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何时兴盛?何时衰落?

张忠俊 原创 | 2017-07-07 15:28 | 收藏 | 投票

 中华文明何时兴盛?何时衰落?

  近段时间,笔者总在想;为何有的文明被世人景仰,崇拜,越来越兴旺?为何有的文明却被世人厌恶,憎恨,越来越衰退?好的文明有哪些特征?坏文明又有何特征?唐朝为何被世人景仰,赞颂?宋朝经济,科技超过唐朝,却为何衰落,被元蒙所灭?

笔者上网搜索了一下,笔者认同以下解释;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

文明判定标准;

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最早的文明是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城邦,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500年。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众所周知,人类有四个原创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

近代工业文明的崛起,近代西方兴起的文艺复兴,是复兴希腊文明,罗马文明,而开创出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代表的工业文明,而美国则创造后续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

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英国工业革命不仅扩展到西欧和北美,推动了法、美、德等国的技术革新,而且影响到东欧和亚洲,俄国和日本也出现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它标志着世界整体化新高潮的到来。

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并非偶然,它是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次革命从开始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问。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机器。

这次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是工厂制度的最终确立。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

 

笔者本文重点探讨中华文明何时兴盛?何时衰落?

 

,早期为中华文明作出贡献的人和事;

先简略回顾一下早期为中华文明作出贡献的人和事,第一位是炎帝,第二位是黄帝,尧、舜、禹是黄帝的继承人,一代代继承下来,完成了这个准备,到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中国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一起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

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公元前5世纪前后。最聪明的人那个时候都诞生了。我们来列个时间表,孔子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诞生,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聪明人那个时候全出来了,差10岁、14岁不就是同一个时期吗?大家前后跨入了文明的门槛,然后量变到质变。到了公元前5世纪以后智能大爆发,人类一起成熟了。那个时代被德国的法兰克部学派称为轴星时代,就是人类智慧的轴星就在那个时候。关键时刻中华文明没有缺席。

公元前5世纪前后,人类智能大爆发以后马上进入到了帝国时代。没有国家力量的合作,他们的思想,也将会随风飘散。孔子算得厉害了,他的讲话如果没人听,就算学生听后记了下来,但学生的笔记也会很快被烧掉。那又怎么能够留传下来呢?世界上聪明人多得很,为什么留下了他们几个?同时,帝国兴起也需要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 帝国兴起首先是思想的崛起,没有思想的崛起,就没有帝国兴起,因此,必须由国家的力量来抵抗野蛮,来捍卫文明。

巴比伦王国,波斯王国,印度的孔雀王朝,一个个帝国起来灭亡、起来灭亡,最后地球上有两大帝国,长时间的并肩共存,西半球的罗马帝国,东半球的秦汉帝国,秦朝太短,汉朝时间比较长,秦汉帝国,压住了东半球地球的分量。

这两大帝国遇到了共同的敌人,叫做北方蛮族,野蛮力量,遇到北方的野蛮力量。中国的野蛮力量叫匈奴,对付匈奴秦汉帝国有两个方法,秦始皇是造长城,汉武帝是打仗,汉武帝在位50几年一直在打仗,打的结果呢,匈奴打败了,跑掉了,汉代也打得非常疲惫。

我们在这打匈奴的时候,罗马帝国也遇到了北方蛮族。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了,被北方蛮族打垮了。那么北方蛮族是谁呢?就是被汉武帝打跑的匈奴,跑到西边去了。他和当地的蛮族联合在一起,经过几代的努力,把罗马帝国瓦解了。

那是公元5世纪了,地球上两大帝国,一个帝国灭亡了,欧洲从此进入中世纪。

宗教蒙昧慢慢长夜一千年哪!

