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怀沙:智慧比头衔更重要!

文武 原创 | 2018-06-27 13:31 | 收藏 | 投票

除了同姓以外,我跟文老没有其他关系。之所以要为他讲话,实在是出于义愤。

 

对他的质疑和攻击,可分为多种。

 

有些是对的,但也不全对。比如所谓大师,何时见他自我标榜大师?这从来就是别人对他的一种尊称而已。质疑他不是大师,这个质疑是对的,因为他本来就不是大师,但又不对,因为这种质疑和攻击,实在不能针对他,而应针对某些好事好捧的媒体。比如,关于当年文老坐牢,有人说是他向**卖春药,此中应存在种种误会,可能只是逢年过节子女们孝敬老人的“肾宝”一类,即便此事属实,可众所周知的是,如今伟哥早已成“贡品”;也有人说是因为流氓罪,而当年的流氓罪,你懂的!即便其中有着事实的成分,但年代久远,一个人青年时期的过错,又何须过于计较?

 

有些是错误的:比如年龄,上班族将年龄改小,原本就是那个年代中人的一种通病,我的同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的是为了方便日后提拔重用,增加其机会,因为在单位里要获得提拔重用总是会遭遇年龄限制,有的是为了结婚方便等等,这个跟道德是没有关系的,仅仅是一种出于自利动机的实用主义而已。

 

有些,则极其荒诞、扭曲!比如,说他没有论文!说他在学术界影响力实际极其有限!同样的攻击手段,也曾用于陈寅恪。我在《理解陈寅恪——驳李继宏》一文中对此有过批驳,引述如下:

 

“李继宏以其所沾沾自喜的外语水平来衡量民国大师,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陈寅恪公开发表的外文著述只有两篇短文,Han Yü and The T'angNovel(韩愈和唐代小说)和The Shun-TsungShih-Lu and The Hsu Hsuan-Kuai Lu(《顺宗实录》和《续玄怪录》),分别刊载于《哈佛亚洲研究丛刊》(Harvard Journalof Asiatic Studies,即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所称的‘哈佛大学亚细亚学报’)第1卷第1期和第3卷第1期,前者五页,后者七页。这两篇总共十二页、笔法极其幼稚的介绍性文章,显然不足以证明陈寅恪‘精通十余国文字’,只能证明其英文写作能力约等于如今水平较高的普通大学生。另外,Han Yü and The T'angNovel文末注明由J. R. Ware博士翻译,这也证明了陈寅恪的英文水平很低,很可能连基本的阅读校勘能力都没有,否则他不会允许这样一篇东西署上他的名字刊登出来。’

 

(一)李继宏此话可以见得,李继宏似乎只认可一种改革开放后才兴起的学术权威评判标准:以外文发表的论文数量、外语写作能力和外文质量审读能力,并将之用于民国国学大师的评判。李继宏认识不到,这一评判标准其实根本不适用于以汉语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国学。李继宏也认识不到,在国学领域,其实语言阅读能力,对于学术研究才是至关重要的,而外语写作能力和外文质量审读能力,对于学术研究本身,对于扩大学术视野和提高识见、知见之层次与能力,并无助益。殊不知:陈寅恪之学术成果,自有翻译能力超凡之一代又一代翻译家代劳为翻译,又何须自己去苦苦翻译?使用外语写作的能力固然可贵,但是对于一个历史学家和思想家而言,更可贵的是原创性的研究和自由独立的思想。对于一个思想家和学术大家而言,阅读能力必要,包括多语种的阅读能力,也是必要的,翻译能力和外语写作能力次之,甚至于本国语写作能力,固然重要,但在具备表达确切的语言能力的前提下,过于苛刻以求之则为吹毛求疵。李继宏如此比法,一个美国中学生也可将大多数民国大师比下去了,我们岂不是要随意选一美国中学生作为大师?如此比法,足证其荒唐之至,极其幼稚,完全不懂学术,不能理解高层次的思想。

