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党双忍 原创 | 2021-02-03 07:57 | 收藏 | 投票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省林业系统始终坚守“国之大者”,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落实国家林草局要求,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奋力奔跑,在八个方面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一是生态保护铸新局。《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有序展开,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编制《秦岭国家公园设立方案》,秦岭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人工繁育大熊猫创历史好成绩,秦岭北麓成功放飞朱鹮,秦岭红豆杉迁地保护顺利推进。完成《陕西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270处,其中212处整合优化为202处、约2747万亩,增加了336万亩,新建省级地质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3个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挂牌。

  二是生态修复创新业。制定实施《关于贯彻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天然林保护修复体系日渐完善。完成封山育林124万亩,退化林修复106万亩,森林抚育366万亩。修订《陕西省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实施方案》,开展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启动草原修复试点,完成种草改良20万亩。制定实施《秦岭湿地保护恢复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完成省级重要湿地调查认定。

  三是生态重建聚新力。制定实施《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启动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25万亩、飞播造林29.4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07.05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市9个、“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150个,义务植树8010万株。

  四是生态富民得新益。实施生态脱贫“八项措施”,倾斜资金30.23亿元,惠及贫困人口58.25万户、194.25万人,户均1256元。新建核桃、红枣、花椒等经济林41万亩、提升改造130万亩,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1463亿元。落实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0.11亿元。认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3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0个、苗木花卉示范园26个,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国家级林业专业示范合作社4个、省级苗木花卉示范县4个。

  五是生态服务拓新能。制定实施《省级森林旅游示范市县申报命名管理办法》,商洛市、宜君县等7个市(县)成为首批省级森林旅游示范市(县)。创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4处、森林养生基地2处。新建自然体验基地7处、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科普馆9处,接待中小学生6000余人次。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陕西园”获“金奖”和“最具文化特色奖”。

  六是生态安全造新势。全面贯彻禁食野生动物《决定》,完成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处置。开展森林督查,查处乱砍乱伐、非法侵占林地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成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次数、过火面积、受害面积低于十年平均水平。松材线虫病1个疫区和14个疫点年内无疫情,美国白蛾虫口密度大幅下降。完成林产品质量和土壤安全监测任务,涉林食品安全考核获A级等次。

  七是支持保障立新法。《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颁布实施,填补了生物安全地方立法空白。制定实施《陕西省生态空间治理十大创新行动》,启动课题研究46项。《林木品种审定规范》等9项地方标准获立项批复,“西农无刺花椒”等5个品种被审(认)定为林木良种。新建科技示范县10个、示范点229个,示范推广115.6万亩。与省社科联、西北农林科大、中国铁塔公司陕西分公司加强科技合作,与凤凰网联合推出《生态空间治理大家谈》。举办“祖脉秦岭、和美朱鹮” “陕西本土植物科普一分钟”“新生秦岭大熊猫宝宝云庆生”等活动引起广泛关注,新闻发布工作被评“好”。

  八是生态绿军展新姿。制定实施《建设生态绿军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建设生态绿军动员大会”,创建陕西生态卫士学院、生态卫士教育培训基地,搭建“处(站)长上讲台”平台,推动“秦岭讲坛”常态化、长效化运行。开展“最美生态卫士”评选,举办生态卫士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一系列微创“小切口”、小步“高频率”的改革举措,“五大阵地、六条战线、五项保障”初步展露生态绿军新形象。

  2020年是令人振奋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第一站就到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发表重要讲话。省林业局党组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扎实开展“以案促改”,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回顾过去五年,全省林业追赶超越迈出新步伐,生态空间治理取得新成效,集中概括为六“变”:

  第一,绿色版图变“大”。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9年全省林地增加208万亩,森林增加556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9个百分点。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过60%。陕北成为全国增绿幅度最大区域,陕西成为唯一“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第二,野生动植物变“多”。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全省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91种、种子植物4600余种。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增幅、密度居全国之首。朱鹮种群由“十二五”末的2000余只,发展壮大到5000余只。林麝人工种群由“十二五”末的1万余只,发展到2.5万余只,全国第一。延安子午岭发现国内最大豹群。秦岭北麓发现超万株野生蕙兰种群。全省古树名木72.7万棵,占全国四分之一。

  第三,秦岭保护变“实”。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严格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秦岭生态核心部分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为设立秦岭国家公园取得经验。开展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并取得实效。制定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秦岭国家植物园正式开园,创建大秦岭研究院,挂牌成立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秦岭生态保护模式持续升级。

  第四,百姓因林变“富”。生态脱贫“八大措施”惠及73.11万户、238.61万人。林产四宝——核桃、花椒、冬枣、麝香扩量提质增效。生态旅游、自然体验、休闲康养成为新时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陕西依托森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探索出了一条以绿色产业促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带动脱贫攻坚的绿色发展之路。

  第五,生态防线变“牢”。实施《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推进封山禁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实施《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道路检疫封锁机制,建成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检查站490个,加强综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6‰以下。建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311个,健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严厉打击乱砍乱伐、乱捕乱猎等违法犯罪行为,禁食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植物、森林草原防火人人尽责,成为生态文明新风尚。

  第六,治理格局变“新”。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从一个部门管理森林、草原、湿地、沙地、自然景观五大阵地的实际出发,探索建立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林地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完成国有林场改革,确立公益属性,实现“因养林而养人”。改革科研体制机制,组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出台《林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十三五”期间,生态空间绿色革命由南向北铺展开来,森林草原数量增加、质量提升,生态生产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初步建成“绿色陕西”。然而,对照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目标,现在的“绿色陕西”尚是“浅绿色”,一些地方还“不够绿”“不够美”,需要我们重新整装再出征,开启挺进深绿新征程。

  作者注:本文是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迈好第一步, 挺进深绿色——以生态空间之治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第一部分。

党双忍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党双忍,生态文化学者、经济学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曾任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先后在省农业厅,宝鸡市委、市政府任职。出版《秦岭简史》《中国秦岭》《林政之变》《中国树…
每日关注 更多
党双忍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