 

,孝文帝的文化复兴,孝文帝再造中华文明;

匈奴虽然打跑了,但是北方还有很多蛮族。当时的中国被一个少数民族占领,这个民族叫鲜卑族。

鲜卑族来了以后立刻就要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中国的汉族会种地,我们不会种地,我们无法统治他们。所以一般认为应该是废除农田,恢复牧场,恢复到游牧文明,那我们就可以统治了(他们熟悉的是游牧文明)。

那么有两个策略,一个就是鹰派的策略,把汉族人全部杀光,鸽派的策略是不要杀光,让他们成为奴隶在那劳动。

但是值得炎黄子孙永远万幸的是,在鲜卑族里面居然出现了两个极其优秀的人物。一个是女性,她其实血缘是汉族,在那做了太后,叫冯太后。

另外就是她的孙子,是鲜卑族里面有一个拓跋氏,他一个字的名字叫拓跋宏,这个人在汉族的历史书上叫做北魏王朝的孝文帝,孝文帝他非常重要,他年纪很轻,他死的时候才33岁,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王者,但是他做的事情非常重要,在他奶奶的带领下(奶奶死后,他一个人掌权的时间不长)。

在八、九年的时间里面他规定了几条决定,虽然我们鲜卑族是军事上是胜利者,但是在文化上我们是汉文化的学生。因此,

第一,废除鲜卑语,所有的官员都学汉族。

第二不准再穿鲜卑服装,必须穿汉服。

第三迁都,从他们原来的首都,现在陕西大同迁到一一河南洛阳,迁到农耕文明的中心地,然后实行《均田法》等农耕文明的法律。

最后一条鲜卑族的贵族,努力的和汉族通婚,造成血缘相通。大家不要小看这几条规定,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成果,这个成果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首先中华文明不但没有被消灭(差一点被消灭,罗马文明其实当时已经被消灭了),而且更强大了。

为什么更强大了?我们的诸子百家好是好,有三个毛病,,就是太斯文了,缺乏执行力,,封闭保守缺少进取心,,缺少冒险精神。

第一, 光有诸子百家能不能搞成一番伟大的文明事业?不可能,缺少生命力,缺少强悍的力量。这一点,鲜卑族给予了,他们可以丢掉自己的鲜卑语言,可以丢掉自己的鲜卑服装,他们丢不掉的是马背上的雄风,他们丢不掉的是天苍苍野茫茫的气概…..  …..

这一点一旦加给我们的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加上我们的诸子百家,中华立刻强大无比。

所以我们有的人不了解,以为光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就能建立伟大的社稷,不够,一定要有北方少数民族的阳刚之气,野性的加入,中华文明才会平衡。

第二,这个北魏孝文帝觉得自己没有文化,那就拜汉族文化为老师,而且也可以拜其他文化为老师。所以他又拜了印度文化做老师,因为当时正好佛教传入了以后。佛教里面有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留下的希腊文明的遗留;他又拜希腊文化做老师,印度文化和波斯文化很近,他又拜波斯文化做老师;拜巴比伦文化做老师。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都被请进来当了中华文明的老师。

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到陕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去看一看,你进去就感到跟奇怪,上去以后怎么感到是罗马的廊柱呢?那是希腊文明的余留。那些佛像是印度文明,不然为什么都是高鼻梁深眼窝的呢?这是希腊雕刻家的余留….. …..

北魏的孝文帝,将世界优秀文明融合了,多么了不起!

第一,中华文明突然走向了健全平衡,走向了雄气勃勃的强大。

第二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优秀因子融合了,这样的话诸子百家三个毛病克服了,我们现在老在讲国学,讲文化,我们要看到它的毛病,但是在公元5世纪在北魏孝文帝的时候,这三个毛病已经克服了。这三个毛病克服以后,第四个优点又出来了,就是它不是主张通婚吗?主张通婚以后,就造了新一代身体强壮,受良好教育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所以,一个伟大的朝代马上就要来了,这个朝代就叫唐代。

大唐之前的隋炀帝和大唐开创者唐太宗,他们的血缘二分之一是鲜卑族血缘。到了武则天的先生唐高宗他四分之三是鲜卑族。

所以一个小小的民族由于它的英明的决策,把它的血缘输入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创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所以,我们对北魏孝文帝这个33岁去世的皇帝要表示一种极大的尊重,是孝文帝再造中华文明!因为,他不但避免了中华民族的一次非常有可能的灭亡,而且还一次性补强了中华文化所有的重大缺陷。

公元7世纪的唐朝,到现在为止还是让人激动万分。我们不管是在哪个地方来的人,只要是中华民族的子民对大唐都可以持有一种非常的骄傲之情。

当时,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罗马城的人口不到五万,当时欧洲一个一万人口的城市已经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城市了。

