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问祖之有虞氏舜帝

陈敏昭 原创 | 2019-02-08 17:10 | 收藏 | 投票

    追根问祖之

有虞氏舜帝

 

陈敏昭 陕州上阳书院

 

上古传说,有一种珍兽、仁兽,虎躯猊首(即狮首),五彩毕具,尾巴很长,名曰“驺虞”,肉食性动物,善奔跑,乘之可以日行千里。说其珍,是因为极少见;说其仁,是因为它非自死的动物肉不食。大约距今万年前生活在今河北省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一带的一个部落,奉“驺虞”为氏族图腾,这个部族被人们称为“有虞氏”,其最初的首领是虞幕(又名穷蝉,颛顼的庶子,帝舜的五世祖),姚姓,是从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八大姓氏之一。虞幕的五世孙姚重华,后来成为有虞氏部落首领,举族搬迁到山西西南部的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一带)。当时,人类尚处于渔猎末期、农耕初期,各个部族常常因各种因素而搬迁。当时,东方大陆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陶唐氏,由于两个因素,帝尧的六世孙、陶唐氏政权第六任帝(或首领)姜密将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都嫁给了姚重华,并且受陶唐氏尧帝姜密禅让,登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死后谥号曰“舜”。这就是有虞氏舜帝。

尧帝六世姜密禅让帝位于舜的两个因素是:其一,姚重华小时候非常聪明、懂事,事父母非常孝顺、仁义,对弟妹非常关爱,与邻居非常友好。姚重华的父亲外号“瞽叟”(其真实名字人们已经忘记),并非真瞎,而是因鼠目寸光,目光短浅,乡人讽刺之而称他为“瞽叟”。姚重华的生母叫握登,大约在姚重华五、六岁的时候病逝,瞽叟又续弦,又生下一子象和女儿嫘。舜的父亲和继母都宠爱象,而瞧不起长子姚重华,并时常给他气受。舜的异母弟弟象也是个极端自私、心狠手辣之人。长大后的象,几次暗中与父母密谋,准备加害于舜。舜觉察后,知道家中容他不得,只好离家前往外地谋生。他先后在外经过商,种过地,打过鱼,制过陶:经商于负夏(今山东济宁兖州市东北)、种田于历山(有两种说法:一是今山西运城永济市蒲州镇南雷首山,一说在山西省垣曲县的历山)、打鱼于雷泽(也有两说:今山西运城永济市东五姓湖,或曰运城市北部的雷泽)、制陶于河滨(今山西运城永济市蒲州镇西黄河东岸)。舜在历山务农时,当地农民在他的影响下都互让田界;他在雷泽打鱼时,当地渔民在他的影响下都互相礼让捕鱼之处;他在河滨制作陶器时,当地工匠在他的影响下都不生产次品;他在负夏经商时,当地商人在他的影响下皆主动让利给对方。史书还记载:舜所居住的地方,一年成为村落,二年成为集镇,三年就成了都市。由此可见,舜既精明又诚实,有良好的群众口碑。

其二,姚重华治理自己的部族非常成功,有相当的领导能力。那时候刚刚进入农耕时代,有虞氏部族的领土不断扩大,基本占有秦、晋、豫金三角地区(陕西渭南地区东部、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除了开疆拓土,还指导族人选择优良种籽,改良耕种技术,使有虞氏部族丰衣足食,民富国强,富甲一方。后来,他的才智以及好品德被广泛传播,当时部落联盟陶唐氏政权的第六任帝是姜密,任命姚重华为农事官,并将他的部族居住地进行了册封(官方认证),号“有虞氏”。帝密很信任姚重华,经常派他到各地巡视。虞舜巡视归来后,向帝密提出许多治国的建议,帝密基本上都采纳。

陶唐氏政权当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其他部族首领与朝中大臣基本上不怎么听指挥,只有虞氏还听号令。公元前2128年(按传统纪年方式是“帝密三十七年”)秋,陶唐氏第六任帝姜密在悔恨和失望中病死,姚重华正式即位称帝,史称“尧禅让舜”,实际上,应该是“陶唐氏尧帝六世姜密禅让舜”。执政后,舜进行了许多改革,其中之一是下令在蒲坂建造新都。第二年新都建成,虞舜率文武大臣将都城从尧都(今天山西省临汾一带)迁到蒲坂,并改国号为“虞”,正式建立帝舜有虞氏政权。

虞舜执政约四十年(公元前2127-公元前2089年)。舜举贤任能,举荐“八恺”、“八元”著称的苍舒等十六人辅佐,除去治水不力且反叛的鲧(guan,有熊氏,大禹的父亲)、共工、颧兜(huan dou)、三苗等恶人,使天下大治。