 

(二)从文化层面言之,其实陈寅恪就是中国的萨义德。他一生坚持长衫、古文。他一生坚信不移并用一生来论证与强调的,是在文化冲突的国际背景下,作为逐渐沦为国际非主流文化的东方文化,其所应有的价值。就此层面而言,陈寅恪在已经取得了供学术研究之助的多语种阅读能力之后,不愿意进一步精熟于某种外语,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李继宏竟将陈寅恪之文化偶像地位,说是由陆键东一手打造出来的。

 

‘实际上,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1995年之前,陈寅恪无非是个在公共领域默默无闻、在专业领域拥有中等影响力的普通历史学者,他在今天的文化偶像地位,几乎可以说是由陆键东一手打造出来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到中国学术期刊网去检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文含有“陈寅恪”的文章只有零星几篇;1980年以降,这个数字逐渐多了起来,主要是因为那年上海古籍出版了我前面提到的几种陈著。但直到1994年,这个数字仍然只有212篇,不及其他历史学家如向达(223篇)、吴晗(245篇)、陈垣(269篇),比起范文澜(434篇)和郭沫若(508篇)更是连一半都不到。陆键东这部传记面世以后,这个数字逐年急剧上升,到去年已经高达3869篇,非但令向达和陈垣等人望尘莫及,就连范文澜和郭沫若也要甘拜下风。’

 

李继宏此话足以证明:

 

(一)李继宏孤陋寡闻,对于民国文化史毫无了解,不知陈寅恪于民国精英文化圈中众所敬服的事实,例子不用多举,如吴宓、俞大维、傅斯年、梁启超、冯友兰、金岳霖、王国维、刘文典等重量级人物,此为众所周知,公开文献中可查询,不作详述。

 

(二)李继宏虽为译者,却为井底之蛙,文化认知局限于国内,而对于海外的陈寅恪研究一无所知。从一九五八年余英时先生刊布《陈寅恪先生论再生缘书后》一文引发政治反响开始,海外对于陈寅恪的关注便从未间断。余英时先生说:“一九七零年初,陈寅恪的死讯初传到海外,一时掀起了悼念的热潮。这年三月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一文对学术界的影响尤大。连向来不大写通俗文字的杨莲生师也写了一篇〈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引言〉。”

 

(三)李继宏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认识水平很低,对于改革开放所必然带来的文化冲击和价值重估效应完全陌生。其对于改革开放的理解能力接近于零。改革开放在另一层面上,实际是对毛泽东时代的价值体系的重估,这一进程,才刚刚开始,就如鲁迅这一类的新中国文化符号,也不可避免的面临价值重估。

 

(四)李继宏不能理解价值重估与打造偶像这两种文化现象之间的差别,是因为其思想认识水平极低所致。改革开放以后大陆地区被长期压制和遮蔽的重量级文化界人物如陈寅恪的价值重估,需要的只是一个引发公众文化认知之动能的契机,而非背后推手。”

 

在一个假文凭泛滥成灾的时代,在一个学术腐败养活一个庞大产业的时代,在一个陈寅恪亦因其论文而被质疑、批判的时代,其是非颠倒、黑白颠倒、扭曲变态,真是令人作呕!屈原有何论文?司马迁有何论文?鲁迅有何论文?以这帮人扭曲变态的蛆虫般的逻辑,屈原、司马迁、鲁迅活到今天也要被学术界这帮蛆虫洋洋自得的批驳的体无完肤了!以论文来衡量老一辈学人的国学学术成就,是极其变态、扭曲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来,文凭和论文评价体系,恰恰是学术食利集团中的腐败、堕落、无耻至极的肮脏分子赖以自证其作为寄生阶层之合法性并维护和巩固其既得利益的一个最大依凭!更是这帮学术黑帮分子意欲以话语体系作为屏障,堂而皇之的将不肯同流合污的研究者们全部驱逐出去的无耻行径的证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而这帮学术黑帮分子,就是要搞私道,要窃道,要霸道,要长期而长久的固步自封于小集体的话语体系中自娱自乐、自弹自唱、自我沉醉、自我满足、叠床架屋、语言游戏、游戏学术、游戏人生。哪怕人类永远没有进步,而他们吃到了不明实情的主人赏他们的一碗残羹剩饭,也就陶然、怡然了……