而当时大唐的首都长安城内的人口不算城外就是一百万,70几个外交使团,三万多个外国留学生,城里面吃的是阿拉伯面食,用的是罗马医术,通用拜占廷的金币和波斯王朝的银币。

世界各国的宗教在那都有道场。物价非常便宜,刑事案件极其的少,这我们从唐代的历史书里都可以看到。

人们的幸福指数极高,证据之一是几乎人人都在写诗,上至太后下到船夫轿夫都写一首好诗,

而且写得水平很高。《全唐诗》里面任何一首诗都超过乾隆皇帝写的那些自鸣得意的诗,唐朝是让人羡慕的。

因为唐代太伟大了,太辉煌了。有人说人类历史上真正的文化中心有三个,一个就是公元7世纪的长安,19世纪的巴黎和今天的纽约。什么叫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就是全世界的文化创造者都集中在那。而且把文化成果在那发布,这叫文化中心。

公元7世纪到8世纪的唐代,中华文明发挥得非常优秀,非常精彩,而且由于丝绸之路和日本的交往,所以它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不可动摇的中心了,这一点全世界都公认。

 

,优质文明的特征;

一般性文明的定义,特征,上面己经有了,优质文明是超越一般性文明的,因此优质文明定义高,笔者认为;

1,全世界有各种各样人,其人性是基本相同的,相通的,优质文明在某地域,和世界被人们认同,学习,或进一步融合,对地域或世界有辐射力,影响力。

2,创造优质文明的民族,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较勤奋。

3,优质文明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融合性,因此优质文明常有择优性,常是多种优质元素的组合集成,例如唐太宗时代,就是道家加外来佛教加西欧文明多元素加诸子百家加北方民族的壮烈,进取,豪气,包容。

4,生活在优质文明内的人,享有同时期水平较高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安居乐业,自豪认同。

5,优质文明有制度支撑,因此,优质文明是同时期法治水平较高的文明。

6,优质文明是择优文明,对文明圈内的杰出人士,有功之臣,能做到论功行赏,人尽其才,对弱势人群能扶助,救济,体现人道精神。

根据以上6条标准判断,中华文明发展至唐太宗时期应是优质文明。

 

先谈第一条当时大唐的首都长安城内的人口不算城外就是一百万,70几个外交使团,三万多个外国留学生,城里面吃的是阿拉伯面食,用的是罗马医术,通用拜占廷的金币和波斯王朝的银币。世界各国的宗教在那都有道场。物价非常便宜,刑事案件极其的少,这我们从唐代的历史书里都可以看到。人们的幸福指数极高,

第二条中华民族也够格,

第三条,由于孝文帝的贡献,融合,再造中华,唐太宗完成了择优融合。

第四条唐代人们的幸福指数极高,

第五条,唐太宗制定了中国最完备的法律,公元653[唐律疏议]颁行全国,这是一部中国最全面,最完整的法典。,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作为一位国君主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唐太宗不愧是一位开明的皇帝。

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中国重要制度科举制,由隋朝创立,唐代发展完善全面实行科举制,实行用考试制度选拔人才,这是巨大的制度创新。

在科举制以前,皇帝用人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外戚,就是皇后的亲戚之类,再一类就是宦官,这两类人都可能威胁皇权,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相比较而言,对皇权威胁少些,人才素质高些。因此,中华文明至唐朝,己达到最高峰。

那么,为何唐朝也出现安史之乱呢?

中国至秦朝始,就是皇权专制,因此,偶然有个好皇帝,国家就强大,靠运气,大多数情况难有好皇帝,这是由皇权专制制度家天下性质决定的。

中华文明的兴起,强盛,衰落,通过两个方面反映出来;

,是皇帝与大臣的关系,开始是贤臣择主而事,到贤臣与皇帝亦师亦友,最后贤臣成了皇帝奴才。

,是皇权与百姓生存权,开始以民为本,民为贵君为轻,到视民如草芥蚂蚁。

魏征与唐太宗的事,成为千古佳话,魏征是李建成的谋士,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后,非但没报复魏征,反而重用魏征。

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鹞鹰,看见魏征远远向他走来,便赶紧把鸟藏于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鸟闷死在唐太宗怀中。

一次,太宗退朝后,面带怒容对长孙皇后说;“我迟早会杀死魏征这乡下佬”长孙皇后忙问唐太宗何故,太宗告说,魏征在朝廷上公然强辩令其受辱。

皇后听后马上更换朝服,向唐太宗表示祝贺,说;“我知道皇帝英明臣子才正直,今日,魏征敢于直谏,原因就在于皇帝的英明,因此,我不得不表示祝贺”唐太宗听后转怒为喜。

从这几件小事大家可以看到,唐太宗胸襟是何等的广阔,眼光是何等高远,执政是何等用心,唐太宗为何怕魏征?因为唐太宗真正的想创立盛世文明,有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好呢?!

