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与洛阳唐代明堂

翟智高 原创 | 2018-06-11 10:37 | 收藏 | 投票
从北京天坛将完整恢复古代皇家规制,想到洛阳的明堂
  北京天坛与洛阳唐代明堂

北京天坛的原型是唐武则天所建的洛阳名堂(又名万象神宫)

  
   东都洛阳武则天当政时期所建明堂、天堂和天枢,是唐代东都洛阳皇宫内核心区最高大的建筑,一改皇宫中轴线主殿为单层的传统,使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更加显的辉煌壮丽
  武则天以独特的方式建造洛阳明堂宫殿和天枢纪念物,是中国宫殿建筑史和标志性纪念物的创新。虽然有炫耀自己功业之嫌,但一改宫殿四方呆板的单层建筑模式,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明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不仅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而且影响到后世。

    洛阳隋唐东都南北中轴线有上清宫,玄武门、天堂、明堂、应天门、端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定鼎门、龙门,以“天”命名寓意非凡
    天宫,中轴线北起点,邙山最高处老子修炼处上清宫。
    天璇宫城正北的玄武门。
    天庭,说的是“明堂”,隋时名为“乾元殿”,武周称“通天宫”。
  天堂,即“天上的佛堂”,其内立有大佛像,隋时是大业殿。
    天门,指宫城的南正门“应天门”。
    天枢,皇城正门端门外天津桥头所立的武周“颂德”铜制天枢纪念碑。
    天津,指洛河上的“天津桥”。洛河象征天上的“河汉”,天津桥自然寓意是天上的“天津”。
    天街,指“定鼎门大街”,道路十分宽阔,正中为“御道”,两侧有水渠和平民道。“天街”对应天上的“天街”。
    天阙,伊阙龙门,隋唐皇城与都城轴线上对应天上的“天阙”。(隋炀帝尝登邙山,南望伊阙,曰:真龙门也,故人何不建都于此?)
    天室, 都城中轴线终点,指九皋山中段天室山正中,(《史记 周本纪》武王曰:“定天宝,倚天室”,“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不远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周公复卜审视,曰:“我卜涧水东、瀍水西,唯洛食”)。
  周武王南望和周公复卜所认定都城子午中轴线,在涧河汇入洛河的“涧汭”一带,向南直指九皋山中段的“牛、马、虎”三凸(三涂山)中间的大鹏峰。
北京天坛与洛阳唐代明堂
 
洛阳都城中轴线向南延伸到九皋上皇古地天室山,有牛、马、虎三涂山, 美丽风光令人神往。

北京天坛与洛阳唐代明堂

北京天坛与洛阳唐代明堂

 牛山:北京天坛与洛阳唐代明堂

马山
北京天坛与洛阳唐代明堂
 






   据《旧 唐书卷二十二 志第二》]《旧唐书·武后本纪》。记载,垂拱三年春(公元687年),武 则天力排众议,拆除隋代东都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即隋之乾阳殿),就其地创建明堂。旧唐书·武后本纪》记载“毁乾元殿,于其地作明堂。以僧怀义为使,凡役数万人。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为圆盖,以木为瓦,夹纻漆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栭、栌、橕■,借以为本。下施铁渠,为辟雍之像,号曰万象神宫又命怀义作夹纻大像,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级以贮之,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历约一年,垂拱四年正月五日(公元688年春),明堂成。(附资料图)






    武则天“永昌元年正月元日,始亲享明堂,大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颁九条以训于百官。文多不载。翌日,又御明堂,飨群臣,赐缣纁有差。自明堂成后,纵东都妇人及诸州父老入观,兼赐酒食,久之乃止。吐蕃及诸夷以明堂成,亦各遣使来贺。” 
   武则天不仅在这里举行国家大典,而且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佛教活动,每举行一次,用 钱万缗,热闹非凡。

 

    明堂奇特之一是高大。据《旧唐书卷二十二 志第二》的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注:唐制有小尺大尺两种。大尺依实测日本所藏唐尺,在29.3至31.3厘米之间。依日本所藏唐代尺子平均值每尺约为30.33厘米计算,明堂高约为88米左右,东西南北各三百尺(约90米左右)。
    奇特奇特之二是上圆下方,法天地、兼顾含蕴时令。明堂基础高台是方的(象征大地),下施铁渠(铁筑成环水渠),以为辟雍之象。唐代明堂三层,下层法四时(春夏秋冬),是正方形。(过去研究,认为“法四时”是“四时八节”,有八卦的含蕴,于是得出明堂底层是八卦形,似有牵强。本人以前的论文也是如此,看来不妥。下层应为正方形,表示大地。对应上层的圆,中层的圆,表示天子;上层的圆,表示上天。符合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各随方色(按四季色调装饰)。中层法十二辰(十二根柱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正圆形,分为九等份,有头向上的九条龙装饰。上层法二十四气(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亦为圆形,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亘之以铁索。以木为瓦,夹纻漆之圆盖(象征天圆)上施铁凤,高一丈(约3米左右),饰以黄金。

