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文明简史新译初步

赵京 原创 | 2019-04-06 03:22 | 收藏 | 投票

 

中亚是一个变化、流动的概念,除了与中国、印度、Iran/ㄧㄌㄢ/伊朗、地中海东岸以及后来者俄罗斯等东-西地域的交错,更伴随着shaman/ㄒㄚㄇㄢ/萨满、佛教、Zoroastrianism(按照其创始人Zoroaster/ㄗㄛㄌㄛㄚㄙㄊㄦ/琐罗亚斯德/查拉图斯特拉的名字译为)ㄗㄛㄌㄛㄚㄙㄊㄦ教/祆教(拜火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信仰的竞争,但最主要的特征是游牧民族与定居文明的冲突。本文不对此深入考察、分析,只是对相关的名称,采用汉音元素方案[1]简略译注,为此采用最广泛的被联合国推荐的地域划分:从苏联独立出来的五个伊斯兰国家Turkmenistan/ㄊㄜㄦㄎㄇㄜㄋㄧㄙㄊㄢ/土库曼斯坦、Uzbekistan/ㄨㄗㄅㄟㄎㄧㄙㄊㄢ/乌兹别克斯坦、Kazakhstan/ㄎㄚㄗㄚㄎㄙㄊㄢ/哈萨克斯坦、Kyrgyzstan/ㄎㄧㄦㄍㄧㄙㄊㄢ/吉尔吉斯斯坦、Tajikistan/ㄊㄚㄐㄧㄎㄧㄙㄊㄢ/塔吉克斯坦(它们构成Western Turkestan/西ㄊㄜㄦㄎㄙㄊㄢ)以及同样属于Turk/ㄊㄜㄦㄎ/突厥族的Uighur/ㄨㄧㄍㄜㄦ/维吾尔“Eastern Turkestan/东ㄊㄜㄦㄎㄙㄊㄢ”/新疆、 Afghanistan/ㄚㄈㄍㄚㄋㄧㄙㄊㄢ/阿富汗、Mongolia/蒙古(包括内蒙古)和Manchuria/满洲[2]。中亚的语系分为印欧语系(印大陆、伊朗的语言)和Altai/ㄚㄦㄊㄞ/阿尔泰语组(南Siberia/ㄙㄅㄟㄌㄧㄚ/西伯利亚、东蒙古、满洲的语言和ㄊㄜㄦㄎ语及其各种方言)[3]。
马、车轮、战车大概最先被人类利用在中亚,然后扩展到印度、中国、中东。游牧民族一般不形成正式的王国。夺取中国的财富是吸引游牧民族形成王国的动机,所以游牧王国总是在中亚的东部形成的。中国和Byzantium/ㄅㄧㄗㄢㄊㄧㄨㄇ/拜占庭(东罗马)帝国都不愿进攻游牧民族,因为代价太高,它们宁愿通过贿赂、外交、或者利用别的“野蛮部落”攻击瓦解游牧民族。
最先在中亚定居、筑城的是Persia/ㄆㄦㄙㄚ/波斯人,ㄊㄜㄦㄎ谚语“一个(游牧)ㄊㄜㄦㄎ人缺不了一个(定居的)ㄆㄦㄙㄚ人,就像一顶帽子必须有一个头”,正是两者互为依存的写照。中亚最早的城市是Samarkand/ㄙㄚㄇㄚㄦㄎㄢㄉ/撒马尔罕: 公元前329年,Alexander/ㄚㄌㄜㄎㄙㄢㄉㄜㄦ/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到此,此后成为中国与地中海之间的必经之路,特别在“丝绸之路”时期特别繁荣。《魏书》称为悉万斤,《隋书·西域记》和唐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称作康国,唐杜环《经行记》称作康国、萨末建,《新唐书》称为康国、萨秣建,玄奘《大唐西域记》称为飒秣建国,元朝的耶律楚材《西游录》称作寻思干,《长春真人西游记》称作邪米思干,《元史》称作薛迷思加,明陈诚《西域番国志》、《明史》中称“撒马儿罕,即汉罽宾之地,隋曰漕国,唐复名罽宾”,《回回馆译语》中也称撒马儿罕[4]。不同的作者根据自己的朝代和地域的发音随意借用表意汉字“翻译”外文的发音,而不同朝代和地域的读者读法又不同。这样的混乱,说明表意汉字没有表达地名发音的功能,相当于哑语符号,需要重新注音。谁能读出“罽”在明朝时《明史》作者所在地的发音?