某个风和日丽的早春,舜登上鸣条岗南望,沃野良田、雷泽、盐湖尽收眼底,远方的中条山巍然屹立,熏风习习,暖意融融。舜感慨万千,放开歌喉,歌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帝舜有虞氏初期,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洪水。舜初任命有熊氏部族首领鲧领导治水,不力,且不听帝舜招呼,于是,帝舜怒而杀之。再命其子禹领导民众治水。禹接受其父鲧的治水教训,有疏有堵,很快解决了洪水问题。治水有功的禹得到舜的信任与重用,禹开始觊觎权力,罗织罪名,迫使舜把比较聪明的儿子姚义钧流放至商邑(今今河南商丘一带,当时此地为水乡泽国,生活艰难),而把虞舜的不务正业、喜欢寻欢作乐的长孙姚美叔(姚义钧之子,名章鹢(公元前2122-公元前2071年))留在身边。公元前2089年(虞舜三十九年),把持朝政的大禹诱使已经八十四岁的帝舜南巡,致使其病死于江南,并且唆使舜的两个年轻漂亮的妃子娥皇与女英去南方寻夫,娥皇与女英得到帝舜确实死亡的消息后,投湘江殉夫。

舜死后,把持朝政的大禹将不成器的姚美叔扶上帝位,仍都于蒲坂。姚美叔虽坐上帝位却无实权,只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帝王,朝中的执政大权依然操纵在禹手里。姚美叔对权力没有多大兴趣,他所关心的是人生享乐,天下兴亡对于他来说无关紧要,只要每天能尽情地寻欢作乐,身边有美女相伴就够了。其实,禹早就看透了他这点,把他扶上台只是为了完成一个过渡阶段的使命而已。因此,他便极力满足姚美叔的奢华和欲望,让他终日沉迷于音乐歌舞和美女佳肴之中。就这样,贪色纵欲的姚美叔,因日夜淫乐,其强健的身体逐渐衰弱下来,不到五十岁便已骨瘦如柴。此时,有人建议禹废掉美叔自立为帝,禹却意味深长地拒绝了,他需要的是名正言顺。美叔十六年(公元前2073年),身体日益衰弱的姚美叔,知道自己阳寿不多了,破天荒地临朝,召集大臣祭天告祖,宣布立禹为帝位继承人。两年后的美叔十八年(公元前2071年),禹再次向美叔进献了两位妖娆性感的江南美女,喜不自胜的美叔对这二女爱之颇深,仅仅月余便玩完,一命呜呼。享年五十二岁的姚美叔章鹢,名义上执政十九年后,被葬于蒲坂城东南,具体位置已不可考。

姚美叔死后,禹正式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夏,立都于安邑(今运城市东郊)。史称“舜禅让禹”,实际上,应该是“有虞氏帝姚美叔禅让禹”。有虞氏政权历二世约59年而亡。

称帝后的大禹,命人到江南找到虞舜的遗骸,将其安葬于鸣条岗南(运城市盐湖区北)。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李唐王朝营建舜帝陵庙,这个陵庙颇具创意,规模宏大,后毁于元代末年的战火。后明清两朝多次重建。舜陵坐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沿舜陵外城遗址缘坡而上,即为神道,两旁松柏夹道耸立。陵庙东南,旧时曾建有大云寺,为守陵僧侣居住,亦称“守陵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拆毁。

今天的舜帝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新修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模更大,占地约一千多亩。从古柏广场向北为陵区。陵区坐北向南,分为外城、陵区、皇城三部分。山门以南为外城,自南向北依次为石牌坊、重华桥、娥皇桥、女英桥、护城河、古柏广场、舜歌南风座像、生死相依的一组千年古柏林。进入重华门,即为陵区,陵冢高9尺,呈现四方形,每边长约4丈,陵上有数千年神柏。元代献殿、清代享厅排于前,关公祠、敤首祠(祭祀舜帝的异母妹妹嫘,别名敤首(ke shou))列于左右,整个陵区威严、肃穆,王陵气势尽显。陵后为皇城,又名“离乐城”。安邑县志记载“舜始封虞,暮思旧邑,禹乃营鸣条牧宫以安之”。当地人俗称“离宫”,取离位享乐之意。皇城城墙高大雄伟,城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东西廊房、钟鼓二楼左右对称,正殿为重檐歇山顶,殿内舜帝塑像正襟南面,身着衮服,头戴冕旒,神态庄严,皋、夔、稷、契四位大臣在两旁恭敬而立。之所以称奇,以陵在前、庙在后的建造布局在历代皇家陵园中十分罕见。

 

201928日星期五,正月初四,上阳书院

陈敏昭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陈敏昭,男,河南省灵宝市人,现在工作单位:三门峡行政学院,副教授,历任哲学教研室副主任、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等。
每日关注 更多
陈敏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