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倒置唯汉阴

李家成 原创 | 2017-10-22 12:46 | 收藏 | 投票

历史上,中国人有个约定俗成,以大江大河的南北地理位置划“阴”“阳”,在水之南称“阴”,水之北为“阳”。作为中国第一大江长江最大支流、汉文化发源地的汉江,更是将江之南称“阴”,江之北称“阳”。顾名思义,陕南“汉阴”这个地方当然应该是位于汉江之南了,可是我们偏偏在地图上看到的汉阴县城清清楚楚地标于汉江之北,给人的感觉是山河倒置了。难道是立县时起名疏忽?其实不是,自有历史渊源可鉴。

先说汉阴老地名。今汉江南岸的汉阳坪,南宋绍兴二年(1132)前一直叫汉阴坪,南依的山叫汉阴山,这个是符合“阴”“阳”定位和约定俗成的。如果孔子高徒子贡春秋战国期间与抱瓮丈人在汉阴真有辩机一事,应该说,就发生于当年的汉阴坪,即今日的汉阳坪。同时,另据史志和古诗记载,汉唐时汉阴坪建有亭台祭祀抱瓮丈人,可见古人即认定:子贡与抱瓮丈人辩机的事发生在陕南汉阴县。

再看看汉阴历史沿革。北周时(557),安康县治由瓜园迁往社溪汉阴坪。唐至德二年(757年),为避安禄山之乱中的“安”字,又因县治社溪主要部分系汉阴坪,在汉江南岸,习惯上称江南为阴,所以改安康县为汉阴县。当时的汉阴坪仍有大片菜地和瓜园,靠汲水浇灌,供县城人食用。北宋皇佑四年(1052)六月九日,汉江涨大水,邑署漂没。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当时汉阴自皇佑四年县城被洪水冲毁,约80多年因齐人、金人侵扰无城池。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汉阴县治由汉阴坪迁至汉江北面100多里的新店

 

但汉阴县治迁新店后,县名始终没有更改过来。原因是:一是汉阴县名从757年到1132年已沿用了375年,大家都习惯了;二是历史上孔子高徒子贡与汉阴丈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家喻户晓,汉阴已有一定知名度,不能将上了历史名篇《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的汉阴地名从地图上消失;三是新县治新店,又叫茅店,当时茅草遍地,没有多少人家,不便将新店命名为县名,取代汉阴县名。既然阴占了阳地,那么阳也该另觅新地了,于是,将汉阴原县治的汉阴坪,改称为了汉阳坪,两地地名来了个了大交换。这样以来,便形成了人们所说的中国“山河倒置唯汉阴”。(原刊《安康日报》)

个人简介
中国记协会员,陕西作协会员,三秦文化研究员,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主要著作有15部。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