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也要着力反“空”

宋圭武 原创 | 2020-08-30 00:17 | 收藏 | 投票

 学界也要着力反“空”

 

 

目前,学术界尤其是社会科学界的研究,除了存在其它诸多问题外,“空”也是一大问题。一些学者成天呆在书房里,造空中楼阁,房子很宏伟华丽,但地上没有根基支撑,只有观赏价值,没有实用价值。

学术界尤其是社会科学界的“空”,对社会危害是巨大的。一是导致国家资源配置浪费,花钱又费人工,结果生产许多无用的东西,还误国误民。二是一些“空”学者的空论述满天飞,噪音大,反掩盖了一些真学者的声音。

另外,对社会科学研究而言,还存在一大问题是,一些“空”的学者与“空”的学者还互相抱团,互相欣赏对方空中楼阁的华丽,反认为有真知灼见的学者的看法不接地气。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因为社会科学是容易产生认知鸿沟的学科。对自然科学而言,对一个问题或命题,只要理论逻辑证明清楚,一般老少都不会有不同意见,也就一般不会产生认知鸿沟。但对社会科学而言,对一个问题或命题的认可,更多是靠各人的经验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混合证明,而不是仅仅靠理论逻辑推演证明。由于每个人的经验空间或者生活阅历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经验逻辑也不一样,最终理论逻辑与经验逻辑混合证明,产生认知差距是必然的。若两个人的社会阅历大致相同,其经验逻辑也会大致相同,这时,两个人就容易取得共识。所以,学术界尤其对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往往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空”的学者总是喜欢“空”的学者,务实的学者总是喜欢务实的学者,有相同阅历的人,总是有众多共同语言。

目前,学术界尤其是社会科学学术界产生“空”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者缺乏实践的历练,好多学者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学校到学校成长出来的,这就多容易入“空”。

如何反“空”,关键或者首先是要大力推进学者深入到实践第一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坚决反对书斋式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学术研究,本质是离不开调查研究的,尤其对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要想多获真知,更要多实践,多调查。比如研究农村问题的学者,只有深入村庄,深入农户家庭,面对面跟农民深入交谈,面对地认真仔细查看田间地头,才能更多获得关于农村的真实情况,否则,头脑里就是想象的农村,不是真实的农村。其次,还要学会深度思考。调查研究得到大量真实材料后,如何处理这些材料,如何得到本质认识,还需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如何深度思考,一是要学会追问。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要不断追问,要追问、追问、再追问,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学问,本质也是一个不断追问的过程。追问越多,必然思考越深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二是还需要掌握好的思考方法。比如辩证法,就很重要。看问题要有全局观和动态观。再比如演绎、归纳、抽象等具体逻辑思维方法,都需要熟练运用。(作者: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作者简介:宋圭武:1964.10--,男,甘肃靖远人,国家二级教授,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通信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路199号甘肃省委党校

            邮政编码:730070;e-mail:gssgw007@sina.com

 

 

 

个人简介
宋圭武,男,汉族,1964年生,甘肃靖远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改革问题。先后…
每日关注 更多
宋圭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