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假期(51):通海·秀山

赵峰 原创 | 2020-10-03 11:44 | 收藏 | 投票

 又到假期(51):通海·秀山

2020-8-8

疫情期间免门票,只需刷健康码并登记身份证。

重檐斗拱的大门,高大巍峨,中间红色匾额上是“秀山公园”四个金色大字,门柱上是数十字的长联。

进门是石板的上坡路。听几位游山的男子说话,其中一位的儿子考了六百几十分,可以上重点大学。有人恭贺,有人谦逊,然后是严肃讨论培育孩子的心得。

迎面一座小亭,匾额是 “仰亭”,外侧柱子上的楹联是“寻秀山得景,揽胜水扬清”;里面有石碑,上面的“秀山”二字是楚图南特别的字体,朴拙而清雅;石碑侧有对联,“沐自然精气,悟礼乐文风”。匾联都是绿底白字或白底绿字。楚图南是云南人,彝族,著名学者,还是我的校友,曾经在北师大学习和工作。

秀山上有好几座佛寺和道观。上山遇到的第一座,原先是道观,叫三元宫;现在是佛寺,叫普济寺。普济寺在门口,往里有广场,一侧的石壁上有高七八米,长数十米的浮雕作品,讲的是古代通海的历史变迁。最里面有座院子,叫做(田勾)町王庙,供奉远古时候曾经统一和治理通海地区的(田勾)町王。主殿端坐着一尊铜像,孤零零的,也没有什么烟火。院子一角的大树下,几位退休工人正在排演一出什么地方戏,有人操着各种乐器,有人咿咿呀呀唱着。

上山的道路尽是毛石,已经磨得比较光滑。路边山林里,尽是合围粗的古树,挂着枯藤,长满青苔。树林里有鸟儿鸣唱,有松鼠上蹿下跳。清风悠扬,阳光和煦,真是美好时光。

路侧有石桥,桥上有廊道,里面有观音坐像。这是登瀛桥,也叫升仙桥。当地的风俗,孩子五六岁时带到这里,从观音前面一米左右的小洞穿过,转三圈,可保平安。有孩子嘻嘻哈哈穿洞,奶奶则一脸虔诚给观音磕头,口里念念有词。

往上走,到普光寺。这是一座元代的寺院,有外形像蒙古包的大殿。大殿左右两株罗汉松,笔直而高耸。罗汉松的果子甚是好看,红彤彤的,有点像葡萄。寺内有一石碑,是元朝年间里的,迄今有六百多年,是研究通海及秀山文化的重要文献。普光寺门口有畔富祠,纪念古时候的大和尚李畔富。据说古时候通海坝子大水泛滥,农田被淹,从玉溪来了个大和尚李畔富,用拐杖将湖底捅了个洞,湖水漏出,农田显露,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所谓“通海”,指的就是大和尚这么一捅,杞麓湖就通江达海了。

再往上,有玉皇阁,这是秀山上最大的古建筑群,里面的楼台亭阁,很多是元明清的建筑。内有红云阁,徐霞客到此参观,惊叹于宫粉,宝珠两个茶花品种的奇特。清初通海名士阚祯兆和阚福兆兄弟曾经在玉皇阁避祸暂居,后来弟弟因病去世。哥哥怀念弟弟,于是筑“还鹤楼”,希望弟弟的魂魄“如鹤归还”。“还鹤楼”上还有匾额,上书“即岳阳”,意思是对此处美景的赞叹,不是岳阳,却是岳阳。天镜楼院子里有一幅对联,“饭客炊松子,开轩玩石霞”。颇觉有趣。“饭客炊松子”,真是神仙的待客方式。要是在我们老家,应该是“饭客烧洋芋”。玉皇阁西头有“寄亭”,据说是秀山最小的亭子。外边柱子有对联“一亭人谓如拳耳,是海吾将欲袖之”;里面柱子上有对联“天海双明镜,乾坤一小亭”。其实没那么小,五条椅子坐五人问题不大,坐十人会有些拥挤。中午时分,正好吃早上买的西红柿解决午饭问题。这样真正的西红柿,以后是吃不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吃西红柿,不可能再有第二次了。

再往上,到清凉台。清凉台以前叫清凉寺,现在也是寺院与园林的结合。清凉寺最初由元代著名的铁牛禅师营建,历代又不断增修,形成现在四院三通的规模,是现在秀山上最大的建筑群。其中的海云楼,上个世纪一十年代,朱德在通海驻军剿匪,曾经住过一年多。清凉寺正中的蓬莱阁,面对山下的杞麓湖,是最佳的观景点。在蓬莱阁,顶上挂满匾,柱上贴满联,墙上作满画。

在秀山顶上,有涌金寺,也叫大顶寺。进山门有古柏亭,上部是宋代式样的木结构建筑,下层有矮柱托着上层。院子里古木参天,有宋代的柏树,元代的杉树,明代的玉兰。大雄宝殿前面,东,西,北三个方向,有白马,黄龙,法海圆明,重檐斗拱,雕梁画栋,气象庄严。两侧的回廊,有正在开放的绣球花,灯笼花,色彩艳丽,惹人怜爱。

又走到后山的白龙寺,穿过财神殿所在的园子,从后门出来。出门时已经一点多,我们在这座小山上已经徜徉了快三个小时。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慨,原先以为只是一座小山,有石有水有树有草有自然风光,想不到有这么多古建筑,有这么深厚的历史韵味;每一座建筑都有牌匾,有对联,有历史,有文化,而且,这样一座真正因文化而秀美的灵山居然在这样的边陲。

感觉有很多遗憾。比如没有好好品味一番那些对联,没有仔细观察那些楼阁。实在是太多太丰富,一时消化不了。好在从昆明到通海坐火车也只要两个多小时,再找个周末来一趟并不困难。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