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札记·连载4

路建华 原创 | 2021-02-28 18:45 | 收藏 | 投票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札记」 在这一章,老子把“道”的法则引入社会治理,提出了“无为则无不治”的治理主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是说不推崇权贵治理,使大家不为权势权贵而争夺;不以难得之货为贵重之物,使大家不做偷盗的坏事;不炫耀私心欲望,使大家不产生杂乱的念头,这才是有“道”的人治理天下的方法。贤,本义是掌握,所以在这里作权势权贵解。

  老子主张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是告诉治理者们,不要用权势权贵的思想来治理,不要追求奢侈豪华,不要利欲熏心。不尚、不贵、不见,是治理者“无为”的内容,不争、不欲、不乱,是“无为而治”的结果。这是老子对“无为而治”的具体论述。其实,老子在这里说的很实在,从治理者到天下人都不去争权夺利了,没有盗窃的了,没有追逐名利的了,大家都能身体强壮、生活无忧,不就是人们向往的生活吗?当然,前提条件是社会的物质财富要非常丰富,社会的分配要公平公正,人的思想觉悟更要极大提高。诚然,自然法则要化为所有人的自觉行为,这是个发展生产力、社会变革的漫长过程。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讨论,即对“贤”的理解。古今往来,包括许多大家,都是把“贤”解释为贤达之人,或有名望、有能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以对老子“不尚贤”的解释,总觉得他们是先入为主、望文生义了。鄙以为,先人造字,“贤”由“臣”、“又”、“贝”组合,为会意字,表示有一定职位的人用右手执贝,而贝可做货币钱财解,所以“贤”的本义是掌握、掌管的意思,而把贤达之人理解为有名望有能力的人,是“贤”的引申义。

  把“贤”引申为有名望、有学问、有品德、有能力的人,也是古来有之,老子在这篇道德经中也多次以古之圣人、上德之人、上仁之人、善为士者举例。因此,历来也有任贤举能之说,有推崇英雄学习英雄之举。英雄的榜样是无穷的,可以激励人们奋发;污蔑、诋毁英雄的,还会遭到众人的口诛笔伐。现实生活中,“贤”的引申义比较宽泛,以至于盲目追星、追求时尚,也成了引申义上的“尚贤”。而从“贤”的本义来理解,“不尚贤”就可以理解为不推崇以权势权贵思想来治理天下,尤其是凭借自己的胳膊粗拳头大,就想为所欲为把控天下,就更不值得推崇了。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是说要净化人民的心灵,排除私欲杂念;满足人民的温饱,让人民衣食无忧;不使人民产生争权夺利的想法而安居乐业,强健人民的体魄而免受疾患之苦。还要坚持教化使人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保持清醒,不要有争名夺利的欲念,让那些自以为聪智的人也不敢肆意妄为。老子在这里提出了治理者无为而治的内容,主要是采取措施,实施教化,遵循自然法则做好因势利导工作。比老子早一百多年的管子,就是这样辅佐桓公谦恭戒躁,以民为本兴业工商,简化政令发展经济,施行变革开放、和合包容的政策,使齐国四十年间无战事,走上了大国之路。弱其志,不是不要志向,不是不要志气,而是根据自然法则,根据“道”的品质,要树立利万物而不争、利民利他的大志大气;不要只想着为个人谋取私利短视的小志小气。在万众一心谋发展的氛围里,即使有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之人,也只能偷偷摸摸干点见不得人的勾当,而不敢明目张胆的兴风作浪。

  “为无为,则无不治”,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处政理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事。这是老子的结论。结合老子在上一章的阐述,“无为”,是治理者要遵照自然法则,不做违“道”之事,不行肆意妄为之事,不对事物的正常发展横加干涉,不追求奢侈豪华,不利欲熏心,不依靠权势来治理。

  在这一章,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明确地告诉人们,治理者的先行带头作用是会影响人民的处事方式的,自古以来“上为之,下效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治理者淡泊无欲,以民为本,不炫耀权势,不贪婪稀缺难得的财货,没有追名逐利的欲望和争斗,而一心放在排除杂念谋发展上。让人民衣食无忧,健康强壮,人民就会安居乐业,社会就会稳定安定,这才是圣人之治。反之亦理,治理者如果推崇权势权贵,贪得无厌,利欲熏心,就会带坏社会风气,引起天下大乱。

 

个人简介
路建华,1950年出生,山东淄博人。1968年初中毕业下乡,1971年被招工就业大型国企,1981年加入共产党。1985年始连任企业党委委员、宣传部长,直至2008年初因年龄原因退到二线,2010年退休。著有经济评论《国企春秋新论语》、长…
每日关注 更多
路建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