ㄗㄛㄌㄛㄚㄙㄊㄦ教吸收了Aryan/Ariya/ㄚㄌㄧㄧㄚ/雅利安诸神,提炼出最高神Ahura/ㄚㄏㄨㄌㄚ Mazda/ㄇㄚㄗㄉㄚ,其中的善、恶、最终审判等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犹太教等,也被称为“Magi/ㄇㄚㄍㄧ的宗教”,是人类最早的系统性二元论一神宗教。插图为敦煌出土的ㄗㄛㄌㄛㄚㄙㄊㄦ教女神像(那一带出土的文物的表意汉字表示的外语名字基本上不可读,主要是因为很多汉字的发音与现在的不同)。
匈奴可能是混合的部落联盟,而不是单一的民族/人种国家。其中的南部部分逐渐被汉化,北部部分被汉朝击败,往西逃移,途中加入了新的部落,出现在欧洲,被称为Hun/ㄏㄨㄣ。虽然关于他们的关系一直没有定论,匈奴在中亚与ㄏㄨㄣ在欧洲的迅速崛起和衰落说明他们没有固定的政治制度,而主要靠部落领袖之间的个人关系维持,体壮、机敏、残忍(例如,莫顿(发音为Modu或Modun,汉化姓为挛鞮luāndī)杀父夺位单于(发音Chanyu))和慷慨(对部下和同盟)等素质是联盟领袖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这些素质不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
匈奴和汉朝退场之后,Tabghach/拓跋(没有表音功能的汉字也以拓拔、托跋、秃发等表示)族、Avar/アヴァール/ㄚㄨㄚㄦ/阿瓦尔族(亚洲部分)、Hephthalite(中文古书有不同表示法:《魏书》作“嚈哒yèdá”、《梁书》作“滑”、《周书》作“囐哒”、《隋书》、《新唐书》作“挹怛”,也作“挹阗”,也可能根本不是指同一个部族)登上中亚舞台。拓跋部落建立汉化的北魏王朝,开国皇帝姓“拓跋”、名“珪”、号“道武帝”。北魏几乎全盘汉化,但把通过丝绸之路西来的佛教引入中国。ㄚㄨㄚㄦ族可能与北魏都来自鲜卑族,强大时控制了从Baikal/ㄅㄞㄎㄚㄦ/贝加尔湖、Gobi/戈壁沙漠到(现)新疆、满洲的漫长平原。嚈哒族在Bactria/ㄅㄚㄎㄊㄌㄧㄚ/巴克特里亚建立Kushan/ㄎㄨㄕㄢ/贵霜(或表示为“库沈”、“桂霜”)帝国,除了用希腊化ㄅㄞㄎㄚㄦ语,还广泛接纳ㄗㄛㄌㄛㄚㄙㄊㄦ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和Manichaeism/(按创教人Mani译为)ㄇㄚㄋㄧ/摩尼教(或译为牟尼教、明教)。这三大部族/国家把原来以ㄆㄦㄙㄚ语为主的中亚变为以ㄊㄜㄦㄎ语为主的民族大移动大草原,ㄊㄜㄦㄎ帝国出现在历史舞台。这里活跃着操多种语言的能手:汉语、印度语、希腊语、藏语、ㄆㄦㄙㄚ语、ㄊㄜㄦㄎ语、各种Semitic/ㄙㄜㄇㄧㄊ/闪米特语、Armenia/ㄚㄦㄇㄜㄋㄧㄚ/亚美尼亚语、Tokharian/ㄊㄛㄎㄚㄌㄧㄢ/吐火罗语等,大量佛教翻译在这一带进行,最著名的是ㄊㄛㄎㄚㄌㄧㄢ人Kumarajiva/ㄎㄨㄇㄚㄌㄚㄐㄧㄨㄚ/鸠摩罗什。插图为6世纪在Bamiyan/ㄅㄚㄇㄧㄧㄢ的佛像2001年被Taliban/ㄊㄚㄌㄧㄅㄢ/塔利班毁坏之前所摄。
成为ㄊㄜㄦㄎ帝国领袖的Ashina/ㄚㄒㄧㄋㄚ/阿史那部落大概发源于现甘肃、新疆一带,据说来自一个被狼养大的孩子。像罗马帝国一样,这是欧亚大陆上称雄的部落的一个传统说法。他们的首领自称Qaghan/ㄎㄚㄍㄢ/可汗,建立了第一个从满洲到黑海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他们的权力传递弱点在于ㄎㄚㄍㄢ的弟弟比儿子优先继位,不如农耕社会里儿子直接继位的方式稳定。629年玄奘去印度留学途中曾经访问过属于西ㄊㄜㄦㄎ帝国的Suyab/ㄙㄨㄟㄚㄅ[5]/碎叶(或译为素叶、睢合),在《大唐西域记》记述:“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 640年唐太宗征服了西ㄊㄜㄦㄎ通往中国的要地Qocho/Kocho/高昌、设县,确立了在中亚的统治地位,开启了盛唐太平,源源不断地吸引Sogdia/ㄙㄛㄍㄉㄧㄚ/粟特(或译粟曳、窣利、索格特,昭武九姓、九姓胡)和Kucha/ㄎㄨㄔㄚ/龟兹(Qiūcí,又称曲先、丘慈、邱慈、屈支、丘兹、拘夷、归兹、屈茨,现新疆阿克苏一带)等西部地域的艺术、物品、商旅来朝,展现了丝绸之路的荣光。在文字书写方面,Aramaeo-Syriac/ㄚㄌㄚㄇ-ㄙㄨㄌㄧㄚ/阿拉姆-叙利亚语书写词母参照了希伯来和阿拉伯alphabets/词母,ㄙㄛㄍㄉㄧㄚ语借鉴了ㄚㄌㄚㄇ-ㄙㄨㄌㄧㄚ词母, ㄨㄧㄍㄜㄦ语用ㄙㄛㄍㄉㄧㄚ语词母。ㄨㄧㄍㄜㄦ族在接近中国的东部(现甘肃、新疆一带)取代了丝绸之路的贸易商ㄙㄛㄍㄉㄧㄚ族,在精神生活上也很活跃,有1/3人口都能识字,接受ㄇㄚㄋㄧ教、佛教、基督教(Nestorian/景教)的传播,被10世纪初来访的阿拉伯语ㄆㄦㄙㄚ人历史-地理学者Ibn al-Faqih/ㄧㄅㄣ·ㄚㄦ-ㄈㄚㄎㄧ称为“ㄊㄜㄦㄎ族中的阿拉伯人”。
