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少朋友聊天时,他们经常会问到学太极、练太极有什么好处呢,是不是真的可以修身养性,好处真那么多吗?
实际上很多想习练太极拳的人都有这样的好奇心和疑惑。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也复杂,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目的。针对不同的人,也需要有不同的解释。为了便于更多人了解太极拳与个人需求的关系 ,本次话题聊的是“太极拳与马斯洛需求论”。
我们大家都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它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如果我们对照太极拳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其功能性,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也可以寻到答案。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马斯洛认为生理需求也称级别初级、最具基本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睡眠、呼吸。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换言之,也就是最本能需求。
无论何种运动均来来自于生活,太极拳也不例外。它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所以运动、健康成为了人们对太极拳的第一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太极拳可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和推广。
尤其在目前亚健康盛行的年代,大部分人想通过习练太极拳来调整身体,寻求身体的舒适与健康,从而满足生理的基本需求。
第二层次:安全需求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在战乱不断、治安环境恶劣的年代,人们会寻求众多方法来进行人身自卫和财产保护。
太极拳在演变过程中也具有技击的功能,所以也成为了一种作战和护身技术。比如有名的戚家军就把太极拳融入到戚家军拳中,也有太极高手进入军营授拳,或者成为达官贵人的保镖。
但在和平年代,尤其法制和治安环境较好的社会,以拳护身的需求退而次之,为防卫而习拳者越来越少。反而是因为疾病带来的健康安全问题而习拳者越来越多,很多疾病患者通过习练太极拳减轻了病痛的例子数不胜数。
第三层次:心理需求马斯洛认为社交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在团体中透过友谊、爱情、亲情等彼此关怀、互助,形成稳定牢固的连结,得以满足人类寻求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太极拳不但是拳术更是哲学。在修心层面,太极拳强调的是“太极”而不是“拳”。如果说调身,调息,是生理层面的修炼,那么调心,是心理层面的修炼。太极来自于自然,则回归于自然,很多人习练太极拳的目的是想达到修身养性,以期求从急到缓,从快到慢,从刚到柔的转变,实现平衡状态,以更好的融洽与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达到身心愉悦,工作生活和谐。
调身容易修心难,灵性的修为对普罗大对而言是更为抽象的。如何做到呢?在中国古代,“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儒生为学做人最基本的功夫。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每个成熟的人都知道如何反省自己的言行,这个道理是古今中外皆相同的。一个能经常反省自己的人必定有高尚的人格;一个善于反省自己的民族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透过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与自己身心进行深层的对话,了解自己身体的限制与可能性,进一步观照自己的内在。
这不但需要很强的自控力、耐心力,更需要明师高超的引导力。所以实现修身的人多一些,达到修心的人相对少一些。太极拳的发扬光大,更需要在修心层面多一些传承。
第四层次:精神需求马斯洛认为,尊重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也即精神需求。如:成就、信心、名声、地位、被他人尊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一般情况下,习练太极拳者大多会受到人的尊重,在人们的眼中,习练太极拳者是修养较高的人,是有品行的人, 因为气质的不同而引来羡慕。
也有优秀者因为太极拳而登顶冠军宝座,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事业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增强,从而改变了生活,改变了人生,实现了人生价值。
这个层次是把太极融入到了生活当中,太极理念自然而然体现于生活工作中,并非刻意而为,而是成为了一种人生状态。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求马云、郭本昌等很多企业家也在练太极拳。并且清华大学国学中国管理研究室副主任许文胜有一门课就是讲授如何用太极的原理管理企业。他教授了10年太极管理的课,先后约有几万学生,大都是企业一把手。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太极,是几千年前我们的古圣先贤总结和创造出来的认识事物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道法。诞生于几百年前的太极拳则是体现太极的载体。
通过精练太极拳,悟透太极思想,可以帮助很多人实现更大的理想和抱负。
往小里说,普通人可以让家庭和谐幸福,管理者可以让团队融洽有战力。
往大里说,企业家把太极思想融入到运营中,可以洞察市场变化,提升管理水平,立于不败之地。
往高处说,国家领导人发挥太极智慧,运筹帷幄,如何布局外交,如何应对军事对抗,如何应对贸易争端,每一次都稳坐钓鱼台,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不断实现强国梦。
这五个层次,就像太极图一样,既有清晰分明的递进关系,又有难以区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关系。对于太极的需求也并非完全按层级来递进,但大部分人是按照这个层次不断升级的。比如,有的人在练拳的时候,只把注意力盯在拳技上,这个过程是的痛苦,可能会因此而放弃,但有意识的把与修心适当结合的话,也许会更容易突破自己,也就是有时候需要跳出拳本身去练拳反而更有收获,实现身心双修。
从上述五个层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一层比一层难度大,一层比一层格局高,一层比一层人数少,从而形成了金字塔。
太极拳是健康,是养生,是修心,是哲学,是思想,也是管理。通过练拳而明道,从而管理好身体,管理好心态,管理好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