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见证赣州城市可喜发展 见证了我人生成长轨迹

曾祥裕 原创 | 2021-02-15 19:52 | 收藏 | 投票

 

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见证赣州城市可喜发展

见证了我人生成长轨迹

曾祥裕

(温馨提示:春暖花开时,曾祥裕将于3月16日在赣州古城举办高级杨公古法风水理论与实践高级进修班,咨询电话和微信号13766307454)

我早期人生岁月与赣州古城的贡江、古城墙、东河大桥朝夕相处。

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赣州东河大桥建于1965年(是解放后继赣州西河大桥后建设的第二大桥),跨越贡江,是赣州城连接323国道的城市公路两用桥,也是连接城区与水东镇以及赣县七里镇一带的大桥。

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东河大桥,又如一位智者,记录着赣州城市从昨天到今天的奋斗与崛起,沧桑与巨变,见证着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样也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以来贡江之上一座座新建桥梁的“前世今生”。 

 对于很多赣州市民来说,东河大桥是贡江上第一座大桥。

 没桥时,赣县人和水东七里镇一带居民来赣州古城不方便,多乘坐渡船。

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冬季,寒风从河面刮来,冻的乘客直打寒战。涨大水时,洪水汹涌澎湃,又存在安全隐患。

一旦发洪水时浮桥被拆除,更使市民望河兴叹。

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大跃进时政府把建桥列入规划。直到进入1960后,国家才有财力把蓝图变为现实。

记得,我小时候住在赣江路,离东河大桥一百多米,当时家门口就是建筑工地,见过苏联专家与国内建筑队伍在工地上浇筑大桥构件。

期间,因中苏交恶,苏联专家撤退,一度时间大桥停工。

建了四五年,才于1965年秋天建成通车,并请当时在赣州调研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题字。

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当时进行了盛大通车剪彩,赣州运输局的五十吨大平板拖车从桥上缓缓而过。

鞭炮鼓乐齐鸣,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东河大桥通车,从此结束了赣州城区东河无公路桥梁的历史。

但遗憾的是,为建东河大桥拆了老城门百顺门,留下不可挽回的损失。

记得东河大桥通车之夜,我跟随母亲挤入庆典人流,摩肩接踵缓缓而行,目睹了这一盛况!

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此后,东河大桥承载了我人生轨迹。我无论春夏秋冬常在大桥上散步,婚后又常在桥头接送儿子亮亮去水东木材二厂,当时他在厂里岳母家带到3岁!

1969年文革时期,保守派与造反派曾东河大桥上博奕。保守派向桥下驻守的造反派子夜发动攻击,打响了文革第一抢!

东河大桥上承载了一代代赣州人致富的梦想!也承载了失恋男女的悲欢离合,有人想不开从桥上一跃跳入滚滚贡江水中。

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今日重上阔别多年的东河大桥,河,还是那条河;桥,还是那座桥。

我阔别多年重上东河大桥,眺望沿江两岸,水东沿江民宅还是老面孔,好像是几十年的老照片。

而古城一侧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变与不变,地运很关键。我拍打着这座屹立在贡江之上的大桥,向她倾诉我对其的“爱恋”,您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巍然屹立在贡江上,融入在一部延伸的赣州古城城市发展画卷中,见证着赣州古城欣欣向荣的变化,同时也见证了我的人生成长。

赣州东河大桥:历经五十六年风蚀雨打   巍然屹立贡江上

 有目共睹,赣州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东河大桥不再孤单,她前后近二十年崛起了几座大桥,贡江上架起赣州人民在新时代的致富金桥。

今日大年初四,我漫步在东河大桥上,感慨万千,岁月如歌,人生易老。人生如梦,梦里不知身是客;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生命不息,学无止境。吾辈还当践行易经大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把余生贡献在弘扬中国风水文化事业上!

 

 

 

个人简介
自小深得祖传风水和中医薰陶,中医养生与杨公风水集于一身,与著名风水学者程建军结为学友,具有丰富的风水布局和中医内科经验,为帮助众人趋吉避凶不辞辛苦,奔波在祖国各地,希望用一技之长为促进人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服务!
每日关注 更多
曾祥裕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