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曾国藩一生三变:读清代笔记

史遇春 原创 | 2018-06-14 16:17 | 收藏 | 投票

作者:史遇春

每个人,一生都在变化。但是,要说起那些个在一生中影响个人发展和成就的变化来,就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可以讲清楚、说明白的,也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可以简要精炼地概括出来的。

做名人的好处,就是有很多人研究他、讨论他,帮他总结一生的行事,当然,也会评定他一生的是非功过、成败得失。

曾文正(国藩)自己的撰述,就已经够人学习了。但是,一些人还嫌不够,还会继续挖掘别人对曾文正的记述。

这里,就通过清代笔记中的记载,看看曾文正一生的三变。

本文出自清人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卷上中《一生三变》一节。

曾文正一生,在各个方面都有变化。每一个方面的变化,大约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故而称之为“三变”

一、曾文正的书法三变

1、曾文正的书法,最初学习的是柳诚悬(公权)。

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2、中年开始,曾文正的书法又学黄山谷(庭坚)。

黄庭坚【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谓;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书尤为推崇王羲之《兰亭序》;其有一首赞颂杨凝式的诗可以说明他对《兰亭序》习练体会之深:“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瘗鹤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字体开张,笔法瘦劲,自成风格;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黄州寒食诗跋》、《花气熏人帖》、《虹县诗》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3、到了晚年,曾文正的书法又学李北海(邕)。

李邕【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唐玄宗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广陵江都(今扬州江都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括州”、“李北海”;行书碑法大家,书法风格奇伟倜傥;李后主(煜)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传世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训碑》等。

晚年时,曾文正的书法,除学习李北海之外,还参学刘石庵(墉)。

刘墉【公元1719年~公元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谥文清;书法造诣深厚,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代徐珂说:“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富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尤善小楷,后人称赞其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一时;刻有《清爱堂帖》;《小楷册》书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纸本墨迹,故宫博物院藏;其字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络分明,内含刚劲;蝇头小楷具有擘窠大字的恢宏气象,结体丝毫不令人觉得拘紧;点画洁净讲究,尤其粗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加之偶尔揉入行草笔意,使其作品在规模的大效果中不乏生动活泼的情趣。

所以,看曾文正晚年的书法,其挺拔稳健之中,让人觉得,又富含妩媚之态。

二、曾文正的学问三变

1、曾文正的学问,最初致力于翰林词赋。

清代沿用明朝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翰林之官,以编修国史、记载言行、讲解经史、草拟文件为主要工作,所以,对文字的要求比较高。词赋之学,最见文字功力,故而,翰林之官,多擅词赋。

曾文正最初的学问,功夫用在翰林词赋上,就我浅见,这是属于职务性质的学问、属于技术性质的学问。

而且,词赋之学,在正统儒家看来,算是末学。

2、后来,曾文正与唐镜海(鉴)太常(太常寺属于五寺之一,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太常寺卿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交游。受到唐镜海的影响,曾文正专心研究儒家先贤的语录。

唐鉴(公元1778年~公元1861年)字镜海,号翕泽,湖南善化人;自幼勤奋上进,学习如饥似渴;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己巳洪莹榜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检讨、御史、府、道、臬、藩等官;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内召为太常寺卿;服膺程朱之学,是当时义理学派的巨擘之一,蜚声京门;潜心研究人性理学,继承了北宋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开创的洛学学派和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创立的闽学派;与清朝大学士倭仁同以理学相号召,有“理学大师”之美称;当时许多知名学者都曾问学于他,对曾国藩一生行事、修身、做学问都有深刻的影响;著有《朱子年谱考异》、《学案小识》、《畿辅水利备览》等。