蒙古语用ㄨㄧㄍㄜㄦ语词母(至今还用于内蒙古),满族语借用蒙古语词母。一个蒙古族分支契丹取代了ㄊㄜㄦㄎ族和ㄨㄧㄍㄜㄦ族征服了蒙古,成为中国的皇帝:大辽。在辽朝统治中国期间(916~1125年),发明制定运用了契丹文[6]。契丹文参照汉字创制,分大字和小字两种,都有表意和表音的成分,小字的表音成分比大字多。大字有三千余字,syllable/音节与phoneme/音素混合,书写方式和汉字类似,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有时是几个字一个音节,每个字只是一个音素),书写时由上到下,由右至左。一些大字直接假借汉字,如:一、二、三、五、十、百、皇帝、囯等,有的大字只借用汉字的字形来改换原来的字音和字义。还有一些大字是由汉字改造字形、增减笔划而成为一种仿造字。契丹小字受回鹘文启示对大字加以改造而成,但它却不像回鹘文那样用词母拼写,而是用一种类似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音符号,相当于英文中的词母,来拼写契丹语单词。小字约有四百五十多个表音符号,称为原字。例如,【上火下力】发音[e],及[o],各[eng],出[an],亦[un],伞[z],公[n],勺[gu],几[ku],欠[qo],久[da],火[ud],子[ju],力[na],乃[am]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表音符号表示一个元音与辅音组合而成的单音节,更像是一种音节文字(虽然它也包含少量表意符号),较大字简便。表意符号是一个类似汉字的符号,表示整个契丹语单词的含义,无法看出其发音。小字的基本单位是词,每个词由一至七个原字拼成,词内部的原字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书写。单词之间有间隔,且原字笔画都很少,能准确表记契丹语。这些特征弥补了表意汉字欠缺的表音功能,与汉音元素方案不谋而合,说明这是一个必经之途。
插图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所蔵「契丹小字七言绝句铜镜」和刻有契丹小字的fish tally鱼形记账(Stephen Wootton Bushel所有)。金朝灭辽后,契丹文继续使用,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诏罢契丹字”。后来的韩文字,与契丹文小字类似。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置“安西四镇”:Kashghar/疏勒,碎叶(后改为Agni,现Qarashahr/焉耆yānqí)、Kucha/龟兹和Khotan/于阗,达到中国主导中亚的最盛期。作为泛希腊-罗马世界的最东端,中亚的地理中心Transoxiana/ㄊㄌㄢㄙㄛㄎㄙㄢㄚ(拉丁语“Oxus以东北”,即中亚最长的Amu/ㄚㄇㄨDarya/阿姆河)在658年被唐朝在此区域设置“河中府”,但8世纪以后,唐朝的衰落为新兴的伊斯兰统治中亚让路,“河中府”被称为ما وراء النهر[Mā-warā' an-Nahr]/ ㄇㄚㄨㄚㄌㄚㄢㄋㄚㄏㄦ(河的那一边)。伊斯兰世界百科全书式ㄆㄦㄙㄚ学者Al-Biruni/ㄚㄦ-ㄅㄧㄌㄨㄋㄧ/比鲁尼(973年-1048年,插图是他的示意月亮-太阳的占星术图)记载道:阿拉伯人征服他的出生地Khwarazm(Aral/ㄚㄌㄚㄦ/咸海南部的ㄚㄇㄨ河三角洲)、(ㄨㄗㄅㄟㄎㄧㄙㄊㄢ语)Xorazm/ㄏㄛㄌㄚㄗㄇ/花剌子模(也被称为“驩潜”、“奥鞬”、“呼似密”,“火寻”、“货利习弥”、“过利”、“火辞弥”、“货习弥迦”,“花拉子模”、和“回回国”)时,烧毁了所有书籍、杀死了很多文人。所幸被阿拉伯军事征服的ㄆㄦㄙㄚ帝国毕竟历史悠久,文化(近代ㄆㄦㄙㄚ语从Aramaic/ㄚㄌㄚㄇ/亚拉姆词母转为由阿拉伯词母拼写并加入不少阿拉伯词汇)被保留了下来,并最终以伊斯兰的另外一大教派Shia/ㄕㄧㄚ/什叶在政治上对抗主流阿拉伯Sunni/ㄙㄨㄣㄋㄧ/逊尼教派。而经历了更彻底的希腊-罗马化的埃及被阿拉伯人征服后,连语言也丧失了!
