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论历史上的军事宏观战略

李泽龙 原创 | 2020-03-10 00:11 | 收藏 | 投票

泛论历史上的军事宏观战略

--- 赠国防科大刘炳大校

 

一个好的作家不应该仅止步于文学领域内的猎取和思考,在学科细分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在没有分科的古代,一个勤于读书和思考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家、‘全’家和通学之士,而不是眼域狭窄的专家。

知识的本质是,在现实中,本是不分什么文科和理科,甚至工科,其下又细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经济、社会学、文学、历史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父亲叫哲学。分科的目的就是方便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它,这在马哲上叫认识世界;而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些科目的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原理、自然的社会的规律,去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在马哲上叫改造世界。总体上来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讲究细分,而在研究和应用的时候,必须学会综合,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词,跨学科研究,否则你的研究成果是很有局限性和不足的。我所熟知的社会科学,每一门学科几乎都是建立在某种假设之上,当然这有其合理性,符合哲学所谓的诸多矛盾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之下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西方经济学就有两个最基本的假设:一,人是理性和自私的;二,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没有这两个基本的前提,经济学研究是无法继续的。当然,在人类社会发展所处的目前阶段,这是符合大多数人的自然状态的,我把这个阶段称之为“唯物”阶段,在这个阶段,物质还不是很丰富,资源是稀缺的,讲究配置效率,所以说经济学有一个很直观的定义,那就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资源稀缺情况下,如何配置这有限的资源来获得最大的收益(效率)。当然,任何假设的覆盖面不可能是100%,后来我们中国有位著名经济学家举了一个例子来反驳之。一般而言,一个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求所达到的均衡点,然而实际情况是,路边的乞丐也是有需求的,但他们的需求往往反映不到实际的价格上去,这就必然存在一个价格差,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有效需求,什么意思呢?你在有需求的同时,还得有购买力。当然这种完善也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否定人家所构建的整体理论框架。犹如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进行的一场聊天,所谈到的情况就是常规情况,即大概率情况,本身谈话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假设,如果你遇见一个总是钻牛角尖的人,肯定会认为这个人情商有点低,你这不是拿清华大学一个最差生来肯定南华大学比清华优秀嘛。

再举一个例子,前几年有一位经济学者做了一个课题,即“反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得出的结果是:反腐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当然这是学术,不能随便给人盖政治帽子。短期地,单纯地从经济学范式来看,也许这个结论没有什么质疑之处,他的数据样本、统计口径、概率过程以及相关数据回归分析,都没有问题。然问题出在哪?变量取少了,时间段不够,至少要来个十年动态分析吧,两三年时间肯定不够。如果放进“政治”这个主要变量,或者说从长期来观察和研究,结果又会是什么呢?当然从他的结果也可以看出一些现实的东西,在这期间,大小官员明哲保身,减少作为的基数,或者干脆不作为,这总不会出问题吧?后来,我给这类现象定义为某一类型的腐败,即拿纳税人民的钱不干事也是腐败。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罗贯中无疑是一位大家。这本演义里面有很多中华传统瑰宝,内藏大思想,和很多军事战略思想。其书名本身就是从军事战略角度来命名的,“三国鼎立”本身就是一个很具有普适性的战略大思想。在我国青铜器鼎盛时代的春秋战国,有一种王室君王用的鼎类容器和酒器,它有三个脚,符合数学中“三角形最具稳定性”和力学原理。纵横观古今中外史,三国互为犄角和角力的战势比比皆是,除了多国中的三霸模式外(如春秋时期的晋、楚、齐,战国中后期的东齐、南楚、西秦等),最明显和清晰的除了汉末的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外,还有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宋齐梁陈依次更替对北方的北魏分家的东西二魏到北周、北齐,以后北宋时期的宋、夏、辽(北方后来的金、蒙元政权)。

记得演义中,刘备、诸葛亮等西进巴蜀益州之前,诸葛亮问驻守大本营荆州的主帅关羽,我等西进后,假如曹操来攻,当如何?假如孙权来攻又当如何?关羽的回答无外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类云云,谁来我杀谁。诸葛亮听了以后直摇头,然后送了关羽八个字:东联孙吴,北拒曹操。字虽少,其战略深奥无比。当然,后来结果怎么样,大家都晓得。关羽天天把时间琢磨个人武功和姿势去了,当然后来看见一帮西去兄弟个个军功挂满胸脯,尤其是刘蜀政权在汉中打败曹操之后,自己也耐不住了,开始好大喜功,向驻守荆州北疆的曹仁开战..

 

三国鼎立下战略思维

    “东联孙吴,北拒曹操”这八个字到底深藏什么大兵法和战略思想呢?我观察和研究后来各个“三国鼎立”案例,演绎和归纳之,总结出两大条:一,三国鼎立下的自立;二,为了自保,有选择性的联盟。这两者的临床表现分别是:前者,三角之间任崩一角,其大势必将大变,犹如三脚之鼎弃一脚而必塌之,案例一,三国末期,蜀国被灭,东吴次之;案例二,北周西并北齐,南下顺势灭南陈等。后者,所谓选择性无外乎,谁弱与谁盟之,最忌老三与老大盟之而谋老二(老二盟老大次之),案例一,北宋末,宋与后起之秀金结盟而谋取前辽,最终金国灭辽之后反手就灭宋,掳二帝、挟百官、掠千嫔而北归。辽被灭于1125年,越两载北宋遂亡;案例二,南宋末,宋又与蒙古结盟,所谓夹击金国而分利,金国于1234年被灭后,宋元战争(当然元建国前称为宋蒙战争)立即于次年爆发。

    在这里为了更具说服力,就不详细去分析魏蜀吴三国模式,聊聊当代的一些热点问题。美国有位战略家叫基辛格,职位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任大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也出任过这个职务,好像后来又当上了美国国务卿,干出了他当助理时国务卿听他的,他当国务卿是,助理理所当然地听他的,有点类似一位强势的县长可以驾驭县委书记,无论是他当县长还是书记,他永远是一把手),他早几年出了一本书叫《论中国》,里面就论述到苏美中三国演绎大国外交史。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这一段历史被浓缩于一个章节,一般被命名为“美苏冷战”云云。在基辛格的《论中国》我就发现,这个中国通,当时的美国首席战略家就对《三国演义》里面的“大国谋略”很是精通,二战中报废了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和新兴崛起的德日意,但是却成就了两大国,即英国小毛驴口中一边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巨大的北美野牛,当然还有苏式武器武装起来的中国以及后来的越南(自称亚洲陆上第二强国)。基辛格不但在此书爆了很多料,更直截了当地指明,50年代到90年代初,这一段时期不是两超多强(其他国家都埋首搞战后重建和经济建设),而是“三国演义”,中国在苏美互换攻守姿势各个时期起到了很微妙的平衡,甚至制衡作用。

    仔细阅读和研究相关史料,很容易就会发现,其实研究历史、《三国演义》和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的毛主席远比外国人基辛格要厉害的多。不只是英国的那只小毛驴能够说出“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豪言壮语,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和大事件(如斯大林在利益面前言行不一的表现)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毛主席(后来者邓小平也执行的好)老人家:国家、民族的利益远远高于意识形态。

 

个人简介
李泽龙(Ricardo Li),青年政治学者,1987年12月出生于雲城。著有《大国崛起的源泉》、《美国国务院史:权力与责任的匹配》(英文版)。 E-mail: Ricardo.Li@163.com
每日关注 更多
李泽龙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