第六条,唐太宗对功臣论功行赏,还将功臣的事迹树碑立传,而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实质是用兵权换特权,換腐败通行证,所以宋朝政治一直腐败,由吏治腐败到全民腐败,纵有四面外敌,统治者仍设法求和享乐,忠臣,贤臣,良将均没有好下场。

整个北宋,南宗政治都是暗黑,让人看不到希望,统治者只是个维持作用,统治者腐败享乐,广大人民勤奋的创造财富,如此而己,直到南宋灭亡。

 

明朝朱元璋则对功臣大加杀伐,酷刑伺侯, 明初死于朱元璋刀下的文人多达数万之众,开创了自秦始皇以来历代皇帝“文字狱”杀人之最。有的人实在受不了,只好找借口辞官还乡,回家当普通百姓过几天安稳日子,不料又犯了皇帝的忌讳,说是弃官还乡要谋反,这些想躲避的官员躲不开、逃不脱,眼睁睁看着被朱元璋杀了。

汉朝功臣也是惨,张良逃跑做隐士,韩信被杀,临死前说出,高乌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

 

因此,根据优质文明6条标准,中国唐朝应是优质文明,中国在海外华人住地,都叫唐人街,都以做唐人自豪,这是民心所向。

同时,笔者认为,中华文明经过漫长的发展,汉代是中华文明初步成型期,政治,军事,社会治理等方面至唐代己达顶峰,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至宋代己达顶峰,宋代开始,就是中华文明的衰落期,直到晚清。

宋代是中华文明衰落的关键朝代,衰落起至宋太祖守内虚外,重文轻武,安于享乐的国策,因为守内,朝廷全部精力都放在赵家天下的稳固,因此,制度设计是九龙治水,谁也无权无责,机构众多,官员冗多,财政不堪重负,对外妥协软弱,重用文官,用文官牵制武官,压低武官待遇,皇帝自己安于享乐,社会失控,黑社会兴起,吏治腐败导致社会全面渍败,安有不亡之理!

还有两个我们很难理解的事,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马上要灭亡的时候,节骨眼上防卫北京的一个官员叫王懿荣,就是他发现了甲骨文,他在八国联军进入的那一天自杀了,书桌上还放着甲骨文的残片。

而甲骨文告诉我们中国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商代。

然后就是八国联军进入北方的那两天,敦煌发现了藏经洞,告诉大家中国有个唐代。

笔者对这两件事情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有一个武士被人家打败了,浑身都是鲜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自己童年的歌声,他又拄着棍子站起来了。

这童年的歌声就是那个时候的甲骨文,就是那个时候的唐代敦煌藏经洞,这些曾经辉煌证据的发现,使他又站起来了…..  …..

冥冥之中,是否有神明在护佑中华文明?

文明的衰落,有多种原因,有的因为战争毁灭,有的是自然灾害毁灭,有的是政治腐败,如罗马帝国,就是因为元老院腐败而衰落。

文明的择优融合能力,文明的制度支撑是文明生存发展的两个关键能力。

 

,为何说中华文明衰落始于宋朝?

宋朝的两面性;

1、宋代的政治体制是皇帝大权独揽,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宰相制度衰落的体制。表面上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因分权不明确,谁也没权没责。

2、它的经济状况是历史上最好的,胜过汉唐。

3、它的科学成就是最为辉煌的。

4、它的思想是最活跃的,出现了一大批学者与学派。

5、它的教育是很发达的,除官学外,出现了大批民办的书院。

6、它的科举制度是先进的,开科取士人数是唐代的二、三十倍。

我们先来看看大宋的繁华;

