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提供与范围强制

徐孟献 原创 | 2017-12-27 19:00 | 收藏 | 投票

 

环境提供与范围强制

马瑞霞与小悦悦

 

【网络摘编】:2017421日晚7点在河南驻马店驿城区的解放大道,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34岁的马瑞霞遭二次碾压死亡。

有视频显示,一名身穿浅色上衣的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低头时左侧一辆疑似出租车的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年轻女子被撞后躺在地上没有起身,但从视频可以看到,她抬起头试图起来。大约1分钟后,同一方向的另一辆SUV驶过并直接从她身上碾过,之后该SUV的司机停车前来查看。让人感到寒心的是,从被撞到二次碾压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根据视频,白衣女子第一次被撞倒后,有10辆左右的车选择绕行,有20个左右行人缓步走过。直到女子被第二次碾压后,才有一位黑衣男子站在了斑马线上,也有了掏出手机的动作,视频也至此结束。

躺在斑马线上的隐形人,人们这样称遭受碾压的马瑞霞。同样的事件在2011年也出现过,这就是小悦悦事件。

【网络摘编】20111013日下午530分,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最终小悦悦还是于21日凌时32分离世。

15日晚,记者看到了事发时的监控视频。当日下午526分,小悦悦在五金城内一条小巷玩耍,一个人走在路上。这时,前方一辆白色面包车缓缓驶来,像没有看到女童一样,开始加速,并将小悦悦卷到了右侧车轮下,从小悦悦的胯部碾过。面包车停了一下,又加大油门,后轮再次碾过小悦悦的身体。十几秒后,3个路人经过此地,其中一男子从女童身边绕过,看也没看;另外两人看了女童一眼并绕过,没有放慢脚步。紧跟着,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像没有看到一般,右侧前后轮两次碾过小悦悦的双腿。此后几分钟内,又有4辆电动车、三轮车和3位路人经过(其中一位女士领着一个约五六岁的女孩),但都只是看了一下,没有伸出援手,也没有打电话求助。而路边的店铺也没有人走出来看一眼。

下午533分,一位捡垃圾的阿姨经过小悦悦身旁,试图扶起她,但小悦悦一下子就瘫倒在地。阿姨把小悦悦抱到了路边,似乎在向旁边的店铺喊话询问(视频没有声音),但没有人出来。之后这位阿姨向巷子里走去,几秒钟后,一位年轻的女士出现,抱起了小悦悦,匆忙离去。记者了解到,这位女士是小悦悦的妈妈,她立马把女儿送往医院救治。

这两起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同,一个发生在2011年,一个发生在2017年,而且地点也不同,一个在广东佛山,一个在河南驻马店,但是,人们的行为竟如此相同:面对悲剧,却无一人挺身而出,施以援手。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仅仅只是人的素质问题吗?从被撞倒躺在地上的马瑞霞和小悦悦身边经过的路人,难道真得没有一个人动恻隐之心吗?如果有,为什么不愿或着说不敢上前施救呢?

人类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认识行为的规律性,对于使人的行为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类行为的意义

人类行为的定义:人类行为,是个体为满足自身需求,而适应环境所做出的反应。这个定义包含两个内容:一,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二,个体为满足需求而适应环境。请读者记住“适应”这个词,它对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行为的定义可以用三种理论予以说明,即:马斯洛的《人的激励理论》,和 吉布森的直接或生态知觉理论以及勒温的行为公式。

一,马斯洛的《人的激励理论》

人类的生存,必然有所需求,或者说,只有满足一定的需求,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因此,需求的欲望是人生而具有的,在一般人身上经常是无意识的而不是有意识的,它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动力。

马斯洛的《人的激励理论》,从个体心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本身按照强烈程度梯状排列,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是个人为了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它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也是最低层次的、最不可或缺的需求。因而也是人类行为的首要动力。只有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人才有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正如马斯洛所说,“人是一种不断产生需求的动物。”

