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商业第一街

方彭君 原创 | 2020-11-11 14:36 | 收藏 | 投票
浦东商业第一街
在浦东东昌路的日子里之十一
              方彭君
浦东有几十万人,他们有消费的需求,那就要有个购物的场所东昌路当时商业很繁荣,商店众多,有多家棉布店,规模也不小,南货店也有六.七家,食品店,百货店,电器行,中西药店,木材行,建筑材料店,书店,饭舘,浴室等行业,门类众多,同行也多,相互竞争,顾客可以挑挑拣拣,除了缺少出售金饰品的银楼和亨得利的钟表外,基本满足浦东地区的购买需求,还能把遠至南汇,川沙,高桥的居民都吸引过来。
東昌路更是成了附近沿江居民常去逛街的好地方。从浦东上岸到东昌路,走过烂泥渡路,商店鳞次栉比,一直延至莊家桥,成为浦东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号称浦东的南京路。
东昌路的开发,离不开外来人员的投资参与。东昌路上本地人开的只有一家饭店,布店都是浙江硖石人开的,南货店多为宁波、余姚人开,只有一家是山东人开的,他是国际饭店丰澤楼的大厨,百货店、国药店、木材行也是宁波人开的多。
20世纪初,宁波人在全国经商,印证了无宁不成市的这句话。也在此時,宁波人在东昌路上开发了著名的冰厂田,在东昌路上宁波人占了大半,真是无宁不成东昌路呀!
氷厂田就是宁波人的土法制冰厂,冬季制冰,夏季出售,用于鱼肉保鲜。据当時的老人讲,还可作冷饮,那時没有制冷机不会有机制冰,也就没有棒冰、雪糕、冰淇淋等冷饮制品,百姓拿了碗买一分錢醋,放些冰块,和着吃,酷暑吃起来真爽呀。此冰是从河水抽到田里制作的,有微生物不卫生,且是未煮沸的生水,用醋杀菌一下食用了。一百多年前的人消化功能强得令人佩服。今天随着食品越来越精细,人的防护功能都退化了。
浦东人口多,网点少,购买力就比较集中。
每年八月半,东昌路上的一品香,老其昌等食品店,堆积如山的月餅,节后销得精光。
春夏秋冬四季,东昌路上的义大祥,纶昌等六七家布店,门口彩旗招展,还租来了电子管扩音机,播放着电台节目,或胶质唱片中的歌曲或戏曲,还用麦克风,对着马路行人,宣传特价商品,或请人唱歌。
当时恰逢我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店门口也宣传起婚姻法来,我还记得"婚姻法来颁布,来颁布"的开头几句。更妙的广告,是请两个侏孺矮人,50多公分高,穿着商店招牌的广告衫,表演节目,满足街上行人的猎奇心理。
每到过年,同昌,同余祥,全兴等许多南货店门口,前三层,后三层顾客采办年货,从十二月二十,直至除夕,天天如此。店每晚打后,店员还要好包好各类商品,以备明出售直到午夜方休。
当地居民也懒得过江,摆渡毕竟要化時间,金钱。東昌路商业发达,成了承接消费的大网兜,把浦东的购买力牢牢的截流住。
要知道,过江就是过去上海著名的商业高地十六铺,有名的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三大祥等,大店名店云集。浦东人也一般不会过去,只有大户人家,嫁囡办嫁妆,才重其事地过江去。
今天的东昌路,无昔日的商业辉煌,从码头下来,一路上冷冷清清,除了高楼还是高楼,走近莊家桥,才见到一些小商店。
 
 
 
个人简介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在成都市交通.邮电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60年代后在上海市地震局工作,从事地震科普創作,80年代在上海市財贸办.商业委员会工作,主要从事商业管理和商业理论研究,发表文章数十篇,参与商业規划和商业課题研究,…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