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道德经》有秘密——揭“国之利器”之秘密看《道德经》之真缔

姚文俊 原创 | 2020-04-23 14:32 | 收藏 | 投票

                                                   读懂《道德经》有秘密

 

——“国之利器”之秘密看《道德经》之真缔

 

 

姚文俊

 

 

 

 

内容提要:该文揭示了老子的“国之利器”的秘密。阐明了与其建立在“柔弱胜刚强”哲学基础上的“武学之道”、“武术之道”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深藏于老子的修行道学及其所创造的盘破拳法之中,由其门下弟子得以密传下来。阐明了要全面、准确的认识老子思想,则必须将老子的《道德经》和其修行道学及其所创造的盘破拳法联系起来认识,方才可能。阐明了唯有了解老子的“国之利器”,方能读懂《道德经》之别样洞天。

关键词:道德经 国之利器 武学武术 秘密

 

 

 

一、

 

千百年来,人们对《道德经》的理解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甚至视之为“玄学”、“君王南面之术”等等。应该说,这些认识都是流于字面,咬文嚼字,并先入为主,各取所需的结果。其实他们都没有找到读懂《道德经》的钥匙和突破口。

笔者认为,读懂《道德经》有秘密。而把握好这个秘密,就是解读《道德经》的钥匙和突破口。

果然如是么?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指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1]。这就反映出了《道德经》确实存在“秘密”。而且,这个“秘密”就是老子刻意制定的。既然老子要刻意保密,当然一般的人是读不懂《道德经》的。

那么,谁又能读懂《道德经》呢?

答案就是,只有老子的门下弟子。因为,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就是他对其门下弟子们的告诫。

老子有弟子吗?老子门下弟子是些怎样的人呢?

答案就是老子“道学”的传人。这些传人都是“隐士”,或者有“隐士经历”、“隐士出身”的人。

因为,笔者研究,老子辞官不做,西出函谷关来到了峨眉山隐居,创造出了“盘破”拳法,并创立了“道学”。由此,老子成为了中国修行道学之鼻祖,和首开了中国隐士之先河。故老子门下弟子就是传承老子“道学”,并有着“隐士”身份,或者有着“隐士经历”、“隐士出身”的人。

具体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等,其代表人物皆非“隐士”,或者皆非有着“隐士经历”、“隐士出身”的人。而只有兵家、纵横家,其代表人物方出自隐士,或有着“隐士经历”、“隐士出身”。

比如兵家,即如孙子,就有着“隐士经历”。据苏州孙子兵法网记载,孙子曾为隐士,并有两次隐居的历史:一次是公元前523年孙子离开老家乐安,来到了吴国,即今江苏中部、南部一带。他奔吴后,在今苏州的穹窿山“辟隐深居,十年面壁,潜心著述”。成书《孙子兵法》;二次是公元前483年孙子又过上“辟隐深居、著书立说”的生活。

比如纵横家,即如鬼谷子,本身就是隐士。史载,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著书《鬼谷子》。正如史书评论:“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等,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因此,有“《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之说。

不仅如此,鬼谷子之弟子苏秦、张仪跟随鬼谷子在鬼谷修道,后来成就大业。按其经历,理应算是“隐士出身”。

由此可见,老子“道学”与“兵家”、“纵横家”有着直接的联系。

那么,老子的“道学”究竟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老子“道学”的根本内容,就是“国之利器”。其本质,就是“武学”、“武术”。

因此,如果要读懂《道德经》,就必须了解“国之利器”的秘密,即要懂得老子的“武学”、“武术”。只有如此,才能正确解读《道德经》。

那么,老子的“国之利器”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概括的说,这就是:一是只有统治者做到不把“权利”、“政权”视为个人依赖、专有,而以之为百姓谋利益,实施“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方才能够顺应民心,止息“武”、“戈”,实现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共同促进对历史的推动,从而实现“兴国”、“富国”;二是面对强敌,只有统治者顺应民心,做到上下“同心”、“同德”,就会实现“民心无敌”,就能够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使国家巍然不动,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只有统治者以“不争”为“争”,做到柔弱胜刚强,方才能够使国家延续得更加长久一些。从而实现“卫国”、“保国”;三是面对“霸道”和“暴政”,只有做到用“武术”于以对抗,并取而代之,从而实现“创国”、“立国”,等等。这些,就正是老子要“保密”的根本东西。