阿拉伯军事势力从来没有到达新疆,在伊斯兰教传来之前,具有Tibet/ㄊㄧㄅㄟㄊ/藏[7]族血缘的Tangut/党项族人战胜ㄨㄧㄍㄜㄦ族控制了新疆、甘肃一带,成立西夏政权,仿汉字创制了西夏文。汇编字书12卷“国书”,还印行了字典。西夏于1227年亡于蒙古帝国,西夏文也随之逐渐湮灭。
西夏文字又称蕃书或蕃文,总计共6000余字。其结构多仿汉字,但笔划繁冗。单体字较少(可分为表意单纯字和表音单纯字,表音单纯字多用来注音,其组成合成字时多半是表音部分),由2个字甚至3、4个字合成一字者居多数。其中又大多属会意合成字和音意合成字,分别类似汉字的会意字和形声字,一些译音字由其反切上下字的各一部分组成,类似拼音字。合成字构字时多半只取参与构字的字的一部分但有时亦取一个字的大部或全体。合成字又可分为会意合成字(如“小”+“虫”合成为“汉”[8])、音意合成、音兼意合成、间接音意合成、反切合成、长音字合成。音意合成是将两个字合成一个字时,一字负责表音,一字负责表意。音兼意合成与音意合成类似,但是表音部分也与该字字义有关,可类比汉字中的会意兼形声字或上古形声字,等。插图为泥金字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与汉字书写类似,没有空格分开概念的单位-词。
Volga/ㄛㄦㄍㄚ/伏尔加河畔的Khazar/ㄎㄚㄗㄚㄦ/可萨(或译作卡扎)Qaghannate/ㄎㄚㄍㄢ朝与Samanid/(按其创始者Saman)/ㄙㄚㄇㄢ/萨曼王朝开始为阿拉伯人提供从东欧抓来的奴隶,所以slave一词来自Slav/ㄙㄌㄚㄨ/斯拉夫的发音。阿拉伯人称之为mamluk/ㄇㄚㄇㄌㄨㄎ/马穆鲁克。ㄎㄚㄗㄚㄦ的ㄎㄚㄍㄢ在8世纪晚期至10世纪初期接受犹太教,但伊斯兰、基督教、泛神论信者都得到宽容。以ㄆㄦㄙㄚ人为主的ㄙㄚㄇㄢ王朝是ㄇㄚㄇㄌㄨㄎ的主要来源,更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贡献者。数学家、天文学者Abu Jafar Muhammade al-Khwarazmi/ㄚㄦ-ㄎㄨㄚㄌㄚㄗㄇㄧ/花拉子米(约780-约850年)对数学的重要贡献从一些英文词汇就可以看出:algebra代数一词出自阿拉伯文al-jabr的拉丁转写,algorithm/算法是al-Khwārizmī的拉丁文译名(插图是他的《代数论》一页)。通晓多面的Muhammad al-Farabi(拉丁语Alpharabius)/ㄚㄦㄈㄚㄌㄚㄅㄧ/法拉比(约872-950或951年,插图是他的乐器图案)和Ibn Sina(拉丁语Avicenna)/ㄧㄅㄣ ㄙㄋㄚ/伊本·西那(980-1037年)等,文人辈出,正是ㄆㄦㄙㄚ人在ㄙㄚㄇㄢ王朝时期迎来了伊斯兰文明的黄金时代。
此时在ㄆㄦㄙㄚ语世界兴起的Sufi/ㄙㄨㄈㄧ/苏菲教派[9]苦行、神秘,类似ㄊㄜㄦㄎ人熟悉的ㄒㄚㄇㄢ教,帮助阿拉伯人自身无法在中亚扩张前线完成的Jihad/ㄐㄧㄏㄚㄉ/杰哈德(信仰圣战)。在ㄙㄚㄇㄢ朝廷从奴隶当上将领的ㄊㄜㄦㄎ人Alp Tigin/ㄚㄦㄆ ㄊㄧㄍㄧㄣ/阿尔普特勤在Ghazni/ㄍㄚㄗㄋㄧ/伽色尼建立独立政权,他的后代发展成强大的ㄍㄚㄗㄋㄧ王国,由ㄆㄦㄙㄚ文官管理、ㄊㄜㄦㄎ将领指挥,在真主的旗号下,驱动战象和士兵,征服中亚和印度北部的大量人口。这种王国模式不断被复制。ㄍㄚㄗㄋㄧ王国下产生了伟大的诗人Firdowsi/ㄈㄧㄦㄉㄛㄨㄙ/菲尔多西(约940–1020年) 创作的ㄆㄦㄙㄚ民族史诗《Shahnameh/列王纪》。
在ㄛㄦㄍㄚ河畔的ㄊㄜㄦㄎ族Bulghar/ㄅㄨㄦㄍㄚㄦ人首领为了对抗(信奉犹太教的)ㄎㄚㄗㄚㄦ人,改宗为伊斯兰教,921年主动请求Abbasid/ㄚㄅㄚㄙ/阿拔斯(新旧唐书史籍称之为黑衣大食)caliphate/ خِلافة‎ [khilāfah]/ㄎㄚㄌㄧㄈㄚ/哈里发(伊斯兰政教合一王朝)派人去建立传教机构,大规模系统性地促使ㄊㄜㄦㄎ族改宗,他们建立的Qarahanid/ㄎㄚㄌㄚㄎㄏㄢ/喀喇汗(《宋史》作黑韩或疏勒国)王朝正式确立了ㄊㄜㄦㄎ-伊斯兰文化。