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相同、境界如一的书画拳道——读邓名《书画与拳道》

陈嘉珉 原创 | 2020-03-31 10:37 | 收藏 | 投票

邓名先生的武道功夫诗偈有一大特色,即把书画和拳道融合起来理论,揭示出它们共有的功夫和境界特征。邓名先生认为,书画的道理和境界,与大成拳法的道理和境界相同,“书画拳道,道道相通”,二者可以相互参照借鉴。任何艺术、技术,皆俱形下有意本能的作用,这无疑是相同的。邓名先生的《书画与拳道》文章说:“创作书画时讲究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等姿态,而作拳站桩也要求头直、目正、肩松、肘横、膝弯、足平,二者相同处一眼可见。”这是有意本能发挥作用的小乘之境,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法来实现一定的目标。邓名说:“再从形上的意识层面看,拳道、书画都追求心平、神庄、松静、自然,由此而进入物我两忘、心无旁骛、惟见本心的状态。”这就是无意本能起用的大乘(成)之境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京有位书法家要送我一幅字。我说这不是你的字啊,是你花二十年时间偷来的。他这个境界,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什么都不是,在路上劳作,靠有意本能发挥作用的小乘境界。说不是,即不是自性展露,不是邓名先生所讲“物我两忘,心无旁骛,惟见本心”的大乘(成)之境,除此之外什么都是,是一切古已有之、而今全备的书法样式。他的自性、本能是有的,但被神秀所说的“尘埃”覆盖了,还没有打扫干净,还没有回归自性。如果有慧根、缘分,再经十年或二十年修习,能回归自性、本能,就叫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无意、大乘(成)境界,尔时便会创作出独具一格、真正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学佛、修行的道理也是如此,与书画、拳道相同。你不学不修,此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原初状态;精进渐修、修而未成的过程,总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不容易,无止境,难过啊,精进啊,很辛苦;修成顿悟了,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便是无意无为的大乘(成)之境了。

本世纪初以来我搬两次家,清理丢弃的朋友和学生送的各种艺术纪念品、书画家们送的书画作品,足有一小车。多数都没有打开过,还是原包装堆积在那里好几年,毕竟人家有情、有心、有意送的,不好收到就立即扔掉。但堆放时间长了、物件多了,实在没有地方容纳,最后不得不丢掉。我倒觉得,如果你玩到邓名先生说的最高大乘(成)之境,应该是无意无为、无物无求、无形无色的,四大皆空,一切皆空,这是最高境界。那么你玩这个生灭法,搞妄想、分别、执着,弄出那么多有形有色的物品一大堆,可能的确就是一堆垃圾了。在寻道的路上,我是一个反物质主义者。

邓名先生在《书画与拳道》文章中,分析书画与拳道二者的关系,认为中国拳道经过千百年一路演化下来,出现诸多拳种,百花齐放,基本上分为“内”、“外”两家。外家拳比较偏重表现形式,内家拳则偏重精神内容。但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最终的结果“都将归结到老子所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境界,诚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初若印泥,中若印水’而归于‘终若印空’”。邓名先生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道”,这个“道”是中国书画拳道的精髓,他说“书画与拳道都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是道之载体,二者阴阳互动、刚柔并济、相辅相成,由此构成花团锦簇之中华文武世界”。

邓名先生提到的“初若印泥,中若印水,终若印空”,清朝大书法家张照曾董其昌书法人生所作的一个著名论断,正是这里讲的三个境界。张照曾说,董其昌的第一阶段是“初若印泥”。“印泥”的意思,就是照抄照搬,依样画葫芦,按模取形不走样,如实临摹古人法帖,所谓力求形似。这个阶段的状态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原封不动。

第二个阶段也是第二种境界,叫“中若印水”。水有一定的自由度,就是不再对传统法帖依样画葫芦,书法的术语叫去形取神,在神理、神采、神气、神情上与古人沟通。不再追求形似,已经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第三阶段是邓名先生所说最高的大乘之境,张照曾叫“终若印空”。空是无形、无色、无物了,完全脱离古人的窠臼,完全去掉古人的成分。如庖丁解牛,不靠眼神技巧,完全靠精神行事,随心所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个最高境界已经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一切纯应自然,却又不是原始的自然,而是邓名先生说的“如来如去”境界。

