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的未来: 用天子精神取代士子精神

杨鹏 原创 | 2017-05-27 14:54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中国有两大精神传统:天子精神和士子精神。

  当今在中国知识界和社会中流行的,仍然是士子精神传统。

  中国精神的未来,在于结束士子精神传统,普及天子精神传统,以君主文化取代君子文化。

  什么是天子精神?

  明清留下的北京天坛祈年殿,供奉皇天上帝,配以祖先神位。天坛宗教模式,源于什么思想传统呢?

  《孝经》中说:“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礼记》中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

  祭祀上帝配以祖先,这不是儒家的创造,是儒家文献对传统的继承。

  清道光年间出土的周武王时期的青铜器“天亡簋”,内有铭文七十六字,记载周武王灭商后,集合诸侯,在天室山上,祭祀上帝,配以周文王。原文是:于王丕显考文王事喜上帝。

  天坛传统,源于西周郊祭传统。西周郊祭传统,又受商朝影响。殷墟甲骨文中,祭祀上帝和祖先是常事。

  天亡簋

  天亡簋内铭文 

       周朝郊祭的对象是上帝。祭祀的精神前提是:

  第一,相信这个世界之上,有一个主宰力量。商周人称之为上帝。

  第二,这个主宰力量并非客观规律,而是有主观意志的至上神,会回应人的德行,会介入人类历史,会将天命赋予有德者,会决定人命运的起落和国家命运的兴衰。

  第三,君王要向上帝献祭祷告,感恩取悦上帝。以敬天爱民之道,祈求上帝护佑风调雨顺长治久安。

  第四,上帝面前,没人可骄傲。人只能顺应上帝,奉行上天之道。天子不过是上帝拣选的臣仆,天子也必须在上帝面前跪下双膝,奉献牺牲,信靠祈祷。

  历史上,没有几个君王能真正做到敬天爱民,但这并不妨碍敬天爱民是中国君文化传统,是中国天子精神传统。

  与天子精神不同的,是士子精神传统。

  士精神,经过了两个阶段。从孔子的敬天尊王到王阳明的敬己尊王。

  孔子是士子精神的开始。孔子开办私学,有教无类,就是教育士人。“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敬天忠君孝敬父母。孔子以士为教育对象,《论语》属君子士子精神,非天子精神君主精神。但是,孔子是敬畏天命的士,是礼敬上帝的士。他知道“天生德于予”,因此“畏天命”。他因为有天信仰准则,所以会评判君王是非。

  孔子以后,经过孟子强调“尧舜与人同耳”,到禅宗慧能对自性即佛-不假外求-明心见性-直了成佛的倡导,中国士阶层越来越走向内圣,最终形成一种很特别的精神结构,以王阳明为代表。赞美的称之为“内圣外臣”,批判的称之为“内圣外奴”。以内圣自尊,以臣仆用事。自以为内圣,所以以己心为尊,不跪上帝,不敬上天。要为君王所用,所以忠于君王,为君王臣仆。

  皇帝亲耕籍田,籍田的产出用于祭祀皇天上帝。

  王阳明说:“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天在自心,道在自心,知自心即知天,知自心即知道。相当于上帝在自心,上帝之道在自心,知自心即知上帝,知自心即知上帝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阳明心学的观点,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早在王阳明之前,就有慧能自性即佛。早在慧能之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就有这种观点。以后的犹太教神秘主义、基督教神秘主义、伊斯兰苏菲派都有这种观点,都要从自心中去寻找宇宙本源。

  但这些神秘主义者与王阳明的不同在于,王阳明将圣人与臣仆统一起来,成为跪在君王前的圣人,这是中国士精神变化出现的特别结构。不是什么“内圣外王”,而是“内圣外臣”。精神上把自己当上帝,行为上把自己当臣仆。

  王阳明的君主是明武宗朱厚照。这是位争议很大的年轻皇上。赞美的说他诛杀宦官军功有成,否定的说他“朝纲紊乱”、“耽于嬉游”。王阳明倡导吾性光明不假外求,明朝皇帝则认真修天坛向上帝献祭祈求。北京天坛,明朝廷从1420年到1538年一百年多年时间,不断修整扩建。明朝史官对明朝皇帝天坛祭祀有详尽的记录。

  古代皇帝到泰山祭天

  想象这样一幅图景——以己为圣的士子跪在天子面前,天子跪在上帝面前。跪在上帝面前向上帝祈祷的,统治了不向上帝下跪祈祷的士子们。士子文化讲内圣,天子文化讲敬天,结果敬天者统治了内圣者。

  中国为什么会形成天子-士子、君主-君子这两大不同的精神传统呢?一个猜测是:士人君子各敬己内圣,人人自以为是,失去共同准则,原子化分散,君子不党,缺少凝聚力,不能形成自组织,只能服务皇家。失去了上帝信仰依托,就失去了评判君主是非的自信和勇气。孔子《春秋》有对当政者的是非评论,王阳明《传习录》只字不评君主。而王阳明的君主,颇多荒唐之行。

  皇家敬天祈祷,以己为上天臣仆,天命在身,使命在己,心有依靠,皇族凝聚,最终成为士人君子的凝聚中心和精神依托。士子的不假外求是伪骄傲伪自信,天子的下跪祈祷是真骄傲和真自信,结果是天子敬天,士子敬天子,形成上帝-天子-士子-百姓的等级结构。

  本来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思想,最后变成了士子君子的追求和审美。他们在为自强不息感动的时候,却忘了前面应有的源头——天行健。

  今天仍有不少人赞美君子,要中国人当君子。他们没告诉我们,君子君子,君主之子。讲的不过是士子传统,说的不过是臣仆精神。

  未来中国需要的,不再是士子精神的延续,而是天子精神的普及。懂得在上帝面前下跪祈祷,敬天爱人,中国方可成为天子之国,成为人人平等、人人有尊严的国度。

个人简介
出生时间:1963年10月22日。 出生地:云南昆明 教育:北京大学西语系文学硕士,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 出版书籍: 《成为上帝》(哲理散文) 《东亚新文化的兴起——东亚经济发展论》(经济类专著) 《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