即,在过去5年,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等等。

另一方面,则是一个仍需努力的愿景,是一种“应然”。对于执政党而言,意味着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则是期待着如何让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乃是进入新时代的当务之急。

“美好生活”的实现,不能仅仅止于畅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报告中提及的,“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付出绝大的努力,需要全体国民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甚至也不是一个短期目标,而需要一代一代接力完成。

首先,必须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将以往集中于行政、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扩展到更多范畴,彻底克服当下机制体制中存在的诸多痼疾,释放民间社会的活力,激发创造力,并不断接纳外来理念与思想,兼容并包,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触碰到这个社会既有的利益藩篱,但无论如何,也要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增强民众获得感的必由之路。

其次,政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约束权力,加强监管,不仅可以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公平交易,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也能够切实保护每一个国民的权利,使之有平等的参与权、发展权以及私人产权。

还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层面,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对标“美好生活”,从各自实际出发,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增进民众福祉,加快各项基于共享的制度建设。此前,世行行长金墉盛赞中国在减贫上的成就,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 事实上,“伟大的故事”不止于精准扶贫。5年来,举凡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而除了这些物质层面的获得感之外,民众也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社会其他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点都不奇怪,某种程度上讲,这些要求可能比基本的衣食住行还要迫切。毕竟,个体的合法权益与发展机会,本来就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关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事情正在发生变化,事情终究需要循序渐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人民将攻坚克难,浩荡前行,经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道路,不断提升美好生活的水准。

个人简介
说真实的话,做诚实的人。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每日关注 更多
王红领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