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上的人去哪里了?中年人须防止结构性失业

盘和林 原创 | 2019-01-21 16:0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最近,一篇关于当前企业都只招聘35岁以下的员工,而35岁以上的人群都去哪了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认为,招聘不考虑35岁以上人群的原因,是因为35以上的人们已经成家立业,仕途稳定了。的确,当前大部分企业的核心领导层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普遍都在35岁以上。他们往往手下都带着一群或多或少的年轻人,似乎过上的是悠哉游哉的生活。

  35岁以上的人群,具有一些独有的优点,而正是这些优点,帮助他们稳坐企业与政府机构领导位置。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学理论——“干中学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中年人所独具的竞争力。干中学是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一个概念,是指随着工作与实践的进行,员工会从中获得经验,即工作工程学习化。在不断的工作中学习到了相关知识,从而使得自身的边际产出得到提升。据研究发现,一个人一生中90%的学习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而作为工作年份普遍高于十年的中年人们,当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实践技巧。

  而且,这类人群往往更加具有领导才能。职场多年摸爬滚打让他们建立了稳固的社交关系,并且由于资历等因素,会让他们成为一种自发组织的领导者,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领导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如果这群人成为了企业、政府的领导人,不仅他们个人可以做到服众,同时也可以团结下面的员工,建立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团队。

  这只是一部分35岁以上人群去哪里了的解释之一。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中年人都是人中龙凤,生理因素决定了他们所具有的一些劣势。这些人就有可能陷入“结构性失业”。

  在创造力、身体状况等方面,35岁以上中年人的确与年轻人有一些差距。生活、家庭的压力磨灭了年轻时的豪言壮志,天马行空的思想也早已被制度和观念的框架所禁锢。正因为如此,不少高科技企业都给中年人吃了闭门羹。华为员工平均年龄31岁,百度和阿里巴巴正式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7岁,腾讯的平均员工年龄是26岁。然而,正是这些高科技企业,才引领了时代的潮流,也是工资待遇较为优厚的求职圣地,但这些,对中年人来说都是禁地。

  “结构性失业”指的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中年人所处的时代注定了他们的教育水平较低,所从事的工作知识含量也较低。在那个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占主导的时代,中年人创造了共和国的辉煌,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今天,经济技术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年人能力提升的速度。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上一辈人的人口红利被吸收殆尽,这个问题将会变的越来也严峻,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结构性失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副产品,也是我国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必然产物。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继续完善相应的失业保障政策,特别是针对大龄下岗事业职工。例如增加生活费发放额度;建立再就业培训制度,帮助他们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健全成人高考体系、尤其是职业新技能培训体系,通过教育提升中年人就业竞争力等等。

  而中年人自身也应当做出一些改变。中年人应当抛弃原有的守旧思想,积极主动的接受一些新时代、新科技的教育,弥补知识水平的欠缺。在过去的时代,资本、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资源,中年人也并没有将知识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现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知识早已演变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中年人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勇于接受新科技带来的改变,并愿意抛弃原有的落后思想。

  人不会永远年轻,但总有人年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们总会喜欢新的、年轻的事物与人。但是,那些创造了上一代辉煌的中年人们同样值得国家与社会的关怀。

个人简介
盘和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浙江教学中心主任,杭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先后在广州日报集团、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浙江日报集团做过记者,在知名集团公司担任过策划总监等职。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