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赵峰 原创 | 2017-04-01 11:20 | 收藏 | 投票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01741日。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前384-322年)作此表白的时候,是否真的释然?或许,他还是有些抱怨,有些愧疚?他这样将“真理”摆出来,或许只是为了安慰自己,或者说是个掩饰。他本来是爱老师的,后来似乎不爱老师了。这与学术有关,其中也掺杂着与学术无关的因素。

367年,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那时候,“雅典是希腊人的学校”,他进入了柏拉图(前427-347年)的阿卡德米亚学园。那一年,柏拉图最后一次去叙拉古,失望而归。为了“哲学王”的理想,他曾经三次去叙拉古。现在,他的乌托邦梦想彻底破灭了。沮丧的柏拉图回到雅典。不过,这一年有两件大事发生,这对他是个安慰。一是他最伟大的著作《理想国》完成了;二是他收了亚里士多德为徒。亚里士多德天生就是哲学家的料,他具备柏拉图理想中成为哲学家的一切素质。柏拉图喜欢亚里士多德,给他的宿舍题写了“读书人之间”的匾额。

师生的关系总是这样的,老师把学生的成功看成是自己的成功,但学生大多倾向于自己的成功来自自身的努力或者天分。学生的成长,有时踏在老师的肩上,有时又会走到老师的对立面。很多情况下,师生关系类似父子,儿子需要通过逆反来显示自己的成长,学生也会通过反对老师来确立自己的独立性。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天才,是不会成为老师面前的应声虫的。超越老师是由他的天赋所决定的自然而然的事情。等不到离开老师,亚里士多德哲学上的反叛就充分展现出来了。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柏拉图认为,真实的永恒的存在不是事物或者现象,而是理念;事物或者现象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或者说,事物因为分有理念而存在。比如说,现实中一切的圆形的东西,都不过是理念的“圆”的表象。真正的圆,只能是理念的圆。或者说,我们看到的具体的床,各种各样的床,木床或者铁床或者石床,都是理念的“床”的表现形式。在一个洞穴里,一群人成一排坐着,面对着一面墙;他们的身后是一堆大火。他们的身子不能动,脖子不能转。他们看到面前墙上的影子,以为这就是真实的存在。其中的某个人挣脱出这种被控制的状态,跑出山洞,在阳光下可以看到各种具体的存在。这时他才明白。之前在洞里看到的墙上的影子只是影子罢了。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摆脱那种控制,才能把握理念,从而自觉认识世界。

亚里士多德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将理念说成是独立的存在并与事物或者现象分离开来,既不现实也不合理。这种说法,不过是空话,充其量是一种诗意的比喻。如果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乃是因为他像那个理想的人,那末就必须有另一个更理想的人,而普通的人和理想的人就都应该像这个更理想的人。这样说来理想的人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系列的人了。理念因此就不再是唯一的。这一结论与柏拉图的前提是矛盾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个实体都有其特有的属性,不属于任何别的事物。而共相则是一类事物共有的属性。共相是不能自存的,而只能存在于特殊的事物当中。

“灵魂不朽”是柏拉图从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继承而来的观念。在记述苏格拉底临死前那天的经历的《裴多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自己关于灵魂不朽的思想。苏格拉底认为,生命是轮回的,灵魂是不朽的。我们的灵魂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存在,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还会继续存在。灵魂与肉体是可以分离的。生存与毁灭只是肉体的事情,而灵魂是永存的。死亡不过是肉体在世界上的消失,不过是灵魂对肉体的脱离。哲学家的使命就是思考,而思考是灵魂的职能。肉体的存在对于思考来讲是一个障碍,因为肉体的欲望总会打乱思考的进程,破坏思考的环境。因此,对于哲学家来说,死亡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灵魂一旦脱离肉体,思考就变得自由自在了。

柏拉图或者苏格拉底从灵魂不朽中得出关于生死的坦荡态度令人崇敬。但是,关于肉体与灵魂关系分离的说法终究是一派胡言。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的属性是和生物的自然质料不能分离的,它们并不像线段和平面那样可以纯粹抽象地存在。一个有生命的实体是由肉体和灵魂共同构成的,在灵魂和躯体的关系上,应该既强调生命实体的精神性,又重视生命实体的物质性。没有脱离灵魂的肉体,也没有脱离肉体的灵魂。