可见,老子的“国之利器”,是建立在“止戈为武”的“武学”和“以武制武”的“武术”上的。反过来说,老子的“武学”和“武术”,就是老子的“国之利器”。

老子之所以创造“武学”和“武术”,是来自于他对“柔弱胜刚强”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也由此表明了老子的“武学”和“武术”思想乃是“兵家”之兵法、“纵横家”之计谋的源泉。

因此,老子的“道学”,它不是讲对“神”、“鬼”的崇拜,不是讲对“清心寡欲”的追求,更不是“玄学”和“君王南面之术”。而讲的是治世良方与对策。

至于庄子,完全就没有老子上述的这种思想。并且,庄子所讲的“无为”,就是清心寡欲的“出世”思想。显然,这与老子的“无为”,即治理好国家的“入世”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故庄子并非是老子“道学”的传人。然而,古往今来,在“老庄”并列的认识中,故人们都将老子思想,及其道学和《道德经》作了“庄子式”的解释。这完全是一种偏见和误导,绝对是错误的。

而老子对“国之利器”之所以要保密,完全是因为老子与周朝王室存在着政见上的不同的缘故。因为,如果老子及其弟子要公开这种思想,极有可能受到压制,甚至惹来杀身之祸。同时,也可能在统治者的禁书、焚书之中使得《道德经》尸骨无存。故老子的“道学”只能在秘密之中传承,《道德经》也因此有了秘密。

到了西汉中期以后,老子的“道学”已然消逝殆尽。而唯有其“盘破”拳法,即“峨眉”武术,历经三千年,辗转流传至今。笔者就是峨眉“盘破”拳法传承人。故对老子的《道德经》一见如故,灵犀相通,并完全有着与众不同的解释。

所以,老子思想,一方面是反映在《道德经》中的;另一方面则是反映在“道学”,及其“盘破”拳法之中的。故要全面、准确的认识老子思想,只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认识,方才有可能。而相反,正是不懂,和割裂了老子思想这两个方面,其结果,就成了误读、错读《道德经》的根源。

 

二、

 

笔者认为,老子集中国先秦学说之大成。他在精通“阴阳”,以及“周易”,和“五行”、“八卦”哲学的基础上,从中认识到,诸如“周易”,和“五行”、“八卦”,它们原本就是对“自然力”的绝对服从的结果,其间,完全看不到“人” 的任何作用,即人的“历史主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于是,他在发现“柔弱胜刚强”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独辟径,创造性的提出了以“刚强”与“柔弱”这一哲学范畴去反映“阴阳”及其“变化”,并以之认识和解释世界,从而开拓出了崭新的哲学方法。

在老子看来,“刚强”为“阳”,“柔弱”为“阴”。在“刚强”与“柔弱”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并从中揭示出三大自然规律:一是“刚强”制胜“柔弱”;二是“柔弱”制胜“刚强”;三是“刚强”与“柔弱”因力量相当而出现“和”的状况。其中,“刚强胜柔弱”是公理和常识,它奠基了“武打”; “柔弱胜刚强”讲究条件,则奠基了“武术”。它是“武打”升华的结果;“刚强与柔弱交合为和”,则是老子基于“止息社会武、戈”而提出“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主张”的思想根基。由此可见,老子揭示的三大自然规律都与“武学”、“武术”密切相关。

特别是,老子尤其注重其中的“柔弱胜刚强”,并由此创立了“武学”、“武术”。这似乎在《道德经》中看不到它们的影子。但在这里,当笔者揭示出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理论脉络后,人们便会一目了然。

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理论脉络如下:

一是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是需要“条件”的。这正如老子所说的“鱼不可脱于渊”;

二是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并非排斥“刚强胜柔弱”。而是将“刚强胜柔弱”作为柔弱胜刚强理论的从属部分。因为,每一次“柔弱胜刚强”的实现,或者讲胜利,都是要靠“刚强胜柔弱”的“最后一击”来完成的;