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动力,它支配着人的行为。

“毋庸置疑,这些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是最优先的。具体说,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当一个人失去了生活中的一切时,生理需要成为他的主要动机。一个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对于食物的需要可能最为强烈。 如果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并且机体因此而受生理需要的支配,其它需要则可能会全然消失,或者隐蔽起来。这时就可以公正地说,整个有机体的特点就是饥饿,因为意识几乎完全被饥饿优先支配。此时,全部能力都投入到满足饥饿的服务中去。这些能力的组织,几乎完全为满足饥饿这一目的所决定。感受器,效应器,智力,记忆,习惯,这一切现在可能仅仅是满足饥饿的工具。对于达到这一目的没有用处的能力,则处于休眠状态或者隐蔽起来。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写诗的冲动,买汽车的欲望,对 美国历史的兴趣,对一双新鞋的需求等等,都被忘记,或者重要性退居第二位。对于一个其饥饿已经达到危险程度的人来说,除了食物,其它任何兴趣都不存在。他梦里是食物,记忆里是食物,想的是食物,感情的对象是食物,看见的只是食物,渴望的只是食物。在有条有理地进食,饮水,或性行为的过程中,通常与生理驱力融合得更为微妙的决定因素,现在可能完全被吞没了。以致于我们在此时(但仅仅是在此时),可以用解除痛苦这一绝对目的来谈论纯粹的饥饿驱力和行为。 当人的机体被某种需要支配时,它的另一个独具的特性是对未来趋势的整体看法也会变化。对于一个长期处在极度饥饿状态的人来说,乌托邦仅仅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他往往会这样想,只要在有生之年食物有保证,他就会感到绝对幸福并且不再有任何其它奢望。生活本身的意义就是吃,其它任何东西都是不重要的。自由、爱、公众感情、尊重、哲学,都被当作无用的东西弃置一边,因为它们不能填饱肚子。可以说,这种人仅仅是为面包而活着。 不能否认这类情况的真实性,但可以否认它们的‘普遍性’。”1当一个长期处于饥饿的人,他梦里的是食物,记忆里是食物,想的是食物,寻找的是食物,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对食物的需求。

从马斯洛对饥饿的人对食物的需求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需求对人行为影响的成度有多么地强烈,需求支配引导着人的行为。

二,吉布森的直接或生态知觉理论

生态知觉理论由吉布森〔JGibson〕提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⑴,环境的提供

自然界中许多客体具有恒定的功能特性,吉布森称环境客体的这种功能特性为“环境提供”。

“从生态观点观看,知觉就成为某一环境向感知着呈现自身功能特性的过程,当有关的环境信息构成对个人的有效刺激时,必然会引起个人的探索、判断、选择性注意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于个人利用环境客体的有用功能满足自已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生存意义。”

⑵,知觉反应的先天性本能

“生态知觉理论认为,知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人感知到的是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分开的孤立的刺激。”2因此,对我们来说,不需要从环境作用于我们的各种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经过重建和解释的中介去建立意义,这种意义已经存在于环境刺激的模式之中,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生态特性的直接产物。

吉布森认为,感知觉是机体在环境中进化适应的结果。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特征如重力、天地、四季变化、昼夜更替等,相对于人类进化过程而言是恒定的,这一恒定的自然大环境提供了孕育生命的条件。进化的功能需要精确反应环境的感觉系统的发展,因此,机体的很多知觉反应技能是遗传进化的结果,凭本能的直觉就能发现与生存密切相关的“提供”。就是说,知觉是先天性的,而不是后天学习的。人类知觉反映出人的先天本能。

西方学者在论证观点时,大都注重实验论证。因为,在他们看来,最令人信服的论据莫过于实验结果与结论相吻合。吉布森也是这样,为了证明人类知觉反应的先天性本能,“吉布森等人设计了著名的视觉悬崖试验。试验中设置一块黑白棋制盘式的铺板,其边缘突然缺失一尺左右,上面覆盖着一块玻璃。吉布森用会爬行的人类婴儿作为被试者。结果发现,90%以上的被试婴儿躲避盖上玻璃的缺失的那一侧,即使爬过这段能够到达母亲那里也不愿意。试验中孩子们的手已触到玻璃,触觉告诉他玻璃是坚实的、稳定的,但他们还是更为坚信视觉证据,拒绝冒险前进。”3吉布森视觉悬崖试验,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它为“人类知觉反应的先天性本能”这一观点,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依据。

 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生态特性的直接产物,它是本能的反应。比如,在马瑞霞与小悦悦事件中,马瑞霞与小悦悦被撞倒后,经过身旁的路人匆匆离开,正是环境刺激引起个体的本能反应,直觉告诉人们选择离开可能对自身更有利。

 

三,勒温的行为公式

“‘拓扑心理学’(topological psychology)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一个变种或分支。为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 Kurt lewin18901947)所创立。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不问面积和距离的大小,以严格的非数量关系来表述空间的内在关系。勒温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借用拓扑学来陈述心理事件在心理生活空间的移动,以及达到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由于拓扑学还缺乏方向的概念,勒温又借助向量分析的概念、来陈述心理事件的动力关系及其方向。从而建立了他的拓扑心理学。”4拓扑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行为。