1072-1077年,Mahmud al-Kashghari/ㄇㄚㄏㄇㄨㄉㄜ·ㄚㄦ-ㄎㄚㄒㄍㄚㄌㄧ/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用阿拉伯语编辑了《ㄊㄜㄦㄎ汇集》(插图为其中的地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2008年定为ㄚㄦ-ㄎㄚㄒㄍㄚㄌㄧ年以纪念他)。这及时地满足了时代的要求,因为ㄊㄜㄦㄎ族在随即到来的ㄊㄜㄦㄎ-ㄆㄦㄙㄚ伊斯兰Seljuk/ㄙㄜㄦㄐㄩㄎ/塞尔柱帝国开始不仅统治中亚,把Byzantine/Byzantium/ㄅㄧㄗㄢㄊㄧㄨㄇ/拜占庭帝国赶出Anatolia/ㄚㄋㄚㄊㄛㄌㄧㄚ/安那托利亚,也逐渐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中东)的政治-军事主人了。
Jurchen/女真(又作女直与女贞,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muoji,隋至唐时期称靺鞨,等)在中国北部建立金朝(1115-1234年),在很大程度上参考契丹文创制了女真文。女真文有大字、小字,表音、表意之分,名词有10个格(类似拉丁文),有音节式、辅音式两种复数后缀。女真字结构比汉字和契丹语简单,书写方式自上而下,由右向左换行。插图为女真文字“女真”,可以音读和意读。从日语汉字“女真”的发音ジョシン/Jyosin接近女真族当时的发音[ʤuʃən]ㄐㄨㄒㄣ,可以知道汉字“女”的发音在不同时代和地域经历了变化。与唐朝长安发音为ra/la的“罗”、bu的“佛”等汉字的发音变迁一样,这又是一个例子说明不应该用表意汉字翻译汉语以外的语言的发音。
女真族利用邻居的强盛部落Tatar/ㄊㄚㄊㄚㄦ/鞑靼dádá(也译为“达怛dá”、“达旦”、“达达”、“达靼”等)人压迫在他们北部的内斗不断的蒙古人。但蒙古人终于统一起来,1206年,蒙古部族大会推举Temujin/ㄊㄜㄇㄨㄐㄧㄣ/铁木真(铁木仁)为Chinggis Khan/ㄑㄧㄥㄍㄧㄙ·ㄎㄏㄢ/(意为“普天皇帝”,民国以前的汉文蒙古史料中,除史集及新元史本纪外都以“成吉思可汗”及“成吉思皇帝”称呼,民国时按欧文翻译为“成吉思汗”)。ㄊㄚㄊㄚㄦ人以及更强大的ㄐㄨㄒㄣ族金朝都被ㄑㄧㄥㄍㄧㄙ毫不留情地征服、击败,但伊斯兰世界和欧洲把蒙古人称为他们熟悉的ㄊㄚㄊㄚㄦ人,后来,那些臣服在蒙古人手下向欧洲进军的ㄊㄜㄦㄎ族也被称为ㄊㄚㄊㄚㄦ人!ㄑㄧㄥㄍㄧㄙ帝国在他1227年死后继续扩张(插图描绘蒙古骑兵势不可挡):1241年击败Poland/ㄆㄛㄌㄢㄉ/波兰-Hungary/ㄏㄨㄣㄍㄚㄌㄧ/匈牙利联军,但因内部纠纷就此而止;1258年灭亡了正统的伊斯兰ㄚㄅㄚㄙ·ㄎㄚㄌㄧㄈㄚ王朝,直到1260年在Galilee/ㄍㄚㄌㄧㄌㄧ/加利利被ㄇㄚㄇㄌㄨㄎ军团(双方作战的士兵多为ㄊㄜㄦㄎ族)击退;1279年ㄑㄧㄥㄍㄧㄙ的孙子Qubilai/ㄎㄨㄅㄧㄌㄞ/忽必烈完成对中国的征服,在北京建国元朝。
ㄑㄧㄥㄍㄧㄙ帝国从朝鲜、中国到俄罗斯,是人类史上幅员最广阔的世界帝国,ㄎㄨㄅㄧㄌㄞ1269年命令藏僧Pags-pa/ㄆㄚㄙㄆㄚ/八思巴创制新的(蒙古)“世界文字”(后称“ㄆㄚㄙㄆㄚ文字”),但施行的结果,一直只有元朝采用,并实际上主要用作为汉字标音符号。元朝被明朝推翻之后,ㄆㄚㄙㄆㄚ文字遂废弃不用,但还在北元通行过一段时期。到了明末,蒙古高原的蒙古人被其他国蒙古民族同化,转而重新采用蒙古文字。插图为ㄆㄚㄙㄆㄚ《蒙古字韵》三十六词母表,可以明显看出对韩文创制的影响。
元音为[i]ꡞ/i,[u]ꡟ/u,[ɛ]ꡠ/e,[o]ꡡ/o, [e]ꡦ/ee,缺少[a];[w]ꡧ/w, [j]ꡨ/(轻呼)y,辅音[k]ꡂg-,[kʰ]ꡁkh-, [g]ꡀk-,[ŋ]ꡃng-, [t]ꡊd-, [tʰ]ꡉth-, [d]ꡈt-, [n]ꡋn-, [ȶ]ꡆj-, [tɕ]ꡆj-, [ȶʰ]ꡅch-, [tɕʰ]ꡅch-, [ȡ]ꡄc-, [dʑ]ꡄc-, [ȵ]ꡇny-, [p]ꡎb-, [pʰ]ꡍph-, [b]ꡌp-, [m]ꡏm-, [p̪]ꡤf-, [p̪ʰ]ꡰf¹-, [b̪]ꡤf-, [ɱ]ꡓw-, [ts]ꡒdz-, [tsʰ]ꡑtsh-, [dz]ꡐts-, [s]ꡛs-, [z]ꡕz-, [ɕ]ꡮsh¹-, [ʑ]ꡚsh-, [x]ꡜh-,等,可以从中挑出一些来补充汉音元素,特别用来表示汉语以外的藏语、蒙古语、苗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插图为ㄆㄚㄙㄆㄚ文字写成的蒙古牌子,可以看到一个词由一个或数个ㄆㄚㄙㄆㄚ词母构成,词与词之间有空格,与汉音元素不谋而合。