三是老子揭示出了“柔弱胜刚强”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阴阳”、“无极太极”、“有无”、“动静”、“虚实”等这些哲学范畴,及其它们的变化规律。而这些“变化规律”就是打法中的“原则”和“法则”。正是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老子的“武学”、“武术”。概括起来,老子的“武术”打法法则有:“见实{认识论中的实}则打及避实{方法论中的实}就虚法则“桩及桩法法则”“打机法则”、“动中求打法则”“无中生有法则”“诈术法则”“无打法则”“以静制动及以动逼静法则”“打在机前和打在机后法则”等;老子的“武学”有“柔弱胜刚强”的三种境界等。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是肯定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宗明义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这句话的“道可道”中,前一个“道”指的是“规律”,而后一个“道”指的是“论证”,或者是“说明”。后面的“名可名”也如此。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能够通过“物{“悟”}”的方法而可以说明、证明的规律,它就不是一般性的规律,而是特殊性的规律。这样,老子开门见山的就揭示出了两大规律,这就是:“刚强胜柔弱”的普遍规律,和“柔弱胜刚强”的特殊规律。老子为了说明“柔弱胜刚强”是个特殊规律,便从自然、社会、政治等等方面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如“水”、如“婴儿”、如“小国”等等,反复进行了哲理性的论证和说明。

当然,在这句话中是乎未见“刚强”与“柔弱”这些字眼。但是,只消着眼于《道德经》的上下文、着眼于《道德经》哲学的中心意思,就不难发现老子的上述思想。其实,在老子的“道学”,和盘破拳法中,就贯穿了“柔弱胜刚强”的理念。对此,老子门下弟子都懂。故老子开宗明义就隐退去了“道”的实指,正出于保密的原因。

不但如此,在《道德经》中,老子在揭示诸如“阴阳”、“无极太极”、“有无”、“动静”、“虚实”等这些哲学范畴时,都只零散可见,点到为止,未有深论。这同样出于保密的原因。

对此,这里仅举几例,于以说明。

比如,在“虚实”观上对武术的保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2]。如果单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极明白易懂。这不过就在揭示万物草木的生长规律。

然而,在老子的“道学”,和盘破拳法理念中,这句话就有了更深的含义。就是:明确了“打机”,即打的对象,及其时间和机会的问题。因为,在老子看来,{万物}都有一个生长的柔弱时期、旺盛的鼎盛时期、衰老的枯槁时期的发展过程。其中,生长的柔弱时期和衰老的枯槁时期都处于弱势阶段,这时最好打它,打则事半功倍。由此形成了老子武术的一大打法法则。这就是:打生长的柔弱时期叫做“打在机前”,打衰老的枯槁时期叫做“打在机后”。这也就是“避实就虚”法则的反映。在老子看来,为什么不能打旺盛的鼎盛时期呢?这是因为,打旺盛的鼎盛时期必然出现以“阳刚”对“阳刚”的状况。而这就犯了武术“柔弱胜刚强”之大忌,到头来可能两败俱伤,或者反被其伤。对此,故老子接着说:“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比如,在“动静”观上对武术的保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3]。如果单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这不过就在说“浊水在静的情况下,它通过泥沙的沉淀而可以变清”和“安静得以长久要有动(生长)为支撑”这两个自然现象。而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提示了“静”与“动”的“静为躁君”[4]和“静中有动”的关系。正是从“静为躁君”的哲理出发,老子揭示出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5],即“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