勒温在1951年提出著名了的人类行为公式:BfP·E〕。式中:B代表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向量;F代表某个函数关系;P代表个人的内部动力;E代表环境的刺激。所谓函数,传统定义为:函数,就是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勒温的行为公式的意思是说:行为等于人和环境的函数,行为是随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环境,可产生不同的行为。

勒温认为,个人的心理经验是在一种心理场或“心理生活空间”发生的,“心理生活空间”,“这一概念综括着在人和环境方面是以影响行为的一切事实”。5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马斯洛的《人的激励理论》,说明了人类行为的原因来源于需求,需求是人行为的动力。吉布森的直接或生态知觉理论表明,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和干预,强调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勒温的理论,研究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人类行为的公式,认为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

环境提供与范围强制

以上行为学家的理论,多被用来研究城市环境的设计,以促使人的行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但是,这一理论,也可以用于社会环境的研究,以促使人的行为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在研究人的行为的过程中,行为学家把环绕人的周围事物以及背景称为环境,环境一般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得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物的总和,如空气、太阳、水、生物、土壤等等。社会环境主要指得是社会制度,它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制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可分为环境和范围两种形态,范围也是环境,它是比较典型的环境。

环境与范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多种对象组成,在各种对象中,“和一个人当前的需要没有多大关系的就会退出于他的心理环境的背景之内;凡是和一个人当前需要具有一定关系的,就会具有一定的‘化合价’;如果一种对象有可能满足他的当前的需要,那么,它就会具有正的化合价、反之,如果一种对象可能对他发生损害,那么,就会具有负的化合价。具有正的化合价的对象吸引他,而具有负的化合价的对象则排斥他。引力是一种指向对象的向量,而反力则是一种背离对象的向量。向量趋向于引起一定方面的移动〔Locomotion〕。例如饥饿对于美食、学生对于成绩、儿童对于糖果、青年对于异性,莫不热衷于追求活动,而如灾害、失业、战祸死亡等莫不设法逃避之。”6在马瑞霞和小悦悦事件,人们的逃避行为,正是范围对象具有负的化合价的缘故。

在环境与范围中,当有关的环境信息构成对个人的有效刺激时,必然会引起个人的探索、判断、选择性注意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但是,在环境中,个人可以规定自己的行为方向,人的行为具有主动性、可控性和选择性,它取决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当一种对象可能对他发生损害时,这个时候,思想教育、榜样的力量就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使人在对自己有所损害的环境中,为他人、为社会牺牲个人利益。但是这种个人利益的牺牲,会使他满足另一种需求,实现另一种目的,比如,获得某种荣誉等等。而在范围中则不能,常常是有什么样的环境提供,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现象,由不得我们主观上赞成还是反对。范围也是环境,它是强迫人做出某种举动具有某种行为的环境,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存在着这样的环境。

正是范围的强制性,才塑造了人类本身。在自然环境中,气候的异常,使猿类生活的森林中,形成了大片的林间空地,这就迫使一部分猿类从树上下到地面。在漫长的地面生活中,为了获得食物,满足生存的需要,不得不采取直立的姿势,採摘树上的野果,逃避野兽的追赶,等等。长期的生存斗争,最终使手脚分工,使猿向人的方向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这一步,完全是人适应环境与范围塑造的结果。又经过漫长的环境适应和范围塑造,形成了现在不同范围形成的不同肤色的人种。

范围的这种强制性功能,同样表现在社会环境对心理行为的塑造上。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范围塑造的结果。阿Q在被侮辱被欺凌后,先是“我是虫豸,还不行吗”的求饶,后是“儿子打老子”的自慰,再后来便是自己搧自己耳光的飘飘然。阿Q的行为,是环境提供的信息刺激感官引起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应。他是为了满足免受更大侮辱与欺凌的需求,而适应环境〔范围〕的结果。

但是,同其他人一样,阿Q也有自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这也正是他在调戏尼姑得到喝彩后,便“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的原因。阿Q是国人的灵魂,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有着阿Q的影子。