宋朝也搞城市化,不过是简单的以街巷制取代里坊制。

在唐代的城市格局为里坊制,坊制就是把皇族居住区和政府机关与居民区分开。每个区域都隔开。人们就在一个个独门小院里安然而居。

到了宋朝,人们开始在大街开店摆摊、经营买卖,坊墙被推倒,居民区与市场混在一起,即为街巷制。

宋朝坊墙倒塌之后,商业空间更加广阔,无处不在,时间上也打破了宵禁的限制,北宋出现了夜市。

有了夜市也就有了夜生活。大宋夜生活的主题是享乐,一般的酒楼有吹箫、弹琴、歌唱、散耍的人伴奏助兴;规模较大的酒楼则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的娱乐场所,这些酒楼为了吸引顾客、笼络客人,会招聘很多女技师(妓女)……

宛如现代的夜总会,1这些妓女的作用主要是使酒楼的气氛更加活跃,酒楼用这种手段使酒楼内充满歌管欢笑之声,以娱乐的方式吸引顾客的到来,以致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的天气里,客人也不会减少。

到轻佻的宋徽宗当了皇帝,实在抵御不住市井夜生活的诱惑,竟然置六宫粉黛于不顾,和心腹太监翻墙跑到宫外去嫖妓。

宋朝时期的商业十分发达,而且分工细化。

比如宋人笔记记载有一个鎚石莲的行业,就是剥莲子,从事这一行业的有数十家,每年鎚莲数百车,把剥好的莲子卖给水果行或药铺,以此为生。

在宋朝文化产品也是一个行业,诗歌、酸文等都可以专门出售。

东京的夜市就有秀才卖诗,市民出题目买诗,有时还会指定韵脚,一般30文左右一首。

临安夜市有李济卖酸文,张人卖扇子。酸文难度比诗还大,根据随时发生的事情,顷刻成文,并要求诙谐调侃;卖扇子一般按顾客要求画一些山水画。

宋朝简直是全民经商,连和尚都卖肉。比现在万众创业更厉害。

在东京最大的寺院相国寺,是有名的集贸市场,其中庭两庑即可容上万人做生意。寺内的和尚办了一个专门经营猪肉生意的“烧猪院”,和尚惠明还成了名闻京城、专门烹调肉类菜肴的大厨师。

宋朝人大多也喜欢出去旅游,旅游也成为专门产业。还有旅游指南叫做《朝京里程图》,就像今天的导游图,在驿路上的商店里出售。

宋朝也有各种节日,比如牡丹节。大部分来旅游的人目的地都是帝都,也就是宋朝的开封。现在开封还有菊花节。

宋代民间手工业的技艺十分高超。

  

还有辉煌科技。有宋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走到了它自身发展的最高峰。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以及它们的外传,对中国以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宋代天文仪器的制造、历法的编修等都走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峰,东京的水运仪象台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天文仪器。

此外,地图绘制、医学理论、农业科学,

以及纺织、建筑、矿冶、制瓷、造船、水利等技术部门也都有长足的进步。

既然宋朝这么厉害?为什么后来被一个文化相对落后的外族部落给灭了?

宋朝皇帝,如果有能力的话,是不会和人分享权力的。文官集团分享了权力,宋朝大部分文官也都很无能,忙于争权夺位。

宋朝科举制度是发达的,开科取士人数是唐代的二、三十倍。 是因为宋朝皇帝为了赵家的江山牢靠,直接增加官员数量。结果是宋代确实没有出现威胁皇位的大臣,可皇帝也没坐稳位子,被外族人打下来了。

宋朝的教育是很失败的,虽然当时出现了大批民办的书院。好的教育应该教育出来优秀的人,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这些人可以担当起责任。

可是,敌军来的时候,没有几个像样的忠臣烈士,基本都是望风而逃。

无能的皇帝与官员之间互相制衡,人浮于事,该管的事谁也不管,老百姓没官管,所以就自由了,但社会也失控了。

于是出现了侵街现象,到处是摆摊、开店的商人。也就是上面街巷出现的原因,它的出现不是因为政府主导,是因为政府的无能。

街巷制就是这样取代里坊制的,商业也跟着繁荣起来。

这种繁华是致命的,宋代的疆域很小,周边无日不打仗,前方战火纷飞的时候,后方却无日不在醉生梦死地享乐。

在宋以前的唐代,汉代,中国文化是扩张的,进取的,清明的,在这种积极的文化中获得的繁华是民族精神健康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曾经号称盛唐,那个时候的人民是进取的、质朴的,没有那么夸张的享乐,繁华是伴着土地、疆域、资源总体的增加而来的。

