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恶还是本善,这个宗教哲学的命题,一直以来是建立宗教、哲学、社会学基本出发点的命题,困扰着无数人,各执一词,各有道理,争吵不休,永无定论。当然,我显然无法也不打算对此做出任何定论,我只想谈谈我的想法。
“天地视万物为刍狗”,自然界中,没有所谓善恶法则,道是一的,是混沌的,是不加分辨的,佛教也叫本无二心,所以,从道的本源观出发,人性本无善恶之分。而从辨证的哲学观来看,善恶是人所赋予一切价值观的基本判断,或者说善恶是人性的两面——从相对论的观点来看,没有善也就没有恶,同样,没有恶也就没有所谓善,二者同时在人性中存在着,只看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被激活激发的是哪一面,在善的环境中,更多地激发的是善的一面,在恶的环境中,则被激发的是恶的一面,而且,善的一面,好象更加难,需要反复的循循善诱地去慢慢教化,而恶魔一面,则很容易被释放出来。
物质世界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的生存是本能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人的自私是本性的。但在人类数万年与自然和其它生物竞争生存过程中,在人类的基因里又植入了同情的本能——同情是善良的本源之一。
而一切伦理道德的基本出发点,应该也视人人生存权的平等为第一法则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自我生存与群体生存中不断的博弈和总结所选择的最有利的公共法则和基本道德出发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