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13):昆明·快乐的彝族

赵峰 原创 | 2019-09-06 10:38 | 收藏 | 投票

 在云南(13):昆明·快乐的彝族

2019-8-4

走出西仓坡,来到翠湖。

在我看来,现在不是翠湖最好的季节,因为没有海鸥。不过,进入翠湖的人们可能有不同的诉求,也就有不同的收获和观感。有的只为观景,而对景观的关注点又有不同;有的只为散步,找人聊天,就不在意风景的独特;有的可能为了自娱自乐,参与跳舞或者唱歌;有的人可能还有艳遇的幻想——幻想而已,我总想起在丽江街头看到的那句话,“艳遇就像鬼,说的人多,见的人少。”

我还想着闻一多和西南联大。据汪曾祺说,西南联大期间,翠湖周边及中心岛上,有很多茶馆,是西南联大学生喜欢去的地方。有一位奇葩的学生,早上茶馆开门就进去,要一杯茶,坐下,开始读书,午饭晚饭都在茶馆解决,晚上茶馆打烊才离开。我读关于西南联大历史的著作,发现当年的西南联大人对昆明人都有好感,有感恩;在他们眼里,昆明人热情,客气,对外地来的穷学生一点也不歧视。其实我知道,昆明人是最讲客气的,最讲文明的。尽管有时候有点虚头八脑。

汪曾祺还讲到,翠湖中间有个海心亭,那时候被用作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在楼下填好书名,放到从二楼吊下来的篮子里,上面的工作人员找好书,再用篮子吊下来。我们走着走着,无意中来到海心亭的门口。门关着,不接待参观。透过窗格往里看了看,有些怀疑汪曾祺的说法。分明是有楼梯的,怎么还要用篮子吊书?又一想,楼梯很窄很陡,走上走下不方便,效率不高,也许真的用篮子吊要更方便一些。不过,仔细看了看,还是看不到吊篮子的空洞。

海心亭一侧,是个小小园林,似乎是展示茶花的园子。院内有廊道,长凳上坐满休息纳凉的人们。我被坐在入口处的一对男女所吸引,他们都穿着鲜艳的少数民族服装。以前,昆明街头到处有身着漂亮的少数民族服装的男男女女,现在已经很少了。从那女子头上的帽缨来看,似乎是彝族,但又与我们那里的白彝族很不一样。那男子手里抱着个乐器,似乎是月琴。我们那里的彝族青年也喜欢玩这东西。

我走过去跟那男子聊两句。他说他们是黑彝族,来自楚雄。又说他们黑彝族喜欢玩,喜欢快乐。男人到哪里都要带着月琴,女人到哪里都要唱歌跳舞。一再说这是他们的天性,不弹琴不唱歌不跳舞不喝酒人生就没有意义。说着说着,男子站起来,拨动月琴,跳起舞来。

这一对男子和女子,都是四十来岁的样子。男子很大方,女子则像大姑娘一样有些羞涩。男子唱跳了一会儿,感觉气氛不够,于是就拉女子加入。女子有点勉强,还是加入了。动作舒展,歌声悠扬。

大概是跳了一首曲子,停下来。男子说,他们是一群人来昆明的,聚在翠湖给大家表演。果然,在翠湖中央,有声势浩大的歌声和乐器声传过来,是民族音乐的声调。这一对,也许是离开队伍躲到这边来谈恋爱的,却被我打扰,让别人给我单独表演了。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