然而,这并非是老子思想的全部。而在老子的的“道学”,和盘破拳法理念中,“动静”观还有更深的含义。这就是:明确了“打动不打静”,及其“以静制动”和“以动逼静”的打法法则。因为,在老子看来,静,就是“阴”,就是“无极”,就是“无”,就是“虚”。故其是无形无状、无物无象、虚无飘渺的东西。而动,就是“阳”,就是“太极”,就是“有”,就是“实”。故其是有形有状、有物有象、实实在在的东西。特别是,老子基于“静中有动”的认识,认为静的变化可以针对动的变化而来,可以比动的变化来得更快、更大、更强,从而制约动。这就是“无形制约有形”的道理。这也就是老子“至虚极,守静笃”[6]的道理。正是如此,“打动不打静”,即“动中求打”,“以静制动”构成了武术的一大法则。但从相反的方面看,由于静与动是相对的, 并且动对静起着反作用,故有可能通过动而导致对手之“静中之动”产生躁动和紊乱。这时打机就出现。而这,则构成了武术“以动逼静”的打法法则。

比如,在“有无”观上对武术的保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7]。而“无”是怎样的呢?老子回答:“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惚恍”;而“有”是怎样生成的呢?老子回答:“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这样,老子阐明了“有生于无”的思想。并认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如果单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也容易明白。这不过就是揭示了万物的“有生于无”的演变规律。

然而,在老子的“道学”,和盘破拳法理念中,这个思想就有了更深的含义。就是:明确了“打有不打无”,和“无中生有”的打法法则。因为,在老子看来,无,就是“阴”,就是“无极”,就是“静”,就是“虚”。故其是无形无状、无物无象、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有,就是“阳”,就是“太极”,就是“动”,就是“实”。故其是有形有状、有物有象、实实在在的东西。因此,在武术打法上只能“打有不打无”。而因“有”为“实”、“无”为“虚”,故又为“打实不打虚”,即做到“见实则打”。当然,其中的“实”,它虽然为“阳”,但绝非是“阳刚”。同时,由于老子讲“有无相生”[8],即在明了“有”的基础上而把握好“无”,从而就能做到“无中生有”。在这里,“虚”“实”皆出自老子的本体论。

比如,在“阴阳”,以及“无极太极”、“有无”、“动静”、“虚实”观上对武术的保密。

这表现在:

一是对“打机”的保密。

在老子看来,“有”、“动”、“虚”的三位一体,正构成了“打机”,即打的时机和机会。其中,“有”,即指(事物)存在的某一过程;“动”,即指(事物)存在的方式;“虚”,即指(事物)发展的弱势时期。

二是对“桩和打桩”的保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还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所引这些,都反映出了老子“桩”的思想。

什么是“桩”?简单说,在老子的“道学”,和盘破拳法理念中,“桩”就是“阴阳”及其“变化”观在武术上的形体表现。具体说,桩分八门,即按照人体的前后、上下、正面左右、背后左右来划分,是为前门、后门,天门、地门,侧门、红门,边门、小门。其中,前门为阳后门为阴、天门为阳地门为阴、侧门为阳红门为阴、边门为阳小门为阴。同时,又将“人体”作了上下划分,是为上盘和下盘。其中上盘为阳下盘为阴。就身法而言,一方面以裆为准左右分野,划分出阴阳。裆所在的一面为阴,与裆相背一面为阳;另一方面以裆及小腹分野,上盘眼睛为阳,下盘裆为阴。就手法而言,均高手为阳低手为阴,前手为阳后手为阴,开手为阳合手为阴,长手为阳短手为阴。就脚步而言,前脚为阳,后脚为阴。凡阴者为虚,阳者为实。武术要求身法、步法、手法皆要遵循阴阳、虚实之变的道理,并按照阴阳、虚实变化的法则进行变化,做到协调一致,运动自如。这样,“桩”就出现。

由此,“桩”,一方面,它犹如各种招式,即手法、腿法的“发射机”,即为老子所说的“众妙之门”;另一方面,它犹如与敌交锋的“阵地”,或“根据地”,即为老子所说的“天地根”。故由于有桩,就能使打法做到在三维空间中求打,并置有埋伏和陷阱,从而千变万化、神出鬼没、奇巧制胜。

