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使我们社会的过剩劳动力雪上加霜!

汪华斌 原创 | 2017-08-18 07:30 | 收藏 | 投票

 智能化使我们社会的过剩劳动力雪上加霜!

----一位搞农业生态发展的朋友对我2008年的建议赞叹的感叹!

汪华斌

  昨天我去找一位认识的主管农业的朋友,主要是想看看最近能不能有什么农业方面的咨询或策划项目;因为我好长时间没有干什么了,所以也想搞点什么具体的事情。然而这位朋友却说现在连他们这些专职之人都没有什么可干的了,因为智能化对我们社会的过剩劳动力冲击很大;虽然现在搞实体农业经济的人是不少,但基本上都是个体户;在产品全面供大于求得社会中,生态农业冲击最大;因为在价格竞争的社会,到处是造假的生态产品,所以搞生态农业的人也就雪上加霜;所以现在搞生态农业的人实际也是越来越少了。方面是因为城镇化使很多农村资源消失,剩下的也就是只能供一些人搞个体农家乐了;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整体开发生态农业的概率竟然是越来越低了;自然是我们这些当年搞生态的人也就无所事事了。

  这位朋友说当2008年国家准备投入四万亿时,当时就见到我在网络上公开发表的《四万亿用法的思考----在全国选择四万个生态农业基地,用一个亿建立一个龙头平台》文章;但却没有人关注,这些朋友当时只是玩笑而已。我当时就提出了应该将这四万亿用在全国的生态农业上,根据选点的原则在全国建立四万个生态农业的平台基地。这位朋友说如果当年真的是这么做的,那么我们今天的社会就会有四万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基地。如果今天再对这些基地进行延伸,我们社会是不是将有四万个就业基地。如果一个基地安排就业一万人计算,我们社会是不是将能通过这生态农业的平台而实现四亿人就业。然而我们知道当时的这四万亿实际成为了培养富翁的途径,任何人只要身在其中就是一个富翁;因为我们今天见不到四万亿的就业基地在哪里。

  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关注生态农业的系统培育,主要是房地产成为了我们社会的主流;它不仅是GDP的支柱,更是安排农民成为农民工的舞台。在这个舞台的演变下,不少农民真的成为了农民工;因为在城市里买了住房,这人就可以转户口而成为城市人了。然而当房地产得到抑制后,这些农民工才发现进城成为了没有收入来源的人了;因为前些年是房地产冲击实体经济,所以城市里的实体经济普遍陷入困境;而我们社会的GDP刚好有政府投资基本建设作为补充,因而限制房地产实际并不影响我们社会的GDP。但老百姓却不行了,因为无法转行成为了全社会的实际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实体经济的下岗人员不断转行加入到服务行业;我们的农民工也只能进入服务行业了,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社会绝大多数人是在服务业维持生活。因为农村回不去了,而城市里的收入更是越来越艰难了。

  为什么我们社会出现这么样的局面,主要还是我们社会的生产要素脱实向虚;如农业基本是亏损,而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也只在6%左右;相反看我们的银行业利润率普遍接近40%,是工业行业的7倍。由于行业利润率上的巨大差异,所以近年来我们社会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从实体领域抽离;过度向金融、服务等领域集聚。再加上我们社会将社会养老的问题补充为生产成本,所以我们社会的人力成本直线上升;一方面是大量的人没有事干,另一方面又是用人单位无法招聘到人;如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预测:“中印两国制造业每小时的劳动力成本之比,从2012年的138%将上升至2019年的218%”。再加上我们社会的虚拟经济的发展空前高涨,配合智能化从而使我们社会的农业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

  是啊!现在我们社会是任何人没有工作了,全部是到服务行业;所以现在的服务领域也是人满为患。更重要的是同样是服务行业,那也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如我们全民所有制的服务领域,全部是我们社会的最高收入者;而市场化的服务领域则差别巨大。如我们现在市场化的物业管理者能有我们医院的收入高吗?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两极分化的原因。因为市场化的服务领域同样也是经济盈利能力不强,而全民单位则因为垄断其盈利太高;形成了对我们社会两极分化的强大推动,从而不断增加我们今天社会的两极分化差距。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社会的过剩劳动力,不仅无法进入全民体制内工作;而且连体制外的服务人员也竞争不赢,所以现在我们社会的大学生与农民工实际就业相当困难;因为在智能化的补充下,现在任何领域的就业都是过剩的时代了。正因为如此,今后普通劳动者的就业将持续困难;这也是我们的中国特色呀。

 

个人简介
一位从政府机关到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再到民营与股份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虽然管理理论与能力总是在最前排,而且成果又是最多的人。但因为对管理的执着,总是与潜规作斗争;结果失败的人总是我(请看日志连载)。正因为其黑色…
每日关注 更多
汪华斌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