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就能买上千张人脸照,有人正在用你的脸,刷你的银行卡

肖东敏 原创 | 2021-02-05 11:05 | 收藏 | 投票

 你和女朋友在酒店过着浪漫的二人世界,玫瑰配着红酒,心猿意马,无法自拔。却不知道,小小的针孔摄像头已经将一切录了下来,只等卖家出价;

 

你在朋友圈晒张照片,即使不发定位,也有人能搜索到具体地址,还可能顺手把你孩子拐走;

 

你前脚买完车险,后脚就会接到各种保险的推销电话;

 

 

一毛钱一条的私人电话信息,700一张的身份证。


这个年代,我们的私隐似乎在网上“裸奔”。


 

就在今天,我又看到一条令人毛骨悚然的新闻。

 

仅仅只需2元就能买到上千张隐私人脸照,而不少诈骗份子正在用你的脸,刷你的卡。

 

吓得我下意识摸了下我帅气又阳光的脸,在想要不要把朋友圈的照片删了。

 

在这个全民刷脸时代,你觉得你的人脸信息以及卡里的钱真的安全吗?



对于支持人脸解锁的手机,不是你的脸,能解开你的手机吗?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是可以的,并且成功率还不低(三成)。

 

不法分子只需要你的人脸照片,再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人脸或者面罩,只要是在灯光正常的情况下,就可能解开你的手机。

 

 

手机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吧,一台手机几乎绑定了你所有的个人隐私以及财产。


打开你的手机,再通过人脸支付,你支付宝,微信,银行卡里的钱都可以立马转走。

 

如果你的手机里恰好保存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私密信息或者视频,他们反过来还可以敲诈你一笔。

 

再如果把人心想坏一点,身边的有心人把你的手机偷走或者趁你喝醉,睡着,悄悄借用你手机一会,这是不是意味着你的隐私和财产都有泄露的危险?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朋友会想,现在每个人几乎都是机不离身,身不离机,怎么可能会轻易把手机弄丢呢?

 

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是,即便你的手机没丢,诈骗份子依旧能够用你的脸,花你的钱。

 

今年浙江就发生了两起关于人脸识别的诈骗事件。

 

 

诈骗分子利用你的个人信息和人脸照片,再通过“AI换脸”,“照片活化”软件作出眨眼,点头,摇头等动作,这样一来,他们就能通过大部分手机app上的人脸检验机制。

 

掌握了你们的人脸,专业诈骗分子就能实名认证注册各大金融网贷,薅羊毛,或者转手将你们的人脸信息再转卖出去。

 

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如果有人手把手教你,这一套诈骗流程,也许半个小时都不要,你就可以学会。

 

 

而这上面提到的个人信息和匹配的人脸照片,在闲鱼上0.5元就可以买到完整的一套,你没听错,你的身份信息和你的人脸照片,仅仅只值0.5元,甚至多买多送。

 

所谓的照片活化软件和教程只需35一套,AI换脸教程网上一搜一大把。

 

这就是说不到100块的成本,诈骗分子就能用你的脸在网上各种贷款,然后回家生三胎。


 

你的隐私远没你想的那么值钱和安全。

 

 

那么人脸信息到底是谁在卖,是从怎么泄露出来的呢?

 

有央视记者假装购买者进行暗访,在网上一些交易平台轻易就能找到很多相关商家。

 

2元上千张的人脸照片,5千张的人脸照片不足10元,一套匹配个人完成信息的人脸照片只需0.5元。

 

当记者询问商家这些人脸照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和肖像权时,商家自称不会,但拿不出证据。

 


至于这些人脸照是从哪里泄露出来的,我想,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是在运营方或者提供技术支持公司的数据库。

 

如今,人脸识别早已越来越普及,支付刷脸,解锁手机刷脸,进小区或者酒店刷脸,有的景区都要求刷脸认证。

 

每个人进行刷脸服务的前提是某个APP或者软件需要先获取你的人脸信息。

 

由于人脸识别五花八门,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没有相应的监管。

 

这样一来,数据库中我们的人脸信息是否安全?否被用作商业分享,是否被公司某些员工倒卖,我们一概不得而知。一旦服务器被黑客入侵,那些数据怎么办?而谁该为受害者负责?

 

 

此前,顺丰快递传出有3亿用户信息泄露,小米公司有近2000万用户信息泄露,华住酒店5亿用户开房信息被贩卖......

 

大的公司尚且如此,很多运用人脸技术的小公司就更容易出事了。

 

如今,人脸信息泄露往往比传统信息更容易造成财产损失。

 

过去的诈骗还要通过打电话问相关信息,而现在只需要你一张人脸就能进诈骗,令人防不胜防。

 

 

 

手机密码错了还能改,但是人脸你怎么改?

 

 

人脸识别被不法分子用来谋取利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这背后暴露的问题是一旦技术跑在监管的前面,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2019年,由于杭州野生动物园要求某游客录下人脸信息而被告上法庭。这是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

 

由于人脸技术发展太快,对于什么样的公司或者部门有权利采集人脸信息、在什么范畴之内使用,这些目前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时间,而我们需要的提高自己的隐私意识。

 

能避免使用一些不重要的人脸识别服务,就尽量避免。以及和女朋友住酒店时,多看看有没有针孔摄像头,别不小心就被偷拍了。

 

如果有隐私被泄露的读者朋友,可以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下。


个人简介
前上市公司海外财务总监 布雷斯特商学院金融硕士 华融湘江银行特邀讲师 湖南省新阶层人士代表
每日关注 更多
肖东敏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