对于儒家先贤语录的用心,主要是在修身上下功夫,这是儒家的门径。

这也是从职务性质、技术性质的学问向人生哲学、修身处世、心理层面、精神高度的上升。

3、之后,曾文正的学问,又用在了六书之学上。这一时期,曾文正博览乾嘉学派的训诂书籍,但是,对于宋人的注经,他不以为然。

六书之学,是研究六书理论的学问,为东汉许慎所创;唐李阳冰刊刻《说文》,多以臆测;宋王安石著《字说》,随意穿凿;鉴于李、王二氏失败教训,自宋代郑樵始,许多学者力倡并从事六书理论研究。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之学”,是清朝前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顶盛,故得名。因为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这一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也有“朴学”、“考据学”之称。乾嘉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乾嘉学者搜集钩沉,辑佚许多亡佚的文献典籍,例如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出经部432种,史部8种,子部152种。学派研究的对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各朝规章制度的细节,但总体特点是,避免涉及与明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

三、曾文正的思想三变

1、曾文正的思想,在他做京官的时候,主要以程朱为依归。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至南宋朱熹,集为大成。

理学,基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创立的,传承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学说。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程朱理学在南宋并没有多少优越的地位,自元朝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定为官学以后,始得兴盛。程朱理学在日本、朝鲜、琉球、越南影响也颇大。

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平民化、以及民间的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越。

2、在曾文正出来办理团练、处理军务的时候,他的主导思想是申韩。

申韩指战国时法家申不害和韩非的并称。后世以“申韩”代表法家,亦称申韩之学。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汉书·艺文志》列其为“九流”之一,古代大家和近代学者一致认为其是道家的分支。法家思想内容丰富,结构较为完整,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前人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这一时期,曾文正曾经说,自己要写一部“挺经”,意在表达自己的刚直。

3、清文宗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曾文正在江西军中时,家中亲亡,丁外艰。收到讣报之后,他马上奔丧,返回原籍。因为此事,朝中议论纷纷,大概是说人臣不能以私废公,官员们对此颇不以为然。此时,左恪靖(宗棠)还在骆文忠(秉章)的幕府之中,对于曾文正的行为,左恪靖横加指责、随口诋毁,一时间,众议哗然,随之应和。因为这件事情,曾文正心中也很内疚,他思虑过度,得下了严重的失眠病。后来,笔记作者欧阳兆熊推荐曹镜初(耀湘)为曾文正诊疗。曹镜初在给曾文正治疗的过程中,曾对他说,岐黄之术医治的只是身体的病痛;要治疗心病,可以学一学黄老之术。曹镜初对曾文正的规劝,大约也就是在要求他能够“无为”,如此,心结才能开解,才能达到从根本上疗疾养生的目的。

“黄老”,也称黄老学说或黄老教派,尊上古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黄老以道家思想为主,发展黄帝、老子的思想,并兼采阴阳、法、儒、墨诸家观点,形成一家之言。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为而治”,是汉初的统治思想,即“休养生息”。从内容上看,黄老之术继承、发展了黄帝、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他们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在汉朝初期曾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果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到东汉时,黄老之术与新产生的谶纬之说相结合,就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未受黄老之术影响之前,曾文正在写信给胡文忠(林翼)时,只要说到左恪靖,他往往都会破口大骂。曾文正还曾在给胡文忠的信中提到,说是自己和左恪靖的关系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还说自己永远也不要再和左恪靖说话了。

咸丰八年(公元1857年),朝廷下旨,曾文正被夺情【中国古代礼俗制度中,官员遭父母之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丁忧”。服满再行补职。朝廷于大臣理应守丧之时,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起用,支援浙江。他刚到浙江省不久,就集一联:

敬胜怠,义胜欲;

知其雄,守其雌。

上联,据《容斋续笔·卷九·太公丹书》里说,这是周武王甫登位向大臣问道时,姜太公回答给他的提问所提到的句子。姜太公所言,出于《丹书》,其辞如下: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

也就是说:

恭敬胜过懈怠就会吉祥,懈怠胜过恭敬就会灭亡,仁义胜过欲望就顺利,欲望胜过仁义就凶险。凡是办事情不努力就会出偏差,凡是办事情不恭敬就会歪邪,歪邪偏差就会毁灭,恭敬认真就会永世长存。