邓名先生在《书画与拳道》文章中,强调书画讲究功夫,同时指出“拳道更讲功夫,常言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我们也可以说“修行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个话是我的一点关键体会。邓名先生说“功”是一种“东西”和“状态”,是靠体悟而上身的,就是说你不做,没有身体上的感觉、体悟、体认,这个“状态”就无从说起,便也不成为“东西”。

邓名先生特别强调:“一招一式、大开大合是初级阶段之功夫,而欲上先下、欲左先右、形曲意直、虚实无定、抱圆守一是高层功夫。往往做到高层功夫,则无那么多的华丽,形似断而意连,意似断而神接,平实的举手投足之间蕴含无限风雷。”邓名先生这里又说到守雌的妙用,守雌是老子《道德经》的精华思想。邓名说的“欲上先下,欲左先右,形曲意直”,完全是承继老子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守雌的真言而来。高层功夫没有华丽外表,这跟邓名先生的诗偈一样,文以载道是不讲求华丽言辞的。这个最高境界中形似断而意连、意似断而神接的“如去如来”特征,都是无意本能生起的大机大用。

修习书画、拳道,不是为了功夫而功夫,功夫是达成境界的路径,一旦进入最高境界,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功夫便显露为大道至简。因此邓名先生说,在书画上得道的“大师巨匠,多为逸笔草草,信手拈来,似乎不经意间却秩序森然,而法度的破与立,都得乎心应乎手;尺度在心中,逸笔显毫端,从心所欲而暗含法序,由此臻入化境”。邓名先生认为“拳境亦然,只有从‘山是山,水是水’迈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到最终进入‘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圆融之际,才是拳法中的大乘”。

邓名先生的《书画与拳道》一文,特别强调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小乘之境,通过“守雌”功法而进入大乘之境的重要性。他说:“拳道亦同,首先明理然后练功,招招太实、追求形式则失空灵,失空灵则难精妙。所以要守,守中线、守静笃、守空境,要意念放远,拳透敌背,与宇宙大气相结合,才是高手。”一切艺术和拳道皆分阴阳虚实,因此要“懂虚空妙有,讲知白守黑”。关于“守”的问题,邓名认为,在拳学上必须明白知什么、守什么,“不仅是攻、防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成就他人”,这样便能“将更多的矛盾在守中化解,留更多的空间给他人”。

邓名先生从“攻守对立”转化而来的“成就他人”之说,就是守雌,是对守雌最好的诠释,更是对守雌的延伸发展。守雌不是静态、被动地“守”,而是要显出大乘要义——成就他人。邓名说:“带着成就别人之胸怀,则天下无难事也,这也应该是‘书画武功相互参悟’之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这个“知”与“守”还是表层功夫,是有意为之的小乘之境,大乘之境必然是无意本能起用的“不知”、“不守”。因此邓名先生指出:“更为高明之处,是要你越过‘知’、‘守’而达到‘不知’、‘不守’。‘不知’、‘不守’则可了无边际,打成一片,空洞澄明,这就是中国书画武功之高深要义了。懂得‘知白守黑’,就懂得了取舍,懂得了无常,同时也懂得了虚实空境,懂得了书画、武学、人生之高明境界。”邓名先生强调,无论书画与拳道,“只有勤练苦操,线条节奏烂熟于胸,形成一种本能”,方能臻入化境,这就是神秀的第二境界(功夫境界)不可缺少的重要性。

邓名先生诗文中多次出现“成就他人”概念,这是无意本能起用的大乘之境。这个思想的脉络和源泉,可以追溯到《周易》、《道德经》那里。要注意这个“成就他人”,主要意思不仅是佛家的菩萨精神,更是道家首倡的绝妙高超的功夫法门——守雌,这个法门源于老子,《道德经》讲得很多。《道德经》三十四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由于不自以为大,所以能够成就大成果。《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个意思跟前一句相同,这是圣人行为,很了不得,不是圣人恐怕做不到。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对于善人我要善待他,对不善的人我也要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形成有德善良的磁场;对守信的人我要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要信任他,这样才可以形成人人守信的诚信环境。站桩、行拳都需要德善、德信的环境,否则难以入定。可是这个德善、德信的环境如何获得呢?那就要先入为主,发扬“吾善”“吾信”、成就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第八十一章是《道德经》最后一章,它所归纳的也是圣人行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不为自己积累,不为自己保留,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会拥有,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得到更多。