在强者面前显羊相,在弱者面前显凶兽性,不是阿Q自己选择的结果,这由不得他主观上的赞成与反对,而是范围强制范围塑造的结果。

马瑞霞和小悦悦事件中的人们的行为,也是范围强制的结果。因为,面对灾难不施救,并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群体的行为。这种群体行为表明,范围中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的确存在着一旦施救有可能带来麻烦的事实。因此,这种无意识的本能反应,符合趋利避害的人性准则。那些批评者,如果他身临其境,也未必能做得好一些。我以为,那些从马瑞霞和小悦悦身旁逃也似地离开的人们中,不乏想去施救的人,然而却不能;就是说,不是人们不想去施救,而是范围强制人们不能那样做。因为,正如卢梭所说,“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

在腐败案件中,有些官员贪污受贿上亿,别墅几百套。难道他真得需要那么多钱、那么多房吗?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是想要做一个清政廉洁的好官的,他们之所以能位居高位,一定是有所贡献的。然而当他们一旦重权在握,却又变得自私贪婪。为什么会如此呢?反腐反腐,越反越腐,贪官污吏贪污受贿不断地刷新着记录,这仅仅是人的觉悟问题吗?不是,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范围的问题,是范围强制的结果。

这种强制力量,形成于人们的习惯势力,它是环境刺激和感知觉反映的结果。我们有一套系统而完备的监督制约体系,但是,这种监督制约体系是上对下的监督制约体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没有监督的权力;有权监督的,却又看不见。这样,权力在运作的过程中,实际上处在一种不受监督制约的状态中。虽然如此,但它却时时处处受着一种东西的制约,这就是“金钱”。何新在一篇文章中说,在政权之上还有一样东西,这就是“金权”,这是很有道理的。相生相克阴阳五行理论认为,无论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一种力量生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种对其遏制的力量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在权大于法的时候,在权力不受约束的时候,在拥有绝对的权力的时候,在这时候,同时也伴随着一种对权力能够影响的、干预的、控制的、制约的力量的生长,这种称为力量的东西,不是别的,它就是金钱。因此,习惯势力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一个行为键,这个键叫作“金钱”。只要按动此键,官员可以从上司那里得到一顶更大的官帽,开发商可以从农民手中得到低价地,企业老板可以得到警察的保护而免受农民工讨薪的干扰,等等。

现在的情形是,你去部门办事,工作人员高兴了,很快就办了。他不高兴,会找出种种理由把你打发走;而你也不敢得罪他,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还得用着他。一些小事,你大不了多跑几次,多说些好听的话,最终还是办了。但要是一些官员才能办的事,那可不是高兴不高兴这么简单了,你不给他一点好处,不给他嘴上抹些蜜,恐怕是不行的。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职位升一级,想用最低价格拿到农民手中的地,想让警察为你的企业保驾护航,那么行贿就成了最便捷的手段。当不给点好处、不请客送礼就难以办事成为一种潜规则,成为一种习惯势力。那么,在这种习惯势力的驱使和金钱的诱惑下,官员们想不腐败都难!我总认为,在所有的贪污腐败的官员中,实际上,绝大多数是不想腐不愿腐,之所以腐化堕落,实在是范围强制的结果。

其它如农民工讨薪现象,上访现象,医闹现象等等都是范围强制的结果。总之,范围强制的行为现象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正是范围的特征所在。

范围对人来说是外在的干预,是异己的存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力量。在范围面前,人是非常渺小的,是非常无助的,是非常软弱的,是被动接受。范围影响着人,有什么样的范围,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人的心理行为是范围塑造的结果。7

 

思想教育与严刑峻法

 

在范围内,要想改变人的行为,思想教育是无效的。因为,思想教育的作用,不是线型的,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管用,它有一个阈值,这就是环境。在这个阈值之内,思想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超过这阈值到达范围内则无效。不仅无效,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种现象,可以用《南辕北辙》的故事说明。

《南辕北辙》的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魏策四》。原文为: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从这则成语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去楚国的人,他的目的是要到楚国,这并没有错;他的马精良,他带得路费很多,他的马夫善于驾车,往楚国去的各种必需条件都非常精良;但是结果却是离楚国愈来愈远。这则寓言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哲理:我们做任何事情,除了各种必要条件外,还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条件越好离开目的地愈远。同此一样,思想教育也有个方向问题。你必须明确:是在阈值之内,还是超出阈值。如果超出阈值进行思想教育,你的措施愈有力,距离你希望达到的目的愈远。所谓范围就是超出阈值的环境。