进一步可以想象:如果汉字表示中很早就导入专门表音的词母元素,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王朝的北魏、西夏、金、元、清等,就容易把他们的特别发音用汉字表示出来,省去多少麻烦、代价!一个很自然的推想就是:采纳汉音元素的话,所有中亚,特别是过去丝绸之路、现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民族/地域都会受益匪浅。
在蒙古人治下的世界帝国,完全汉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材帮助了蒙古人统治中国,Rashid al-Din/ㄌㄚㄒㄧㄉ·ㄚㄦ-ㄉㄧㄣ/拉施德丁出生在伊朗一个犹太人学者家中,改宗伊斯兰教,为蒙古政权效力。他召集包括汉族、蒙古族、ㄆㄦㄙㄚ学者,藏人lama/ㄌㄚㄇㄚ/喇嘛,法国普世/天主教士等,编辑了从英格兰到中国的世界历史全书《史集》(Jami al-Tawarikh)。微不足道的Marco Polo/ㄇㄚㄦㄎㄛ·ㄆㄛㄌㄛ/马可·波罗也因为讲述了他在ㄑㄧㄥㄍㄧㄙ帝国内的见闻而在欧洲声名远扬。出于尚武传统,ㄑㄧㄥㄍㄧㄙ帝国也是最先开展国际体育比赛的。
ㄙㄨㄈㄧ教派在中亚推广伊斯兰化功不可没,典型的传闻就是ㄙㄨㄈㄧ教徒在炽热的油锅中毫发未损,但ㄒㄚㄇㄢ巫师却被炸成油渣,帮助蒙古-ㄊㄜㄦㄎ人改宗[10]。有ㄆㄦㄙㄚ色彩的ㄊㄜㄦㄎ人城市Bukhara/ㄅㄨㄎㄏㄚㄌㄚ/布哈拉(在唐代称为捕喝、安国,王姓昭武,为昭武九姓之一)成为中心城市之一。ㄑㄧㄥㄍㄧㄙ帝国最西边缘的Moscow/Москва́[Moskvá]/ㄇㄛㄙㄎㄨㄚ/莫斯科的领主Dmitrii/ㄉㄇㄧㄊㄌㄧ-/德米特里1380年成功击退蒙古“ㄊㄚㄊㄚㄦ”军队,开始了ㄑㄧㄥㄍㄧㄙ帝国在欧洲的衰退。Ivan/ㄧㄨㄢ/伊凡III/第三(1462-1505年)彻底赢得了ㄇㄛㄙㄎㄨㄚ的独立,摆脱了“ㄊㄚㄊㄚㄦ奴役”。此时,元朝在中国被明朝取代,蒙古帝国由Tamerlane(Temur)/ㄊㄜㄇㄨㄦ/帖木儿(译为“铁木耳”更合适)主导,1402年在Ankara/ㄢㄎㄚㄌㄚ/击败并生俘新兴的Ottoman/ㄨㄛㄙㄇㄢ/奥斯曼帝国Sultan/ㄙㄨㄦㄊㄢ/苏丹Bayezid/ㄅㄚㄧㄝㄗㄉ,客观上减缓了ㄨㄛㄙㄇㄢ帝国灭亡ㄅㄧㄗㄢㄊㄧㄨㄇ帝国的进程。与别的中亚蒙古王族一样,ㄊㄜㄇㄨㄦ也信伊斯兰教,但这并不妨碍他屠杀抵抗他的伊斯兰教徒(这是伊斯兰法规不允许的)。只有高龄阻止了他东征明朝的计划,死在征途上。
插图是Siyah Qalam/黑笔画家描绘的15世纪的中亚商队风情。ㄊㄜㄇㄨㄦ死后,他的帝国开始瓦解,但其中一支南下印度,维持了四百多年统治。中亚的交通越来越危险、昂贵,但在1498年,Vasco De Gama/ㄍㄚㄇㄚ/伽马从海上打通了从欧洲抵达印度的航线,印度商人开始活跃在南亚的贸易交通,丝绸之路的价值已经不重要了。
16世纪初,军事化的ㄙㄨㄈㄧ教派Safavid/ㄙㄚㄈㄚㄨㄧ/萨非(又称萨法维,明朝称之为巴喇西)Shah/ㄕㄚ(国王)利用ㄊㄜㄇㄨㄦ帝国衰亡后的权力真空征服ㄆㄦㄙㄚ,定ㄕㄧㄚ教派为国教(也是为了对抗信奉ㄙㄨㄣㄋㄧ教派的ㄨㄛㄙㄇㄢ王朝),这是近代Iran/ㄧㄌㄢ/伊朗的开端。
中国发明了火药,但不能灵活准确地运用于战争。掌握了近代技术的欧洲人开始用火炮攻城或防守,那些从发不起薪水的ㄅㄧㄗㄢㄊㄧㄨㄇ帝国转职为ㄨㄛㄙㄇㄢ王朝效力的基督徒教会了伊斯兰士兵们如何制造、使用火炮攻下Constantinople/(拉丁)Cōnstantīnopolis/ㄎㄛㄣㄙㄊㄢㄊㄧㄋㄛㄆㄛㄌㄧㄙ/君士坦丁堡(1453年),而“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中亚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一去不复返了。乾隆的宫廷画家Galdan Giuseppe Castiglione/郎世宁画过一幅火炮威力的生动图画,可惜网上找不到下载的。