下联,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

知雄守雌,正是处于最为恰切、最为稳妥地对全面情况的把握的状态。老子不仅提倡“知雄”,关键还在于“守雌”。“知雄”不是仗势欺人或“得理不饶人”,而是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守雌”不是被动地“任人欺凌”,而是处后、守柔、含藏、内敛。知雄守雌,是谦退到不能再退、放低到不能再低的地步,与“懦弱”仅有一纸之隔。谓内心虽然坚强,外表却要柔弱,与人无争。这是古代道家所谓“和光同尘”的处世态度,也是道家提倡的一种韬晦自处的处世哲学。

集成此联后,曾文正还嘱托左恪靖书写成篆体,以此联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传达自己处世的主张。

由此,曾文正与左恪靖又和好如初,情谊笃深,从此以后,两人也不念旧恶了。

曾文正这一次出山之后,为人处事,他全都以柔道运行,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功业显著,也未见他有半点沾沾自喜之色。

曾文正曾经开玩笑对笔记作者欧阳兆熊说:

“有朝一日我故去了,如果有人为我写墓志铭,铭文我都已经想好了,那就是:

不信书,信运气;

公之言,告万世。”

所以,在曾文正去世之后,笔记作者欧阳兆熊给他挽联如下:

矢志奋天戈,忆昔旅雁传书,道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竟历尽水火龙蛇,成就千秋人物;

省身留日记,读到获麟绝笔,将汗马勋名、问牛相业,都看做秕糠尘垢,开拓万古心胸。​​​

此联的下联,后面几句,就是对曾文正晚年思想境界与处世哲学的概括。欧阳兆熊觉得,自己的这个总结,大概可以写出曾文正的心思、心事。

曾文正自己也曾经说过:

“吾学以禹墨为体,庄老为用”

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他思想上的取向。

附文中相关资料:

【欧阳兆熊】字晓岑(小芩),号匏叟,湘潭县锦石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中举人;家庭富庶,性情豪爽,仗义疏财,颇能周济贫儒;爱文学,工诗联,与曾国藩、左宗棠、江忠源、李续宾、罗汝怀等相友善,与吴熙之父吴棠交谊颇深;道光年间,名重全县,然论事持议常多偏颇,不为时局所用;其与曾国藩岳父欧阳凝祉系本家,与曾氏妻弟欧阳牧云、欧阳凌云往来密切,数次医好曾国藩之病,故与曾国藩深交,关系亲密,时有诗词唱和,书信往来,曾国藩家书中常提及的“小芩”即是;后在湘潭城内开设医药局,延请众多中医师,专为百姓治病;曾自费出版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对晚清时伤寒论的推广多有贡献。

【金安清】浙江嘉善人。

【曹耀湘】字镜初,湖南长沙人,清朝末年学者、诗人,在先秦诸子、诗歌、楚辞、经学等方面皆有建树。

【骆秉章】(公元1793年~公元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晚清湘军重要将领;章自少勤学,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迁移为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办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外官任湖北、云南藩司;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被任为湖南巡抚,入湘十载,位居封疆,治军平乱,功绩卓着;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入湖南,以防守不力,被革职留任,后以守长沙有功而复职,并为清廷所倚重,旋署湖北巡抚;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实授湖南巡抚,任上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又聘左宗棠为幕僚,事无巨细,皆听之;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奉命督办四川军务,率军入川;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任四川总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派重兵防守大渡河,断石达开后路,石达开被围于安顺场,之后,石达开请求和谈,佯称答应,将石达开俘虏,解至成都凌迟处死,清廷授以太子太保衔;同治六年(公元1866年)病逝,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忠;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

【左宗棠】(公元1812年~公元1885年),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历史事件;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胡林翼】(公元1812年~公元1861年),汉族,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在武昌咯血死;有《胡文忠公遗书》等。

(全文结束)


 
个人简介
写文章,我是认真的。我署名,我为自己负责。一个乡下读书人,恋乡土,爱读书……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