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后不知是叫我们激动还是郁闷?

汪华斌 原创 | 2017-09-04 11:01 | 收藏 | 投票

 比较后不知是叫我们激动还是郁闷

----回乡下祭祖而遇到本村一位老人的比较我村从19822012后的疑惑!

汪华斌

     昨天是中元节,所以回乡下祭祖;结果遇到本村的一位老人,于是就与他聊了起来。聊什么,实际就是聊我们村现在的境况;这位老人说当年分田到户时,我们村虽然老百姓家都是土坯房;但村集体却有固定资产不少:两栋三间套的大平房,还有一个十六间的牛棚(实际也是土坯瓦房)。更重要的是当时村集体的资产可不少,农用家具一应齐全;搞副业的家具有三套:做米粉的家具一套值几万(当时),这是旧社会留下来的;打石头的家具一套,捕鱼的家具套。此外就是当时没有用的做酒与其他纺织类的家具也不少,所以当时有三间房里堆满了村集体的家具。当时村里有黄牛十四头,水车超过十部。然而你再看今天的村集体,没有一间房子;所有的村集体房子地基都被村民占了,所有的家具都不见了。正因为如此,即使今天有人想搞什么创业;现在是连家具都没有了。现在村集体唯一保留的就是抬死人的一套东西,剩下的什么都没有了。就是那随着分田到户的牛,竟然都被村民卖完了;所以现在村里竟然连牛都没有一头了。

     我们知道19821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出台;明确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此后中国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1982年提出的包产到户,到1984年成为土地承包期延长为15年不变;到1993年又成为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因为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百年不动摇的方针政策。

    具体到我们村当时的人口大概是130多人,而土地却有600多亩(有近100山林被大队作为林场所有);所以实际分到村民家的田地也有近500亩,相当于每人有四亩田地。第一次流失就是村民在自己的承包田里修建住房,而且还得到了乡领导的批准;于是有钱的村民纷纷从山上搬下来了,大家都在自己承包田里修建新住房。就这样,村里最少损失了50亩好田。再后来就是村民不愿意到远处耕种,于是远处的120多亩地就被其临近村民占用了;再后来就是乡里补办林权证,竟然将这120多亩地划给这耕种的村民了;所以这是莫名其妙的损失了120多亩田地。再加上港边无人耕种的田地被水冲洗,所以我们村就这样前后又损失了近200多亩田地。再后来就是乡领导鼓励城镇化拆迁,于是动员我们村子卖地给予这些已经城镇化的村民搬迁坟墓;所以我们村子又卖了120多亩地给予这些搬迁或新修建坟墓。再后来就是村干部要求高速公路从我们村通过,于是又占用了我村里的几十亩田;为补偿,村干部又将大队林场的土地退回来了。所以现在村里还只剩下不到160亩的田地,而现在的人口却是近200人;相当于每人不到一亩田地。更重要的是所有卖地的钱都没有分到村民手中,因为村里修路或安装自来水都是;而上级补贴费更不知道去了哪里。也就是说村里没有建立任何经济平台,但田地却消失了三分之二;而人口却增加了三分之一,所以将来的农村如何生存成为了村民最大的困惑。

    再说我们村现在的变化,最直观的就是有两条公路通村子了;然而开车进去才知道,这是两条断头路;因为里面根本没有连接,全部是到村里两个豪华别墅前就没有了;所以开车进来还需要倒着出去。再就是住房,全村除两座豪华别墅外还有八栋好楼房;此外就是剩下的一般与破旧的红砖房有十二栋,依然是土坯房而且还住人的有九户;还有两户的住房倒塌了因为鄂州禁止修建住房,所以不得不到外面去租居住;还有五栋无人居住的土坯房因为维护得好,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倒塌;此外就是我们这里现在已经是自来水了,因为每家出400元初装费就能自来水到家;当然自来水的水费可是按月收取的呀。而且电脑与电视也到户了,所以不出村就能上网也是事实;但费用却与城市一样,而且也是按月收取;这就是我们这个小山村的住房。

     最后再说现在的人,全村已经没有人在家耕种了;现在种田的都是几个七十多岁的老年人,所以即使现在不到200亩田地;也是绝大部分荒芜。村民主要是依靠建筑为生,大部分人依靠关系而生存;全村只有三家人是在城里做生意,有两家人村干部而依靠村里生存;全村有三个孤独的老人依靠农村低保与老年人补贴而生存,剩下的老人只有老年人补贴或子女帮助;所以村里的老人还得自己种田,实际是补贴自己的生存。1982年以后全村上大学的不到十人,除一人因为关系而上军校的成为铁饭碗外;剩下的也都是自谋出路的人,而且混得好的也只有两人;到现在还需要家里帮助的有两人。至于当兵的几人都回来了,所以也没有改变什么。正因为如此,村民都迷茫了;说当年我上大学就能留城,为何现在即使上大学或当兵也是无法在城里生存;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农村是没有办法生存了;但到何处去却又成为了大家伤脑筋的问题。因为我们村现在能真的有作用关系的家庭也就那么四五家,而绝大多数没有社会关系的人如何办;这成为了大家的当务之急,因为孩子成为了大家的心头之痛。此外就是1982年那时我们村是家家样猪,而且有的家还是养多头猪;所以当时我们村还有专门养殖种猪的人。而现在全村没有一户养猪,就是养鸡的也只有几个老人;所以现在村里连狗都没有几条,因为现在除了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声外;竟然连狗叫声都没有了,更不用说鸡犬不宁了。这么一比较后我真的疑惑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是不是该为我村的变化而激动;因为这么多郁闷的村民,我能激动吗?

    我真的希望有十九大的人见到这篇文章,起码我们社会并不真的那么叫人激动人心;因为这比较后却是这么叫人郁闷,这还仅仅我老家这么个小山川;这是为什么?起码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我也是在这些翻天覆地变化中而失去利益的人。

个人简介
一位从政府机关到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再到民营与股份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虽然管理理论与能力总是在最前排,而且成果又是最多的人。但因为对管理的执着,总是与潜规作斗争;结果失败的人总是我(请看日志连载)。正因为其黑色…
每日关注 更多
汪华斌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