1552年,ㄇㄛㄙㄎㄨㄚ的ㄧㄨㄢ第四(恐怖者)攻下Kazan/ㄎㄚㄗㄢ/喀山,自称tsar/ㄗㄚㄦ/皇帝(沙皇),俄罗斯由此急剧向东方扩张,几百个士兵就征服一个部落王国,产生了除非洲以外的最多奴隶,日益成为中亚的主人,直到遇到一个新的帝国:清朝。
一个女真部落首领Nurhaci/ㄋㄨㄦㄏㄚㄘ/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1616年取名Aisin Gioro/ㄞㄙㄣ·ㄍㄧㄛㄌㄛ(金ㄍㄧㄛㄌㄛ部族)/爱新觉罗,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后把女真改为Manchu/ㄇㄢㄑㄧㄡ/满(洲)族。1644年ㄇㄢㄑㄧㄡ攻占北京,建立大清,开始扩张,1689年与俄罗斯签订Nerchinsk/尼布楚条约(用拉丁文),1727年签署Kiakhta/恰克图界约,确定边界。
ㄊㄧㄅㄟㄊ不属于中亚,但对中亚的影响因为藏传佛教而放大。元朝灭亡后,蒙古佛教也随之衰退,但聪明的Altan/ㄚㄦㄊㄢ/俺答(也译为阿勒坦,1507-1582年)1571年在蒙古称ㄎㄏㄢ/汗后,突然对佛教感兴趣起来。他邀请Gelug-pa/ㄍㄜㄌㄨㄍ/格鲁派(也译为黄教、新噶当派,意为“善规”)首领Sonam Gyatso/ㄙㄛㄋㄚㄇ·ㄍㄧㄚㄗㄛ/索南嘉措(《明史》称为锁南坚措)来传教,并封他为Dailai/ㄉㄚㄌㄞ/达赖(“海洋”、“无边”之意)Lama/ㄌㄚㄇㄚ/喇嘛(智慧“导师”)。ㄙㄛㄋㄚㄇ·ㄍㄧㄚㄗㄛ按ㄍㄜㄌㄨㄍ派转世的解释,自称“第三”ㄉㄚㄌㄞ·ㄌㄚㄇㄚ,追封自己之前的教派首领为“第一”、“第二”ㄉㄚㄌㄞ·ㄌㄚㄇㄚ,确立了ㄍㄜㄌㄨㄍ教派在藏传佛教的统治地位和ㄊㄧㄅㄟㄊ的政教合一体制。第三ㄉㄚㄌㄞ·ㄌㄚㄇㄚ被ㄚㄦㄊㄢ宣布为是ㄆㄚㄙㄆㄚ/八思巴的转世,ㄚㄦㄊㄢ自然被ㄉㄚㄌㄞ·ㄌㄚㄇㄚ宣布为ㄎㄨㄅㄧㄌㄞ的转世,确立了他在蒙古统治的正统性,定都“蓝城”,今天的Huhhot/ㄏㄨㄏㄛㄊ/呼和浩特。ㄉㄚㄌㄞ·ㄌㄚㄇㄚ废除了蒙古人中的ㄒㄚㄇㄢ教习俗,规劝蒙古人废除夫死妻殉和为死者宰杀驼马(甚至孩童)祭祀的风俗。第四ㄉㄚㄌㄞ·ㄌㄚㄇㄚ转世到ㄚㄦㄊㄢ的孙子身上。连佛祖Buddha/ㄅㄨㄉㄚ也在蒙古转世,转世ㄅㄨㄉㄚ的出生地Urga/ㄨㄦㄍㄚ就是后来的蒙古政治中心Ulan Bator/ㄨㄌㄢ·ㄅㄚㄊㄛㄦ/乌兰巴托。ㄍㄜㄌㄨㄍ派ㄌㄚㄇㄚ也改进了蒙古Oirat/ㄛㄧㄌㄚㄊ/瓦剌(元朝称斡亦剌惕、明朝称瓦剌、清朝称卫拉特、漠西蒙古等,意即居住于大沙漠以西的蒙古族)文字。ㄛㄧㄌㄚㄊ族左旗Jungaria/ㄐㄩㄣㄍㄚㄦ/准噶尔部落曾经统治新疆北部(北疆),夹在清朝和俄罗斯之间,最终被康熙皇帝几乎灭绝全族,活着的少数人口臣服到俄罗斯治下。
Ahmad Durrani/ㄚㄏㄇㄚㄉ·ㄉㄨㄌㄚㄋㄧ/艾哈迈德·杜兰尼(《清史稿》称爱哈默特沙)以本族Pushtun/ㄆㄨㄕㄊㄨㄣ/普什图人(也译作帕坦、普赫屯)人为主建立ㄚㄈㄍㄚㄋㄧㄙㄊㄢ/阿富汗王国(1747年)。这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直到今天。
1871年俄罗斯征服Ili/ㄧㄌㄧ/伊犁河谷(1881年与清朝签约约定ㄧㄌㄧ的地位)。俄罗斯以大约1千人生命的代价征服了亚洲相当于整个西欧的版图,统治着2千万Muslim/ㄇㄨㄙㄌㄧㄇ/穆斯林人口,比ㄨㄛㄙㄇㄢ帝国的ㄇㄨㄙㄌㄧㄇ人口还多。这2千万中亚原住民没有得到公民权,等着从欧洲来的俄罗斯人、Ukraine/[ukrɑˈjinɑ]ㄨㄎㄌㄚㄐㄧㄋㄚ/乌克兰人,特别是Cossack/ㄎㄛㄙㄚㄎ/哥萨克移民来统治、同化他们,自然地,起义/叛乱、冲突不断,特别是俄罗斯内战期间。