 

  奇特之三是明堂顶盖是圆形。今天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继承了其建筑格式。
   唐代洛阳明堂第二层圆盖上盘有九条龙,共同捧着第三层圆盖顶部的鎏金铁凤凰。《新唐书》记载与《旧唐书》比,基本相同,只是把鎏金凤凰改称“鸾鷟”:“盖盘九龙捧之,圆盖顶部为鸾鷟,黄金饰之,势若飞翥)。号万象神宫。”(注:圆盖顶部的鸾鷟,实际是展翅奋飞之凤凰,象征女皇武则天,仅这个饰黄金的凤凰就高一丈,约3.033米。后来《新唐书》将原来《旧唐书》记载的“鎏金凤凰”改称“鸾鷟”、“飞翥”。
  唐洛阳明堂圆形建筑,开中国皇宫主殿明堂由方到圆之先河,是沟通天地,“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体现。

   当代修建的洛阳明堂太小气,与唐代洛阳明堂高约为88米左右根本无法相比,无法彰显古代洛阳明堂政神合一皇家建筑宏伟大气的雄伟风貌,不禁令海内外游人扼腕叹息。
    有一个时期,将隋唐洛阳城的明堂装饰成“绿色”,确实忽视了传统民俗观念,像什么“绿帽子”,白边白顶,网友又说“像蒙古包”,很煞风景。后来改了装饰色调 ,但“明堂”三层都搞成“八卦”形制的台阶,不符合明堂古韵风格。
   当时的设计,实在有损“皇家”风貌。



北京天坛与洛阳唐代明堂
  
  唐代明堂湮灭了,但北京天坛继承了洛阳明堂圆形建筑的模式与风格。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圆形建筑,不是照搬,也不是仿制。而是有唐代洛阳名堂的很多元素,是创新的著名古建筑。
 

北京天坛与洛阳唐代明堂
 
参考阅读:

唐皇宫中轴线上的明堂、天堂和天枢


附录:北京天坛内坛将全部完整恢复古代皇家祭坛规制
来源:中国青年报
   6月10日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天坛公园管理处获悉,截至目前,天坛的内坛区域只剩下广利门、泰元门及其附近的数十米坛墙尚未恢复。待修缮完成后,天坛内坛将全部完整恢复古代皇家祭坛规制。
   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代皇家祭坛。但是从民国时起,由于一些单位陆续占据了外坛,天坛坛墙倾颓侵蚀、破败不堪,东、南外坛墙缺失,天坛物质空间和文化意义上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从1995年开始,天坛公园按原形制分别对东北外坛墙、北外坛墙等进行修缮,并于2003年开始修缮内坛墙。目前,内外坛墙已修缮恢复了6000多米,天坛西北外坛、北外坛、东北外坛坛域已经连成一体,形成以常绿林木和自然地被为主的绿地,适当开辟道路,设置廊架,为游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憩游览空间,天坛原有的“苍璧礼天”和“郊祀”的景观风貌得以恢复,基本达到世界遗产保护要求。

 

   截至目前,天坛的内坛区域只剩下广利门、泰元门以及泰元门附近的数十米坛墙尚未恢复。其中广利门和坛墙已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将于今年全部修缮完成。但是,泰元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70年代,三户人家占据并住进了门洞子内,至今尚有两家未搬走,目前市政府相关部门、东城区正在协调腾退,今年之内住户将迁出,随后将启动修缮。待修缮完成后,天坛内坛将全部完整恢复古代“容貌”。
   今年正值天坛公园开放100周年、申遗成功20周年之际。申遗取得成功后的20年来,天坛公园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要求认真履行缔约承诺,有计划、分阶段全面推进天坛世界遗产的保护。完整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必备要素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天坛内外坛曾长期被一些单位占据使用,腾退的过程十分艰难。其中,中山花圃、花木公司、园林学校等已经实现搬迁腾退。
   但是,天坛全域共有273公顷,天坛管理处实际管辖的有201公顷,其余72公顷仍待腾退、修缮和恢复。在天坛内坛与核心游览区,尚有19户人家“占着没走”,包括上述提到的门洞里住的两户人家。同时,内坛以外、外坛以内,总共有43家单位、6000户人家占据。目前,单位和居民的腾退工作正在市政府及东城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进行,如天坛简易楼疏解已近尾声,彻底腾退完成后,将启动地下考古工作。
  按照申遗时的承诺,天坛必须在2030年恢复完整性。清乾隆时期天坛规模达到最大。恢复完整性意味着,到2030年,天坛将重现古代规制。
北京天坛与洛阳唐代明堂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长期在科研部门工作,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攻关研究项目,成果记在史册里。哲人有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爱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
每日关注 更多
翟智高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