关于知识的形成,柏拉图的认识是基于灵魂轮回的“理性主义”。因为生命是轮回的,灵魂是不朽的,所以知识是天赋的,先天的。我们在前生就已经积累了知识,在今生这种知识可以被唤醒。对于人生来讲,知识是自备的。苏格拉底说,教育就是回忆。教育的作用,教师的职能,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和引导,将其内在的,先天的知识唤醒,使其由潜在而变为显在。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与一个小奴隶讨论几何问题。这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几何学,但通过苏格拉底的启发,似乎几何学的知识从他心灵中被唤醒了,他最后能够理解艰深的几何了。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基本上是“经验主义”的。所谓经验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来自认识主体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产生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经过实践的积累,形成经验,经验再经由抽象和思考,升华为知识。在亚里士多德的观念里,人是自身的尺度,经验是知识的来源。亚里士多德并不否认思维和逻辑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却不认为思维和逻辑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前述那个小奴隶通过启发被“唤醒”几何学知识的故事,可能具备真实性。那种几何的或者逻辑的知识,似乎是可以通过逻辑的方式获得的。但是,很多知识是来自经验的。比如,在小奴隶不认识苏格拉底的情况下,要他说出苏格拉底的情况,就绝不可能。柏拉图的观念实在是天狭隘了。因为深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在他眼里的知识,其实就只是数学或者逻辑。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最致命的可能是乌托邦。亚里士多德写《政治学》,似乎就是用来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 》的。《理想国》是柏拉图的心血之作,其中承载着他学术和政治的理想。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乌托邦就是乌托邦,它不具备任何的现实可能性。柏拉图的理想国度,是哲学家成为国王或者国王成为哲学家的国度,是一个按照哲学家的理念来治理的体现真善美的国度。亚里士多德的认识与此相聚遥远。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国家或者城邦不过是人们借以实现其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度里,实行的是财产公有。柏拉图认为,财产的私有,会加剧人的私欲,造成人们之间的离心离德,造成社会纠纷,引起社会动乱。对于国家的护卫者来讲,其职能就是维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定,而私有财产却足以毁灭和平,破坏安定。柏拉图不仅坚持财产公有,还要求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甚至要求共妻共子,计划生育,优生优育。

对于财产结构,亚里士多德坚持私有财产。他认为,柏拉图以为财产公有有利于社会和平,只是幻想而已。如果财产是共有的,人们不能依据财产取得收入,只能导致平均主义。这样,反而会引起人们的不满,更容易引致矛盾和纠纷。财产共有之不可行,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人们大多对属于自己的事务会更加关心一些,对属于自己的财产也会更加有效地利用。如果财产公有,财产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亚里士多德还认为,人们对待财产的健康态度,应该是在财产满足自己消费需要之外,能够将其加以馈赠和施舍,以体现仁慈和慷慨。如果财产是私有的,这种对待财产的健康态度就可以得到实现;相反,如果财产是共有的,就失去体现这种美德的机会了。亚里士多德还认为,人是自爱的,人的自爱自然地会延伸到对自己财产的热爱。如果财产是私有的,人的这种自爱就有一个扩展的途径。而如果财产是共有的,则剥夺了人的自爱的扩展。最后,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类是不会长期地系统性地犯同一个错误的。如果财产公有是好的制度,那么人类流行的就是共有财产制度了。实际上,历史上流行的不是财产公有而是财产私有,这说明财产私有是符合历史经验和传统的,是一种好的产权制度。

在柏拉图的教育下,亚里士多德已经成长为雅典最优秀的哲学家之一。但是,从柏拉图出发,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柏拉图,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到了柏拉图的反面了。在柏拉图的晚年,他准备为他的阿卡德米业哲学学园挑选继承人。就哲学思想的成就而言,亚里士多德无疑是最理想的人选。但是,阿卡德米亚哲学学园的继承人,应该是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人。亚里士多德虽然水平很高,能力很强,但他的思想已经不再是对柏拉图的继承了。因此,柏拉图没有选择他。亚里士多德对于成为柏拉图之后阿卡德米亚哲学学园的领袖是有所期待的,他也许一直以为非自己莫属。因此,当柏拉图选定他的外甥之后,亚里士多德非常失望。于是,他负气离开了。柏拉图自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心思,但他还是很伤心。他说:“亚里士多德踢开了我,犹如小雄驹踢开生养它们的母亲。”(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许开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P210)毕竟,亚里士多德是他最得意的门生。

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之后,在小亚细亚一带游学,开办学园,招徒讲学。在亚里士多德离开的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了。又过了若干年,阿卡德米亚学园的继承人去世了,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他指望着这一次能够被推举为了阿卡德米亚哲学学园的领袖,这一次,他又失望了。于是,亚里士多德在朋友的帮助下,在雅典郊区一个叫做里康的地方开办自己的学园。再往后,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雅典掀起一场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受到指控,罪名与他的祖师爷一样——不敬神。亚里士多德最后一次离开雅典,他说为的是不让雅典“对哲学第二次犯罪”。次年,亚里士多德在爱琴海一个小岛上病逝。

亚里士多德一生向往真理,热爱哲学。而在哲学的故乡雅典,他却一直感觉自己是个“异乡人”。当有人批评他背离老师的思想时,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师恩与真理本来是不矛盾的,老师寄望于学生的,恰恰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即使柏拉图没有选择亚里士多德作为学园继承人,也不意味着柏拉图就有什么值得批评的褊狭。但是,亚里士多德毕竟不是圣人,对于雅典,对于柏拉图,他免不了会有抱怨。当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时候,他对柏拉图是有着抱怨的。真理当然是他所追求的,但在此表述中,可能一个借口。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