其实,“野蛮的ㄊㄚㄊㄚㄦ人”(ㄊㄜㄦㄎ族)注重教育。ㄊㄚㄊㄚㄦ人聚居的Crimea/ㄎㄌㄧㄇㄧㄚ/克里米亚的教育家Ismail Gaspirali(俄语)Gasprinskii/ ㄍㄚㄙㄆㄌㄧㄣㄙㄎㄧㄧ/加斯普林斯基从法国留学回来,1884年在ㄎㄌㄧㄇㄧㄚ首府创办第一所Jadid/ㄐㄚㄉㄧㄉ/新式学校学校,用新发音方法教授阿拉伯字母,用(类似汉音元素的)阿拉伯词母的phoneme/音素取代syllable/音节,把读写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数月内便学会了用传统方式需要5-5年才能掌握的读写能力。1897年时,ㄊㄚㄊㄚㄦ人的识字率已达到20.4%,高于俄罗斯平均水准18.3%[11]。ㄍㄚㄙㄆㄌㄧㄣㄙㄎㄧㄧ还进一步改革ㄎㄌㄧㄇㄧㄚㄊㄚㄊㄚㄦ语书写方法,影响了各地ㄊㄜㄦㄎ族的语言/教育改革。1927-28年,苏联各中亚共和国/地区把原来用阿拉伯词母拼写的文字改为用拉丁词母(新成立的Turkey/ㄊㄜㄦㄎ土耳其共和国也改用拉丁词母),但几年后又被改用Cyrillic/ㄎㄧㄌㄧㄦ/西里尔(也译为基里尔,又称斯拉夫)词母。1991年,这些中亚共和国从苏联解体独立后,又改用拉丁词母。ㄨㄧㄍㄜㄦ语仍然用阿拉伯词母拼写,近来也在讨论改用拉丁词母。
中国的(特别是古代)历史多半也构成中亚的历史。至今为止,以汉语写下的中国历史以及附带的中亚史除了比较容易看到的视野的局限,还没有研究指出用表意汉字书写带来的缺欠。这个根本缺欠正是曾经在中国推行但失败了的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ㄆㄚㄙㄆㄚ文字/八思巴等的没有解决的难关,而汉音元素,类似日语的(接近音节式的)片假名方案(但因为是音素方案,更优越),不谋而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用极为简单准确的汉音元素“ㄉㄚㄌㄞ·ㄌㄚㄇㄚ”、“ㄧㄌㄧ”就可以代替复杂繁乱的表意汉字“达赖喇嘛”、“伊犁”,从这样的例子可以知道其价值和意义广泛深远,尚无法估量。可以说,导入汉音元素、从汉语的角度纳入拉丁语、英语、蒙古语、藏语等所有汉语以外的语言的发音,将使中文成为真正的世界语言。
 
[赵京,中日美比较政策研究所,2019年4月5日第一稿] 
===============
[1] 赵京:“中文表示里导入汉音元素的方案”, 2019 年 1 月 17 日第六稿。http://cpri.tripod.com/cpr2016/hanyin.pdf
[2] Peter Golden, Central Asia in World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本文的内容基本上引自此书,因为多是普通常识,不是作者本人的见解,所以没有加引号引用。
[3] ㄚㄦㄊㄞ是否独自成为一个语系,有不同意见。这里主要是表示在中亚存在的与印欧语系不同的语言群。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撒馬爾罕 。本文在翻译许多人名、地名时参考了https://www.wikipedia.org/。
[5] 严格地译为ㄙㄨㄧㄚㄅ,但因为现在的英文表述也并非完美,故按拼音拼写的限制,更符合现行的汉语发音规则翻译。
[6] 以下引用主要参考网上介绍,如https://baike.baidu.com/item/契丹小字/9692744?fr=aladdin#1 。
[7] 中文不习惯用一个字表示一个地名,所以译为“藏区”等。其实,就用一个字“藏”也可以。
[8] http://dsr.nii.ac.jp/rarebook/08/index.html.ja
[9] 赵京,”苏菲教门的泛神论与自由主义”,2013年12月25日。
[10] 这个经典故事通过《西游记》在中国也家喻户晓。
[11] Peter Golden, Central Asia in World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130.
个人简介
赵京,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大阪大学社会学博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政治学系研究员。曾任职于日本、美国企业,2002年创办中日美比较政策研究所。
每日关注 更多
赵京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