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札记·连载19

路建华 原创 | 2021-03-15 12:31 | 收藏 | 投票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札记」 在这一章,老子针对四种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社会现象,辩证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是说大道被毁弃社会不堪的时候,会有大仁大义彰显出来;聪明豁智出现的时候,是因为有虚伪狡诈的存在。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的时候,会有孝慈呈现出来;国家昏乱的时候,会有忠臣奋不顾身站出来。这在全世界都带有普遍性。

  混乱与仁义,慧智与大伪,不和与孝慈,国难与忠臣,是社会上存在的四种矛盾现象。在老子看来,仁义的出现是因为大道的毁弃,聪慧睿智的出现是因为巧诈奸伪的存在,孝慈的出现是因为有六亲不和的现象。同样,面对奸臣误国,忠臣的出现体现了国难时的担当。这些社会中正能量和负能量的矛盾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发生,辩证道理也尽在其中。

  “大道”盛行时,到处仁义,人们反而感觉不到有仁义,当大道缺失、秩序大乱、社会不堪的时候,人们又会呼唤仁义的出现。于是,在春秋无义战的时代,老子的“无为”思想产生了,孔子的“仁义”思想产生了;在中世纪万马齐喑的神学禁锢下,文艺复兴产生了;在资本为着百分之五十利的润铤而走险、为着有百分之百的利润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的时候,“奴隶们起来进行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的主义产生了;在单边主义、霸凌主义猖獗的时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产生了。世界的永恒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从古至今,仁义、智慧、孝慈、忠勇,都是人们所推崇的,但总有与之对应的事物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是这种现象。这是社会的矛盾性,也是客观的、普遍的、相互转化的。老子善于洞察世事,从事物的表象看出问题的实质;善于溯根求源,从结果看到原因,这个本质和原因,往往就隐藏在表象和结果的反面。

  道生万物,人在大道中成长,但随着智慧的开启和能力的提升,有些人往往会因为名利地位而走向狂妄自大、唯我独尊,又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不再遵循自然大道。而偏离大道的后果,就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社会问题引起民怨。当社会深层的矛盾萌发出来的时候,就又要进行新的社会变革,重新有所作为,努力回到依道而行的正确路线上来。数千年来,此等案例屡屡发生,由此也勾勒出一部人类自身社会的历史,也使人类对自身社会发展的认识愈来愈深刻。

  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看看古今中外,这也是一个普遍真理。根据自然法则,老子在这里提醒人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站在“无”和“有”关系的高度,究根探源,从矛盾的普遍性、关联性、发展性上辩证地看。

  要依照“道”的法则进行社会治理,保持大道盛行处处仁义,有三句关联的词语很有道理。第一句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起初没有不想把事情办好的,但很少有人取得完满成功,善始而不善终,虎头蛇尾形不成闭环;第二句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意思是只有坚持初心,痴心不改,才能最终取得成功。但从初心到成功是一个脚踏实地践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艰辛的、甚至是带有反复性的,因此要立足现实,起步当下,这就是第三句的意思了,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顺应规律,继续前行。

个人简介
路建华,1950年出生,山东淄博人。1968年初中毕业下乡,1971年被招工就业大型国企,1981年加入共产党。1985年始连任企业党委委员、宣传部长,直至2008年初因年龄原因退到二线,2010年退休。著有经济评论《国企春秋新论语》、长…
每日关注 更多
路建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