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日记写文章求思想的质变(8月12日)

贾春宝 原创 | 2020-08-12 06:24 | 收藏 | 投票

弃日记写文章求思想的质变(812日)

 

春宝曾经很喜欢写日记2000年元月开始写日记,每个月都要在电脑上写5万字左右的文字,一直持续数年,一度希望自己的日记可以流传后世,效法那些以写日记为习惯甚至成为财富源泉的名人,比如曾国藩,曾纪泽、翁同龢、郑孝胥、蒋介石、宋教仁,胡适,雷锋等等,而且每当有人向春宝请教保持年轻心态以及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时候,总是会把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作为首要建议提供

比如虽然人的脑细胞被开发的比例很低,但依然会出现关注一些就会忽视另一些,记住一些就会忘记另一些的情况。人的记忆力是越来越差的。之所以越来越差,主要是因为记住了不该记住的事情,并对细节本身以及对细节的感受与反思总是念念不忘;正因为如此,同时又记不住该记住的事情,总是会忘记那些不该忘记的事情,写日记却可以将一些记忆定格,而不用纠结于哪些需要记住,哪些需要忘记。

 

春宝认为写日记不仅有保持年轻心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作用,而且作为一种自我检视、思考的手段,是有积极正面的存在意义的。比如有人写日记可能想给后人了解他留个依据,有想彪炳史册的嫌疑。

但写日记确实不适合所有人,比如有些人性格天生外向,大大咧咧,写日记是一种煎熬,有些人不想留下任何文字的东西,有些人日常工作实在太忙,因为实干而没有时间写日记,等等。毕竟写日记是不断理性的过程,理性得到了发展,感性与激情势必会受到抑制。而且万一自己某一天某件事“东窗事发”,不销毁会成为“犯罪的证据”,而销毁了就相当于以往的努力付诸东流。

春宝认为任何个人都并非完美,无法经受近观凝视,千疮百孔之下会让人感觉丑恶,甚至会有误人子弟的负面作用。因为不管怎么说,文章相比于日记更有价值,因为除非你是名人,或者在一些人感觉是最重要的人,否则任何日记便没有任何价值。

历史上的那些著名的名人日记,多少都与重大历史事件挂钩,名人日记与名人字画一样,有价值的主要原因是名人的名,而不是日记或者字画。甚至绝大部分名人,都仅仅是流星型的名人,只会风光3~5年,在潮流过去之后,那些名人都从公众视线消失,甚至臭名昭著遗臭万年,那些日记刚好成为罪证,不仅有行动的细节,而且有动机的自白,即使可以为自己的“罪行”提供“辩护”,但仅仅是在辩解罢了。

 

春宝是在用电脑写了将近五年半之后,开始写专栏文章的。随着写文章成为习惯,日记越来越发挥文章的选题、内容以及素材的蓄水池的功能,如开始写日记的时候把每天自己的行踪和所遇到的那些人,表达过的观点和做过的事情进行通盘记录的情况一去不复返。换句话说,日记越来越不像是日记,而更像是原创思想和观点的孵化器,为原创文章提供试验田的职能。

日记所用的语言通常都不会经过精雕细琢,仔细推敲,即使日记中的文字可以如散文一般美妙,如诗歌一般朗朗上口,如杂文一般犀利,都无法成为可以被镌刻的铭文。即使可以被镌刻,都未必会形成相应的影响力,影响到后世。所以在春宝感觉,日记是没有用的。

 

《邪不压正》廖凡和姜文在剧中关于“写日记”的话题进行对话,堪称经典。“那日本人靠不住,我靠谁?老蒋?”“更靠不住”“一个写日记的人”“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是啊!”“你写日记嘛。”“我不写”“你写日记嘛”“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下贱”“下贱”。

春宝当初之所以开始写文章,仅仅是因为日记所记录的心路历程,很多都是见不得人的私情,所有私情,诸如就如一段恋情只有双方当事人感觉美好,即使近如双方家长,都会世俗地认为是一种单纯的交易与投资。我们的日记之中所饱含的浓情蜜意,绝大部分不过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无病呻吟罢了。

 

把自己的一颗真心捧着给最心爱的人看,难免会遭遇嘲笑,当着众人的面捧出来表白,又难以掩盖其傻乎乎的本质,被偷窥还要充当导游。因为日记很难让读者有理性的代入感,彼时彼刻虽然可以感动几个人,但更多的人会把那当成戏来看,你无意之中成为别人眼中的“戏子”。

经过深思熟虑甚至多次推敲所形成的文章则不同,却会实现让人在理性之下反复阅读,不仅有观点和思想的诉求,而且会把那种思考的视角与方法传承下去的效果。

春宝更希望呈现日记中的那些存在价值的东西,比如灵感思想、意识流的浪花之中所包含的金点子大创意,或者智慧的结晶,能以相对完整而不被误解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传播开去。即使无法换来真金白银与财务回报,至少可以公开示人,对读者有积极向上的启发。

能公开的才是有价值的,可传播的才是有价值的,被公开传播而且不会被误解的才是有价值的。如果仅仅是记录流水账温吞水,又有谁喜欢看?

 

不断地放空自己的大脑,形成一篇篇的文章,那些文章似乎难以成为自己的财富,但却很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心路历程,而且截至到目前,在没有进行推广的情况下,已经不断接近400万人次点击的阶段性成果,而且每天都有1000次左右的点击与被阅读,这种思想传播与价值传递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分享,虽补指望此间的收入,但乐在其中,相信总有一天会形成更深层次的质变。

 

贾春宝

2020812日星期三

 

个人简介
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关到广告、从商务活动到旅游会议、从营销到传媒、从教育培训到顾问咨询,从投融资理财到企业管理、从资本市场到产业链、从战略规划到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 从1994年起开始接触并持续关注北京的房地…
每日关注 更多
贾春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