 

 而宋代在国土萎缩、四面楚歌、每天挨打的情况下,还能醉生梦死,中国文化由此走向了内敛衰落,失去了创造力,中国健康向上、张扬的东西没有了。

一直到廿一世纪的今天,国人还是这样情况。我们最健康向上、张扬的东西没有了。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找回来。

 

宋太祖第一执政理念;宋太祖是将政权当职业看待的, 赵匡胤说道:“—个人的寿命,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安乐罢了。

这段话说出了宋太祖的执政理念,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安乐罢了。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实质是用兵权换特权,換腐败通行证,所以宋朝政治一直腐败,由吏治腐败到全民腐败,纵有四面外敌,统治者仍设法求和享乐,忠臣,贤臣,良将均没有好下场,整个北宋,南宗政治都是暗黑,让人看不到希望,宋代转型谈不上成功失败,统治者只是个维持会,统治者腐败享乐,广大人民勤奋的创造财富,如此而己,直到南宋灭亡。

第二政治特点;是实行的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体制,无能的皇帝与官员之间互相制衡,人浮于事,该管的事谁也不管,老百姓没官管,所以就自由了,但社会也失控了。

宋朝政治一直腐败,由吏治腐败到全民腐败。

第三制度特点;宋代的政治体制是皇帝大权独揽,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宰相制度衰落的体制。表面上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因分权不明确,谁也没权没责。

宋朝再次分割相权是废除丞相的前奏。北宋统治者鉴于唐朝藩镇割据的影响,故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样就形成了三权分立的局面,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被打破,唐末五代时期那种君弱臣强的局面在宋代不复存在。 宰相便是权利越来越小。

第四治理效果,宋朝政治一直腐败,由吏治腐败到全民腐败,无能的皇帝与官员之间互相制衡,人浮于事,该管的事谁也不管,老百姓没官管,所以就自由了,

这种自由,使民间创造力释放,因而宋代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最好业绩,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至宋代开始,中华文明就开始衰落,史家有;“崖山之后,己无中华”一说。

北宋167,南宋152年。

 

,反观宋以后的元朝,清朝少数民族统治中国;

笔者只就那时蒙元而言,且感于中华在宋开始约800年漫长的衰落历史。

所谓统一及版图的功用,成吉思汗创建的元帝国,十分快的瓦解了。版图之大,毫无意义可言。只就中国这一部分来说,也不过维持了约50多年的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这期间仍有各地不断的起事。

而且毫无疑问,整个中国元朝远远没有南宋时期的富裕,中国总体上经济是倒退的。这五十几年,谈论民族融合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汉族文明向来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主体,它与落后的蒙古色目文化融合,并没得到太多的益处,相反出现了反常的倒退,而次要的蒙文化倒出现质的进步。

更重要的则是开了一个十分恶劣的头,落后文明征服先进文以明及战争和掠夺得到一种无形的怂恿及鼓励(后来的满清及日本便是明鉴);先进的汉文明发展进程第一次被最野蛮的全面打断及倒退,大肆的对外战争受阻,鉴于此等恶劣影响,后来的朝代都采取非常保守的对外政策及文化政策(满清接受汉文明是比较全面的,而且很明显处处以前朝元为借鉴榜样),实际上是后来闭关落后的根源。

而汉族为代表的民族有了第一次全面被奴役的历史,开始埋下民族奴隶性的根源,在近代惨遭

外国蹂躏时期全面表现出来。

 

也可以说,如果不是中华文明超强的生命力,中国文明也会如同罗马埃及一样,伴随着外族入侵几乎彻底消亡,留下一些花俏的象形文字般的汉字及残破的斗兽场类的古迹…..   …..

