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无声五十年 谁是逆行守夜人

刘俏 原创 | 2020-02-02 12:07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焦点关注

  活在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海子

  2020庚子鼠年从一场风暴开始。己亥和庚子年交替之际,一种人类从未遇到过的新病毒带来的疫情汹涌而至,在短时间内攻城略地、迅速扩散,无人能置身局外。再一次,我们在风暴中真切地感受着风暴。世事讳莫如深,一月中旬迄今短短不到两周时间,我们经历了初期因信息不透明不畅通、真相缺席所带来的恐惧、慌乱、质疑、相互指责甚至一定规模的疫区民众逃离,而悲天悯人、怀疑一切甚至愤世嫉俗等情绪也一度蔓延。

  短暂的进退失据之后,一个过去曾多次经历各种危机的国家展现出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在新型肺炎首次发现仅仅一个月后,中国的科研工作者用创纪录的时间追溯病疫源头、甄别出病原体并且对外公布了病毒基因组序列;最高决策层一声令下,各级政府迅速行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寻找病毒可能寄生的中间宿主、隔离确诊的患者或是疑似感染者、用超常手段切断各种可能的传染渠道……国家机器一旦开动,立刻展现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强大力量,对稳定民众情绪、增强民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有效防止疫情继续肆虐扩散起到了及时有效的作用——在巨大的危机和灾难面前我们需要采取果断甚至在正常情况下看起来显得极端的措施;而举国体制正是我们过去面对若干次重大危机时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天在传统和社交媒体里流传甚广、感人至深的一张背影照:在因恐慌而造成的一片兵荒马乱之中,一位不知名的医务工作者身着白大褂,迎着溃散的人群逆行而上——虽万千人,吾往矣!“致敬逆行者”“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在日常的生活惯性被打破,正常秩序中途受阻时,这些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拥有职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的“逆行者”们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

  “面对死亡之神我们该说什么?(What do we say to the god of death?)”“时辰未到(Not today)。”(见《权力的游戏》)。人们开始把这些“虽然疲惫,但强迫自己必须坚持下去的普通人”誉为“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守夜人(night watcher)和国士。“以国士待之,必以国士报之”。传说中的守夜人誓言也一时广为传诵,每每念及,令人热泪盈眶,感动不已:“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使命,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因为生命中的这些逆行者和守夜人,因为这些勇敢的中国人的保护,我们的生活虽不时会有险恶,但更充满令人感动的化险为夷的神奇。这是我们愿意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困难面前葆有希望,并把我们对未来的乐观情绪建立在这些希望上面的重要原因。

  目前,病疫的挑战仍然严峻,抗击疫情的工作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战胜疫情的重要性压倒一切。为了更好地战胜疫情,我们必须去深度思考并严肃回答肆虐汹涌的疫情给我们留下的一系列问题:敬畏生命,道法自然,病毒的产生和扩散固有其规律,在经历了17年前SARS疫情的巨大冲击和严重伤害之后,为什么我们对病毒成因和传播渠道的认识还是没有上升到科学认知的层面,去指导我们不断审视并改善自己惯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从新型肺炎最早病例的发现到地方政府最终宣布启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机制,地方政府在中间几个关键时间节点上的决策荒腔走板、败招连连,这反映出的是决策目标序位的严重失当还是整体科学素养的严重匮乏?

  “追溯源头、控制源头、识别病毒中间宿主、隔离感染人群、集中诊治病患以避免二次传播”等这些抗击非典时期用惨痛代价才获得的经验教训为什么没有被充分吸取?为什么低级的错误会一犯再犯?

  疫情正式公布之后相关各方普遍出现的过激反映,包括对医疗资源的“挤兑”、对来自疫区人群不加区分的冷嘲热讽甚至歧视性对待、个别地方政府动作明显过大以至于变形的“封、堵、赶”,这一切体现的是高度自觉的防疫意识?非理性的“泛道德主义”?还是反求诸己精神的缺位?抑或是以邻为壑的狭隘的权利意识及同理心的丧失?

  2003年的非典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供我们对冠状病毒进行更为彻底的基础研究,这为什么没有转换成我们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基础科学的胜利,是全社会的胜利,而我们迄今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只占到整个研发开支的6%不到。基础科学的研究过程固然痛苦、枯燥、进程缓慢,但是没有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我们就无法对事物本质和内在逻辑建立更为深刻的理解,我们难免不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难道2020年的这个故事始于谜,也终将于谜?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至此,我们必须坦承,正是因为科学研究底蕴的不足和科学精神的缺乏,我们在面对来路不明的巨大危机和挑战时会习惯性地诉诸于英雄主义。这是大时代下的人们对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所做出的正常回应,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一个热切地渴望在方方面面都展现出现代性并着眼于创造一个不同未来的伟大民族而言,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两块重要的基石。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将不得不面对林林总总的各类危机,我们迫切地需要对每个危机做出重大而持久的改变。为此,我们需要明晰方向,学习在多目标和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我们需要建立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能够及时反馈的各种机制,对复杂多变的各类挑战做出科学、理性和实事求是的判断与决策;从长远讲,我们需要不断用科学的视野审视自己生活,果断跳出非理性和反智、反科学的囚笼,在前行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自省和救赎实现真正的成长。

  鸣镝无声五十年,谁是逆行守夜人。专注于基础科学和底层支撑性技术的研究,沉静下来清理我们传统的认知,培养追问因果关系的想法,在更广大的群体中唤起深刻理解人类世界本源性和普遍性的兴趣,发展致力于追求真理但宽容异见的科学和理性精神,以更大的格局去思考真正推动人类社会演化的力量,建立起强大的尊重科学和客观规律的传统——最困难的路往往是最容易的路,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是我们实现现代文明最值得依靠的逆行者和守夜人!

  不足一个月的2020年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满地鸡毛。病疫肆虐的季节,各式各样的不尽如人意之中,我们固然无法重启2020,但我们完全可以藉此重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夺回我们曾轻易就拱手让出的思想自由,坚定地去培育对我们而言最为稀缺的科学实证精神。我们的未来都写在历史书里。而逆行者,是伟大日子里清晰可见的路标,坚定地指向我们未来注定将要驻足的章节。

个人简介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曾先后任职麦肯锡及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并获香港大学终身教职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