《道德经》的这些金言妙语落实在修行上,落实在修行的功夫上,都是绝妙心诀。所以我们说大成拳法和它的站桩要领,真要溯源求本的话,它的思想和精神渊源,是在老子的《道德经》里边。在邓名先生文章中,就随处留下《道德经》的烙印。邓名先生常说大成拳本质上是哲学拳、文化拳,如果文化水准高,哲学学得好,能把《道德经》倒背如流,那么练桩功、拳法一定会如行云流水,无意中一不小心就溜进大乘之境,定在那里了。

就“养身”而言,《书画与拳道》认为:“书画及拳道是极好之修养之法,修之不仅可以怡情,更可以健身。不光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且可以援‘书、画、拳’而入道,可达到强身健体,平心静气,修性养德,通泰怡然。进一步再修炼,则可以明白一触即发,肌肉如一,形骸脱落,抱圆归一,通达自由澄明之境。”由此可见,要成就入道的大乘(成)之境,则不能为了书画拳而书画拳,须要援书画拳之功而入道。

邓名说:“书、画、拳之修炼都是籍此为载体,寻找一入口,由动入静,由繁而简,由快而慢,由实转虚,进而可以空实互换,阴阳互动,迟速相融,在心之愉悦活泼中养身安命。而由己及人,推而广之,造福百姓则为天下之养生也。”邓名先生强调大乘(成)的特点不是为己,而是为人,不行菩萨道则难以臻入化境。

邓名说:“从己身开始,向内静心以求,援‘书、画、拳’道而入,文武兼修,动静相合,刚柔并济,由此可入众妙之门;若肯下苦功,用大块时间和大精力去钻研而累积,净心锤炼,穷尽精微而致广大,必将功夫上身、艺境合一、人书(画、拳)俱老;这样必然将随着时空远去而呈现老而弥坚、老而弥新、老而弥纯之境界。由此推而广之,默默躬行,养益芸芸众生,终为大功德、大善事、大成就。”

邓名先生在《也谈木心》一文中,正是以这个最高境界为标准,来考察木心的诗画为人,得出的结论与一般世俗观点大相径庭。邓名先生的结论是“木心,凡夫一个。”

为什么呢?邓名先生写道:“木心的技艺境界、做事做人好象并未臻入化境,按老子的话说是‘虽有荣观’,但并未做到‘燕处超然’。尤其临终说的七个字,曝光了内心已深化为潜意识的根本恐惧。个人的过度自恋自爱,自我装扮,现代人过度的美化和包装,根本解决不了人生的圆满修行。看看弘一临终时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很明白地看见木心仍在‘艺’和‘器’之层面挣扎。”

受邓名先生文章指引,我也找了木心的作品来研读,感觉与邓名先生所见相同,认为木心的境界还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形下折腾中玩生灭法,未至形上,不得究竟。他深深懂得道悟禅师“哎哟哎哟”的叫痛声,能够从科学医理上研究出病痛的原因,也能从文学艺术上分析那个叫声的美学价值,但就到此为止,被卡在“哎哟哎哟”这个叫声里边,不知道“哎哟哎哟”这个叫痛后边那个不痛不快的玩艺(非生灭法)。换一句惠能的话来讲,善恶他是明白的,他也分别、执着这个,但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的那个“不思善,不思恶”的形上自性,他就茫然不知了。

这个要求是很高的,用这个标准要求世间人显得有失公平,因此邓名先生特别说明,这是从“援艺入道,返朴归真的理路看”;若从一般世间法则来看,此君无疑仍是尘世中的大家,这是不可否认的。

个人简介
周易管理哲学家,传统文化学者,武林诗人,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国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成拳第三代传承人。著述经济、哲学、历史、命理、堪舆、玄学、武道诗文一百二十余部(含读书笔记)。
每日关注 更多
陈嘉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