而正是上述的“打机”和“打桩”,则构成了老子盘破拳法之精髓。并由此孕育出了中国武术之独到特色。同时,老子“桩”的思想演绎出了春秋战国时期集团作战的“阵”。

比如,在武学境界上的保密。

在《道德经》中,老子明确提出了武学的“微明”、“袭明”、“明”的三种境界。但其行文散乱、约隐约显,甚至均未涉及“武”字而被淡化了。

对于“微明”。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9]。

“微明”境界,就是武学“柔弱胜刚强”的“诈术”境界。在老子看来,这是武学最低境界。

对于“袭明”。老子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10]。

“袭明”境界,就是武学“柔弱胜刚强”的“能熟练运用打法法则和技巧”的境界。在老子看来,这是武学的中等境界。

对于“明”。老子说:“见小曰明,守弱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即如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之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11]。又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12]。

“明”境界,就是武学柔弱胜刚强的最高境界。

故在老子看来,如果懂得了上述的三种境界的道理,就能够做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和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

所以,笔者认为,要懂得老子思想,要读懂《道德经》,就必须还要懂得老子的“道学”,和盘破拳法理念。非如此,则是把握不住老子思想精髓的。

 

三、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其“道经”是什么?如上所述,就是建立在“柔弱胜刚强”理论基础上的“武学之道”、“武术之道”。

那么,老子的“德经”是什么呢?这就是对“武学之道”、“武术之道”的思想、行为规范。

对于“德经”,《道德经》将“德”分为了“得道”和“治道”的两个方面。现分别进行阐明。

关于“得道”。即要得到“武术”、“武学”之道。

为此,老子要求做到:

一是要喜欢道。老子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13

二是要图难于小、于易,勤学苦练,做到循序渐进。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14

三是要善于研究和总结,做到知人知已,扬长避短。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故能“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从而做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5]。

四是要做到不自满,不骄傲。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认为,得道之人表现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16]。

五是要做到修身以求道,并不断学习、理解“柔弱胜刚强”,使之行为符合道规律,精益求精。老子说:“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17

关于“治道”。即要将道纳入正道,而不是邪道。

为此,老子要求做到:

一是要做到“忘我”和“无私”。在《道德经》中,老子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8。他认为,得“道”后,不能把“道”据为已有,不为个人所依赖,不以个人的意志去主宰它,而要用其为百姓谋利益。 

二是要做到“爱民”和顺应“民心”。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19。这样才会“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三是要尊重“契约”和“平等”。老子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20。老子认为,做到“有德司契”就是讲要“以德服人”、“以契彰德”。

四是要做到“正义”和“公平”。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21。又说:“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杀人之众,以哀悲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等。

五是要有“不怕死”的精神。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22?在老子看来,只要有了“不怕死”的这种胆量和气魄,才会“置于死地而后生”,才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由此可见,从“道经”和“德经”比较来看,《道德经》通篇都在“明德”而“隐道”,至使人们看不清“道”的就里、读不懂“道”的真缔。

但是,通过如上分析,笔者认为,《道德经》本质上就是一部“兵书”。即便是它隐去了“国之利器”,及其“武学之道”、“武术之道”,而将大量笔墨着眼于“德”,这也改变不了兵书的本质。

因为,在老子看来,“道”,犹如容器中所装的水,而“德”就是这水的高度。故它们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是如此,形成了老子的“道”、“德”一统的思想,即认为:“道高德高”、“道低德低”,反之,“德高道高”、“德低道低”。故“德”便成了《道德经》这部兵书的不可分割的,和相辅相成的部分。

综上所述,老子的“国之利器”是与其建立在“柔弱胜刚强”哲学基础上的“武学之道”、“武术之道”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深藏于老子的修行道学及其所创造的盘破拳法之中,并得以其门下弟子密传下来。故要全面、准确的认识老子思想,则必须将老子的《道德经》,和其修行道学及其所创造的盘破拳法联系起来认识,方才可能。只有如此,才能看到老子思想及其《道德经》之别样洞天。

 

引文注釋

175 [2136 335 457 577 637 784 89 975 1059 11107 12122 1352 14118 1570 16112 1745 1825 1998 20141 2165 22134 李耳 《道德經》  北京 燕山出版社 2009

 

个人简介
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武术、武学,2000年后确立了老子道德经与中国武学文化的研究方向.著述颇丰.已经形成对老子思想,即“老学”成体系的研究。
每日关注 更多
姚文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