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日(12):我们的班主任李慧老师

赵峰 原创 | 2018-12-03 07:59 | 收藏 | 投票

 北京六日(12):我们的班主任李慧老师

2018-10-5,北京

上午的座谈会,李慧老师作为教师代表第二个发言。李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那时候她三十多岁,现在六十大几了,还在做班主任工作。

因为前面发言的老师提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发生的让人伤感的事件,李老师一发言就哽咽起来。我们与李老师打交道几十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她伤心。李老师没有结婚,一直将工作作为生活的全部,她很坚强,从没见她流露过这样的情感。

“那时候,学校调我进来,就是专门做你们班主任的。你们班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对象,学院很害怕你们会出事儿。当时院里书记白老师叮嘱我,一定要盯紧点,管严点。千万不能出事儿。”

李老师是1986年秋季入学之后担任我们班主任的。之前的两年,我们班走马灯换了几任班主任。有的干了半年,有的干了半个学期。都是临时性质的。有的因为出国而离开,有的因为读书而离开,有的因为工作调动而离开。有的班主任见过几次面,有的只是在班会上露了个脸。我们那时候对学院的学生工作有意见,而且也敢提出意见。我们曾经因为某老师讲课不好而要求将其换掉。应该是我们提出意见和要求之后,引起学院重视,才给我们配备专职的班主任。

李老师刚才说的一段话,透露出另一方面的信息,那就是我们班因为太活跃引起了学校的注意。八十年代中期,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二次启蒙运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大量涌入,我们都期待着一个思想和文化的新时代。经济学就其本质来讲就是崇尚自由的,因此经济学学生在接受自由主义思想方面就更少障碍,更加积极。我们那时候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很多还是传统的理论,这些东西很难让我们满意。好在课外有很多获得新知识的途径。通过各种报刊,比如《经济学周报》,《世界经济导报》等,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新的思想和理论。讲座也是我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重要窗口。那时候每周至少会有一次讲座,内容大多新颖而前沿。我记得在1986年的一次讲座中,就听到用数学研究经济史的福格尔的名字,他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他的著作引进中国是很久以后事情。

其实我们只是天真地关心国家的命运,关心改革的进程,真诚地希望为国家服务,真诚地希望为改革开放出谋划策。我们并不排斥任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问题和解释问题的理论工具,能够获得新的思想和理论的支持当然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得承认,我那时通过报刊和讲座获得的新知识要比课堂多得多。我记得那时候读得最多是报纸就是《世界经济导报》。我们班很多同学都阅读这份报纸,还组织过一次活动,请编辑部的老师来学校与同学们交流。那时候的《经济研究》还研究现实问题,文章还看得懂,我还订阅了一份。我们一入学就知道“巴山轮会议”,知道科尔奈,知道“国家父爱主义”,知道他有一本重要的著作《短缺经济学》;这本书,我们等了两年才看到中文版。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很多途径了解了此书的大致内容了。那时候,我们并不缺乏知识的滋养。

1986年下半年,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气味,似乎有些文革的疯狂。我记得有方励之,温元凯等改革先锋到学校做演讲,场面很热闹,很壮观。实在因为人太多,而且那种有些歇斯底里的气氛我很不喜欢,我就没有去凑热闹。厉以宁先生关于股份制改革的讲座我倒是去听了,吴敬琏先生关于价格改革的讲座也去听了。厉先生和吴先生的理性与那些改革先锋的疯狂实在是天壤之别。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厉先生的那段话——“中国改革的成功可能是因为股份制改革,而中国改革的失败可能是因为价格改革。”一个上午,我们在临二教室听了厉先生的讲座。我很崇拜厉先生,我后来阅读了他所有公开出版的著作。

那时候,关心改革前途和命运的人们通过大字报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开水房的外墙就贴满了大字报,经常一层又一层地摞着。大字报有时候还贴到了餐厅和宿舍楼的外墙。教室应该是没有贴过大字报的,大家知道需要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这些事情可能引起了学校的注意。记得那个学期期中,学院领导还组织我们班同学讨论问题——那时候叫做“对话”——试图对自由化思想的苗头给予压制。我那时候读了一些西方经济学和哲学的东西,发言中提到以现代思想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想法。那一次正是院里的书记白老师主持对话。

因为承担着学院下达的任务,李老师将她全部注意力放在我们班的思想和政治工作上。午饭前后,晚饭前后,晚自习期间,尤其是周末,她总是在我们男生宿舍转悠,了解大家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职业规划,等等。她总是那么耐心,那么细致,以致有人说她婆婆妈妈的。事实上,李老师虽然只比我们大个十几岁,我们很多人是将她像母亲一样看待的。一个是她的长相,她就是那样慈祥温厚的样子;二是她的性格,她总是那样耐心细致,温和谦让;三是她的投入。李老师没有自己的个人生活,她的工作就是她的生活,她的生活就是她的工作。

给我们这样的班级做班主任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班人数多,有六十七人;我们很多同学很活跃,很有思想,很有能力。李老师的专业是数学,她又是来自另外一所不知名的学校。一开始,有同学不太接受她。为了更多了解我们,与大家有更多共同语言,李老师将我们学过的专业课全部听过一次。这样,她与我们交流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我们班六十几人,要每个人都关心到应该是很困难的,但李老师确实是每个人都关心到了的。我最记得的一件事儿,是李老师对阿桂的关心。阿桂上学的时候胃不好,吃不得冷的饭菜。那时候经常下课时间晚,到食堂只能买到冷饭冷菜。李老师知道后,就将自己家里的煤油炉给阿桂送来,还送了一把面条,几个鸡蛋。那个煤油炉就一直放在我们宿舍,有时候我们也用来自己做点好吃的。我在内心里是非常感激李老师的,毕业的时候,她想办法让我们俩分到了一个城市。事实上,李老师公平公正地关心到了很多人,我们大家都感激她。

“我当过很多届班主任,带过很多班,但你们班是我带的第一个班,也是我最喜欢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班。你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上进的集体,在我带过所有班中,你们班是最让我骄傲的。”李老师肯定知道的,我们班的上进,与她当年的督促是分不开的;而我们的团结,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她的存在。

2014年的时候,我和雨燕商量请李老师到武汉来看樱花。后来在微信同学群里说起这事,大家都愿意来陪陪李老师,于是就搞成了大聚会,总共来了将近五十人。

今年暑期,学院请我做新生班主任,我就想起了李慧老师。其实我再努力也做不到李老师那种程度的,甚至百分之一都做不到。但是,有李老师做榜样,我愿意努力。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