比如,中国古代用孔子思想教育国民,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有用的。从纵向看,中国古代社会,愈往后,愈重视思想教育,因此孔子的地位也愈高,由文宣王一路抬高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按理说,愈往后,国民的素质愈高,官员愈清廉,社会愈安定和谐。然而结果却是,愈往后官场愈腐败,社会矛盾愈尖锐,农民起义规模愈大。这就是,超出阈值进行思想教育的结果。总之,在范围内进行思想教育是无意义的,如果真要进行,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思想教育失去了意义,那么对于腐败而言,严刑峻法总是可以的?其实,同思想教育一样,严刑峻法也有个阈值,超出了这个阈值则无效。要说惩治贪官之酷刑,莫过于明朝朱元璋的剥皮实草,但那又如何,也阻挡不了明朝的灭亡。同时也没有为以后惩治腐败提供有效方案,大贪官和珅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官员都在腐败,腐败成为为官的一种潜规则时,严刑峻法就失去效力。

 

从范围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

 

马瑞霞和小悦悦事件中的见死不救现象,农民工讨薪现象,上访现象,医闹现象以及腐败现象等等,这些统统都属于范围现象。因此,从范围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在现在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坏范围中,范围的强制性作用,可以把人心中善良美好的东西压制起来,隐藏起来,不使其外显于行为中,而激活人心底邪恶丑陋的东西,支配人的行为。因此,所有表现在官场腐败和社会矛盾中的行为现象,都可以从范围的特征中找到原因。不仅如此,范围的意义还在于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在范围内,一个政府或部门,无论他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人们都认为他是在说假话,做坏事。不仅如此,甚而至于,既使你主观上真心办好事,但是不敢实施;一旦实施,结果一定是坏的。比如,赈灾本是救民于水火的好事,可是赈灾的钱粮被官员层层私吞,落到灾民手中所剩无几,由此导致民怨沸腾,甚至成为官逼民反的导火索。又如现在的“四风问题”,2013年中央提出要务必下大力气,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集中解决“四风问题”。这种良好的政策初衷,到底实施的如何呢?请看侯丰的解说词:“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篇文章作出重要指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其实,不少民众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有很多感受,比如说以前办事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门好进了,脸也好看了,但事办起来却总是觉得不那么舒心也不顺心;再比如,碰到些难事急事需要解决,可是有些部门却拖沓敷衍,听到的回复都是研究研究、等等看看,谁都不拍板。有人就调侃说,这叫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8这其中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于把它归结于人的问题,但是,换个视角,都可以从范围特征中找到原因。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人类之所以能从猿进化到现在的人,与人类主观上的赞成与反对无关,纯粹是为了生存的需要,适应环境的结果。冬天穿棉衣,夏天穿单衣,并不是人类的喜好,而是范围的强制。所以说,我们是可以从范围特征中理解人们行为的意义,找到人们行为的原因。

行为学家认为,人类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动机性,不存在无目标导向的人类行为,可以说,人类行为的每一步,迈向哪里,结果如何,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否则,我们将寸步难行。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为了生存的需要,人必须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因此,无论是小悦悦和马瑞霞事件中的行为现象,还是腐败现象中的行为现象,都是人们为满足一定的需求适应一定环境〔范围〕的结果。

行为学家为我们观察人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从范围的角度观察研究人的行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勒温的行为公式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影响着人,范围塑造着人;但是,人也是可以影响环境,也是可以设计改变范围的。

严寒的冬天,在有暖气的室内,人照样穿着单衣,人的这种行为的改变,在于范围的改变而已,有什么样的范围,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在一定的范围内,思想教育和严刑峻法都将失去意义,只有范围的彻底改造与重新设计,才能改变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在一个良好的范围内,范围同样具有强制性,范围的强制力量,将会使人心中自私贪婪这些丑陋的东西,处于休眠状态或者隐藏起来,而激活人心中善良的东西,使它外显于人们的行为中。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范围,在这样一个范围内,为官者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是他主观努力的结果,而是范围强制的结果,他必须这样做,这由不得他赞成还是反对,愿意还是不愿意,除非他退出官场,不然,他必须这样做。

 

 

参考文献

1]马斯洛:《人的激励理论》。

2课件2-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3]金晓雯:《生态知觉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期.

4][5][6]冯伟强:《拓扑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述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01期 .

7]乐国安:《什么是环境心理学》J].《心理科学进展》1988年第02期.

8《焦点访谈》20171212

 

个人简介
从1993年到现在,我一直在从事范围论的研究。范围论认为,任何结论都仅仅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是正确的,真理性和范围性是结论的基本特征。
每日关注 更多
徐孟献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