 

文老逝世以来,对他进行攻击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中便层出不穷,这种帖子很多由左派朋友转发。这个,跟文老当年写诗讽刺江青是有着很大关系的。文化界的混混真的有那么容易炼成?哪怕是混混,要从无名小卒开始混起,在其他领域,要一路高歌猛进,应该不难,但是在个个自视甚高且各各相轻的文化界,要获得众位文化界同仁与贵人的认同、肯定,甚至是提携,没点真功夫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些帖子多半不值得花费时间去辩驳。时间会检验一切,智慧比论文更为值得检验。我们拭目以待!

 

文老的大智慧,非慧眼不能识得!三字中,即可见大智慧!

 

文老晚年自认为最满意的一件事,就是写了一篇短文——《文子三十三字箴言》。全文正文三字: “正清和”。注解卅字:“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

 

宗教多是相通的。息贪嗔痴。惜缘时福。戒杀盗淫。守身口意。佛教犹为注重与适宜于从三个面向去阐述其精神,这可能是一种表达的美学,而其他教派也往往如此。儒教之知仁勇与司马昭之清慎勤一一对应,佛教之戒定慧与陆九渊之不可自暴自弃自屈一一对应,而知、清对慧、不可自屈;仁、慎对戒、不可自暴。勇、勤对定、不可自弃,也是同义相对,因为勇、勤之所达,是知行合一这一层面的一手知识。皆一一对应。基督教亦与儒、佛相通。在一种思想体系中浓缩出三个字,体现的是极高的悟性和极深的于其中长期涵养、思辨的功夫!但是,要将三种思想体系浓缩为三个字,仅仅是前述之极高悟性和长期功夫都还远远不够!其所体现的功夫,非百年浸润其中的文化功底而不可能达到!对此,我实在是深深的敬佩!佩服!

 

且看文老的人生大智慧——

 

“医者,意也。我用的是心疗法。外面急风暴雨,我心里一片祥和。”

 

“要说世界上真有什么长寿秘诀的话,我的秘诀是,每天都要吃两片药:早晨刚起床,我要吃一片‘满足’;晚上睡觉前,我要吃一片‘感恩’。”

 

“最珍重的品德——对一般人来说是谦虚,对男人来说是责任,对女人来说是善良;

 

所确信的是什么——凡忘恩者必负义;

 

对幸福的理解——正心、修身,也就是身心健康;

 

对不幸的理解——失学;

 

最能原谅的缺点——轻信;

 

最不能容忍的缺点——无耻!也就是不要脸;

 

喜欢做的事——学习,吟诵;

 

所喜爱的文学家——屈原、司马迁、李清照;

 

所喜爱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康德;

 

所喜爱的英雄——魏武帝、毛泽东;

 

最喜欢的前人诗句——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喜欢的近人诗句——王世鼐: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这两句颇合我一生情怀,遗憾的是,作为近体诗,此作存在硬伤,即“平生”、“苍生”两个“生”字,所以我为之改定并凑上唐人卢纶、刘言史两句成一绝曰:“夕照临窗起暗尘,强梳稀发着纶巾。老来犹剩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

 

所喜欢的名字——也就是锁入我心上的某一个女人的名字;

 

所做的比较满意的事——编了最大的书《四部文明》二百卷一亿三千万字;写了最短的文《三字经——正清和》全文加注释三十三个字;

 

所喜爱的格言——应有尽有不若应无尽无;

 

 

所喜爱的座右铭——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武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读书,写作,如此而已。
每日关注 更多
文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