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琳:古诗词里蕴含着浓浓的年味

王先琳 原创 | 2021-01-14 08:42 | 收藏 | 投票

 古诗词里蕴含着浓浓的年味

222.jpg

“过年”是小时候的记忆;“过春节”是现代人的说法。也有人考证,年和春节其实是不尽相同且各有起源的。但于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弄得那么明白,民间早已习惯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了。

而年味在大部分人看来,是越来越淡了。于是乎,前些年,官媒亦出面寻找年味!"舌尖上的年味"一时间为新闻视点,可谓丰盛与美满,更有一份欢乐与祥和。但我觉得却少了点什么。我想说得是,年味除了凝结在舌尖上,更应该传承在民俗里,还应该从古诗词的咏叹中去感受与弘扬。

老话常说,“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进入腊月,离年就不远了。过年的热闹喧腾,传统上似乎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开始,经过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至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重头戏。这期间各地有很多有趣的民俗,大江南北的人们都要举行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均以敬仰神明、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主要有祭灶和扫年两项活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腊月日更新,谓之小岁(小年),进酒尊长,修贺君师。”每到这一天,人们要添买糖瓜,以祭灶神,祈神保佑来年家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正如《敬灶全书》里所写道:“受一家烟火,保一家康泰;查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年就是年终大扫除,俗称“扫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春节将至,人们便要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古今人过年并无大异,图得就是一个吉祥。古代文人大多喜欢赏风弄月,诗词歌赋里,可以窥探丰富多样的年味。比如描写祭灶风俗,宋人吕蒙正在《祭灶诗》中写道:“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而范成大则更详细地描写祭灶:“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乞取利市归来分。”描绘了一幅祭灶的风俗图画,用煮烂的猪头肉、鲜鱼和豆沙馅粉团作为供品,供上酒水,焚烧纸钱,祷告灶王爷心满意足了。

扫尘是腊月重要的风俗,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节前扫尘的风俗。可能是因“尘”与“陈”谐音,春节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清人蔡云《吴歈》诗就记录了这一民俗:“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

古往今来,过年的重头戏是除夕夜,古人无“春晚”,但描写除夕夜通宵不寐,把烛迎新的古诗词繁若星海,如:明人张掞《除夕》:“岁事今宵尽,悠悠动所思。忽惊为客处,失记离家时。药里扶衰弱,诗囊寓别离。阿咸能慰意,椒颂酒盈卮”。宋朝王铚《除夕》:“一岁尽今夕,既往那可追。疏梅吐幽艳,轻冰释寒澌。新陈自相代,长年万古悲。亦复强取醉,椒盘杂儿嬉。天回万象春,除尽群阴卑。地除众枯槁,从今作华滋。一除不可复,绿发成鬓丝。此是有尽处,那知无尽时……”

又如:宋人葛起耕《除夕》:“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撚断须”。释善珍《除夕》:“七十明朝是,年将衰并来。顽皮禁冷暖,老气压凶灾。铁砚穿何益,金丸跳不回。君兄爱伶利,与汝换痴獃”。

此外,还如,杜审言《除夜有怀》:“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曹松《除夜》:“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等等。

除夕夜“五更分两年”,人们不仅要辞去旧岁,还要迎接新年。因此,人们又把新年称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象形字,象征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即一日的开始。古人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历代文人的守岁诗都有描绘人们彻夜不眠,辞旧迎新的过年景象。

如杜甫《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烈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白居易《客中守岁诗》:“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志偏警节,防愁预恶春。故因今夜里,应念未归人”。李世民的《守岁》却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馨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而杜审言在《守岁侍宴应制》中写道:“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臣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描写了皇宫守岁的盛况。苏轼在《守岁》中写道:“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将除夕夜孩子们欢聚守岁的形态刻画的淋漓尽致。

大年初一有拜年的习俗,并在民谣说: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初三拜舅母。总之,送祝福,送平安!描写正月初一庆贺场面和礼仪的如宋代陆游在《已酉元旦》中写道:“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一夜的细雨融化了残雪,太阳放晴,将阴天一扫而光,在这清新的日子里,把酒写联,辞旧迎新。还有辛兰《元正》:“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以及杨巨元《元日呈李逢吉舍人》:“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

清代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中写的:“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生动细致地描述了新年来临的场景,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这其中,最赋盛名的当属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虽只短短四句,家家户户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更换桃符,节庆气氛跃然纸上。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用新桃符替换旧桃符,其实是为了驱除邪魔,揭示了古人们最期盼的事就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古时人们还用燃放爆竹来驱除邪魔怪兽、避邪祈福、敬迎神明等。古诗词中亦有大量描写。唐代来鹄在《早春》中写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岁末年初,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气势如虹。“天花无数月中开,五彩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瞿佑《烟火》),描写了节日烟花的绚丽多姿。宋代范成大在《爆竹行》中描述了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也描绘出人们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当然,庙会、灯会也是人们迎接新年最主要的活动,写春联、贴福字、挂年画等等年俗,古诗词中也比比皆是。如唐代包佶在《元旦观百僚朝会》中写道:“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衣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寿色凝丹碧,欢声彻九霄”,描写了文武百官元旦朝会的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的盛唐气象。宋代的王十朋在《元日》中写道:“元旦年年见,天涯意故长”、“弟兄互拜处,归去顾成行”,描写出兄弟们互相拜年、共贺新岁的情景。明代文征明在《拜年》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每逢佳节倍思亲,因飘泊在外、客居他乡在除夕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唐代的白居易在《除夜》中写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在《除夜寄洺州》中写道:“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唐代刘长卿在《新年作》中写道: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这些诗都流露出诗人的思亲怀乡,渴望团聚。

虽然旧时乡村有“过年过到麦子黄”的说法,但一般而言,春节还是会在过完元宵节画个句号。描写元宵灯会的古诗也不少,如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反复咏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还如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张祜《正月十五夜灯》描绘:“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春节就要到了。去年春节不寻常,今年春节也注定非同一般。笔者不求过分热闹,但求年味依旧,平安祥和!

 

个人简介
杂志主编、高级记者、高级研究员、高级国学文化培训师、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作家分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营销咨询网、全球品牌网、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
每日关注 更多
王先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