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另类问题趣谈

张维武 原创 | 2017-05-09 18:12 | 收藏 | 投票

 

    用“大禹治水”的精神来形容如今的领导们,其实一点也为过。上层高屋建瓴,运筹帷幄,治企若烹小鲜。但到了执行层面时,就味同嚼蜡,索然无味了,为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执行层的领导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唯独忘了“初心”。

    一、风向标的问题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执行的“中流砥柱”往往会站在有利于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时是不推诿也不主动明确表示,有时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时间久了,甚至不了了之,执行的结果必然不如领导层所愿。换个角度看,表面上是执行偏差、融会贯通、一竿子插到底的事情,本质却是风向标的问题。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我们的应者在那里?“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应者何为?

    风向标问题,是旗帜问题,是原则性问题,是当前管理中不容忽视且要看清的现实,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不向风向标看齐的突出矛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生矛盾的根源不外乎两种:正如林语堂所说的:东方文明只有两句格言,一句是安分守己、明哲保身;一句是管他妈的。

    医治要报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于病入膏肓者,无药可救者,要敢于放弃。

    二、无形的手

    无形的手,推不开有形的门,但力量之大,可水漫金山。说话含含糊糊者,做事趋炎附势者,不愿担责者,都是无形的手的缔造者。无形的手,在各种场合都可以撕裂想做事的双手。奉劝诸位,换个姿势,告诫自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无形之手,杀人于无形之中。

    无形之手源于嫉妒,小肚鸡肠

    治疗方案,对照镜子,镜中人是你,你是镜中人。

    三、部门墙的坍塌

    部门墙有吗?我说有。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说:“发展初心淡化,内部缺乏信任”,这正是部门墙滋生的土壤。出了问题,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怎样推卸责任。“好比当初三聚氰胺的笑话,厂家说牛奶出了问题是因为奶贩子,奶贩子说是因为奶牛,奶牛说是草的问题,草说是草他奶出了问题。”后果就是在部门间形成了无比厚重的部门墙。部门墙的存在,推卸责任就成为可能或可以,罚不责众嘛。

    因部门墙存在而导致的不信任、自私,最终结果带来的是部门协同形同虚设,除非领导给了你尚方宝剑,而你确实收到了圣旨。

    部门墙阻碍的不仅是协同与沟通,连自由呼吸的空气都隔离了,真是泾渭分明哦。何时坍塌,呼吸不带PM2.5的空气,人心所向。

    部门墙,墙如山。始于规则的滥用,信任的缺失,制度的放弃。  

    狐假虎威也好,杀鸡儆猴也行,杀一儆百也罢。咣当一声,刀光落地的瞬间,部门墙也就自然坍塌了。

    四、权力的滥用

    平台和位置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责任的蓄水池。有人把它发挥的淋漓尽致,演绎的无与伦比,堪比电影《饥饿游戏》,却忘记了蓄水池的作用。

    如何解析权力二字,对管理者来说,不外乎“支撑、服务”四个字,只有对上、对下、对同事、对客户、对伙伴做好支撑和服务,才是对权力的最好解释。人常常只看到了面前“胡萝卜”,而忘记了身后的“大棒”。

    对一只脱了缰绳的野马来说,回归自然也许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五、阿Q的自娱自乐

    寻找工作上的自我安慰与自我解脱,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但常标榜阿Q精神,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一切唯上,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是过犹不及。既不单纯地丑化,也不过度的吹捧,别老是以Q来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找理由。

    Q的自娱自乐来源于企业价值与文化的弱化。

    治疗方案,制定规则和标准,完善以企业文化为牵引的考核体系。

    管理中,如何让棋子落地,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与品德。不敬鬼神,就无以畏惧也;不知廉耻,就鲜寡分明也。正印证了执行,就是不找借口,现在、立刻,马上行动,长此以往,另类必将不再是另类。

 

         

                                             

                          

个人简介
只是想想说说自己的想法而已!
每日关注 更多
张维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