 

[]、政治:全面倒退的社会制度,空前严重的民族压迫;消亡了很久的奴隶制重新出现,大量非蒙古、色目人遭到掠夺性的拐卖贩卖,奴隶市场兴盛无比;政纪废弛至极,吏治腐败至极;蒙古人色目人对汉族南人进行长期的奴役及压榨及大量屠杀。(例元法中有蒙古人杀汉人只须罚交烧埋银及充军;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许还手,只可叫人指证告官;元初南人二十人编为一甲,蒙古人为甲长,汉人金帛儿女恣意侵占;元朝不止一次的有人提议对汉族进行种族灭绝等等)。

[]、经济:战争使大片本来富庶的地区一片荒芜,大片良田被强占为牧场;混乱的经济财政制度,混乱的市场管理,财富被掠夺集中到北方,南北贫富差距悬殊;拿全国压榨的汉人南人财物也填不够巨额对皇族的岁赐,财政亏空严重;全国土地极度集中在蒙古色目贵族及寺庙手中,落后的农奴制存在严重阻碍生产,汉人过着极端贫困低下的生活……(笔者认为,史有定论,唐强宋富,宋朝是中华文明的转折点和关键点,衰落至宋开始,经过元朝极其野蛮的掠夺破坏,出现了总体趋势上的衰落,直到晚清)

[]、军事:长年的及其野蛮的无休止战争。蒙元灭亡了四十余国,让数近以亿计的人死于战乱和屠杀(往往是整城整城的屠杀迨尽,除了一些被掠走的匠人及妇女奴隶),让数以千万平方公里计的土地的经济倒退数十乃至数百年,而且战争很明显几乎全是不义的,耗费民财无数。

[]、文化:落后文明入侵的倒退不必说,而且元朝几乎没兴趣管汉文化是否发展,教育也出现了荒废及倒退,很多文化交流被阻扰(例如有不许汉人学蒙古文的规定)

 

再看清朝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满人通过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几乎把所有崇尚气节、不甘异族统治的知识分子屠杀殆尽。通过大屠杀政策,满族人还第一次彻底灭绝了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和发饰,华夏民族脑袋后面晃荡的那根猪尾巴成了征服者打在华夏民族身上最耻辱的烙印,华夏民族曾经不曾丢失过的自信骄傲以及民族意识都荡然无存。

鲁迅所极力批判的国民劣根性,难道不就是奴才的品性吗?高贵的华夏民族在满清异族统治下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在清初几代皇帝厉行的文字狱下,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终极关怀,对人权、对人性的思考也都在中国大地上灭绝了,荒谬的金石学,鱼虫学冒了出来,中国的传统文明不再是有生命的形体,而被博物馆化,钻研满清认可的那些所谓经典,和埃及学家在大英博物馆里翻阅埃及文献没有两样,而且还有个很接近的名字——汉学。汉人的学问已成故纸,这意味着汉族真的成为一个考古意义上的名词,或者说清朝的汉人已经不是汉人。

清朝统治者,还通过修纂《四库全书》,焚毁和篡改了大量代表华夏文明最高发展阶段思想精华的书籍,如后来对东亚国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贡献巨大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都不见了,直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留日学生才在日本重新发现。

其次,我们再看看清朝的物质文明:

农业方面,明末崇祯时有田783万顷,到乾隆31年(1766)才恢复到741万顷,可见清朝过了一百多年才恢复到明末的生产规模。而最高的记录是嘉庆17年的791万,仅仅超过明崇祯时期78万顷。

清朝最大的功绩是人口方面,乾隆年间已近四亿,是明末数倍!但在粮食生产没有增加、工商业也没有明朝发达的情况下,人口翻了两番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不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下降吗?乾隆时来访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发展,都存在着一个上限,大概在一亿左右,以唐宋之富也没有超越这个极限。清朝生产力并没有提升,却滋生出这么多的人口,不仅说明从清朝开始,中国进入一种低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而且这是一种“反近代化”的道路,巨大的人口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包袱。

中国一直都出产大麻、鸦片等作物,并且是鸦片出口国,可到了满清时才有大量民众吸食鸦片,而且中国还成为最大的鸦片输入国呢。

生理繁殖活动的异常活跃和对麻醉品的大量需求,显然反映出文化思想活动的贫乏和压抑。

清代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在鸦片战争之前从来没有达到过明末的水平,在所谓的“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明代末年。

更多精彩文章,关注作者公众号:zz19551130 忠俊三元评论[用搜狗搜索]

个人简介
民间学者,创作者, 中西哲学,人学,思维方式比较研究者, 哲学三元方法论始人, 多部文学作品创作者 2013年退休教师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忠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